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兩岸國(初)中教科書制度之比較
作者:何泰昇
作者(外文):He,Tai-Sheng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
指導教授:林新發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教科書教科書制度教科書政策TextbooksTextbook System;Txtbook polic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1
摘要
本研究主旨為海峽兩岸國(初)中教科書制度之比較,首先了解兩岸國(初)中教科書政策的演變,探討兩岸國(初)中教科書制度之內涵及問題,分析彼此制度異同,作為臺灣國中教科書制度推行之借鏡。本研究蒐集兩岸文獻資料,主要以兩岸博碩士論文為主,採比較教育研究法。研究時避免個人意識型態與我族中心主義,而以偏概全,盲目移植引用。比較分析後,獲得下列結論:
一、兩岸教科書編輯制度比較:(一)兩岸皆依據頒佈之課程大綱編寫教科書;(二)大陸教科書編寫有國家與民間兩種機構,臺灣全面開放民間機構編寫;(三)大陸教科書編寫實行立項核准,臺灣教科書編寫不需經過審批;(四)兩岸對於教科書的編輯研發皆缺少大量經費投入(五)兩岸民間缺乏教科書編寫的研發單位(六)兩岸教科書編輯上皆有銜接不易問題(七)兩岸民間教科書編輯人員皆是臨時編組,專業編寫人才不足(八)兩岸教科書編輯品質皆有待加強(九)臺灣受到升學考試影響教師需自編補充或銜接教材,基層教師不易落實;大陸教科書的編寫內容受到考試制度牽制,有淪為考試工具之虞。
二、兩岸教科書審定制度比較:(一)兩岸教科書均採審定制度,並設立審定機構,但大陸分成二級制,國家管理權力較高;(二)兩岸教科書審定委員選用方式不同,大陸從資訊庫中選取;(三)教科書審定委員會人員組成大陸教師參與人數低於臺灣;(四)大陸規定經過試教與實驗過程之教科書才得予審核,送審門檻較高;臺灣教科書審定前無須經過教科書試驗,內容較易出錯,適用性也有不足;(五)臺灣對送審書稿項目和範圍規定較詳細且有監督機制;(六)臺灣教科書審定流程較為民主與公開化,對於教科書審定結果的判定也較為寬鬆與透明化;(七)兩岸教科書審查規準上皆有明確性不足所衍生之問題;(八)兩岸皆有不同程度教科書編審溝通不足之問題(九)大陸審定委員會教師參與數量較少,缺乏公眾參與,透明度不足;臺灣審定委員會教師代表較多,審定制度較為透明、公正、公開;(十)大陸對教科書審定人員未建立追究責任制度,也缺乏對教科書進行追蹤監管的法源規範;(十一)兩岸審定過程未建立申訴管道及明確受理機構,編者較無適當救濟管道。
三、兩岸教科書發行制度比較:(一)臺灣教科書全由民間出版發行,大陸教科書出版發行由國家行政部門主導;(二)臺灣教科書出版發行開放市場自由競爭,採用議價制度降低價格;大陸教科書出版發行實行競標制度,形成地方保護主義;(三)兩岸教科書發行有出現部分市場不當競爭之弊病(四)兩岸在教科書發行上有阻礙市場公平競爭,甚或出現一些違反規定之不當行為(五)臺灣教科書市場集中趨勢明顯,版本逐漸趨同化,形成另類統編本;大陸地方採強行版權租型制度,租用原創者版權。
四、兩岸教科書選用制度比較:(一)兩岸皆採取教科書先審定後選用程序,選用過程中教科書主體能受到不同程度的重視;(二)兩岸教科書選用規準展現的公平性、公正性與公開性有所差異;(三)臺灣教科書選用權歸屬於學校,選用權下放,具選用合一特色;大陸選用權歸屬於地方教育行政部門,選用權地方省級主導,具管理便利性;(四)臺灣教科書選用程序由學校制訂,程序公開透明;大陸則由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制訂,程序複雜不一,且較不公開;(五)兩岸教科書政策的開放程度不同,影響教科書選用上彈性與自由性的差異;(六)大陸對於教科書選用的監督機制較為嚴格;(七)兩岸教科書選用過程部分有涉及一些違規或不公正的情事;(八)兩岸教科書選用過程皆有不同程度利害關係人參與不足與不夠透明問題;(九)臺灣一綱多本選用範圍增加升學壓力與經濟負擔等非預期性問題;大陸教科書選用範圍深受中考制度影響;(十)臺灣教科書一綱多本選用制度衍生轉學或不同學年銜接問題。
五、兩岸教科書使用制度比較:(一)臺灣由縣市政府及學校輪流承辦教科書計(議)價,大陸則由行政部門核定書價後,各地方政府採競投標制決定購買書價;(二)兩岸皆尚未能全面實施免費教科書,部分地區或特殊條件實施免費教科書;(三)兩岸推行教科書循環使用制度皆有困難,成效不如預期;(四)臺灣計價與議價制度無法有效發揮抑制價格功能;大陸限定教科書價格影響循環使用,國家定價脫離市場規則。
六、兩岸教科書評鑑制度比較:(一)兩岸教科書評鑑制度規劃皆不夠完善;(二)臺灣實施教科書評鑑僅零星少數,缺乏整體性、系統性;大陸教科書評鑑制度形成評審不分、以審代評;(三)臺灣教科書缺乏評鑑機制,影響教科書品質;大陸教科書缺乏評鑑機制,無法提供選用參考。
基於上述結論,提出對臺灣教科書制度及未來研究之建議。
關鍵字:教科書;教科書制度;教科書政策
A Comparison of the Textbook System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Abstract
Th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aims at making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extbook system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The developments of textbook policies on both sides are first examined to find out the contents and problems in both textbook systems and analyze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so that they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textbook system of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wan. This study collects literature and references across the Strait, especially the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n both sides, and employs the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approach. By doing so, generalization and mindless quotation colored by personal ideology and nation-centrism can be avoided. The research method of comparative research is to avoid personal ideology and ethnocentrism, piecemeal and blindly transplanting references.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are as follows:
A. Compilation of textbooks system (across the Strait):
1. On both sides, textbooks are compiled on the basis of curriculum guidelines.
2.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institutions engage in the compilation of textbooks in mainland China, while in Taiwan only private institutions do so.
