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政策的概念、機制與執行間的掙扎與平衡:以性騷擾防治法為例
作者:曾孆瑾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Tseng,Ying-chin
校院名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指導教授:古允文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性騷擾防治法推動階段規劃執行階段執行機制執行概念Sexual Harassment Prevention Actthe stage of advocacythe stages of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the implementing mechanismimplementing concept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00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在推動、規劃、與執行三個階段間的實施過程與影響,嘗試從三個不同階段的人員了解本法的概念與機制的建構過程,包含推動立法者、中央主管機關、地方主管機關、地方性騷擾防治委員會、及地方警政婦幼隊。研究中從政策制定到執行,透過政策要素的檢視,分析本法的政策層面。從宣導、教育、申訴、調解、防治系統、性騷擾罪及處罰的幾個面向,了解本法是如何建構性騷擾防治機制,同時也針對性騷擾的理念、意義、定義、執行層面的解讀,了解這些人員對本法的概念。本研究採取的研究方法是質性研究方法,並以詮釋理論為分析策略,透過文件、文獻資料及受訪者論述資料,與研究者的先設概念,進行理解與詮釋。本研究對於本法的機制與概念的發現如下:
一、性騷擾防治法政策中的機制建構:就政策目標與規劃執行的概念依據來看,發現政策計畫具體目的無法呈現,無法提供清晰、可測量、及可處理的原則;具體且系列宣導教育目的未呈現,致使性騷擾防治機制建構的完整性不足。就權利適格規則與被服務對象的關係,申訴調查的機制決定服務對象時,有較多的爭論,其他面向在法規規範中是清楚的。就機制運作方式與其他政策要素的關係,發現專業服務型態的不明確、組織結構的專職專責性不夠、財源籌措的缺乏與不足,使得整體機制的建構出現較多的阻礙。
二、性騷擾防治法政策的概念影響:受訪者對於本法的立意皆有認同的理念,但最大的困境在定義與目標的清楚呈現,因此有兩部分較為重要,走向明確實證定義的需求較為明顯、人身保護的概念轉換的需求性。
針對研究發現,本研究建議機制層面,社政部門應更清楚地找到專業定位,增強幾個部分以協助機制建構,保護人身安全的政策目標應清楚建構、中央主管機關的方向與原則應更為清楚、地方主管機關在性騷擾防治網絡應串起更多的連結、地方主管機關應建立專職專責人員、性騷擾防治委員會應單獨設立、區域的特色及適切經驗與共識。概念層面雖非短期可以完成的,但一磚一瓦的邁進,總會形成改變的契機,因此定義的可操作性、改變傳承價值等,逐漸促使機制建構與概念建構間的拉扯找到平衡,讓本法在執行層面更能達到政策的三目標:保護人身安全、對性騷擾問題建立整體防治網絡、被害人權益確實受到保護。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impacts of the Sexual Harassment Prevention Act during its three stages of advocacy,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through understanding the points made by varied stakeholders of the Act like advocators, responsible officials i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local authorities, members in the local Sexual Harassment Prevention Committee, and the Division of Protection for Women and Children in the Police Department.
The hermeneut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s the basic methodology for this study. First of all, the researcher inspects the formation and legislation of the Act with essential policy elements, including ideas and values, and wider contexts for its implementation. Literature review and document analysis are applied to construct a contextual framework.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whole structure of mechanism in details, we then look into sexual harassment from different faces of guidance, education, grievance, mediation, prevention, and its accusing and punishment, with interviewing data from the stakeholders.
There are two major findings of this study. First, it finds several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ing mechanism of the Act. For example, the Act’s practical objectives are not clear and measurable, leading to more disputes about the victims in the grievance system, no sufficient service capacity, no sufficient professional and responsible staff, and no sufficient financial budget. Second, two demands are highly expected by the stakeholders, a clear and recognizable definition of sexual harassment,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on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t, on the other.
Finally, the researcher provides several policy suggestions about the improvement the Sexual Harassment Prevention Act in its future implementation.
