:::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歷代莫愁詩歌之研究
作者:涂佩鈴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邱燮友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莫愁石城樂府詩主題意象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1
莫愁是樂府詩中的一個故事人物,有關於她的生平事蹟、居處形跡,直到清代仍讓人津津樂道。莫愁在詩歌創作中,既是一種人物意象,同時也是六朝歷史的象徵。
為呈顯莫愁意象之演變軌跡與具有的意義,本文分為八章論述。首章說明研究的核心與方法,並界定研究的範圍。研究的核心是以接受美學的觀點,探究詩中的莫愁人物意象,梳理各種可能延伸的意涵,運用主題學研究和文學史層層相因的角度,考察其於歷代詩歌中的流變。第二章溯及「莫愁」形象的來源,討論〈莫愁樂〉及〈河中之水歌〉的內涵,釐析樂府詩的特質及史地因素如何影響莫愁形象的建立與發展。
第三、四、五章探討詩歌的主題內涵,略以縱向的時代先後為序,提取重要的創作主題,並呈顯詩人及時代的文學意識。第三章討論莫愁與「美人書寫」的表現,以美人的敘寫為創作中心,發展出歌舞形貌、商人愛情及閨中愁思三種意涵,觀察擬古樂府的美人敘寫與愛情意涵,如何字模句擬,如何開創新意,同時探討閨怨詩中詩人情志的寄寓。第四章討論莫愁與「舟楫典故」的運用,以別離主題最為突出,運用莫愁艇子往來、江濱渡口的往事,融入送別詩情景,相互輝映,有時引發行旅途中的羈旅愁緒,並在親友酬和贈答之間,詼諧的加入莫愁典故,使莫愁的抒寫別開生面。第五章討論莫愁與「歷史詠歎」的交融,在詠史作品中,具有美人傾城的意涵,給予帝王之家警惕與嘲諷;另外也涉及詩人的懷古意識,他們在竟陵古城或六朝遺跡面前,往往流露時空無限的宇宙悲感,因景而生情,又融情於景,更將古今情景並詠,具體呈現談說興亡的思維與洞識。
第六、七章探討詩歌的藝術模式,不以時代先後分界,建構創作手法的類型與美學特質。第六章分析莫愁詩歌的形式美學,以韻律嚴謹程度,分述樂府、古詩、近體詩-包括五七言絕句、律詩的基本結構,與其相對應的情感特徵,強調形式結構與情感特徵之間的內在聯繫。其次,從莫愁表現的主題內容,以及時代文風的適應方面,彰顯詩歌形式的外在影響。第七章分析莫愁詩歌的意象美學,以意象類型的區分,定位莫愁詩中意象的人文性意涵;並以語法、色彩和典故的營造方式,突顯其美感的形成;最後以「意象結構」的觀點,探討詩中「湖山」、「煙雨」、「雙槳」、「艇子」等意象,如何在莫愁往事的聯繫之下,形成「定向疊景」的結構,強化詩意的深刻性,構築自足完整的意象世界;並經由意象的並置、景物特寫鏡頭的遞次出現,和詩人呈示的經驗之間,掘發其中情感的抒發。
最後一章結論,從「時代流變的縱向考察」、「主題延伸的橫向探討」、「藝術手法的運用模式」三個向度,綜述研究成果及其意義。本文以歷代莫愁詩歌作品為本,從南朝樂府的意象原型出發,一路穿越唐、宋元、明、清代,閱讀各時代的創作主題與內涵意蘊,呈現縱向的意象流變。莫愁詩歌從主題延伸出來的美學意涵與文化傳統相當多元,且不以時代為區隔,呈現橫向賓主雲集的現象。形式結構與意象情感,是詩歌組成最重要的兩個部分,無論創作或評論都需通過這兩個方面的審視。透過深入的剖析與歸納,反映詩歌的內在聯繫,也體現詩歌的完整世界,建構屬於莫愁詩歌的藝術模式。
莫愁詩歌一開始或許只是「抒情的瞬間」,歷經各時代的文人抒寫,成為如縷不絕的「千古的傳唱」。以樂府詩中的一個人物意象,作「詩歌主題史」的研究,發掘的已不只是莫愁和詩歌作品本身的意義,對於各個時代的創作情形和文學思潮,也能在同一詩歌主題下進行觀察。藉此揭示閱讀活動具有的多重視角,進而為讀者的接受與詮釋之間,可能產生的意義延伸與變化,提供思考的角度。期許日後聽見更多閱讀的迴響。
一、 總集