3. The compiling of textbooks in mainland China requires censorship and approval, whereas in Taiwan the compilation does not involve them.
4. The compilation and research of textbooks on both sides do not involve large amounts of funding.
5. Research institutions for textbook compilation are scarce on both sides.
6. There is a problem of bad transitions in the compilation of textbooks on both sides.
7. Compiling teams in private institutions on both sides are organized temporarily and are not sufficiently staffed by professionals.
8. The quality of compiled textbooks on both sides leaves a lot to be desired.
9. Impacted by entrance examinations, teachers in Taiwan have to prepare their own supplementary materials or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ften do not put the ideas in the textbooks into practice. The contents in the textbooks in mainland China, on the other hand, are determined by entrance exams and thus serve as a means to pass exams.
B. Censoring of textbook system (across the Strait):
1. An censoring system is employed on both sides, and approval institutions are set up as well, but in mainland China, the approval institutions involve two-ranked and endowed with government power to manage and control.
2. The censoring committees on both sides select their members differently. In mainland China, members are selected from an information base and it is thus fairer.
3. The number of teachers in the textbook censoring committee in mainland China is smaller than that in Taiwan.
4. The bar in mainland China is higher as only textbooks that have been through the trial teaching and experiment procedure can be eligible to approval; in Taiwan, there doesn’t have to be an experiment procedure, and hence textbooks are prone to mistakes and lacking in applicability.
5. In Taiwan, there are more detailed guidelines on the entries and bounds of the textbooks, and there are supervision mechanisms.
6. The textbook censoring procedure in Taiwan is more democratic and open, the approval decisions are less strict and more transparent.
7. There are problems resulting from the lack of precision and clarity in the textbook censoring criteria on both sides.
8. There is, to different degrees, a problem of bad communication in textbook censoring on both sides.
9.The number of teachers in the censoring committee in mainland China is smaller, and there is a lack of civil participation and transparency. In Taiwan, by contrast, there are more teacher representatives in the censoring committee, and the censoring l procedure is more transparent, fair and open.
10. Accountability is not yet part of the textbook system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re are no laws to monitor and supervise textbooks.
11. In the censoring process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has not established a channel of appeal and expressly accepting institutions, there are no institutions for editors to appeal to.
C. Publication and issuing of textbooks system (across the Strait) :
1. Textbooks in Taiwan are published by private institutions, while those in mainland China are published by government agencies.
2. The issuing of textbooks in Taiwan is open to market competition, using bargaining to lower the prices; the publication of textbooks in mainland China involves bidding, thereby contributing to local protectionism.
3.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issuing processes both have problem of unfair competition.
4. Interferences with free market competition and infringements on laws may arise from the publication of textbooks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5. In Taiwan, there is a growing trend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textbook market, and textbook versions tend to be assimilated. In mainland China, there is a compulsory renting of copyright for the writers of the textbooks.
D. Selection of textbooks system (across the Strait):
1. On both sides, textbooks are selected after they are approved, and in the selection process, the textbooks themselves are closely examined, with some variations.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advocate the textbooks selection process to absorb multivariate opinions.
2. There are variations in the fairness and openness in the selection criteria on both sides.
3. The selection of textbooks are administered by the school authorities but implemented by teachers, combining selection and actual use. In mainland China,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the local governments are in charge of the selection of textbooks. The government agencies in each province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selection procedure, thereby making it easier to manage and administer.
4. The selection procedure in Taiwan is formulated by schools, and the procedure is open and transparent; in mainland China, it is formulated by educ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agencies, making it complicated, varied and not open.
5. There are variations in the openness in textbook policies across the Strait, thus causing variations in flexibility and freedom during the selection.
6. In mainland China, there is a stricter supervision mechanism for the selection of textbooks.
7. Examples of infringement and unfairness can be found in both selection procedures. There had involved illegal means about textbooks selection process.
8. There is a problem of lack of participation for interested parties and lack of transparency in the selection procedure across the Strait. And textbook selection processes of the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have problems of underrepresented stakeholders and lack of transparency.
9. Unexpected problems such as increasing academic pressure and economic burden arise from the different versions for one guideline. The selection in mainland China, on the other hand, is deeply affected by exams.
10. Transition difficulties arise for transfer students or students in different school years as a result of the different versions with one guideline.
E. Using of textbooks system (across the Strait) :
1. In Taiwan,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schools in counties and cities are in charge of the bargaining of the prices of textbooks on a rotating basis. In mainland China, the prices of textbooks are approved by administration agencies, and then local governments will determine the prices at which to buy the textbooks through bidding.
2. On either side of the Strait, free textbooks are not provides on a national scale. Free textbooks are offered in some regions or in some special cases.
3. Though reuse of textbooks is advocated across the Strait, 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before it is effectively implemented.
4. The valuation and bargaining in Taiwan cannot effectively lower the prices; in mainland China, the regulated prices of textbooks affect the reuse of textbooks. Fixed prices by the government is a violation of market rules.
F. Evaluation of textbooks system (across the Strait) :
1. There is no well-rounded evaluation procedure on either side of the Strait. The textbooks evaluation system of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planning are not enough perfect.
2. Examples of textbook evaluation are few and far between, and therefore lack wholeness and are not systematic; textbook evaluation in mainland China is featured by a lack of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with those in charge of selection also in charge of evaluation.