一、 政府公報
立法院公報(1991/10/19)。《立法院內政、司法兩委員會審查委員提案趙少康等三十九人擬具之「男女工作平等法草案」案第一次聯席會議記錄》。立法院議事暨公報管理系統網頁(http://lci.ly.gov.tw/)。
立法院公報(1999a/3/13)。《院總第一七七四號 委員提案第二三七八號》,《立法院第四屆第一會期第三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立法院議事暨公報管理系統網頁(http://lci.ly.gov.tw/)。
立法院公報(1999b/6/9)。《立法院第四屆第一會期司法、衛生環境及社會福利、內政及民族三委員會針對「性騷擾防治法」公聽會紀錄》,《立法院公報第88卷36期》。立法院議事暨公報管理系統網頁(http://lci.ly.gov.tw/)。
立法院公報(1999c/11/18)。《立法院第四屆第二會期司法、衛生環境及社會福利、內政及民族三委員會審查「性騷擾防治法草案」案第一次聯席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第88卷53期》。立法院議事暨公報管理系統網頁(http://lci.ly.gov.tw/)。
立法院公報(2001a/04/02)。《立法院司法、衛生環境及社會福利、內政及民族委員會第四屆第五會期審查「性騷擾防治法草案案」案第一次聯席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第90卷21期》。立法院議事暨公報管理系統網頁(http://lci.ly.gov.tw/)。
立法院公報(2001b/5/30)。《院總第一七七四號 委員提案第三六五八號》,《立法院第四屆第五會期第十六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立法院議事暨公報管理系統網頁(http://lci.ly.gov.tw/)。
立法院公報(2001c/06/04)。《立法院第四屆第五會期第十七次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第90卷34期》。立法院議事暨公報管理系統網頁(http://lci.ly.gov.tw/)。
立法院公報(2002a/10/23)。《院總第一七七四號 委員提案第四四三一號》,《立法院第五屆第二會期第六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立法院議事暨公報管理系統網頁(http://lci.ly.gov.tw/)。
立法院公報(2002b/10/30)。《院總第一七七四號 委員提案第四四六四號》,《立法院第五屆第二會期第七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立法院議事暨公報管理系統網頁(http://lci.ly.gov.tw/)。
立法院公報(2004a/3/3)。《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司法、衛生環境及社會福利、內政及民族三委員會第一次聯席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第93卷14期》。立法院議事暨公報管理系統網頁(http://lci.ly.gov.tw/)。
立法院公報(2004b/10/18)。《立法院第五屆第六會期衛生環境及社會福利委員會第四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第93卷45期》。立法院議事暨公報管理系統網頁(http://lci.ly.gov.tw/)。
立法院公報(2005a/01/12)。《院總第一七七四號 委員提案第四四三一、四四六四號之ㄧ、五五五三號》,《立法院第五屆第六會期第十五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立法院議事暨公報管理系統網頁(http://lci.ly.gov.tw/)。
立法院公報(2005b/12/22)。《司法委員會會議家庭暴力防治法修正草案公聽會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第95卷2期》。立法院議事暨公報管理系統網頁(http://lci.ly.gov.tw/)。

(二) 中文文獻
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編(2000)。《社會工作辭典》。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06a)。《95年度性騷擾防治宣導人員培訓手冊》。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06b)。《94年度直轄市、縣(市)政府推動家庭暴力、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業務評鑑結果》。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頁(http://dspc.moi.gov.tw/lp.asp?CtNode=569&CtUnit=11&BaseDSD=7& mp=1& nowPage=2&pagesize=30)。上網日期:2009/03/13。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07a)。《96年度直轄市、縣(市)政府推動家庭暴力、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業務評鑑結果》。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頁(http://dspc.moi.gov.tw/lp.asp?CtNode=569&CtUnit=11&BaseDSD=7& mp=1& nowPage=1&pagesize=30)。上網日期:2009/03/13。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07b)。《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第3屆委員第3次委員會議記錄》。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頁(http://dspc.moi.gov.tw/lp.asp?CtNode=782&CtUnit=11&BaseDSD=7&mp=1&xq_xCat=4)。上網日期:2009/2/16。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07c)。《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第3屆委員第4次委員會議紀錄》。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頁(http://dspc.moi.gov.tw/ct.asp?xItem=2059&ctNode=782&mp=1)。上網日期:2009/2/16。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07d)。《95年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統計表》。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頁(http://dspc.moi.gov.tw/lp.asp?CtNode
