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流行文化與文學傳播─《皇冠》研究
作者:葉雅玲
作者(外文):YEH YA-LING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洪銘水
應鳳凰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皇冠》文藝雜誌文學傳播流行文化海派文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40
本論文探討台灣歷史最長迄今仍發行中的民營文藝雜誌《皇冠》(1954.02-),如何於主編平鑫濤帶有上海現代性色彩的編輯意識下,發展出「商業」、「入世」及「多變」之經營特色,55年來在以透過文字及視覺傳達表現各個時期各種流行文化的主軸基調下,一併與文學傳播發展呈現多元交織,不只成為廿世紀中以來華人通俗文學/化發展重鎮,亦是華人/台灣文學發展的一條重要脈絡。
本論文首先於緒論中申明基於接受美學主張「文學能力」左右讀者審美意趣之觀點,引發本研究對號稱華文大眾文學重鎮之「皇冠文化集團」出版品《皇冠》傳播歷史產生研究動機,並於第一章闡明創辦人平鑫濤之讀者意識與文藝觀。接著,就文學傳播、流行文化兩方面進行探討:
第二─六章文學傳播方面,將刊物由創刊號迄660期由經營策略計分為五階段:一、西化風尚時期;二、雅俗兼備,明顯匯聚通俗文學大家時期;三、延續通俗特色,培育文壇新人時期;四、標舉推廣大眾文學時期;五、將以推理小說北向日本、南朝東南亞與西進大陸發展策略時期。除撮要舉出各期文學現象發展變化情形外,觀察它在文學場域中不斷變化佔據的位置。各章中分別論述《皇冠》中流行文化,含括流行文學、廣播、以及以視覺傳達好萊塢電影、瓊瑤影視、封面設計、攝影、繪畫、插畫到漫畫等。而此一貫重視視覺文化帶來的閱讀新體驗,正符合詹明信所指後現代社會文化模式特點,從現代主義的語言中心轉向後現代主義的視覺中心文化,當代社會正在成為一個視覺文化或者說影像文化社會。
第六章並述明該集團相關組織結構情況,以及海派經營方式利弊得失。
第七章意在捻出宏觀其間最具代表性之作家,其所呈顯的華人流離/流動/流浪之生命軌跡,與刊物一貫著重流行文學/化之宗旨,共同結合為《皇冠》的「四流」文學/文化特色。
綜上研究,撮要而言,該刊能長久屹立,包括外因與內因兩方面。外因方面:在企業經營本身,挾發行雜誌、出版圖書、發行人兼任副刊主編等多重文壇佔位,亦跨媒介經營廣播、電影、電視及畫廊、劇場、舞團等多角化經營模式,讓它成為文化工業兼文學發展上強勢的文學傳播媒體。「以刊養書」策略與主編本身多樣化興趣與帶來上海現代性觀念,以海派風格經營,結合時代潮流,該刊經歷西化、中國化、具台灣本土元素、強調華人化至今全球化等變遷軌跡。
內因方面:除部份專欄廣納華人圈各時期百變更迭社會現象,吸引讀者外,無數作家投入創作,張愛玲與瓊瑤現象也為它帶來雅俗融混/超越的發展趨勢。在流行一脈下,含羅曼史、歷史、政治,科幻小說……等。該雜誌作為眾多華人作家成名之處,或培育無數文壇新人苗圃,藉由多元文學傳播方式帶動文學發展。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w editor-in-chief Ping Hsin-tao of Crown Magazine – first published in February 1954 and currently Taiwan's oldest still-published private literary magazine – developed the business attributes of "commercial," "worldly," and "varied" through his editorial consciousness colored with Shanghai modernism. For 55 years, this magazine has used text and images to convey the key notes of popular culture at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while interweaving a variety of material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mission of literature. Crown Magazine has not only been a fortress of Chinese popular literature/culture since the middle of the 20th century, but has also provided an important contex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Taiwanese literature.