3. There is no evaluation mechanism for textbooks in Taiwan, thu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textbooks. With no evaluation mechanism in mainland China, no reference for the selection of textbooks is available.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conclusions, offers a few suggestions on the textbook system in Taiwan and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s:Textbooks; Textbook System; Textbook policy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丁怡穎(2007)。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材彈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西南大學研究所,重慶市。
丁亮、祁型雨(2010)。我國基礎教育階段教科書政策的內容分析。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7,3,45-47。
丁朝蓬、孫新(2011)。以評價貫穿教科書發展過程:我國中小學教科書發展機制探討。課程.教材.教法,31,4,40-45。
丁翠娟(2010)。新中國成立以來基礎教育教材改革的回顧與反思(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西南大學研究所,四川省重慶市。
丁儷蓉(2006)。從編輯者的觀點談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審查制度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大陸教育部(2011)。中小學教材編寫審定管理暫行辦法。取自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fwxx/content_2267198.htm
大陸教育部(2014)。中小學教科書選用辦法。取自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14/
201410/176575.
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2007)。國民中學一綱多本教科書政策實施之研究。台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2003)。教科書之選擇與評鑑。高雄市:復文。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2007)。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專題研究成果報告-九年一貫課程之教科書總評鑑設計理念、能力指標、與統整性總結報告。台北市: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
公平交易委員會(2015)。國民中小學教科書銷售行為之規範說明。取自http://www.ftc.gov.tw/internet/main/doc/docDetail.aspx?uid=163&docid=12247
尹建中(1993)。邁向多元資訊社會的教育。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9-20)。臺北市:臺灣書店。
巴彥美瑪爾(2006)。蒙中基礎教育課程若干問題比較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北師範大學研究所,吉林省長春市。
方宏常(2004)。論我國三級課程政策的運行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湖南師範大學研究所,湖南省長沙市。
牛存來(2009)。政治對當前中國教育的影響分析--解讀當前中國教育困惑的一種思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山東師範大學研究所,山東省濟南市。
王 郢(2009)。教科書審查法律制度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西南大學研究所,四川省重慶市。
王 婷(2001)。我國教科書選用問題研究。教育科學研究,4,34-37。
王 琪(2006)。文化視野下新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安徽師範大學研究所,安徽省蕪湖市。
王 璐(2009)。中小學教科書循環使用的現狀與建議。杭州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學月刊,中學版下,1,23-27。
王弘婧(2011)。我國基礎教育中的學生評價與學生發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淮北師範大學研究所,安徽省淮北市。
王林海(2004)。中國小學課程改革:歷程、問題及走向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湖南師範大學研究所。湖南省長沙市。
王冠興(2008年3月19日)。晉中小學8種教科書納入循環使用範圍。中國新聞網。取自http://news.sohu.com/20080319/n255795138.shtml
王建軍(1996)。中國近代教科書發展研究。廣州:廣東教育。
王洪席、靳玉樂(2012)。十年教材建設:成就、問題及建議。 雲南教育(中學教師),4, 4-6
王紅岩(2008)。大陸語文新課標與港澳台相關課程文件的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西南大學研究所,四川省重慶市。
王蓉、羅云、張莉娟(2003)。透視我國中小學教科書的供給機制。教育發展研究,3,16-20。
王慧勤(2007)。教科書使用的折衷思維:以國小自然科現場教師觀點為例。國立編譯館館刊,35(2),15-28。
王曉華(2007)對臺灣一綱多本教材編定制度的思考。人民教育,23,47-49。,
代春禮(2006)。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政策發展變化的幾點評析。泰山鄉鎮企業職工大學學報,13(1),24-25。
卯靜儒(2012)。尋找最大公約數?一高中歷史教科書編寫與審查互動過程分析。當代教育研究,20,83-122。new window
台北市教育局(2011年12月15日)。臺北市國民小學教科圖書借用要點。取自w1.thes.tp.edu.tw/.../04_。
史春美(2009)。府際關係之研析─以北北基教科書一綱一本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花蓮縣。
司 淼(2011)。我國中小學教科書審定制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瀋陽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研究所,遼寧省瀋陽市。
司志平(1983)。國民教育採用教科書借用制芻議。臺灣教育,386,1-7。
石文南(2006年12月18日)。一綱一本北北基齊步走。中國時報, 第2版。
石鷗、李新(2009)。新中國60 年中小學教材建設之探析。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8(5) ,5-10。
任克敏(2002)。中國大陸經改理論與兩岸關係。新北市:高立
伍秀娟(2012)。英語教師教科書選用態度、選用考量因素及出版商服務行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新竹市。
朱美珍(2011)。課程審議的理想與實際:臺灣中學社會類科教科書審定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研究所,台北市。new window
朱振昌(1991)。社會變遷與現階段國民教育措施。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與教育發展(頁37-66)。臺北市:臺灣書店。
朱雲漢(1989)。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載於蕭新煌主編,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頁139-160)。台北市:台灣研究基金會。
朱慕菊(2009年11月5日)。從一綱一本到一綱多本的歷史跨越。中國教育報,5版。取自book.jyb.cn/rdss/200911/t20091105_321243.html - 30k-。
江 明(2000)。關於大陸地區中小學教材的編審制度。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
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三)-教科書制度研討會資料集」(頁
117-130)。新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印。
江振昌(1993)。大陸農村社會階層化的現況與問題。中國大陸研究,36(5),new window
49-62。
