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們為何要讀經典?--論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經典話語及其實踐
書刊名: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
作者:張錫輝
作者(外文):Chang, Hsi-hui
出版日期:2008
卷期:5
頁次:頁57-78
主題關鍵詞:經典經典教育讀經運動ClassicsEducation of classicsClassics reading move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697
  • 點閱點閱:175
我們為何要閱讀經典?經典對於現代人有何意義?此一思考本身即帶有現代性的特徵,因此當代在詢問「我們為何要閱讀經典?」所引發的思考,理應與傳統對此一問題的答案有所不同。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在於考察中國近代思想史上對於實施經典教育的種種話語與敘事脈絡,希望經由這樣的反思,能使此時此刻的我們與此問題間的對話更順暢地展開。本文將透過現代史上構成了知識合法性的兩大基本歷史敘事:「救亡」與「啟蒙」,來觀察經典如何被論述出其正當性。
期刊論文
1.龍宇純(19740600)。正名主義之語言與訓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5(4),585-60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笑敢(200201)。經典詮釋與體系建構--中國哲學詮釋傳統的成熟與特點芻議。中國哲學史,2002(1),32-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丁大同(1997)。儒家道德中的交往理論。天津社會科學,1997(1),56-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登巧(200303)。交往理論與西方主體性哲學思維方式的轉換。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3(2),34-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端穗(200007)。西漢《春秋經》成為五經之首之原因。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童桓萍(2001)。交往與現代性--哈貝馬斯交往裡論述評。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7-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潘德榮(2002)。經典與詮釋--論朱熹的詮釋思想。中國社會科學,2002(1),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錫輝(20061100)。經典詮釋與技藝:論「游於藝」對經典教育之啟迪。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1(1),79-10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蔣年豐(19920300)。從「興」的精神現象論「春秋」經傳的解釋學基礎。清華學報,22:1,頁27-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梅家玲(20010600)。發現少年,想像中國--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現代性、啟蒙論述與國族想像。漢學研究,19(1)=38,249-2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謝大寧(1998)。美善的分別說與合一說。牟宗三先生與新儒家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謝大寧(2002)。譬喻與推證的抉擇--儒佛實際哲學之展開進路的難題。第6屆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謝大寧(2001)。比興的現象學--詩經詮釋進路底再檢討。臺北:政治大學文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Ricoeur, Paul、汪堂家(2004)。活的隱喻。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D.C 霍埃(1987)。批評的循環。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哈伯瑪斯(1986)。解釋學要求普遍適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哈伯瑪斯(1994)。交往行動理論。重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帕爾默(198504)。解釋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胡塞爾(1994)。現象學的方法。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海德格(1996)。形上學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朱熹(1991)。四書集注。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朱熹(2000)。四書或問。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汪紱(1985)。四書詮義。臺北: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胡夤(1989)。明明子論語集解義疏。臺北: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伯行(1968)。朱子語類。臺北:臺灣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惠棟(1960)。九經古義述首。臺北:藝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顏元(1985)。四書正誤。臺北: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戴聖(1968)。石渠禮論。臺北:譯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葆玹(1994)。漢代思想史。臺北:東大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榮華(1992)。海讀格哲學:思考與存有。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楊韶剛(2003)。精神追求--神秘的榮格。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華友根(1998)。西漢經學新論。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龍宇純(1987)。荀子正名篇重要語言理論闡述。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海德格、孫周興(1997)。路標。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王夫之(1974)。讀四書大全說。臺北:河洛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竹添光鴻(1989)。論語會箋。臺北: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劉寶楠(1974)。論語正義。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殷鼎(1988)。理解的命運。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陳榮華(2003)。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費爾迪南.德.索緒爾、沙.巴利、阿.薛斯藹、弘文館出版社編輯部(1985)。普通語言學教程。臺北:弘文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Rorty, Richard、李幼蒸(1987)。哲學與自然之鏡。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Gadamer, Hans-Georg、洪漢鼎(19990100)。詮釋學I: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蔡英俊(1990)。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長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馬丁.海德格、王慶節、陳嘉映(1990)。存在與時間。臺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李澤厚、劉綱紀(1986)。中國美學史。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Rorty, Richard、黃勇(1992)。後哲學文化。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Gadamer, Hans-Georg、結構群(1990)。科學時代的理性。臺北:結構群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杜維明(199602)。現化精神與儒家傳統。臺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特雷西、馮川(1995)。詮釋學、宗教、希望--多元性與含混性。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Ricoeur, Paul、林宏濤(1995)。詮釋的衝突。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Habermas, J.、張博樹(1990)。交往與社會進化。四川重慶:重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恩斯特.卡西勒、甘陽(1991)。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湯一介(2000)。郭象與魏晉玄學。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Ricoeur, Paul、翁紹軍(1992)。惡的象徵。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柯利弗德.格爾茨、韓莉(1999)。文化的解釋。譯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Heidegger, Martin、Stambaugh, Joan(1996)。Being and Time。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new window
44.Heidegger, Martin、孫周興(1994)。林中路。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徐復觀(1993)。兩漢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王葆玹(1994)。西漢經學源流。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王葆玹(1997)。今古文經學新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勞思光(1991)。新編中國哲學史。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張舜徽(1990)。漢書藝文志通釋。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Heidegger, Martin、孫周興(1993)。走向語言之途。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金春峰(19971200)。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徐復觀(1966)。中國藝術精神。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余英時(1993)。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項退結(1989)。海德格。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錢穆(1991)。論語新解。台北: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高辛勇(1987)。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徐復觀(1963)。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龔鵬程(1992)。文化符號學。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余英時(1995)。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三民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鍾肇鵬(1994)。讖緯論略。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林慶彰(1993)。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馮友蘭(1991)。中國哲學史新編。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沈清松(20000000)。呂格爾。臺北:東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牟宗三(1997)。才性與玄理。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Heidegger, Martin、孫周興(1996)。海德格爾選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余英時(2000)。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陳漢生、周雲之、張清宇、崔清田(1998)。中國古代的語言和邏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陳麗虹(2002)。賦比興的現代闡釋。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王詠梅。「興觀群怨」說與卡塔西斯作用之比較,http://www.culstudies.co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Tillich, Paul(1999)。存在的勇氣。蒂利希選集。上海:三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蔣年豐(1993)。憂患意識與「天之明命」。中國人的價值觀--人文學觀點。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奕麟(1997)。從戰後臺灣傳統文化的建構看現代國家的吊詭。奇跡背後:解構東西現代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謝大寧(2001)。言與意的辯證--先秦漢魏易經詮釋的幾種類型。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謝大寧(2003)。試論玄學的分期問題。戴璉璋先生七秩壽誕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列奧.施特勞斯(1995)。what is Liberal Education?。Liberalism: Ancient and Moder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w window
7.張亨(1993)。「天人合一」觀的原始及其轉化。中國人的價值觀--人文學觀點。桂冠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余英時(1987)。漢代循吏與文化傳播。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