This paper's introduction first explains how the aesthetic claim that "literary power" can steer readers' aesthetic sensibilities formed this study's motivation to examine the history of the Crown Group's important Chinese-language popular literature vehicle Crown Magazine. Chapter 1 sets forth founder Ping Hsin-tao's consciousness of readers and view of culture and literature, and surveys the Crown Group'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his is followed by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two aspects of literary transmission and popular culture:
Chapters 2-6 examine literary transmission, and find that the magazine went through five different business strategy stages from its inauguration issue to its 660th issue: (1) Period of Westernized style; (2) period of juxtaposed refined and popular tastes, and clear appeal to fans of popular literature; (3) period of continuation of popular features and cultivation of new literary figures; (4) period of exalting and fostering popular literature; and (5) period of a strategy of promoting novels northward to Japan, southward to Southeast Asia, and westward to mainland China. Apart from determining the literary phenomena and changes in each period, this study also observes how the position occupied by the magazine in the literary world changed constantly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Highlights changes in thinking about gender culture. The scope of Crown Magazine's popular culture includes literature, radio, and visual media such as Hollywood movies, Chiung Yao's movie and TV dramas, the magazine's cover design, photographs, paintings, illustrations, and comic strips. The new reading experience evoked by the magazine's emphasis on visual culture meshes closely with the features of the post-modern sociocultural model proposed by Chan Ming-hsin, and the magazine's core shifted from modernist language to post-modern visual perception. TV, movies, the Internet, advertisements, and music videos are transforming contemporary society into a visual culture, or a visual culture society.
Chapter 6 surveys the Crown Group'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Chapter 7 seeks to locate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authors in the magazine from a broad perspective, and investigate how their lives of Chinese fluency/fluidity/wandering meshed with Crown Magazine's consistent emphasis on popular literature/culture, and jointly formed the magazine's literary/cultural feature of "four liu" (i.e., fluency, fluidity, wandering, and popularity).
In summary, this magazine's staying power can be attributed to both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 External factors include the fact that Ping Hsin-tao played such diverse roles as magazine publisher, book publisher, and editor-in-chief of supplements, and the group branched out into such other media as radio, movies, TV, art galleries, theater, and dance troupes. As a consequence, the group became a powerful medium of literary dissemination in the both the cultural industry and literary world. The group's strategy of "using the magazine to nurture book sales," and the editor-in-chief's varied interests and imported Shanghai modernist outlook, and Shanghai management style, fit well with contemporary trends. The magazine incorporated Western, Chinese, and local Taiwanese elements, and it evolved from a Chinese orientation to today's global outlook.
Internal factors include the fact that certain columns drew upon the manifold social phenomena of the Chinese world throughout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apart from attracting readers' interest, this also helped countless authors publish their work. The phenomenal popularity of Chang Ai-ling and Chiung Yao enabled the magazine to blend/transcend both refined and popular tastes. The magazine catered to popular interests in romance, history, politics, and science fiction. Many Chinese authors made their name from work published in the magazine, which served as a nursery for new literary talent. Its diverse means of literary dissemination stimulated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in Taiwan.