江野軍(2004)。基於新公共管理理論的義務教育發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天津大學管理學院研究所,天津市。
羊憶蓉(1994)。教育與國家發展-台灣經驗。台北市:桂冠。new window
艾 瓊(2010)。初中歷史教科書內容缺陷的研究--以XXX 出版社7一8 年級《中國歷史》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湖南師範大學研究所,湖南省長沙市。
何 杰(2006)。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政策的演進與特徵分析。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8(3),291-296。
余志祥(2008) 。我國基礎教育教科書選用制度的改進策略。教育探索,1, (總第199期),66-67。
吳 垠(2007)。我國中小學教材出版發行管理體制演變與轉型問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京農業大學研究所,江蘇省南京市。
吳心怡(2003)。國小教師教科書使用情形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吳正牧(1993)。我國中小學教科書供應品質及其影響因素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吳正牧(1994)。我國中小學教科書供應品質研究。臺北市:臺灣書店。
吳正牧(2005)。起向高樓敲曉鐘:一個杏壇園丁的教育情懷。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
吳明清(1995)。選擇與控制:學校教育改革的理念爭議。教育資料與研究,9,2-13。
吳俊憲(2002)。九年一貫課程國中社會領域教科書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吳俊憲、黃政傑(2003)。健全教科書發展的機制:推動出版業實施教科書發展之自我評鑑。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教科書之選擇與評鑑(頁25-53)。高雄市:復文。
吳清山(1998))。解嚴以後教育改革運動之探究。教育資料集刊,23,261-276。new window
吳清明(2013)。關注導向採擇模式應用在桃園縣推動一綱多本教科書選用政策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台北市。new window
吳清基(1991)。社會變遷與高中教育發展。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與教育發展(頁11-35)。台北市:臺灣書店
吳雪燕(2012)。改革開放後「八套半」教科書的研究:背景、建設過程及反思(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湖南師範大學研究所,湖南省長沙市。
吳煥烘、陳雅芳(2008)。國小教科書選用問題與解決之策略。教師之友,49(3), 66-73。
呂 達(2006年10月)。大陸中小學教材制度的改革發展。載於國立編譯館(主辦),「教科書之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新世紀中小學教科書革新與研究會議」手冊。台北市:市立師範學院。
呂秀萍(2002)。最近三十年大陸地區中學歷史課程演變與歷史教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台北市。
呂建生(2009)。我國基礎教育教材多樣化建設的思考。基礎教育課程,3,51-53 。
呂 達(2000)。大陸中小學教材改革回顧與展望。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三)-教科書往何處去?教科書制度研討會資料集(頁12-22)。新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宋少華(2009)。免費教科書模式初探。編輯之友雜誌,2, 17-18。
宋木文(2008)。改革開放後的三次書價改革。出版發行研究,4 ,5-9。
宋鎮照(1997)。從大陸社會變遷看跨世紀兩岸關係發展。東亞季刊,28(4),
104-131。
扶志凌(2005)。教科書多元化與意識型態關係的探討──以審定本高中歷史第
二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嘉義縣。
扶志凌(2008)。以我國教科書「一綱多本政策」正反論述:檢視「北北基一綱一本共辦基測」政策之可行性分析。網路社會學通訊,71。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71-23.htm
李 麒(2013)。案例憲法導讀。台北市:新學林。
李水平(2014)。新中國教科書制度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湖南師範大學研究所,湖南省長沙市。
李依茜(2008)。教科書開放政策下的自由與規範-以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科書審查歷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台北市。
李宗緯(2007)。高雄市國小教師健康與體育領域教科書評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李忠信(2010)。中小學教科書審定制度之研究:以教育權保障為中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法律所,嘉義縣。
李建平(2001,10月3日)。教科書管理的制度要變了(上)。中國教育報,第4版。
李春芳(1993)。兩岸教科書的編審。載於黃政傑主持之海峽兩岸初中及小學課程之比較研究專案研究報告(頁231-260)。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
李虹霞(2008)。中小學教科書審定制度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湖南師範大學研究所,湖南省長沙市。
李根治(2002)。1977年以來中國教育發展的歷史考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中師範大學研究所,湖北省武昌。
李培林(1993)。處在社會轉型時期的中國。國際社會科學雜誌,3,125-134。
李崇愛(2004 )。基礎教育新課程實施的障礙分析之一:文化傳統負累。遼寧教育研究,11,53-54。
李廣宇(2007)。中國中小學教科書出版格局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所,江蘇省南京市。
李學文(2006)。20世紀90年代台灣地區的教育改革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首都師範大學研究所,北京市。
李靜怡(2012)。義務教育階段審定本教科書採購制度之法制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文教法律研究所,臺北市。
李麗玲、朱美珍(2014)。我國中小學教科書審定運作歷程之研究。國家教育研 究院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AER-102-12-G-1-01-00-1-03)。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汪 丞(2008)。中小學教科書循環使用研究。教學與管理,7, 6-9。
沈 平(2011)。臺灣地區中小學教科書審查制度的歷史演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福建師範大學研究所,福建省福州市。
沈曉敏(2001)。世界各國教科書政策對我國的啟示。全球教育展望,9,66-71。
肖 霞(2009)。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價值觀的變遷(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河南大學研究所,河南省開封市。
肖 磊(2014) 。課程改革的制度化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西南大學研究所,四川省重慶市。
周文和(2004)。新中國中學課程改革的回顧與反思(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湖南師範大學研究所,湖南省長沙市。
周珮儀(2003)。教科書研究的現況分析與趨勢展望。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教科書之選擇與評鑑(175-207頁)。高雄市:復文。
周珮儀、鄭明長(2006)。一個我國教科書研究資料庫的建置與分析。教育學刊,26,109-132。new window
周祝瑛(2003)。誰捉弄了臺灣教改?。臺北市:心理。
周淑卿(1996)。我國國民中小學課程自由化政策趨向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new window
周淑卿(2003a)。論中小學教科書評鑑機制建立的必要性。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教科書之選擇與評鑑(頁55-76)。高雄市:復文。
周淑卿(2003b)。今是昨非,抑或昨是今非?教科書一綱多本爭議之分析。國立編譯館館刊,31(1),12-21。