=776&CtUnit=79&BaseDSD=7&mp=1&xq_xCat=j)。上網日期:2011/11/08。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08a)。《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第3屆委員第7次委員會議紀錄》。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頁(http://dspc.moi.gov.tw/ct.asp?xItem=2340&ctNode=782&mp=1)。上網日期:2009/2/16。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08b)。《96年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統計表》。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頁(http://dspc.moi.gov.tw/lp.asp?CtNode =776&CtUnit=79&BaseDSD=7&mp=1&xq_xCat=j)。上網日期:2011/11/08。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09)。《97年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統計表》。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頁(http://dspc.moi.gov.tw/lp.asp?CtNode =776&CtUnit=79&BaseDSD=7&mp=1&xq_xCat=j)。上網日期:2011/11/08。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10)。《98年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統計表》。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頁(http://dspc.moi.gov.tw/lp.asp?CtNode =776&CtUnit=79&BaseDSD=7&mp=1&xq_xCat=j)。上網日期:2011/11/08。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11a)。《99年度家庭暴力被害人性別統計》。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頁(http://dspc.moi.gov.tw/ct.asp?xItem= 2906&ctNode=776&mp=1)。上網日期:2011/12/15。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2011b)。《99年度性侵害被害人性別統計》。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頁(http://dspc.moi.gov.tw/ct.asp?xItem= 2907&ctNode=776&mp=1)。上網日期:2011/12/15。
內政部社會司(2011)。《內政部一百零一年度推展社會福利補助經費申請補助項目及基準》。內政部社會司網頁(http://sowf.moi.gov.tw/24/97.htm)。上網日期:2012/01/25。
王淑珍(1993)。《匍匐前進:昂首對抗性騷擾》。台北:書泉。
王麗容(1995)。《婦女與社會政策》。台北:巨流。
王麗容(1999)。《性別歧視、性騷擾和性侵害的社會建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8:12-15。
王麗容(2000)。《性別意識與校園性騷擾問題》,《高中教育》,15:4-9。
王麗容(2001)。《婦女政策的意識建構與發展》。載於詹火生、古允文主
編,《社會福利政策的新思維》。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
王麗容(2002)。《性騷擾防治與家庭教育》,載於晏涵文、黃富源主編,《性別平等教育》,頁94-117。台北:一家親文化。
王純娟(1998)。《從美國的性騷擾定義談起-爲台灣社會尋找一個性騷擾定義》,《輔導季刊》,34(3):22-32。new window
王孟甯 (1998)。《婦女運動與政府體制的結合-以台北市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為new window
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振寰、瞿海源(2000)。《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王叢桂(2002)。《價值觀的形成與變遷》,《應用心理研究》,14:77-78。new window
王玥好(2003)。《學生性騷擾/性侵害問題之處遇》,《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5:65-78。
王歌雅(2005)。《性騷擾的法文化審視》,《中華女子學院學報》,17(5):6-11。
王如玄、李晏榕(2007)。《認識「性騷擾」--從性騷擾防治法、兩性工作平等法與性別平等教育法談起》,《檢察新論》,1:152-178。new window
王雅各譯,C. Gilligan著(2002) 。《不同的語音:心理學理論與女性發展》。台
北:心理。
王雅各、劉仲冬、羅燦煐、呂寶靜、劉惠琴、王行、謝臥龍、駱慧文、蔡秀美、劉梅君、余嬪、周碧娥、吳嘉苓、王如玄著,王雅各主編(2008)。《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台北:心理。
王佳煌、潘中道、郭俊賢、黃瑋瑩譯.W.Lawrence Neuman原著(2002)。