參考文獻
一、專 書
(一)、場域理論(依出版時間先後)
﹝法﹞P.布爾迪約 J.─C. 帕斯隆 著, 刑克超譯 ,《繼承人─大學生與文化》,法國:午夜出版社,1985;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2002。
Pierre Bourdieu , 1968之後陸續完成各章節,哥大出版,1993英文版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法﹞皮埃爾‧布迪厄 ﹝美﹞華康德 著 ,李猛 李康譯,
《實踐與反思 ─反思社會學導引》
芝加哥大學英文版,1992 ;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2。
Pierre Bourdieu 1992法國法文版出版 1996英文版劍橋牛津出版
The Rules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布迪厄著 ,劉暉譯,《藝術的法則》,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03。
包亞明譯,《 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布爾迪厄訪談錄》
(1973、 1983、 1985.4、 1988 、 1992 訪談),上海:上海人民,1997.01。
布赫迪厄著,林志明譯,《布赫迪厄論電視 》,1994法文版,台北:麥田出版 社2002.08。
朋尼維茲著, 孫智綺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 》,1997法文版 ,台北:麥田,2002.02。
布赫迪厄著, 孫智綺譯,《防火牆─抵擋新自由主義的入侵》, 1998法文版 台北:麥田出版社 2002.08。
高宣揚著,《布爾迪厄》,台北:生智,2002。new window
邱天助著,《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2002.02 二版一刷。new window

(二)、文學社會學(以下皆依筆劃)
Robert Escarpit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台北:遠流出版,1990。
花建、于沛,《文藝社會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 。

(三)、 接受美學
﹝美﹞斯坦利‧費什著,文楚安譯,《讀者反應批評:理論與實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02第一版。
R.C赫魯伯著,董之林譯,《接受美學理論》,台北:駱駝,1994.06。
王岳川主編,金元浦著,《接受反應文論》, 20世紀西方文論研究叢書,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10第1版。
伊麗莎白‧弗洛恩德著,陳燕谷譯,《讀者反應理論批評》,台北:駱駝,1994.06。
朱立元著,《接受美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08;又以《接受美學導論》為名出版,安徽:合肥出版社,2004。
沃爾夫岡‧伊瑟爾著,周寧、金元浦譯,《閱讀活動─審美反應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金絲燕,《文學接受與文化過渡》,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
漢斯‧羅伯特‧姚斯及R‧C‧霍拉勃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

(四)、副刊學
瘂弦、陳義芝主編,《世界中文報紙副刊學綜論》,台北:文建會,1997.11初版。
陳國祥、祝萍,《台灣報業演進40年》,台北:自立晚報,1987.10初版。

(五)、出版學
Brian Hill &Dee Power 著,陳希林譯,《暢銷書的故事:看作家、經紀人、書評家、出版社及通路如何聯手撼動讀者》,台北:臉譜,2006。
吳興文,〈從暢銷書排行榜看台灣的文學出版─以九0年代金石文化廣場暢銷書排行榜為例〉,《台灣文學出版─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三)》,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文訊雜誌社編印,1996.06,頁71-81。
孟樊,《台灣出版文化讀本》,台北:唐山,1997.01。
封德屏主編,《台灣文學出版─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三》,台北:行 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06。
陳信元,《出版與文學──見證二十年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台灣:揚智,2004.04。 封德屏主編《台灣人文出版社30家》,台北:文訊,2008.12。