周淑卿(2008)。豈是「一本」能了?教科書概念的重建。教科書研究,1(1),29-47。new window
尙 倫(2008)。建國以來我國義務教育教科書制度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西南大學研究所,四川省重慶市。
林于弘(2006)。九年一貫國語教科書檢證與省思。台北市:洪葉文化。
林文生(2009)。教科書發展的鏈結:以臺灣生活課程改革為例。載於論壇:審定制教科書內容多元化及品質議題。教科書研究,2(1), 107-163。new window
林文童(2000)。中共經濟發展政策的制訂與執行-以經濟特區為例,共黨問題研究,26(9),30-43。
林正旭、呂玫娜(2000)。國小教師對國小教科書開放審定本看法之調查研究,台南師院學生學刊,21,1-27。台南市:國立台南師範學院。
林仲修(2001)。台灣政治轉型中國家蛻變之內環境因素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台北市。new window
林君儀(1998)。中美小學教科書審查制度與選用方式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南投縣。
林佳玫(2009)。中部地區教育利害關係人對教科書一綱多本政策實施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研究所,南投縣。
林明宏(2012年2月16日)。教科書回收實際再利用率偏低。自由時報電子報南投報導。取自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561127
林信志、楊國揚(2014)。我國中小學教科書審定機制整合研究(子計畫 三):「我國中小學教科書審定基準之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AER-102-12-G-1-01-03-1-26)。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林清江(1983)。比較教育。台北市:五南。
林新發(2007)。中國大陸義務教育教科書政策之探討。教育部委託之專案評估工作計畫成果報告。台北市: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林新發、王秀玲(2003)。中國大陸小學教育改革政策:問題與評析。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教育類,18 (1),1-28。new window
林新發、王秀玲(2004)。海峽兩岸義務教育政策演變和形成背景之分析。國民教育,43(4),11-19。
林殿傑(2000)。九年一貫課程之政策規劃與因應策略。教育部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主辦,九年一貫課程試辦學校研習。新北市。
邱玲玲(2012)。我國中小學教科書選用評價標準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湖南師範大學研究所,湖南省長沙市。
金一鳴、唐玉光(2004)。中國素質教育政策研究。山東:山東教育。
侯曉明(2011)。我國現行中小學教科書制度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武漢大學教育科學院,湖北省武漢市。
姜志堅、汪洋、徐春梅(2008)淺談我國教科書循環使用的必要性及對策。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2,7。
洪孟珠(2004)。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審定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洪若烈(2003)。國小教師之教科書使用方式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國教學報,15,175-192。
洪詠善(2000)。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決策過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胡 旺(2008)。中日中小學教科書制度比較。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4,124-127。
胡東芳(2002) 。新中國課程政策的歷史回顧與理論思考。大陸清華大學教育研究,4,64-70。
胡思聰(2006)。教科書編撰與審查的問題與建議。取自: www.npf.org.tw/post/1/1696
唐 瑾(2012)。關於調整中小學教材基準價的建議。世紀行,3,31。
夏 季(2010)。中印小學數學科教科書比較研究--以印度mm版與我國人教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北師範大學研究所,吉林省長春市。
孫忠慧(2008)。教科書推廣過程中的質量保障機制研究--以蘇教版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科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北師範大學研究所,吉林省長春市。
孫智昌(2010)。教科書循環使用面臨的挑戰。木鐸金聲,中國教師,總104,18-21。
孫陽陽(2009)。對中小學教材出版招投標試點工作的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吉林大學研究所,吉林省長春市。
孫蘊怡( 2009)。教科書循環使用,還能走多遠?。 江蘇教育通訊,5,24-27。
容中逵、劉要悟(2005)。論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考試問題。教育理論與實踐,25 (1),22-26 。
袁春艷、陳恩倫(2007)。關於建立我國義務教育教科書選用制度的新思考。基礎教育參考,4,61-62。
馬雲鵬(2001)。基礎教育課程發展政策的反思。載於袁振國(主編),中國教育
政策評論(頁142-153)。北京市:教育科學出版社。
馬雲鵬(2007年6月20日)。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與目標。取自:
http://www1.open.edu.cn/file_post/display/read.php?FileID=29727。
高 輝(2002)。轉型中的中共社會主義。台北市:永業。
高一菁(2001)。愛你所選--談九年一貫教科書選用,教育研究月刊,86,11-15。
高凌飈(2007)。基礎教育教材評價體系的構建問題。科學教育研究,5,12-15。
高新建(2007)。課程改革:理念、轉化與省思。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高嘉徽(2007)。兩岸國小教科書審定與選用制度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基礎教育教材建設叢書編委會(2003)。中小學教材的編寫與出版。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
崔俊峰(2009)。中小學教科書設計研究——以人美版中小學美術教科書設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北京服裝學院研究所,北京市
常 雙(2007)。臺灣九年一貫制課程改革的設計與實施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北師範大學研究所,吉林省長春市。
康瀚文(2003)。台北縣市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教科書選用制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張 杰(2009)。新課程背景下教材政策實施問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中師範大學研究所,湖北省武昌。
張 恰(2005)。我國中小學教科書選用制度現狀分析與改革策略研究。現代中小學教育,8( 總第138 期),21-23。
張民生(2001年9月19日)。牽動了整個基礎教育改革。中國教育報,第4版。
張志敏(2005)。知識管理的理論與方法在基礎教育圖書建設過程中的應用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吉林大學管理學研究所,吉林省長春市。
張芳全(2007)。一綱多本的問題與對策。教師天地教育專業年特刊,61-73。
張彥杰(2009)。改革開放後我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政策分析(1978-2008)(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東師範大學研究所,上海市。
張盈霏(2003)。現行教科書選用機制之探究-以國中英語科為例。學校行政雙
月刊,26,66-83。
張淑韻(2011)。國民小學教師與學生教科書使用認知落差之探討(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研究所,新竹市。
張淵菘(2005)。國民小學教科書自由化之政策網絡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台中市。
張雁雯(2007年8月7日)。他山之石-中國大陸課程改革現況之探討。中華民國教育改革協會。取自blog.nownews.com/article.php?bid=2702&tid=82691
張鈿富(2006)。教育概論。台北市:三民。