《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台北:學富。
王曉丹(2007)。《性別與法律》,載於黃淑玲,游美惠主編,《性別向度與台灣new window
社會》,頁158-176。台北:巨流。
台北女人網(2003)。《兩性工作平等法立法大事紀》。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台北婦女中心網頁(http://www.taipeiwomen.tcg.gov.tw /AboutMe/Main_Law.aspx)。上網日期:2009/2/18。
江淑琳(1997)。《從報紙報導看性騷擾議題的社會建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雅綺譯,Charlesworth H.著(2007)。《獨立的婦女人權?-國際婦女人權理論》,載於卓春英主編,《人權思潮導論》,頁241-266。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譯,Allan G.Johnson著(2008)。《性
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台北:群學。
何春蕤(1997)。《性/別研究的新視野》。台北:元尊。
何定照譯,Iris Marion Young著(2007)。《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
台北:商周。
沈奕斐(2004)。《性騷擾概念的泛化、窄化及應對措施》,《婦女研究論叢》,1:11-27。
何慧卿(2005)。《性騷擾案申訴人申訴歷程之個案研究》,《玄奘社會科學學報》,3:115-141。new window
李雪菱(2004)。《教學實踐與增權益能--大學教室裡的性騷擾討論課程為例》,《教育研究》,117:34-45。new window
李佳馨、吳虹蓉譯,Richard E.Palmer著(2008)。《詮釋學今日提供我們什麼》,《哲學與文化》,35(2):5-20。new window
李貞德、謝蕙馨、畢恆達、孫秀蕙、張錦華、黃玉珊、陳香君、游鑑明、王雅各、
  紀惠容、吳麗雪、孔昭懿、蕭淑媛、吳幸蓉、蘇芊玲著,王雅各主編 
  (2008)。《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再現》。台北:心理。
林安邦(2003)。《性別與法律-法律中的性別意識》,載於潘慧玲主編,《性別議題導論》,頁187-213。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麗珊(2007)。《女性主義與兩性關係》。台北:五南。new window
林奎佑(2012)。《臺北捷運性騷擾之研究-聚焦於被害者反應、群眾疏離感及環境因素》。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琦(2005)。《工作場所性騷擾民事責任之研究》,《台大法學論叢》,34(2):181-213。new window
邱意玲(2005)。《勞動基準法與兩性工作平等法立法之比較:性別觀點的分析》。
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幸玲、卓紋君(2004)。《一位受暴婦女的內在信念與生命轉換歷程:詮釋學的觀點》。《中華輔導學報》,15:61-96。new window
洪萬生(2003)。《性別與歷史-一個女性主義的觀點》,載於潘慧玲主編,《性別議題導論》,頁31-52。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洪慧玲(2007)。《性別平等教育法形成之論述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所碩士論文。
俞智敏、陳光達、陳素梅、張君玫譯. Abbott & C. Wallace原著(1997)。《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台北:巨流。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的如何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高鳳仙(1999)。《性騷擾防治法之立法問題探究》,《萬國法律》,105:57-65。
高鳳仙(2000a)。《性騷擾防治法之立法問題探究》,載於《全國婦女人身安全會議》。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網頁(http://www. wrp.org.tw/Conf/index7b.htm)。上網日期:2008/3/20。
高鳳仙(2000b)。《論我國婦女人身安全與兩性平權之立法運動》,《萬國法律》,109:55-63。
高鳳仙(2001)。《性騷擾之法律概念探究》,《法令月刊》,52(4):24-44。new window
高鳳仙(2005a)。《性騷擾防治法立法期間爭議問題研究》,《全國律師》,9(9):63-75。
高鳳仙(2005b)。《性暴力防治法規-性侵害、性騷擾及性交易相關問題》。台
北:新學林。
高鳳仙(2006a)。《性騷擾防治法之規範精神與施行願景(上)》,《台灣法學》,79:32-44。
高鳳仙(2006b)。《性騷擾防治法之規範精神與施行願景(下)》,《台灣法學》,80:41-50。
高鳳仙(2006c)。《性騷擾之行政救濟及調解案例分析》,《全國律師》,10(8):72-85。
秦嘉彌(2011)。《善願力 潘維剛的火線救援》。台北:天下雜誌。
畢恆達(2006)。《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台北:三民。new window
郭麗安(2011)。<女人,妳為什麼多心又愛生氣呢?>,《聯合報》,3月8日。
陳榮華(1995)。《葛達瑪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詮釋》。台北:明文書局。
陳淑芬(2000)。《青少年同儕性騷擾: 影響性騷擾界定、態度之相關性探討》。國立陽明大學臨床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慧女(2003)。《詮釋學在諮商歷程研究中的應用-以胡塞爾的超驗現象學方法為例》,《諮商輔導學報》,9:1-16。new window
陳秋瑩、賴俊雄、侯鈺琪(2004)。《探討男性青少年暴力行為的相關因素---一個生理心理社會模式的實證性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研究案報告網頁(http://grbsearch.stpi.org.tw/GRB/quickSearch.jsp)。上網日期:2008/09/29。
陳向明(2005)。《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new window
