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葉維廉與香港現代主義文學思潮
書刊名:東華漢學
作者:鄭蕾
出版日期:2014
卷期:19
頁次:頁449-476
主題關鍵詞:葉維廉香港現代主義新批評新的批評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27
  • 點閱點閱:68
近年來,不斷有學者關注五、六○年代臺港文學相互影響、隔海唱和的現象,亦為該一時期的文學研究提供新的思維和方法。五、六○年代僑生的跨區域往來與傳播不僅為兩地的文學架起一座橋梁,從某些局部的時空觀察來看,甚至令兩地的文學生態存在共生的關係。本研究立足於五、六○年代的香港現代主義文學思潮,從葉維廉的文學活動入手,耙梳相關史料,尤藉兩篇未公開文稿,管窺臺港跨區域視野下香港現代主義文學之發展。
期刊論文
1.葉維廉(1962)。詩的再認。創世紀,17,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須文蔚(20120600)。葉維廉與臺港現代主義詩論之跨區域傳播。東華漢學,15,249-2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梁秉鈞(1994)。都市文化與香港文學。當代,38,14-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國球(20050900)。宣言的詩學--香港五、六十年代現代主義文學的運動面向。文學世紀,5(9)=54,62-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國球(200511)。「去政治」批評與「國族」想象─李英豪的文學批評與香港現代主義運動的文化政治。作家,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無邪(2011)。「三劍客」的故事。香港文學,324,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默(19630301)。戀的構成。好望角,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商禽。死者。好望角,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商禽。阿米巴弟弟。好望角,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商禽(19630520)。安全島。好望角,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管管(19630620)。四季水流。好望角,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英豪。論現代批評。好望角,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葉維廉(1959)。論現階段中國現代詩。新思潮,2,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英豪(196304)。論詩語言之動向。好望角,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無邪(196305)。論具象繪畫。好望角,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艾略特、余光中(1957)。論自由詩。文學雜誌,6,12-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艾略特、朱南度(196005)。傳統和個人的天賦。文學雜誌,8(3),22-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艾略特、葉冬(195605)。空洞的人。文藝新潮,3,32-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艾略特、馬朗(195611)。序曲、哭泣之少女,風景,瑪蓮娜。文藝新潮,7,52-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艾略特、木(196305)。傳統之真諦。好望角,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呂壽琨(196008)。自由獨立的絕對個人智慧藝術。新思潮,6,91-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呂壽琨(196303)。個人創建與藝術。好望角,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李英豪(19641200)。論現代詩之張力。創世紀詩刊,21,12-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葉維廉(20060200)。比較文學與臺灣文學。臺灣文學研究集刊,1,1-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許俊雅(200301)。回首話當年(下):論夏濟安與《文學雜誌》。華文文學,54,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陳世驤(195806)。中國詩之分析與鑒賞示例。文學雜誌,4(4),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魯嘉恩(2005)。香港文學的上海因緣(1930-1960)(碩士論文)。香港嶺南大學,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蕾(2012)。香港現代主義文學與思潮(博士論文)。香港嶺南大學,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佳馨(2008)。1950年代台港現代文學系統關係之研究:以林以亮、夏濟安、葉維廉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柯慶明(1987)。中國現代文學批評述論。臺北:大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洛夫、張默、瘂弦(1969)。中國現代詩論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漢良、蕭蕭(1979)。現代詩導讀(理論、史料篇)。台北:故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京媛(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簡政珍、瘂弦(1994)。創世紀四十年評論選1954-1994。創世紀詩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艾略特,狄吾(19600615)。關於批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艾略特,狄吾(19600806)。艾略脫論葉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呂壽琨(19610217)。獨立自由的絕對個人智慧藝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也斯(1998)。六○年代的香港文化與香港小說。香港短篇小說選(六十年代)。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也斯(2001)。香港小說與西方現代文學的關係。地的門。香港:青文書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以鬯(2002)。三十年來香港與臺灣在文學上的相互聯係--九八四年八月二日在深圳「臺港文學講習班」的發言。暢談香港文學。香港:獲益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葉維廉(2002)。為友情繫舟。葉維廉文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解昆樺(2004)。創世紀詩社同仁流動情形名錄。臺灣現代詩典律的建構與推移:以創世紀詩社與笠詩社為觀察核心。臺北:鷹漢文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夏志清(2007)。夏濟安對中國俗文學的看法。夏志清文學評論經典:愛情‧社會‧小說。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英豪(1966)。略論現代批評。批評的視覺。臺北:文星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英豪。剖論中國現代詩的幾個問題。批評的視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英豪。論文學與傳統。批評的視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鄭樹森(2004)。五、六○年代的香港新詩及臺港交流、東西冷戰、左右對壘、香港文學、1997前香港在海峽兩岸間的文化中介。通識人文十一講。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