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儒家內聖之學的極致—「宋明理學殿軍」的蕺山思想
作者:劉清泉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林聰舜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內聖之學理學殿軍蕺山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1
本論文以「儒家內聖之學的極致—『宋明理學殿軍』的蕺山思想」為題,主要目的是在釐清前人所謂「宋明理學殿軍」的真正意涵,再透過此意涵去深入解析劉蕺山的「內聖」思想,以求兩兩相互印證,透顯出蕺山思想的時代價值與「理學殿軍」名號在思想流變過程中的正確定位。
全篇共分八章,前兩章為基礎論述,第一章為「緒論」,分從研究動機及研究取向來著手。劉蕺山被稱為「宋明理學殿軍」,自牟宗三先生以來,陳陳相因,習以為常,筆者對此倒不表示懷疑或否定,只是好奇這一稱名背後的意義到底何在?至於在研究方法上,採用的是「傳統文獻研究法」與「話語分析法」,希望從文本上直接去透析蕺山思想的哲學內涵。第二章為「蕺山的思想背景與定位」,一方面探討明末學風的弊端所在,因為基本上筆者還是以為蕺山思想是乘王學末流而起的一種思想改造;再一方面對蕺山的思想歸屬做一個大略的釐清,畢竟是「理學殿軍」,思想格局就不能拘泥於一家一派之中,或程朱或陸王或超越二者之上,都是考量的諸多面向之一。再來的關鍵,就是從幾位前賢的相關論述中,歸納出「宋明理學殿軍」幾個可能的解讀方向,以求做出較合乎事實真相的結論。
第三、四章則進入實際思想內涵,以蕺山的最為人所注目的論點「慎獨」與「誠意」為主要考察內容。第三章為「內聖之學的建立—慎獨論」,論述的重點聚焦在蕺山較早期所提出的「慎獨」學說上,從本體到工夫,再到獨體與心、性的辨析,甚至「心宗」和「性宗」這兩個蕺山所特別強調的主、客兩位格,深入探討這位心學繼承人的本體思維。在工夫的面向上,對「主靜立人極」的老調重彈,十足展現蕺山刻意傳承「理學始祖」濂溪以來思想脈絡的別具用心,「理學殿軍」前後相輝映的圖像又豈止是巧合而已?再者,第四章題為「內聖之學的鞏固—誠意說」承續上一章而來,為了避免「慎獨」之「主靜」走向偏鋒,蕺山又在晚年提出了「誠意」來作為思想主軸。倒不是意在與「慎獨」打對臺,因為基本上二者只是名詞上的不同,無論是本體或是工夫,都表現了十足的相似性,所以會有「意根獨體」這樣的說詞出現。只是在《大學》八條目的既定基礎上,又呈現了「心、意、知、物」間的一原無間之妙,而這種「合一觀」的思維架構明顯是從陽明而來的。
在本文的五、六章,再一舉將蕺山的「內聖之學」盪開或落實。第五章名為「內聖之學的拓展—理氣觀」,針對王學末流「玄虛而蕩」、「情識而肆」的弊端,蕺山借用「理氣」的客觀性,來矯正一般過分強調良知或甚至任心而行所產生的偏差。所以基本上,筆者認為「理氣」、「道器」或「太極陰陽」等有關天道觀的論述,是蕺山在心性之學基礎上所建構出的調整性籌碼,藉以修正陽明後學越來越向主觀面偏移以致產生的種種疏漏。更因為蕺山有重「氣」、重「現實層面」、重「實踐工夫」的精神導向,會讓人誤以為其根本是一位「唯物氣本論」者。事實上這只是一種見樹不見林的誤解,從主從之間的價值還原,我們應該可以釐清蕺山一直以來所秉持的心學立場與本色。至於第六章則為「內聖之學工夫的具體呈現—《人譜》論」,以上談到的所有理論,在《人譜》中的證人之學都可以得到進一步的落實及印證。一方來自於佛學「善書」的理論刺激,再來則是本身儒門淡薄,甚至陣前倒戈,對此所做出的回應與調整,蕺山藉《人譜》來凸顯他的儒、釋之辨立場,看重的程度可見一斑。因此會談到「無善無惡」的議題,尤其以一正一反的方式來層層推進成聖工夫,既「嚴辨善惡」又「洞察過惡」,充分說明了所謂「歸顯於密」的真實意涵所在。
第七章為「學術風氣的轉向—蕺山和他的兩位弟子」,藉著蕺山與其兩位學生黃宗羲、陳確之間思想傳承與嬗變所產生的差異,來說明學術風氣的重心,已悄然由心性的「理學」轉移到經世致用的「實學」了,以作為蕺山之所以成為「理學殿軍」的旁襯說明。最後的第八章為「結論」,倒不只是針對整篇論文做出總結,而是進一步將某些力有未逮卻又曾經思考過的議題拋出,希望成為後續研究的觸媒或起點,當然最核心主題,還是依舊環繞在「宋明理學殿軍」這個稱號背後所蘊涵的時代意義上的。
一、古典文獻(按時代先後排列)