游淑靜等著,《出版社傳奇》,台北:爾雅,1981.07。
閩惠泉主編,《出版編輯學通論》,北京:北市廣播學院出版社,2001.03。
應鳳凰主編,《嗨!再來一杯天國的咖啡─沈登恩紀念文集》,台北:遠景,2005.09。

(六)、通俗文學、通俗文化、大眾文化
【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敘事》,南京:南京大學,2000.11.1。
Alan Swingewood著,馮建三譯,《大眾文化的迷思》,台北:遠流,1993初版。
Joanne Hollows、Mark Jancovich編、張雅萍譯,《大眾電影研究》,台北:遠流,2001.06。
John Storey著,張君玫譯,《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2002。
Philip Smith著,林宗德譯,《文化理論的面貌》,台北:韋伯文化,2004。
文化建設基金管理委員會,《台灣流行文藝作品調查研究》,台北:國家文藝基金管理委員會,1995.06。
王晶,《西方通俗小說:類型與價值》,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
多尼米克‧斯特里納蒂(Dominic Strinati),閻嘉譯,《通俗文化理論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敘事》,南京:南京大學,2000。
孟樊、林燿德,《流行天下─當代台灣通俗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2。
林信華,《文化政策新論─建構台灣新社會》,台北:揚智,2002.05。new window
約翰‧史都瑞John Storey著,李根芳、周素鳳譯,《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台北:巨流,2004.04。
約翰‧斯道雷,《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南京:南京大學,2001。
約翰‧菲斯克,《解讀大眾文化》,南京:南京大學,2001。
約翰‧費斯克著 王曉玨 宋偉杰譯,《理解大眾文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09,1版1刷。
范伯群、孔慶東主編,《通俗文學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2003.01
范伯群,《中國現代通俗文學史(插圖本)》,北京:北京大學,2007.01第1版。
島田莊司,《本格ミステリー宣言》,東京:講談社,1989。
陸揚、王毅,《大眾文化與媒介》,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0。
陸揚,《大眾文化理論》,台北:揚智出版社,2002。
費瑟斯通(Featherstone, M.),《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劉精明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
黃海,《臺灣科幻文學薪火錄(1956-2005)》,台北:五南,2007。
葉李華(編),《科幻研究學術論文集》,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new window
葉洪生、林保淳,《臺灣武俠小說發展史》,台北:遠流,2005。
詹宏志,《詹宏志私房謀殺》,台北:遠流,2002。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吳美真譯,台北:時報,1998。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文化轉向》,胡亞敏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劉秀美,《五十年來的台灣通俗小說》。台北:文津,2001。
潘知常、林瑋,《大眾傳媒與大眾文化》,上海:上海人民,2002。
鄭樹森,《電影類型與類型電影》。台北:洪範書店,2005。
獨步文化(編),《謎詭》,台北:獨步文化,2006。
獨步文化(編),《謎詭2》,台北:獨步文化,2007。
羅鋼、劉象愚,《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七)、傳播學
(英)丹尼斯‧麥奎爾與(瑞典)斯文‧溫德爾 著,《大眾傳播模式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08。
Melvin L. DeFleur Everette E. Dennis 原著,王筱璇、勤淑瑩合譯,戴皖文審閱:《大眾傳播概論》,台北:雙葉書廊,2005.05。
李茂政,《傳播學─傳播學通論》,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84年增訂版。
朱元鴻,〈文化工業:因繁榮而即將作廢的類概念〉,張苙雲編《文化產業: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台北:遠流,2000,頁11-45。new window
