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解
書刊名:東亞季刊
作者:陳泓達
作者(外文):Cheng, Hung-ta
出版日期:1999
卷期:30:4
頁次:頁91-124
主題關鍵詞:現代性亞細亞生產方式東方主義民族寓言殖民現代性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90
  • 點閱點閱:73
     馬克思主義是啟蒙現代性的產物,但卻帶有反現代性的意涵,而現代性的進程又 往往和資本主義全球化的命題糾葛交纏。古典馬克思主義是以資本主義全球化的視角審視東 方殖民地的反帝國主義鬥爭,俄國化的列寧主義則藉著民族與殖民地問題的表述解構了馬克 思主義全球化的歐洲中心觀,進而創造了新的中心。因此,毛澤東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必須同時處理資本主義全球化和馬克思主義全球化的矛盾和衝突,說到底是要抗拒西方啟蒙 現代性的滲透,從而營構出新的中國現代性。本文嘗試將毛澤東所提出的「馬克思主義中國 化」命題置於後殖民語境下加以考察,析論馬克思主義將東方「他者化」的形式邏輯凸顯了 現代性的矛盾張力,全球化與本土化的辯證發展提出了中國現代化道路的後殖民思考方案。 代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毛澤東思想孕育了書寫「中國特色」的殖民現代性,進而衍生 出自我東方主義的文化想像。
期刊論文
1.溫洽溢(19970400)。毛澤東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東亞季刊,28(2),173-2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董立文(1997)。論九十年代中共的民族主義(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魯凡之(1987)。東方專制主義論--亞細亞生產模式研究。臺北:南方叢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施拉姆(1990)。毛澤東的思想。毛澤東的思想。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章陵(199103)。東方馬克思主義。臺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奎松(1994)。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鄭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頤武(1997)。從現代性到後現代性。廣西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英明(1993)。晚期馬克思主義。臺北:揚智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Hoston, Germaine A.(1994)。The State, Identity, and the National Question in China and Japa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8.盛寧(1997)。人文困惑與反思:西方後現代主義思潮批判。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洪鎌德(1997)。馬克思。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京媛(1998)。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永發(1998)。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從革命奪權到告別革命。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Lyotard, Jean-Francois(1997)。對後現代問題的彈性附錄。後現代性與公正遊戲:利奧塔訪談、書信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Marx, Karl、Engels, Friedrich(1995)。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朱堅勁(1996)。東方社會往何處去─馬克思的東方社會理論。東方社會往何處去─馬克思的東方社會理論。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Engels, Friedrich(1995)。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忻劍飛(1993)。世界的中國觀。世界的中國觀。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奎良(1993)。跨世紀的回響─馬克思學說的精粹及其現代意義。跨世紀的回響─馬克思學說的精粹及其現代意義。哈爾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Marx, Karl(1995)。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Marx, Karl、Engels, Friedrich(1997)。農民起義和太平天國革命。馬克思恩格斯論中國。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毛澤東(1966)。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施拉姆(1996)。毛澤東。毛澤東。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王稼祥(1991)。中國共產黨與中國民族解放的道路─紀念共產黨二十二周年與抗戰六周年。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光輝歷程─紀念中國共產黨誕生70週年。長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劉少奇(1994)。論黨。毛澤東思想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毛澤東(1966)。論人民民主專政。毛澤東選集(第4卷)。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德里克(1988)。現代主義和反現代主義─毛澤東的馬克思主義。在歷史的天平上─外國學者評毛澤東(第一卷)。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徐賁(1996)。從後現代到後殖民。從後現代到後殖民。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鄧小平(1994)。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鄧小平文選(第三卷)。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羅永生(1998)。解殖與(後)殖民研究。解殖與民族主義。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毛澤東(1966)。矛盾論。毛澤東選集。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