王守仁:《王陽明全集》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劉宗周:《劉子全書及遺編》 京都:中文出版社,1981

劉宗周:《劉宗周全集》 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7

劉宗周:《劉宗周全集》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陳確:《陳確集》 北京:中華書局,2009

黃宗羲:《明儒學案》 北京:中華書局,2008

黃宗羲:《黃宗羲全集》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二、近代學者研究專書(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于化民:《明中晚期理學的對峙與合流》 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王國良:《明清時期儒學核心價值的轉換》 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

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 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

任文利:《心學的形上學問題探本》 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何俊、尹曉寧:《劉宗周與蕺山學派》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李振綱:《證人之境—劉宗周哲學的宗旨》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李書增、岑青、孫玉杰、任金鑒:《中國明代哲學》 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

林師聰舜:《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林慶彰、蔣秋華主編:《明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

東方朔:《劉蕺山哲學研究》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東方朔:《劉宗周評傳》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東方朔、杜維明:《杜維明學術專題訪談錄》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吳光:《儒道論述》 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

吳震:《陽明後學研究》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季芳桐:《泰州學派新論》 成都:巴蜀書社,2005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宋明理學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姚才剛:《終極信仰與多元價值的融通—劉述先新儒學思想研究》 成都:巴蜀書社,2003

胡治洪:《全球語境中的儒家論說杜維明新儒學思想研究》 北京:三聯書店,2004

胡元玲:《劉宗周慎獨之學闡微》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

張學智:《明代哲學史》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 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new window

陶清:《明遺民九大家哲學思想研究》 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陳來:《宋明理學》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陳福濱:《晚明理學思想通論》 臺北:環球書局,1983

陳立驤:《宋明儒學新論》 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5new window

魚宏亮:《知識與救世:明清之際經世之學研究》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黃敏浩:《劉宗周及其慎獨哲學》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new window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 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1

程志華:《困境與轉型—黃宗羲哲學文本的一種解讀》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詹海雲:《清初學術論文集》 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楊國榮:《王學通論—從王陽明到熊十力》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楊國榮:《心學之思—王陽明哲學的闡釋》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葛榮晉:《中國實學文化導論》 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3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new window

蔣年豐:《文本與實踐(一)儒家思想的當代詮釋》 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new window

鄧志峰:《王學與晚明的師道復興運動》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鄭宗義:《明清儒學轉型探析從劉蕺山到戴東原》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

劉述先:《黃宗羲心學的定位》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new window

談遠平:《論陽明哲學之圓融統觀》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七)》 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

錢明:《陽明學的形成與發展》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鮑世斌:《明代王學研究》 成都:巴蜀書社,2004

鍾彩鈞主編:《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 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8

三、相關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王涵青:《劉蕺山對王學的反思與批判之研究》 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李慧琪:《劉蕺山的氣論研究》 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new window

吳幸姬:《劉蕺山的氣論思想—從本體宇宙論之進路談起》 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new window

孫中曾:《劉宗周的道德世界—從經世、道德命題到道德內省的實踐歷程》 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袁光儀:《晚明之儒家道德哲學與世俗道德範例研究—劉蕺山《人譜》與《了凡四訓》、《菜根譚》之比較》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陳立驤:《劉蕺山哲學思想研究》 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new window

陳美玲:《劉蕺山道德抉擇論研究》 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new window

莊溎芬:《王陽明與劉蕺山工夫論之比較》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曾錦坤:《劉蕺山思想研究》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

曾文瑩:《劉蕺山心性學研究》 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廖俊裕:《道德實踐與歷史性—關於蕺山學的討論》 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new window