林淇瀁,《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台北:麥田,2001.10。
翁秀琪,《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書局,1992.03初版,2003.10修定二版七刷。new window
彭家發等著,《認識大眾傳播》,台北:台灣書店,1997.03。
蔡源煌,〈文化研究的演進〉,《當代文化理論與實踐》,台北:雅典,1992,頁3-20。
常昌富、李依倩編選,關世杰等譯,《大眾傳播學:影響研究範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八)、期 刊
《皇冠》,台北:皇冠,1-660期,1954.02-2009.02。

(九)、皇冠作家作品
方娥真,《畫天涯》,台北:皇冠出版社,1980。
朱小燕,《煙鎖重樓》,台北:皇冠出版社,1965。
朱小燕,《翠冷紅斜》,台北:皇冠出版社,1966。
朱小燕,《星星在哪裡》,台北:皇冠出版社,1969。
朱小燕,《追逐》,台北:皇冠出版社,1988。
朱小燕,《浪中人》,台北:皇冠出版社,1989.11。
朱小燕,《我的靈魂不在家》,台北:皇冠出版社,1991.09。
朱小燕,《與上帝合作的人》,台北:皇冠出版社,1994.11。
雲菁,《眉月山崗》,台北:皇冠出版社,1970。
雲菁,《弦》,台北:皇冠出版社,1971。
雲菁,《梅花弄》,台北:皇冠出版社,1971。
雲菁,《楓葉莊》,台北:皇冠出版社,1971。
雲菁,《綠河橋》,台北:皇冠出版社,1971。
雲菁,《舐犢》,台北:皇冠出版社,1972。
雲菁,《風鈴的呼喚》,台北:皇冠出版社,1977。
雲菁,《旅途》,台北:皇冠出版社,1976。
雲菁,《月兒彎彎》,台北:皇冠出版社,1977。
雲菁,《花樹下的人》,台北:皇冠出版社,1979。
雲菁,《那豔陽依舊》,台北:皇冠出版社,1980。
雲菁,《帆兒紅了》,台北:皇冠出版社,1981。
雲菁,《飄在風裡》,台北:皇冠出版社,1986。
雲菁,《丈夫與狗之間》,台北:皇冠出版社,1993。
馮馮,《寒夜》,微曦第1部,台北:皇冠出版社,1964.04.初版。
馮馮,《鬰雲》,微曦第2部,台北:皇冠出版社,1964.04.初版。
馮馮,《狂飆》,微曦第3部,台北:皇冠出版社,1964.04.初版。
馮馮,《微曦》,微曦第4部,台北:皇冠出版社,1964.04.初版。
馮馮,《煙》,紫色北極光第1部,台北:皇冠出版社,1980.01初版。
馮馮,《霧》,紫色北極光第2部,台北:皇冠出版社,1980.01初版。
馮馮,《雪》,紫色北極光第3部,台北:皇冠出版社,1980.01初版。
馮馮,《空虛的雲》,上中下,台北:天華出版,1984.06。
馮馮,《霧航─媽媽不要哭》,上中下,台北:文史哲,2003.11初版。
黃春明,《毛毛有話》,台北:皇冠出版社,1993.10。
黃春明,《放生》,台北:聯合文學,1999.10。
黃春明,《青番公的故事》,台北:皇冠出版社,1985.08。
黃春明,《莎喲娜啦,再見》,台北:皇冠出版社,1985.08。
黃春明,《等待一朵花的名字》,台北:皇冠出版社,1989.07。
黃春明,《黃春明文學漫畫─王善壽與牛進(一)》,台北:皇冠出版社,1990.03。
黃春明,《黃春明童話》(台北:皇冠出版社,1993.09。
黃春明,《黃春明電影小說集──兩個油漆匠》,台北:皇冠出版社,1989.12。
黃春明,《鑼》,台北:皇冠出版社,1985.08。
溫瑞安,《中國人》,台北:皇冠出版社,1980。

(十)、皇冠大眾小說獎入圍作品
天地無限,《血讎的榮光》,台北:皇冠出版社,1998.01。
天地無限,《第四象限》,台北:皇冠出版社,2002.01。
文旦,《二四俱樂部》,台北:皇冠出版社,1999.12。
文旦,《不可逆的傷害》,台北:皇冠出版社,2003.12。 
文旦,《萬世姻緣》,台北:皇冠出版社,2002.01。
月藏,《鬥法》,台北:皇冠出版社,2008.01。
成英姝,《地獄門》,台北:皇冠出版社,2005.12。
江曉莉,《灰色的孤單》,台北:皇冠出版社,2008.01
米果,《朝顏時光》,台北:皇冠出版社,2008.01。
李性蓁,《狂野百合》,台北:皇冠出版社,1999.12。
李寅羊,《布達佩斯紅寶石》,台北:皇冠出版社,1996.01。
杜修蘭,《逆女》,台北:皇冠出版社,1996.01。
林郁庭,《離魂香》,台北:皇冠出版社,2005.12。
法爾索,《同窗》,台北:皇冠出版社,2008.01。
既晴,《請把門鎖好》,台北:皇冠出版社,2002.01。
紀由美,《紙玫瑰與藍月亮》,台北:皇冠出版社,1997.11。
夏佩爾,《懷沙》,台北:皇冠出版社,2003.12。
徐曉晴,《抉擇》,台北:皇冠出版社,1999.12。
馬修,《1964年中山北路拼貼》,台北:皇冠出版社,2002.01。 
康祈,《將薰》,台北:皇冠出版社,2005.12。
張永琛,《混血兒》,台北:皇冠出版社,1995.12。
張草,《北京滅亡》,台北:皇冠出版社,1999.12。
張國立,《匈奴》,台北:皇冠出版社,1998.03。
張國立,《佔領龐克希爾號》,台北:皇冠出版社1995.02。
張國立,《清明上河圖》,台北:皇冠出版社,2003.12。
