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女力在花蓮--論方梓《來去花蓮港》的族群書寫與土地認同
書刊名:奇萊論衡
作者:陳木青
出版日期:2016
卷期:1
頁次:頁87-114
主題關鍵詞:方梓來去花蓮港族群書寫土地認同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58
  • 點閱點閱:17
期刊論文
1.沙東(200707)。不能用語言表達原因:累積的焦慮與憂鬱封殺聲音。輔導與諮商,259,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旻旻(20051200)。「海/岸」觀點:論臺灣海洋散文的發展性與特質。海洋文化學刊,1,117-1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莉芬(20061200)。蓬萊神話的海洋思維及其宇宙觀。政大中文學報,6,103-1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吳冠宏(2007)。花蓮學:第一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花蓮:花蓮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謝毓軒(2014)。「後山」書寫:以花蓮地區文學為探討對象(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麗貞(2003)。來到七腳川(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惠齡(2010)。鄉土性.本土化.在地感--台灣新鄉土小說書寫風貌。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范銘如(2015)。空間/文本/政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方梓(2001)。采采卷耳。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葉舒憲(1997)。高唐神女與維納斯:中西文化中的愛與美主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范銘如(2008)。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市: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方梓(2012)。來去花蓮港。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方梓(1999)。第四個房間。臺北:健行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國偉(2007)。想像台灣:當代小說中的族群書寫。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芳明(2015)。很慢的果子:閱讀與文學批評。臺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芳明(2002)。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Brooker, Peter、王志弘、李根芳(2004)。文化理論詞彙。臺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邱貴芬(1997)。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臺北:元尊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Neumann, Erich、李以洪(1998)。大母神--原型分析。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芳明(20110000)。臺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蕭阿勤(20120000)。重構臺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Crang, Mike、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2003)。文化地理學。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陳姿瑾。方梓--山那邊的女人史詩,http://mag.nownews.com/article.php?mag=7-37-12182&page=1, 2015/10/02。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