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解嚴以後教育改革運動之探究
書刊名:教育資料集刊
作者:吳清山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u, Ching-shan
出版日期:1998
卷期:23
頁次:頁261-275
主題關鍵詞:戒嚴解嚴教育改革Martial lawMartial law liftedEducational reform move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1) 博士論文(16) 專書(4) 專書論文(5)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39
  • 點閱點閱:42
     教育改革已成為當前政府重要施政項目之一。本文為探究解嚴以後之教育改革 運動,首先從就政治體制、社會結構和校園民主分析其背景因素;其次說明教育改 革發展之三階段--萌芽期、成長期和熱絡期;接著剖析民間教育改革訴求與政府回 應;最後提出解嚴以後教育改革運動對於教育發展之正面和負面的影響。
     Educational reform is one of important agendas in Taiwan. Firstly,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educational reform movement after Martial Law lifted (1987) in Taiwan. Then, it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three stages in the educational reformmovement. Next, it discusses the appeals of the educational reform from the people and the reflections from the government. Finally, it describes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luenees of educational reform movement.
會議論文
1.周志宏(1995)。私人興學。「民間教育改革建議書」研討會:教育改革另類思考,(會議日期: 19951217-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馮朝霖、薛化元(1995)。主體性與教育權。「民間教育改革建議書」研討會:教育改革另類思考,(會議日期: 19951217-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人本教育基金會(1997)。以教育耕耘台灣的人本基金會。臺北:人本教育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教育部秘書室(1996)。第六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臺北:教育部秘書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教育部(1994)。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美好教育遠景。台北市: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教育遠景。台北市: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鄧運林(1997)。開放教育新論。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薛曉華(1996)。臺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羊憶蓉(19940000)。教育與國家發展:台灣經驗。臺北:桂冠。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武雄(1995)。臺灣教育的重建。臺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中華民國教育改革協會(1998)。中華民國教育改革協會簡介,http://ultra.hsjh.edu.tw/〜2.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980515)。推動教改,5年挹注1571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970928)。927,歡喜討債,全台同步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江昭青(19970928)。教科文預算不打折,蕭揆保證兌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全、吳聰敏(1994)。教育資源的分配與管制。台灣的教育改革。臺北:前衛。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敬一、葉嘉興(1994)。台灣的私人興學。台灣的教育改革。臺北:前衛。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蕭新煌(1989)。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分析架構。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承恕(19900000)。臺灣新興社會運動結構因素之探討。臺灣新興社會運動。臺北: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