陳昭如(2005)。《在法律中看見性別,在比較發現權力-從比較法的性別政治談女性主義法學》,《律師雜誌》,313:61-72。
陳芬苓、張盈堃(2005)。《宰制與抗拒:一所科技主導之大學校園所做的性別觀察》,《女學學誌》,19:1-46。new window
陳祖輝(2005)。《女性護理人員職場性騷擾經驗與因應態度之初探研究》,《警專學報》,3(6):153-180。new window
陳惠馨(2005)。《性別平等教育法-台灣性別教育之繼往與開來》,《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0:115-129。
陳錦華(2006)。《平等與差異:性別社會工作的挑戰》。載於梁麗清、陳錦華主編,性別與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香港中文大學。
陳琇芳(2006)。《卡通「火影忍者」:男童的陽剛氣質建構與性騷擾防治教育》。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燕卿(2006a)。《臺灣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之分析》,《社區發展季刊》,114:375-389。new window
陳燕卿(2006b)。《性騷擾申訴者回應模式之經驗探究--以職場女性為例》。台北: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麗琪(2008)。《我國性騷擾防治法制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清大小紅帽工作群(2006)。《校園反性騷擾行動手冊》。台北:張老師。
莊雅鈴(2007)。《政策倡導過程之研究-以婦女政策倡導者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現代婦女基金會(1999a) 。《老闆,我要申訴!--「性騷擾防治法」公聽會系列一職場篇會議紀錄》。台北:現代婦女基金會。
現代婦女基金會(1999b) 。《建立兩性尊重的文化--「性騷擾防治法」公聽會系列二校園篇會議紀錄》。台北:現代婦女基金會。
現代婦女基金會(1999c) 。《終結性騷擾,大家一起來--「性騷擾防治法」公聽會會議紀錄》。台北:現代婦女基金會。
現代婦女基金會(1999d) 。《「性騷擾防治法」公聽會意見彙整紀錄》。台北:現代婦女基金會。
現代婦女基金會(2010)。《性騷擾防治三法整合研修建議計畫期末報告》。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中央研究院(2003)。《工作權與身體自主權》。國立台灣社會人文電子影音數位博物館(http://proj1.sinica. edu.tw/~video/main/index.html)。上網日期:2009/2/8。
婦女新知(1999)。《男女工作平等法催生說帖》。台北:財團法人婦女新知基金會。
婦女新知基金會(2008)。《誰給法官上上課?--襲胸、舌吻、摸臀 為何竟無罪?》。婦女新知基金會網頁(http://blog.roodo.com/awakeningfoundation /archives/ 6298287.html)。上網日期:2009/1/23
張啟娟(1997)。《解構職場性騷擾的迷思》。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錦麗(1999)。《性騷擾對被害人之傷害及防治之道》。《社區發展季刊》,86:216-225。new window
張錦麗(2004)。《法院「家庭暴力事件聯合服務處」方案的倡導歷程分析》。《朝陽社會人文學刊》,2(2):103-148。new window
張貴英(2000)。《加強性騷擾防治教育與宣導工作》,載於《全國婦女人身安全會議》。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網頁(http://www.wrp.org.tw /Conf/ index7b.htm)。上網日期:2008/3/20。
張碧君譯,Diana E.H.Russell著(2003)。《危險關係:色情、污衊女性與強暴》。
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張樹倫(2006)。《從性別平等教育法論校園性騷擾的防治與處理》,《教育研究》,147:5-18。new window
張世雄(2000)。《認識婦女政策與福利議題的一般分析架構》。載於古允文主
編,新台灣社會發展叢書:婦女篇。台灣省社會發展研究學會。
黃淑清(1998)。《以方法論的觀點來看深度訪談研究法》,《輔導季刊》,34(1) :39-45。new window
黃光國(2001)。《社會科學的理路》。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囇莉、畢恆達(2002)。《當西方菁英碰上本土原生:校園中性騷擾的定義與申訴案件處理之社會文化脈絡》,《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3:91-139。new window
黃囇莉(2007)。《性別歧視的多面性》,載於黃淑玲,游美惠主編,《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頁4-24。台北:巨流。
游美惠(2004)。《性別權力與知識建構:親職教育教科書的論述分析》,《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7:1-45-。new window
游美惠(2007)。《親密關係》,載於黃淑玲,游美惠主編,《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頁52-70。台北:巨流。new window
焦興鎧(1999a)。《對工作場所言語性騷擾之防制--我國法院一則相關判決之評析》,《東海大學法學研究》,14:177-200。new window
焦興鎧(1999b)。《臺北地方法院第一則有關工作場所性騷擾判決之解析-兼論美國制度所能提供之啟示》,《中正大學法學集刊》,2:155-198。new window
焦興鎧(2000)。《我國建構員工工作場所性騷擾申訴制度之芻議》,載於《全國婦女人身安全會議》。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網頁(http://www. wrp .org.tw/Conf/index7b.htm)。上網日期:2008/3/20。
焦興鎧(2001)。《大專校園性騷擾所引起的法律爭議及其防治之道》,《中正大學法學集刊》,4:3-36。
焦興鎧(2003a)。《性騷擾爭議新論》。台北:元照。new window
焦興鎧(2003b)。《美國女性主義法學者對工作場所性騷擾爭議之批判》,《歐美研究》,33(1):57-123。new window
