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文化變遷的記憶與再現:雞籠生的旅遊敘事
作者:林淑慧 引用關係
書刊名:遷徙與記憶;劉石吉等主編
頁次:19-42
出版日期:2013
出版項: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
主題關鍵詞:文化變遷雞籠生旅遊敘事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
期刊論文
1.柳書琴(20120800)。《臺灣新民報》向右轉:賴慶與新民報日刊初期摩登化的文藝欄。臺灣文學研究集刊,12,1-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何乏筆(20090600)。跨文化批判與中國現代性之哲學反思。文化研究,8,125-1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柳書琴(20040600)。反現代與反殖民論述的演繹:王白淵的泰戈爾論與甘地論。成大歷史學報,28,137-1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琨、張羽(2011)。日據末期《風月報》作者群筆下的大陸地景研究。臺灣研究集刊,2011(1)=113,30-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杜心源(2008)。現代文學中的「頹廢」與後五四時代的都市想像。浙江社會科學,2008(4),94-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泓峻(200403)。東方文化視界中的美國與西方文化視界中的中國--胡適遭遇的解釋學困境及其原型意義。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1(2),111-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Averill, Stephen、吳哲和、孫慧敏、江政寬(20000900)。中國與「非西方」世界的歷史研究之若干新趨勢。新史學,11(3),157-1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璦玲(20110600)。「重寫文學史」導論--「經典性」重構與中國文學之新詮釋。漢學研究,29(2)=65,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許雪姬(20120600)。1937-1947年在上海的臺灣人。臺灣學研究,13,1-29+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葉龍彥(20030900)。日治時期臺灣觀光行程之研究。臺北文獻(直字),145,83-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永東(2013)。上海租界的空間權力與文學書寫。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9(2),112-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詮林(2012)。雞籠生與臺灣日據時期的漫畫藝術。裝飾雜誌,80-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歐梵(2013)。上海的世界主義。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9(2),43-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雞籠生(2001)。珈琲館。風月報,79-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雞籠生(2001)。大上海。風月報,121-1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Seamon, D.(2000)。Humamnistic and Phenomenological Advances in Enviormantal Design。The Humanistic Psychologist,28(1-3),353-368。  new window
17.夏鑄九、葉庭芬(19810900)。臺北地區都市意象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1(1),49-1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周馥儀(2007)。開展公共領域.裂解殖民現代性:論1920年代台灣知識份子的啟蒙實踐。台灣社會學年會,17-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Lynch, Kevin、宋伯欽(1994)。都市意象。台北市:台隆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遠藤英樹(200709)。ガイドブック的!觀光社會學の步き方。橫濱:春風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曾山毅(2003)。植民地台湾と近代ツーリズム。東京都:青弓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Rimmon-Kenan, Shlomith(2002)。Narrative Fiction: Contemporary Poetics。Routledge。  new window
5.張炳楠、李汝和、廖漢臣(1971)。臺灣省通志卷六.學藝志.藝文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雞籠生(1935)。海外見聞錄。臺北:臺灣新民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雞籠生(1959)。百貨店。臺北市:陳炳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嵐渝、李榮聰(2009)。悅讀館藏檔案與舊籍。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曉萍(2009)。民族旅遊的人類學透視。昆明市:雲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謝元魯(2007)。旅遊文化學。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許蘇民(1992)。比較文化研究史。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國家圖書館特藏組(2003)。臺灣歴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島津長次郎(1940)。支那在留邦人人名錄。上海:金風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洪鎌德(20000000)。人文思想與現代社會。臺北:揚智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承機(2009)。六然居存日刊臺灣新民報社說輯錄1932-1935。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青松、許梅貞(2004)。基隆第一:人物篇。基隆:基市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劉純(2002)。旅遊心理學。臺北:揚智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山下晋司(2007)。觀光文化学。東京:新曜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Bourdieu, Pierre(1993)。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a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Cambridge:Polity Press。  new window
20.王璦玲(20090000)。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移動之文化詮釋。臺北:漢學研究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王德威(1998)。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劉禾、宋偉杰(2002)。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班納迪克.安德森、吳叡人(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林明德(2005)。日本近代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Liao, Ping-Hui(2006)。Print Culture and the Emergent Public Sphere in Colonial Taiwan, 1895-1945。Taiwan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Rule, 1895-1945: History, Culture, Memory。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林獻堂(1935)。[海外見聞錄]序。海外見聞錄。臺北:臺灣新民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鮑紹霖(1992)。歐洲、日本、中國的國民性研究:西學東漸的三部曲。近代史研究。北京:中國社科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小川嘉一(1934)。鐵道自動車將來。台灣經濟叢書。臺北:台灣經濟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Carr, David(1997)。Narrative and the Real World: An Argument for Continuity。Memory, Identity, Community: The Idea of Narrative in Human Sciences。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