張樹倫(1998)。台灣地區五十年來的社會變遷。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 ,9(2), 37-52。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試辦工作輔導手冊理念、配套措施與行政篇。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2)。國中校課程教科書相關問題之檢討與因應專案報告。取自http://www.edu.tw/EDU-WEB/EDU-MGT/E0001/EDUION001/menu01/sub05/01050008b.htm#A2
教育部(2003)。「現行教科書審定制度之檢討與未來規劃」專案報告。取自http://www.edu.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087
教育部(2004)。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教科圖書審定費收費標準。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FL031459&KeyWordHL
教育部(2011a)。國民教育法。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FL008927&KeyWordHL
教育部(2011b)。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教科圖書審定委員會組織運作要點。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FL038731
教育部(2011c)。教育部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教科圖書印製標準規格。台北市:
教育部。取自edu.law.moe.gov.tw/NewsContent.aspx?id=500
教育部編印(2012a)。第七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Adobe Reader 7.0版】取自
http://www.edu.tw。
教育部(2012b)。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教科圖書審定辦法。取自
edu.law.moe.gov.tw/NewsContent.aspx?id=1050
梅文慧(2011)。國中小教科書開放政策困境與因應之探討。學校行政,71,176-193。
畢發賢(2011)。論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幾個問題及其解決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研究所,湖北省武昌市。
許育健(2011)。國語文教科書內容設計之研究--以臺灣、中國、香港、新加坡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new window
都中秋(2003)。進入策略與市場導向配是對市場績效影響之研究-以國中、小學教科書市場為研究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桃園縣。
陳 惠(2007)。新課程背景下中考語文命題的若干問題和相關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蘇州大學研究所,江蘇省蘇州市。
陳 燕(2008)。中澳中小學體育課程教科書靜態比較研究——以澳洲版《getting it together》與上教版《體育與健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上海交通大學研究所,上海市。
陳文典(2009)。審定制教科書內容多元化及品質議題受訪。載於論壇:審定制教科書內容多元化及品質議題。教科書研究,2(1), 107-163。new window
陳月茹、劉欣(2009)。中外中小學教科書制度比較研究。山東省濟南市:山東友誼。
陳玉玫(2004)。教科書市場的多元化假象-以我國國中國文教科書為例(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嘉義縣。
陳怡芬(2004)。國小教師對國語科教科書選用因素與使用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屏東市。
陳明印(2000)。台灣地區國民中小學教科書審查制度。載於邁向課程新紀元(三)-教科教科書制度研討會資料集(頁131-157)。新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印。
陳信龍(2009)。國中教師對教科書政策支持傾向與工作壓力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陳映廷(2006)。國民中小學教科書開放政策之分析。學校行政雙月刊,42,182-192。
陳昭雄(2009)。臺灣地區國民中小學教科書政策實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研究所,南投縣。
陳柏州(2010)。電子教科書新趨勢。師友,516,36-40。
陳浩然(2009年5月3日)。教科書現況問題分析。取自www.sespa.org.tw/modules/tinyd5/index.php?id=3-57k-
陳淑華(2001)。國小教科書開放審定版後衍生問題及爭議之探討-法律面與經濟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新竹市。
陳榮裕(2000年 6月29日)。推銷教科書書商行賄大方送。中國時報,第9版。
陳 蕾(2013)。國中小學教科書選用的困境與對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湖南師 範大學研究所,湖南省長沙市。
陳麗華、彭增龍、李涵鈺(2006年10月)。教科書價格將關議題評析及其後效例證。載於國立編譯館(主辦),「教科書之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新世紀中小學教科書革新與研究會」會議手冊。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陳麗華、彭增龍、李涵鈺(2008)。教科書價格相關議題評析及其後效例證。教科書研究,1(1),49-82。new window
傅琪貽(2003)。臺灣戰後五十年總評。載於許介鱗主編,文明史上之台灣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日本綜合研究中心
彭致翎、詹美華(2011)。部編和民編教科書併行審定制政策之爭議分析。教科書研究,4(1),1-30。new window
曾大千(2011)。我國課程規範與教科書制度之法令分析。教育政策論壇,14(1),119-142。
曾火城(1996)。教科書評鑑規準研究-以國中美術科為建構、試用實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new window
游自達(2009)。理念拔河下的國中小數學教科書發展。載於論壇:審定制教科書內容多元化及品質議題,教科書研究,2(1),107-163。new window
游家政(1998)。教科書選用的問題與改進。北縣教育雙月刊,21,75-83 。
游家政(1999)。再造「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的圖像─課程綱要的規劃構想與可能問題。現代教育論壇,5,69-89。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new window
游家政(2002,4月)台灣地區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研訂緣起與理念。 在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與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辦,「海峽兩岸新世紀小學課程與教材改革」學術研討會。台北市。new window
程 勇(2011)。我國義務教育教科書出版法律監管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東政法大學研究所,上海市。
華 瑩(2007)。中小學教材出版現狀調查與研究—以江蘇省為個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京師範大學研究所,南京市。
賀 璞(2009)。從「一枝獨秀」到「百家爭鳴」—中國教科書制度的歷史回顧。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0(1),173-175。        
賀林珂(2007)。當代中國社會變遷中的幼兒家庭教育研究:1960-2006(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廣西師範大學研究所,廣西省桂林市。
閔維方主編(2006)。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發展報告2005-2006。北京市:北京
大學。
黃三吉(1997)。海峽兩岸教師教育改革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new window
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黃子甄(2008)。教師選教科書決定因素與選用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南市。