焦興鎧(2004)。《工作場所性騷擾是就業上性別歧視嗎?-美國之經驗》,《法令new window
月刊》,55(4):4-25。
焦興鎧(2006a)。《性騷擾爭議之預防及處理--兼論性騷擾防治法之相關規定
》,《經社法治論叢》,38: 227-313。
焦興鎧(2006b)。《工作場所性騷擾是不是就業上性別歧視?--試評臺北高等行政法院一則相關判決並兼論美國經驗之啟示》,《台灣勞動法學會學報》,4: 97-155。new window
焦興鎧(2006c)。《我國防治性騷擾法制之建構》,《法令月刊》,57(5): 4-27。new window
焦興鎧(2006d)。《性騷擾防治法與兩性工作平等法相關規定之異同》,《臺灣勞工雙月刊》,1: 10-21。
焦興鎧(2007)。《我國校園性騷擾防治機制之建構--性別平等教育法相關條文之剖析 》,《臺北大學法學論叢》,62: 41-90。new window
曾偉禎(2006)。《從《北國性騷擾》看兩性權力衝突》,《新觀念》,217:62-65。
曾孆瑾(2007)。《由性騷擾防治法實施看性騷擾事件之處理與態度》,《社區發展季刊》,116:175-192。new window
詹錫圭、呂秀蓮、楊憲宏、金恆煒、施慧玲、釋昭慧(1991)。《都是湯瑪斯惹的禍-性騷擾面面觀座談會》,載於立法院圖書資料室主編(1995),《婦女福利》,頁96-112。台北:立法院。
溫明麗(2003)。《性別與哲學-女性主義彰顯的哲學啟思》,載於潘慧玲主編,  
  《性別議題導論》,頁5-28。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楊淑文、王如玄(2003)。《進步及反挫:從性騷擾案解讀法律背後的結構困境》,《公訓報導》,104:59-63。
楊巧玲(2007)。《從性別關係取徑看同儕互動-以一所高中學生的校園經驗為new window
例》,《當代教育研究》,15(2):79-112。
鄔佩麗(2005)。《性騷擾/性侵害與性別歧視--談校園性騷擾/性侵害之樣態與現況分析》,《學生輔導》,98:149-161。
鄒川雄(2005)。《生活世界與默會知識:詮釋學觀點的質性研究》,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21-55。嘉義:南華教研所。
趙彥寧(2001)。《帶著草帽到處旅行:性/別、權力、國家》。台北:巨流。
管貴貞、連秀鸞(2005)。《詮釋學方法在質性研究中之探討》。《輔導季刊》,41(3):1-10。new window
劉秀娟、林明寬譯,Susan A. Basow著(1996)。《兩性關係:性別刻版化與角色》。台北:揚智。
劉泗翰譯 , Connell R.W.著(2004) 。《性/別-多元時代的性別角力》。台北:書林。
劉嘉蕙、江承曉(2007)。《以「社會情境-性互動」架構分析大學女生遭受性騷擾之主觀知覺模式》,《嘉南學報》,33:509-525。new window
黎麗貞(2007)。《小學校園同儕性騷擾》,《諮商與輔導》,264:25-29。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蕭昭君(2004)。《學校,你怎麼可以一再縱容性騷擾?》,《教育研究》,117:5-13 。
蕭昭君(2005)。《三個職場對於性騷擾議題的反應》,《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1:78-88 。
蕭昭君(2007)。《性別權力與校園性騷擾》,載於黃淑玲,游美惠主編,《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頁138-155。台北:巨流。new window
賴慈芸、雷文玫、李金梅譯,Catharine A. Mackinnon原著(1993)。《性騷擾與性別歧視:職業女性困境剖析》。台北:時報。
鍾志從(2006)。《如何協助幼兒性別角色之發展:順應生物機制或破除社會制約》,《教育研究月刊》,147:80-91。new window
謝維鈞、石振國(2007)。《國民年金方案的比較研究-政策論證的分析途徑》,《中華行政學報》,4:81-101。new window
簡皓瑜譯,John Archer &Barbara Lloyd著(2004)。《性與性別》。台北:巨流。
嚴平譯,Richard E.Palmer原著(1992)。《詮釋學》。台北:桂冠。
蘇芊玲(2002)。《兩性平等教育的本土發展與實踐》。台北:女書文化。new window
羅燦煐(2000)。《性騷擾受害人的申訴困境與因應芻議》,載於《全國婦女人身安全會議》。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網頁(http://www. wrp.org.tw/Conf/index7b.htm),上網日期:2008/3/20。。
羅燦煐(2002)。《他的性騷擾?她的性騷擾?性騷擾的性別化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6:193-249。new window
羅燦煐(2003)。《線上性別vs.線下性別:網路互動中的性別形構》,《新聞學研究》,76:43-90。new window
羅燦煐(2004)。《台灣女性性騷擾因應策略之論述分析研究---初探性騷擾論述中
壓迫與抗拒之共存辯證關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研究案報告網頁(http://grbsearch.stpi.org.tw/GRB/quickSearch.jsp)。上網日期:2008/09/29。
羅燦煐(2005)。《政策面vs.執行面: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之政策分析、現
況檢視及實務芻議》,《國家政策季刊》,4(1):101-140。
羅燦煐(2006)。《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政策與實務:以性別平等教育法為例》,《全國律師》,10(5):18-34。
羅燦煐(2008)。《性別暴力與性別歧視》,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頁57-99。台北:心理。new window
顧燕翎(1995)。《婦女參政–體制外的運動》。台灣婦女資訊網網頁(http://taiwan. yam.org.tw/womenweb/outmov_1.htm)。上網日期:2009/2/8。
(三) 英文文獻
Adams-Roy, J.and J. Barling(1998). ‘Predicting the Decision to Confront or Report Sexual Harassment’,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4):329-336.