梁亨,《最美的東西》,台北:皇冠出版社,2005.12。
梁家蕙,《二重奏》,台北:皇冠出版社,2008.01。
陳怡如,《失去的記憶國度》,台北:皇冠出版社,1997.12。
陳漱意,《上帝是我們的主宰》,台北:皇冠出版社,1995.12。
黃小貓,《蟻獸出發》,台北:皇冠出版社,2002.01。
楊甯,《純律》,台北:皇冠出版社,2005.12。
葉細細,《從失樂園開出的地鐵》,台北:皇冠出版社,2003.12。
雷藍多,《復活》,台北:皇冠出版社,1997.10。
閻立宏,《兩面人》,台北:皇冠出版社,1999.12。
謬西,《魔蠍》,台北:皇冠出版社,2003.12。

(十一)、其 它
下村作次郎‧黃英哲,1998,〈台灣大眾文學緒論〉,《可愛的仇人》,台北:前衛出版社,頁1-12。
天津人民出版社、百川書局出版部主編,《中國文學大辭典》。台北:百川書局,1994。
文訊雜誌社編,《《文訊》二十週年:台灣文學雜誌展覽目錄》,台北:文訊,2003.07。
王文英主編,《上海現代文學史》,上海:上海人民,1999。
平鑫濤,《逆流而上》,台北:皇冠,2004。
朱西甯等著,〈朱天心經歷〉,《小說家族》,台北:希代書版,1986‧5,頁296。
李今,《海派小說與現代都市文化》,合肥:安徽教育,2000。
李有成,《文學的多元文化軌跡》,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5,頁105。
汪暉、余國良編,《上海:城市、社會與文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頁127-131。
辛廣偉,〈光復至50年代的圖書出版業〉,《台灣出版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頁178。
周芬伶,《芳香的祕教:性別、愛欲、自傳書寫論述》,台北:麥田出版,2006.12。
周慧玲,〈投射好萊塢‧想像熱女郎〉,《表演中國》,台北:麥田,2004,頁118。
孟樊,《文學史如何可能─台灣新文學史論》,台北:揚智,2006.01。new window
杭之(陳忠信),〈總論─從大眾文化觀點看三十年來的暢銷書〉, 時代話題編輯委員會 ,《從《藍與黑》到《暗夜》》,台北:九大,1987。
林芳枚,《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時報文化,1994。
林信華,《文化政策新論─建構台灣新社會》,台北:揚智出版社,2002年5月。new window
林海音,《芸窗夜讀》,台北:純文學,1982。
林黛嫚,〈序:回首──兼論「小說族」二十周年〉,《林黛嫚短篇小說選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6‧11,頁1-22。
林燿德‧孟樊編,《流行天下──當代台灣通俗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2.01。
洪德麟,《台灣漫畫四十年初探》,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4.01。頁156-157。
皇冠出版社編,《皇冠五十週年特刊:預約下一輪出版盛世》,台北:皇冠,2004.02。
徐賁著,《走向後現代與後殖民》,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1996.7第1版、1998.3第2次印刷。
郝明義著,《越讀者》,台北:大塊文化出版,2007.05初版一刷。
馬悅然‧奚密‧向陽主編,《二十世紀臺灣詩選》,台北:麥田,2001。
馬國亮,《良友憶舊──一家畫報與一個時代》,台北:正中書局,2002。
高宣揚,《流行文化社會學》,台北:揚智文化,2002。
張穎主編,彭鎮秋、蔣連華副主編,《海派文化概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09第一版。
許秦蓁,《戰後台北的上海記憶與上海經驗》,台北:大安出版社,2005。
郭強生,《在文學徬徨的年代》,台北:立緒文化,2002.06。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合著,《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2007.03。
幾米,《幾米故事的開始》,台北:大塊文化,2008.02。
黃永林,《中西通俗小說比較研究》,台北:文津,1995.10。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期台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台北:麥田,2004。new window
黃淑玲、游美惠 主編,《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高雄:巨流,2003。
黃惠貞,《水墨畫探原》,台中:青峰出版社,1975.12.10。
楊素芬,《台灣報導文學概論》,台北:稻田出版社,2001.09。
楊照,〈四十年台灣大眾文學小史〉,《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1995,頁25-69。