四、相關單篇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王汎森:〈「心即理」說的動搖與明末清初學風之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五本,第二分,1994new window

王汎森:〈清初思想中形上玄遠之學的沒落〉,《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九本,第三分,1998new window

王家儉:〈晚明的實學思潮〉,《漢學研究》,第7卷,第2期,1989new window

古清美:〈劉蕺山對周濂溪誠體思想的闡發及其慎獨之學〉,《幼獅學誌》,第十九卷,第二期,1986

古清美:〈劉蕺山對陽明致良知說之繼承與發展〉,《台大中文學報》,創刊號,1985new window

古清美:〈蕺山學的儒釋之辨〉,《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二期,1997new window

李明輝:〈劉蕺山對朱子理氣論的批判〉,《漢學研究》,第19卷,第2期,2001new window

李振綱:〈道德理性本體的重建—蕺山哲學論綱〉,《哲學研究》,1999,第1期

李振綱:〈論蕺山之學的定性與定位〉,《中國哲學》,1999,第5期

李振綱、李超英:〈劉宗周「本體與工夫」的語境分析〉,《中國哲學》,2006,第11期

林師聰舜:〈劉蕺山與黃梨洲—從「理學殿軍」到「經世思想家」〉,《晚明思潮與社會變動》,弘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

林安梧:〈明清之際 :從「主體性」、「意向性」到「歷史性」的一個過程—以陽明、蕺山與船山為例的探討〉,《中國哲學》,2006,第7期

林安梧:〈論劉蕺山哲學中「善之意向性」—以(答董標心意十問)為核心的疏解與展開〉,《國立編譯館館刊》,第十九卷,第一期,1990

林月惠:〈劉蕺山對《大學》〈誠意〉章的詮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十九期,2001new window

林月惠:〈從宋明理學的「性情論」考察劉蕺山對《中庸》「喜怒哀樂」的詮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二十五期,2004

林月惠:〈劉蕺山論「喜怒哀樂」—兼論其在身心修養之意義〉,《法鼓人文學報》,創刊號,2004

陳寒鳴:〈劉宗周與晚明儒學〉,《中國哲學》,2000,第9期

陳立驤:〈劉蕺山義理性格之衡定—從「兩型四系說」中兩型的區分標準談起〉,《高苑學報》,第八卷,2002

陳美玲:〈劉蕺山論《中庸》首章—蕺山哲學的慎獨論〉,《哲學與文化》,二十九卷,第十期,2002

張永儁:〈劉蕺山心學之特質及其歷史意義〉,《哲學與文化》,二十七卷,第十一期,2000new window

張永儁:〈明末大儒劉宗周之人生價值觀—從「敬身以孝」以釋之〉,《哲學與文化》,十八卷,第二、三期,1991new window

張學智:〈論劉宗周的「意」〉,《哲學與文化》,廿一卷,第三期,1994new window

張瑞濤、方同義:〈劉宗周歷史哲學意識探微〉,《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四十四期,2004new window

郭齊勇:〈論熊十力與唐君毅在劉蕺山「意」與「誠意」觀上的討論與分歧〉,「熊十力與中國傳統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大學,2001new window

許珠武:〈海峽兩岸劉蕺山思想研究綜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一卷,第四期,2001new window

曾錦坤:〈從劉蕺山的慎獨之學看明末學風的轉變—學風轉變型態之一的介紹〉,《晚明思潮與社會變動》,弘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

黃敏浩:〈劉宗周「四句」的詮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八卷,第三期,1998new window

傅小凡:〈論劉宗周的自我觀〉,《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第2期

楊師儒賓:〈檢證氣學—理學史脈絡下的觀點〉,《漢學研究》,第25卷,第1期,2007

楊師儒賓:〈兩種氣學,兩種儒學〉,《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3卷,第2期,2006

楊國榮:〈劉宗周思想的歷史地位〉,《中國哲學史》,1996,第4期

楊國榮:〈從王陽明到劉宗周—志知之辯的歷史演進〉,《孔孟月刊》,第二十九卷,第十一期,1991new window

楊國榮:〈晚明王學演變的一個環節—論劉宗周對「意」的考察〉,《浙江學刊》,1998,第4期

廖俊裕:〈儒學的生死學—以晚明儒學為文本〉,《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四期,2004new window

戴璉璋:〈儒家慎獨說的解讀〉,《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二十三期,2003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