Aguinis, H. and C. A Pierce(1997).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nd Sexual Harassment in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8(3):197-200.
Bernstein, A.(1994). ‘Law, Culture, and Harassment’,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 142(4):1227-1311.
Boland, M.L.(2002).Sexual Harassment:Your Guide to Legal Action. USA: Sphinx Publishing.
Berg, B.L.(2007).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Boston:Pearson Education,Inc.
Connell, R.W.(1987).Gender and Power: Society, the Person and Sexual Politics.USA: Stanford University.
Cohen,D.R. and W.Gabrielle (2001). Advocacy For Social Justice. Oxfam Advocacy Institute.
Chamberlain, L. J., M.Crowley , D.Tope, and R.Hodson (2008).‘Sexual Harassment in Organizational Context’, Work and Occupations, 36(3):262-295.
Dougherty, T. W., D. B.Turban, D. E.Olson, P. D.Dwyer, and M. W. Lapreze(1996). ‘Factors Affecting Perceptions of Workplace Sexual Harassment’,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7(5):489-501.
Eisaguirre, L. (1993). Sexual Harassment:a Reference Handbook. USA: ABC-CLIO.
Fitzgerald, L. F., S. L.Schullman, N.Bailey, M.Richards, and J.Swecker(1988). ‘The Incident and Dimensions of Sexual Harassment in Academia and the Workplace’,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32(2): 152-175.
Fitzgerald, L. F.(1990). ‘Sexual Harassment: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a Construct’, in M.A.Paludi(ed.), Ivory power: sexual harassment on campus,pp.21-44. Albany: SUNY Press.
Franke,K.M.(1997). ‘What Wrong With Sexual Harassment? ’, Stanford Law Review, 49(4): 691-772.
Guba,E.G. and Y.S.Loncoln (1989). 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Newbury Park. CA:Sage.
Guba, E.G.(1990). ‘The Alternative Parasigm Dialog’, in E.G.Guba (ed), The Paradigm Dialog, pp.17-27.Newbury Park, CA:Sage.
Gruber,J.E.(1992). ‘A Typology of Personal and Environmental Sexual Harassment: Research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the 1990s’, Sex Roles, 26(11/12):447-464.
Goodman, E.(1995). ‘The "Reasonable Woman" Definition of Sexual Harassment Makes Sense’, in K.L.Swisher (ed.), At issue:What is sexual harassment?, pp.25-27 . USA : Greenhaven Press.
Gruber, J.E. (1998). ‘The Impact of Male Work Environments and Organizational Policies on Women's Experiences of Sexual Harassment’, Gender and Society, 12(3):301-320.
Huff, J. K.(1997). ‘The Sexual Harassment of Researchers by Research Subjects’, in M.D. Schwartz (ed.), Researching Sexual Violence Against Women-Methodological and Personal Perspectives, pp.115-127 . USA : SAGE Publications.
Jennifer, K.H.(1997). ‘The Sexual Harassment of Researchers by Research Subjects : Lessons From the Field’, in M.T. Schwartz(ed.), Researching Sexual Violence Against Women, pp115-127. USA :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Publisher.
Kaplan, M.S. (1990). ‘AIDS:Individualizing a Social Problem’, Society, 27(2):4-7.
Kluckhohn,C.(1951). ‘Values and Value-Orientations in the Theory of Action: An Exploration in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in T. Parson and E. A. Shils (eds.),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 pp.388-433.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enis, P. and V.Schneider (1991). ‘Policy Networks and Policy Analysis: Scrutinizing a new Analytical Toolbox’, In B. Marin and R. Mayntz (eds.), Policy Networks: Empirical Eevidence and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pp.25-59.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Kennedy,M.A. and B.B.Gorzalka (2002). ‘Asian and Non-Asian Attitudes Toward Rape,Sexual Harassment ,and Sexuality’, Sex Roles, 46(7/8):227-238.