楊義著,郭曉鴻輯圖,《京派海派綜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01。
楊澤主編,《七○年代懺情錄》,台北:時報出版,1994。
楊澤主編,《狂飆八○──紀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出版,1999。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98。
葉曉青,〈上海洋場文人的格調〉,汪暉、余國良編,《上海:城市、社會與文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頁127-131。new window
詹宏志,《兩種文學心靈》,台北:皇冠,1986.01。
劉春城,《黃春明前傳》,台北:圓神出版社,1987.06。
劉紀蕙主編,《文化的視覺系統Ⅱ:日常生活與大眾文化》,台北:麥田出版,2006.09。
蕭湘文,《漫畫研究──傳播觀點的檢視》,台北:五南,2002.01。new window
默提默‧艾德勒Mortimer J.Adler 查理‧范多倫Charles Van Doren/著 ,郝明義、朱衣/譯,《如何閱讀一本書》HOW TO READ A BOOK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3.07初版一刷‧2007.05二版一刷。

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編輯委員會,《風雲三十年》史料卷,台北:聯合報社,1982.06。
魏斐德,〈給娛樂發執照─中國國民黨對上海的管制〉,《上海百年風華》,台北:躍昇文化,2001,頁251-290。
藤井省三著 張季琳譯,〈「中華民國」的底片─瓊瑤《我的故事》〉,《台灣文學這一百年》,台北:麥田,2004,頁198。
二、 論 文
(一)、期刊論文
伏春蘭,〈期刊編輯的讀者意識〉,《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總第123期, 2006.09,頁131-133。
任麗青,〈《萬象》雜誌的海派特色〉,《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1卷第2期, 2004,頁9-16。
江寶釵,〈文學經典化與生活記憶的傳承──爲「黃春明國際學術研討會」的 舉辦而寫〉,《聯合文學》24卷 6期,2008.04,頁110-115。
吳億偉,〈移民的漂流與身份認同─訪朱小燕女士〉,台北:文訊雜誌出版,《文訊》203期,2002.09,頁32-35。
李瑞騰,〈文藝雜誌學導論〉,《文訊》第213期,台北:文訊雜誌出版,2003.07,頁6-7。
沈雯採訪,〈兩個油漆匠撼人的魅力〉,《皇冠》428期,1989. 10,頁126-128。
林淑儀,〈出版—皇冠出版公司的香港經驗〉,《出版界》,47期,1996,頁21-24。
林懷民,〈前世煙塵〉,《聯合文學》第十三卷第四期, 1997.02,頁156-157。
夏木,〈「黃春明童話新書發表會與撕畫原作展」特別報導〉,《皇冠》472期,1993.06,頁50-51。
徐麗馨,〈談《萬象》小說家〉,《運城學院學報》,22:1,2004.02,45-48。
翁仲琪,〈挑戰比捉迷藏更難的遊戲—第二代發行人平雲如何帶領皇冠進入出版新世紀〉,《出版界》64期,2002,頁28-32。
常廷文、韓雲濤,〈作者的編輯意識與編輯的作者意識〉,《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3年03期,2003.03,頁22-25。
張素貞,〈五O年代台灣新文學運動〉,《中外文學》第14卷第1期,1985.06,頁129-146。new window
郭強生,〈窺見象牙塔外的實際面貌─談《皇冠》、《小說族》與《小說創作》〉,《文訊》213期「文訊二十週年台灣文學雜誌專號」,台北:文訊,2003.07,頁61-64。
郭楓,〈四十年來台灣文學的環境與生態〉,《新地文學》第1卷第2期,,1990/8頁11 。
郭楓,〈走向文學的基本認識〉(下),《筆匯》第一卷第九期(總號47號),,1960.01頁5-8。
陳大道,〈蛻變的留學生文學──六○至八○年代初《皇冠》作家雲菁的旅美小說〉,《淡江中文學報》第15期,2006.12,頁189-224。new window
葉雅玲,〈繆思殿堂裡的文學活動──訪平鑫濤社長談「皇冠文化集團」的出版事業〉,《文訊》第243期,2006.01,頁92-100。
劉燕,〈追隨改變與刺激突破—新時代下皇冠文化集團的因應策略〉,《出版界》,2003年,67期,頁24-28。
錢嘉琪,〈書房外的天空〉,作家藝展特別報導,《皇冠》399期,1987.05,
應鳳凰,〈五0年代文藝雜誌概況〉,《文訊》第213期,2003,頁28-34。
鍾淑貞,〈皇冠文學四十年—台灣大眾文學的重鎮〉,《書香月刊》,1996,57期,頁13-17。
魏子雲,〈欸步於《荒原》內外─兼論司馬中原之「新感覺」表現〉,《皇冠》20卷6期,1964.02,頁58-67。

(二)、研討會論文
宋如珊、劉秀美編,《海峽兩岸華文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現代文學學會、南亞技術學院出版,2005。