丁福保(1874-1952)輯《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王 起編《元明清散曲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
朱彝尊編《明詩綜》,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四庫全書版)
沈德潛、周 準編《明詩別裁集》,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沈德潛編《清詩別裁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唐圭璋編《全宋詞》,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徐世昌編《清詩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年
張 溥著、殷孟倫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注》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清聖祖御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郭茂倩輯《樂府詩集》,台北:里仁書局,1980年
傅璇宗等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1998年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台北:學海出版社,1984年
楊家駱主編《清詞別集百三十四種》,台北:鼎文書局,1976年
蕭 統(501-531)編、李善注《文選》,台北:華正書局,1995年
顧嗣立編《元詩選》,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二、 別集

王士禎《帶經堂集》九十二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李 賀《三家評注李長吉歌詩》(王琦等評注),香港:中華書局,1976年
李商隱《玉谿生詩集箋注》(馮浩注本),台北:里仁書局,1981年
袁 枚《袁枚全集》,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張 耒《柯山集》,台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
鄭 燮《鄭板橋集》,台北:漢京文化,1982年
錢謙益《錢牧齋全集》,上海:文明出版社,1910年
顧學頡校點《白居易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三、古詩評論

丁福保《續歷代詩話》,台北:藝文印書館,1983年
丁福保《清詩話》,台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
王士禎(1634-1711)《帶經堂詩話》,台北:清流出版社,1976年
王士禎《古詩選》,台北:廣文書局,1962年
王夫之(1619-1692)《古詩評選》,《船山遺書全集》,台北:自由出版社,1972年
王叔岷《鍾嶸詩品箋證稿》,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1992年
王國維(1877-1927)《人間詞話》,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0年
方東樹(1772-1851)《昭昧詹言》,台北:廣文書局,1962年
何文煥編訂《歷代詩話》,台北:藝文印書館,1983年
沈德潛(1673-1769)《古詩源》,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56年
胡應麟(1551-1602)《詩藪》,台北:廣文書局,1973年
洪 邁《容齋三筆》,台北:新興書局,1979年
張玉穀《古詩賞析》,許逸民點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范文瀾《文心雕龍注》,台北:學海出版社,1991年
郭紹虞主編《清詩話續編》,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四、今人專著