Kimmel, M. S. and M. A.Messner (2007). Men's Lives (7th). USA: Pearson Education.
MacKinnon, C. (1979). Sexual Harassment of Working Women: A Case of Sex Discrimintion. New He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Marshall, A. M.(1995). Confronting Sexual Harassment: The Law and Politics of Everyday Life. USA: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O'Donohue,W.(1997). Sexual Harassment:Theory,Research,and Treatment. USA:Allyn and Bacon.
O'Connor, M.(2004).‘Sexual Harassment in the Workplace-A Legal and Psychological Framework’, in B.J.Cling (ed.), Sexualized Violence against Women and Children-A Psychology and Law Perspective, pp.115-147. New York London: The Guilford Press.
Palmer, E. P. (1969). Hermeneutics. Evanston. IL: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Petr,C.G., U.M.Walter (2005). ‘Best Practices Inquiry: A Multidimensional,Value-Critical Framework’,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41(2):251-267.
Rokeach, M. (1973). 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New York: Free Press.
Robert,D.L. and J.P.S.Greenlaw (1995). ‘The Legal Evolution of Sexual Harass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5(4):357-364.
Rospenda, K.M., J. A.Richman, S.J.Nawyn (1998). ‘Doing Power:The Confluence of Gender, Race,and Class in Contrapower Sexual Harassment’, Gender and Society, 12(1):40-60.
Schoenheider, K. J. (1986). ‘A Theory of Tort Liability for Sexual Harassment in the Workplac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 134(6):1461-1495.
Schwartz, S.(1996). ‘Value Priorities and Behavior: Applying a Theory of Integrated Value System’, in C. Seligman, J. M. Olson, and M. P. Zanna (eds.), The Psychology of Value: The Ontario Symposium, p.1-25. Mahwah, NJ: Erlbuam.
Schultz, V.(1998). ‘Reconceptualizing Sexual Harassment’, The Yale Law Journal, 107(6): 1683-1805.
Schmidt, R. (2006). ‘Value-Critical Policy Analysis: The Case of Language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D. Yanow, and P. Schwartz-Shea, (eds.), Interpretation and Method: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Interpretive Turn, p.300-315. USA:M.E.sharpe,Inc.
Swisher K.L.(1995a). At issue:What is sexual harassment?. USA:Greenhaven Press.
Swisher K.L. (1995b).‘Businesses Should Clearly Define Sexual Harassment’, in K.L. Swisher(ed.), At issue:What is sexual harassment?, pp. 28-31. USA : Greenhaven Press.
Stein,N. (1995). ‘The Definition of Sexual Harassment Applies to Schools’, in K.L. Swisher (ed.), At Issue:What is Sexual Harassment?, pp. 19-24 . USA : Greenhaven Press.
Till, F.J.(1980).Sexual Harassment. A Report on the Sexual Harassment of Students. USA,Washington: National Advisory Council on Women's Educational Programs.
Tangri, S. S., M.R. Burt.and L. B.Johnson (1982). ‘Sexual Harassment at Work:Three Explanatory Model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38(4):33-54.
Thomas, A. M. (1997). ‘Men BehavingBbadly ? A Psychosocial Exploration of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Sexual Harassment’, in A. M.Thomas and C. Kitzinger (eds.), Sexual Harassment-Contemporary Feminist Perspectives, pp.131-153. Buckub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Tangri, S. S.and S. M. Hayes (1997). ‘Theories of Sexual Harassment’, in W.O'Donohue (eds), Sexual Harassment:Theory,Research,and Treatment, pp.112-128. Allyn and Bacon.
Texeira, M. T. (2002). ‘"Who Protect and Serves Me?":A Case Study of Sexual Harassment of African American Women in One U.S. Law Enforcement Agency’, Gender and Society, 16(4):524-545.
Uggen, C.and A. Blackstone(2004). ‘Sexual Harassment as a Gendered Expression of Power’,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9(1):64-92.
Williams, R. M. (1968). ‘Values’, in E.Sils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pp.283-287. New York: Macrilla.
Webb, S.L.(1995). ‘Sexual Harassment Should Be Defined Broadly’, in K. Swisher (ed.), At issue:What is Sexual Harassment?, pp.10-18. USA : Greenhaven Press.
Waldo,C.R., J.L. Berdahl and L.F. Fitzgerald (1998). ‘Are Men Sexually Harassed? If So, by Whom? ’, Law and Human Behavior, 22(1):59-79.
Welsh, S. (1999). ‘Gender and Sexual Harassment’,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5:169-19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