黃光雄 (2007)。國民中學一綱多本教科書政策實施之研究。臺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黃志生(2002)。九年一貫國小教科書行銷策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嘉義縣。
黃志成(1997)。國民小學教科書選用方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花蓮縣。
黃奕碩(2005)。教科書開放之探究。教育研究,13,105-114。
黃建安(2007)。 論國小教科書選用問題-以商業倫理進路為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桃園市。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市:東華書局。
黃政傑(1993)。課程教學之變革。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2003)。重建教科書的概念與實務。課程與教學季刊,6(1),1-12。new window
黃政傑、張嘉育(2007)。教科書政策分析:焦點、爭議與方向。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教科書制度與影響(1-26頁)。台北市:五南書局。
黃政傑、游家政、張嘉育(1993)。公元二千年社會環境趨勢及課題分析報告:教育課題分析報告。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專題研究報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黃柏勳(2008)。台灣中小學教科書一綱多本政策制訂過程分析。學校行政雙月刊,53, 254-271。
黃婉琪(2008)。國小教師參與教科書設計與編輯之專業發展研究—以優質教科
書編輯工作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
究所,台北市。
黃隆民、陳麗美、張其政(2003)。九年一貫課程國小教科書的問題及其解決對
策。國小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理論與實務的對話研討會論文,東吳大學教
育學程中心。取自vschool.scu.edu.tw/Class02/papers/2.doc -
黃靖如(2010)。臺北縣國小級任教師國語教科書定位與使用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黃嘉雄(2000)。台灣地區國民中小學教科書制度的現況與展望。載於國立台北 師範學院、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辦,教科書制度研討會資料集(頁66~82)。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討發展學會。
黃嘉雄(2002)。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省思與實踐。台北市:心理。
黃嘉雄、周玉秀、徐超聖、林佩璇、林曜聖(2007)。國民中小學教科書未來政策專案評估工作計畫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台北市: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黃嘉雄等(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教科書評鑑指標。台北市:教育部。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textbook%20source/911textbook/index.htm
黃馨儀(2005)。我國教科書開放政策之評析。學校行政雙月刊,40,190-200。
新竹市教育局(2011年7月4日)。新竹市國民中小學教科書循環再運用獎助措施實施計畫。取自www.hc.edu.tw/edub/rule/cvk/A-37.pdf。
楊和亭(2006)。素質教育在我國的實施現狀、問題及其對策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山東師範大學研究所,山東省濟南市。
楊思偉、沈姍姍編著(1996)。比較教育。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楊國揚(2005)。中國大陸義務教育階段教科書編審制度簡介。國立編譯館館刊,
33,54-63。
楊國揚(2009)。「開放=多元 / 市場競爭=品質保證」之迷思。教科書研究,2(1),138-141。
楊國揚(2011)。我國教科書編審制度之演進與發展。教師天地,171,58-62。
楊國揚、何思瞇(2014)。我國中小學教科書審定機制整合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計畫(編號:NAER-102-12-G-1-01-00-1-03)。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楊國揚、張復萌、葉盈君(2014)。國民中小學審定本教科圖書計價作業制度研究。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委託研究計畫。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楊朝祥(2006年 9月5日)。一綱多本政策該調整了。國語日報,第十版。
楊福如 (2 0 0 3)。蔣經國先生改革開放思想與影響之研究 (1972~1988)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楊曉麗(2011)。教師的教科書選用權力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首都師範大學研究所,北京市。
楊蕙芳(2002年11月28日)。新教科書品質參差 編與審難辭其咎,國語日報,第13版。
楊繼繩(2000)。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香港:三聯書店。
溫寶、秦潔雯(2010)。教材循環使用政策的實施與發展探討。出版與印刷,2,20-24。
葉文芳(2001)。百家爭鳴的盛宴--談九年一貫教科書的編與審,教育研究月刊,86,5-10。
葉立群(1993)。序言。載於課程教材研究所(主編),課程教材研究十年(頁1)。北京市:人民教育。
葉盈君(2014)。我國中小學教科書審定政策之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計畫,我國中小學教科書審定機制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編號:NAER-102-12-G-1-01-00-1-03)。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葉興華(2005)。談國中小學課程「一綱多本」的現在與未來。研習資訊,22(3),54-62。
詹正信(2000年)。台灣教科書選用制度之探究。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三)-教科書往何處去?教科書制度研討會」資料集(頁 208-224)。新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詹美華(2004)。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教科書開放主要議題之論述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詹惠雪(1998)。我國大學課程自主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new window
靳玉樂、王牧華(2001)。新中國中小學課程教材建設五十年。中小學教育,2,31-35。
寧彥鋒(2008)。教育變革中的教科書建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華東師範大學研究所,上海市。
廖千瑩、林曉雲(2010年10月14日)。選書期送奶粉 康軒再被罰百萬。自由時報。取自: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oct/14/todaylife2.htm
熊中才、程行雲(2000)。中小學教材價格改革基本思路。價格理論與實踐,11, 33-34。
監察院編著(2009)。教科書『一綱一本』及『一綱多本』問題之探討專案調查研究報告。台北市:監察院。
翟本瑞(2006)。從教科書開放論教育權力結構之轉變。載於周平和蔡宏政主編,臺灣教育問題的批判與反省(頁323-360)。嘉義縣:南華教研所。
趙子祥(1998)。開放改革以來中國經濟社會演進的環境、問題與趨勢。載於胡耀榮、陸學藝(主編),中國經濟開放與社會結構變遷(頁238-245)。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
趙漢玉(2006)。中小學教科書循環使用技術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安大學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市。
齊樹同(2005)從世界教科書供應制度之比較看教科書租借制。教育科學研究,11,60-62。
劉 欣(2008)。中外教科書制度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山東師範大學
研究所,山東省濟南市。