方 瑜《唐詩形成的研究》,台北:牧童出版社,1975年
───《中晚唐三家詩析論:李賀、李商隱與溫庭筠》台北:牧童出版社,1975年
方祖燊《方祖燊全集》(八)(九)「文學批評與評論上、下編」,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
王 力《中國語法理論》,台北:泰順書局,1971年
王 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王 瑤《中古文學史論》,台北:長安出版社,1982年
王文進《仕隱與中國文學—六朝篇》,台北:台灣書局,1999年
王次澄《南朝詩研究》,台北:東吳大學出版,1984年new window
王 玫《建安文學接受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6年
───《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論析》,台北:允晨文化,1999年
王夢鷗《古典文學論探索》,台北:正中書局,1984年
伍蠡甫編《山水與美學》,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
成復旺《神與物遊——論中國傳統審美方式》,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
朱光潛《詩論》,台北:正中書局,1962年
吳功正《六朝美學史》,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1994年
吳宏一《清代詩學初探》,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new window
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杜甫與六朝詩人》,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李國熙《庾信後期文學中鄉關之思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new window
李清筠《時空情境中的自我影像—以阮籍、陸機、陶淵明詩為例》,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new window
李澤厚、劉綱紀《中國美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
李澤厚《美的歷程》(新校本)台北:蒲公英出版社,1986年
李豐楙《憂與遊—六朝隋唐遊仙詩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杜曉勤《齊梁詩歌向盛唐詩歌的嬗變》,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6年
沈 謙《神話、愛情、詩-中國古典詩比較評析》,台北:尚友出版社,1983年
汪耀進編《意象批評》,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9年
周惠泉《金代文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new window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成都:巴蜀書社,1997年
孟二冬《中唐詩歌之開拓與新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宗白華《美學與意境》,台北:淑馨出版社,1989年
林 庚《中國文學簡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修訂版)
林文月《山水與古典》,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6年
林文月《中古文學論叢》,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邱燮友《中國歷代故事詩》,台北:三民書局,1969年
───《品詩吟詩》,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年
───《美讀與朗誦》,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
───《童山詩論卷》,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3年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麥田出版,2000年new window
───《文學美綜論》,台北:長安出版社,1983年
───《境界的再生》,台北:幼獅文化,1977年
洪順隆《抒情與敘事》,台北:黎明文化印行,1998年
唐翼明《古典今論》,台北:東大圖書出版,1991年
夏振明、胡鳳英著《莫愁女及莫愁文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孫康宜《文學的聲音》,台北:三民書局,2001年
孫康宜著、鍾振振譯《抒情與描寫—六朝詩歌概論》,台北:允晨文化,2001年new window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年new window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修訂版)
袁濟喜《六朝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和—中國古典審美理想》,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
高友工、梅祖麟著《唐詩的魅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康正果《風騷與豔情:中國古典詩詞的女性研究》,台北:雲龍出版社,1991年
張高評《宋詩之新變與代雄》,台北:洪葉文化,1995年
張 健《清代詩話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1993年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
───《李義山詩析論》,台北:藝文印書館,1987年
曹道衡《中古文學史論文集》,台北:洪葉文化出版,1996年
梅家玲《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與贈答篇》,台北:里仁書局,1997年
許東海《庾信生平及其賦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許 鋼《詠史詩與中國泛歷史主義》,台北:水牛出版社,1997年
許 總《唐詩體派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台北:明倫出版社,1971年
郭紹虞主編《中國歷代文論選》,台北:木鐸出版社,1980年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台北:志文出版社,1975年
陳宏碩《中國古代詩歌中的女性情愛世界》,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年
陳昌明《緣情文學觀》,台北:臺灣書店,1999年
陳國球《唐詩的傳承—明代復古詩論研究》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陳植鍔《詩歌意象論》,秦皇島:中國社會科學院,1990年
陳鵬翔《主題學研究論文集》,台北:東大圖書,1983年
───《主題學理論與實踐:抽象與想像力的衍比》,台北:萬卷樓圖書,2001年
傅 剛《魏晉南北朝詩歌史論》,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
傅紹良《盛唐文化精神與詩人人格》,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台北:巨流圖書,1976年
黃美鈴《唐代詩評中風格論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
黃啟方《宋代詩文縱談》,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黃維樑《中國詩學縱橫論》,台北:洪範書局,1986年
黑格爾《美學》,台北:里仁書局,1983年
楊 牧《失去的樂土》,台北:洪範書店,2002年
楊 義《中國敘事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
葉嘉瑩《中國古典詩歌評論集》台北:源流出版,1983年
───《迦陵談詩二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5年
葉維廉《秩序的生長》,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年
───《飲之太和—葉維廉文學論文二集》,台北:時報出版,1980年
───《歷史、傳釋與美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7年
───《唐詩散論》,台北:洪範書店,1987年
葛曉音《八代詩史》,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漢唐文學的嬗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廖可斌《復古派與明代文學思潮》,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廖蔚卿《漢魏六朝文學論集》,台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new window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台北:聯經出版,1981年
劉逸生選注《唐人詠物詩評注》,高雄:中山大學出版社,1985年
劉學鍇《李商隱詩歌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8年5月
歐麗娟《杜詩意象論》,台北:里仁書局,1997年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
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綜論》,台北:學生書局,1996年
───《性別與家國—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台北:里仁書局,2000年
鄭 騫、方 瑜等著《中國古典詩歌論集》,台北:幼獅文化,1985年
鄧新華《中國古代接受詩學》,武漢:武漢出版社,2000年
蕭 馳《中國抒情傳統》,台北:允晨文化,1999年
───《中國詩歌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蕭瑞峰《多情自古傷離別-古典文學別離主題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台北:國家出版社,1998年
錢鍾書《管雎篇》1-5冊,北京:中華書局 ,1986年
───《談藝錄》,上海:開明書局,1948
繆 鉞《詩詞散論》,台北:開明書店,1953年
簡錦松《明代文學批評研究》,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顏元叔《文學經驗》,台北:志文出版社,1972年
羅聯添《唐代文學論集》(上)(下)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龔鵬程《文化符號學》,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new window
───《詩史本色與妙悟》,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增訂版)

吉川幸次郎著、劉向仁譯《中國詩史》,台北:明文書局,1983年
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宋詩概說》,台北:聯經書局,1977年
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元明詩概說》,台北:幼獅文化,1986年
松浦友久著,孫昌武、鄭天綱譯《中國詩歌原理》,台北:洪葉文化出版,1993年
加斯東‧巴舍拉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文化,2003年8月
Hans Robert Jauss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遼寧:遼寧出版社,1987年
Iser,Wolfgang, The Act of Reading: 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8).
Liu,James,The art of Chinese poetr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6).
Owen,Stephen, Traditional Chinese poetry and poetics : omen of the world, Madison,Wis.: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85).
Stephen Owen著、賈晉華譯《初唐詩》,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
Stephen Owen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上海:上海古籍社出版,1990年
Susanne. K. Langer著、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年
Thomas Stearns Eliot(1888-1965)著、杜國清譯《艾略特文學評論選集》,台北:田園出版社,1969年
Wolfgang Kubin著、馬樹德譯《中國文人的自然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五、期刊論文

王力堅〈中國古典詩歌意象型態小議〉,《學術論壇》1994年第3期,頁84-86。
王文進〈南朝「邊塞詩」中的「閨怨」與「征怨」〉,《第三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漢魏南北朝詩學》(1996年),頁103-136。
王國瓔〈中國古典詩歌之多義現象-以王昌齡邊塞詩二首為例〉,《臺靜農先生百歲冥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12月),頁309-323。
───〈昭明文選祖餞詩中的離情〉,《漢學研究》第7卷第1期(1989年),頁353-365。
───〈柳永詞之世俗情味〉,《漢學研究》第19卷2期(2001年),頁297。
───〈謝靈運的憂與遊〉,《漢學研究》第5卷第1期(1987年6月)。
何寄澎〈悲秋—中國文學傳統中時空意識的一種典型〉,《臺大中文學報》第7期(1995年),頁77-92。new window
吳儀鳳〈「故事研究」與「主題學研究」之比較〉,《輔仁國文學報》14期(1999年3月)頁171-192。new window
李金堂〈太平寰宇記「莫愁湖」考證〉,《淮陰師範學院學報》23卷(2001年6月),頁739-742。
邱燮友〈古典詩歌中主題的轉變〉,《中國語文》533期(2001年11月)頁16-18。
───〈唐代新樂府運動的時代使命〉,《國文學報》第15期,頁163-174。
施逢雨〈旁通與寄託-兩種解讀詩詞的特殊方式〉,《清華學報》第23卷第1期(1993年3月)。new window
袁行霈〈中國古典詩歌的意象〉,《文學遺產》1983年第4期,頁9-15。
高友工〈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上:經驗材料的意義與解釋〉,《中外文學》第7卷第11期(1979年4月)。new window
高木正一著、鄭清茂譯〈六朝律詩之形成〉,《大陸雜誌》第13卷第9-10期(1956年),頁17-32。
寇孝信〈秦漢樂府考論〉,《陝西師範大學學報》第1期(1978年)
梅祖麟、高友工著,黃宣範譯〈論唐詩的語法、用字與意象〉,《中外文學》第1卷第10-12期(1973年)。new window
陳勝長〈李義山詩中所見之莫愁-兼論詩人用典之靈活性〉,《古典文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第八集,頁159-176。
彭 毅〈屈原作品中所呈現的儒者情懷〉,《臺大中文學報》第4期(1991年),頁87-107。
黃維樑〈春的悅豫和秋的陰沈〉,《古典文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年)第七集上冊,頁341-370。
葉嘉瑩〈常州詞派比興寄託之說的新檢討〉,《迦陵論詞叢稿》(台北:明文書局,1982年)。
葛兆光〈論典故—中國古典詩歌中一種特殊意象的分析〉,《文學評論》1989年第5期,頁19-30。
葛曉音〈論山水田園詩派的藝術特徵〉,袁行霈主編《國學研究》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頁189-207。
劉若愚〈中國詩中的時間、空間與自我〉,陳淑敏譯,《書目季刊》第21卷第3期(1977年)
歐麗娟〈唐詩中桃花源主題的流變--繼承、轉化與發揚〉,《國立編譯館館刊》26卷2期(1997年12月),頁89-131。

吳旻旻《香草美人傳統研究-從創作手法到閱讀模式的建立》,台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3年new window
李宜涯《晚唐詠史詩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1年new window
劉漢初《六朝詩發展述論》,台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83年new window
劉德玲《樂府古辭之原型與流變—以漢至唐為斷限》,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2002年new window
賴玉樹《晚唐五代詠史詩之美學意識》,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4年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