劉 愛(2009)。中小學教科書出版制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山東師範大學研究所,山東省濟南市。
劉世閔(2005)。社會變遷與教育政策。台北市:心理。
劉信成(2000)。台灣政治民主化對小學社會科課程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劉嘉韻(2006年12月11日)。一綱多本太沈重?學者:升學考試才是壓力。中央社。 取自:http://blog.nownews.com/alexandros/textview.php?file=58724
劉麗群(2007)。論知識准入課程中國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湖南師範大學研究所,湖南省長沙市。
樊力菡(2010)。義務教育階段教材循環使用的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以成都市、康定縣、姑咱鎮三所小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四川師範大學教育科學院研究所,四川省成都市。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7)。當前課程改革檢討。台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2000)。教科書評鑑與選擇──政治、經濟的分析。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展望(頁507-519)。高雄:麗文文化。new window
歐用生(2003)。教科書之旅。台北縣,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滕志芳(2010)。中美中小學教科書出版發行制度比較研究—以山東省與佛羅達
州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山東師範大學研究所,山東省濟南市。
潘業豐(2010)。屏東縣國中數學教師教科書使用情形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應用數學系研究所,屏東市。
蔡文正(2010年10月20日)。彰化八校國一、二國文段考題目三成相同。自由時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oct/20/todaylife1.Htm
蔡珍美(2006)。中國教科書重複使用問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福建師範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福建省福州市。
課程教材研究所編(2003)。 教材制度沿革篇上、下冊。北京市:人民教育。
課題組(建立面向首都現代化的北京市中小學教科書制度的對策研究)(2004)。中小學教材發行:問題、挑戰及趨向。出版發行研究,7,44-47。
鄧鈞文(2001)。台灣地區國民小學教科書市場機制運作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new window
鄧鈞文(2003)。教科書自由化及其問題分析。課程與教學季刊,6(1),27-42。new window
鄭竹園(2000)。大陸經濟改革與兩岸關係。台北市:聯經。
蕭嘉農(2008)。台灣中小學教科書計價與議價制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出版與文化事業管理研究所,嘉義縣。
賴光祺(2007)。教科書版本爭議的內與外。師友月刊,476,1-6。
賴慧嫻(2008)。國語文教科書使用評鑑指標之研究-國小學生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遲曉禹(2009)。海峽兩岸小學數學教科書對比研究以臺灣康軒版和大陸人教版 1-3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吉林省長春市。
謝文斌 (2002)。中小學教科書開放審定制後的問題與檢討。學校行政,22,68-79。
謝安邦(2000年)。大陸教科書選用制度研究。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三)-教科書往何處去?教科書制度研討會」資料集(頁190-207)。新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謝佳曄(2006年2月24日)。何以需要課程改革。新竹市教育電子報。取自:www.hceb.edu.tw/epaper/200601/a3.htm - 17k
謝紫菱(2006)。臺灣與日本義務教育階段教科書審擇制度之比較分析。國立編譯館館刊,34(3),13-20。
謝瑞智(1996)。教育法學。台北市:文笙書局。
謝錦雯(2004)。國小教科書政策之研究:以以薩‧柏林兩種自由為主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韓冬雲(2007)。中小學校教材選用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教學與管理,19,16-18。
韓國棟、林志成(2003年9月13日)。九年一貫教學全盤皆書,中小學教育的核四風暴系列三之三。中國時報,A3版。
簡丞佐(2013)。海峽兩岸中學教科書選用制度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新北市。
藍順德(2001)。我國中小學教科書編審制度的回顧與前瞻,國立編譯館通訊,14(2),2-10。
藍順德(2002)。九年一貫教科書審定政策執行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藍順德(2003)。教科書審定制度運作之問題檢討與改進建議。課程與教學季刊,6(1),13-26。new window
藍順德(2006)。教科書政策與制度。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藍順德(2011)。教科書意識型態:歷史回顧與實徵分析。臺北市:華騰文化。new window
顏慶祥(1995)。海峽兩岸國(初)中歷史教科書政治意識型態之比較分析(未new window
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顏慶祥(1997)。教科書政治意識型態分析:兩岸國(初)中歷史教科書比較。new window
台北市:五南。
羅昌龍(2007)。臺北市國中數學領域教科書選用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台北市。
羅緗綸(2004年2月26日)。教改缺失,樂了書商,苦了學生。聯合報,B2版。
關 蕊(2009)。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學校課程實施問題的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西北師範大學教育學院研究所,甘肅省蘭州市
蘇進棻(2006)。九年一貫「一綱多本」教科書政策衍生問題與因應策略。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3),63-91。new window
蘇翩翩(2011)。高中歷史教科書多樣化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西北師範大學教育學院研究所,甘肅省蘭州市。
鐘啟泉(2002)。課程改革綱要與學校文化。載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與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辦),「海峽兩岸新世紀小學課程與教材改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83-94)。新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印。
鐘啟泉、崔允漷、張華主編(2001)。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鐘啟泉、楊明全(2002)。基礎教育改革的背景與理念。河南教育,282,14-15。
黨曉梅(2011)。中美中小學教科書制度的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重慶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研究所,重慶市。




貳、英文部分
Bereday,George Z.F.(1964).Comparative method in Education,New
York:Holt,Rinehart&Winston.
Chambliss , M. J. ,&Calfee, R. C.(1999).Textbooks for learning.
London:Blackwell.
DeBolt, G. P. (1992). Consumers of textbooks:Concerns from the
classroom. In Herlihy, J. G.(Ed.), The textbook controversy: Issues,
aspectsand perspectives(pp.137-146). Norwood, NJ:Ablex.
Mikk, J. (2000). Textbook: Research and writing.NY:Peter lang.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