楊翠,〈文學媒體與地方歷史記憶─以台灣日報「台灣副刊」的在地文史參與為例〉,中台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台中:台中市立文化中心,2000.09,頁327-360。
葉雅玲,〈60年代《皇冠》與台灣文壇及社會─以張愛玲及瓊瑤為考察中心〉,《苦悶與蛻變──六0、七0年代台灣文學與社會》,台北:文津,2007.05,頁193-249。
葉雅玲,〈上海‧台北‧好萊塢─《皇冠》第一個十年與台灣通俗文學/文化關係初探〉(台中:靜宜大學台文系中區研究生台灣文學研討會,2005.07.20-21,第3場第2篇,頁1-32。
葉雅玲,〈流行之星─70、80年代《皇冠》相關文學現象研究〉,《台灣現當代文學媒介研究》,台北:文訊,2008.03,頁347-371。
葉雅玲,〈戰後台灣大眾文學與文化發展初探:以《皇冠》雜誌為例〉,《台灣文學傳播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出版,2006.08,頁327-371。
葉雅玲,〈塵封的黃春明文學漫畫《石羅漢日記》─以此例兼探文學媒介與作家創作的互動〉,江寶釵、林鎮山主編,《泥土的滋味:黃春明文學論集》,台北:聯合文學,2009.03,頁113-153。
應鳳凰,〈五0年代文藝雜誌與台灣文學主潮〉,「文學傳媒與文化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03,嘉義:中正大學,頁1-11。

(三)、學位論文
王梅香,《肅殺歲月的美麗/美力?戰後美援文化與五、六0年代反共文學?現代主義思潮發展之關係》,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06。
呂建孟,《五十年來《皇冠》雜誌封面設計研究─以1-600期為範圍》,台中:國立台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06。
沈芳序,《三三文學集團研究》,台中:靜宜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汪淑珍,《林海音及其出版事業研究》,中壢:中央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7.06。new window
林佳惠,《《野風》文藝雜誌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07。
施君蘭,《荒野掀春風─五0年代《野風》雜誌創刊的故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07。
孫潔茹,《游移/猶移?─朱天文、朱天心及其作品中的認同與政治》,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5.06。
張錦德《鄉土之愛‧人物之情─黃春明作品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06。
莊麗莉,《文學出版事業產銷結構變遷之研究─文學商品化現象觀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出版學系碩士論文,1994.06。
陳紹庭,《八0年代台灣文學的自主性論述──以《文學界》為分析場域》,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2.06。
楊明慧,《台灣文學薪傳的一個案例─由吳濁流到鍾肇政、李喬》,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06。
葉益任,《三毛文學現象研究》,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06。
廖梅馨,《圖書出版產業類型之探析》,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06。
潘盈如,《光復後至1950年代台灣文藝雜誌封面設計研究》,台中:國立台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06。
蘇慾娟,《黃春明小說中人物性格之分析研究》,屏東: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2004.06。
三、報紙文章
丁文玲,〈日本漫畫「復古」,四格鹹魚翻身〉,《中國時報》,2008.04.21,文化新聞A14版。
大陸新聞中心/台北報導,〈大陸讀書率首次跌破50─金庸、古龍、瓊瑤最受歡迎〉,《中國時報》, 2005.09.01,兩岸新聞A13版。
小野,〈成人童話〉,《中國時報》,2008.9.16,人間副刊,E4。
王德威,〈文學行旅與世界想像〉(上)、(下) ,《聯合報》,2006.07.08-9。
季季,〈皇冠牛肉麵〉,《中國時報》,2005.03.23,人間副刊E7版「三少四壯集」專欄 。
季季,〈西螺追想曲〉,《中國時報》,E7版,2006年8月2日。
陳冠中,〈自己開書店〉,《中國時報》,2006年7月31日,E7版「三少四壯集」專欄。
劉梓潔,〈成名50年代,馮馮辭世,遺願版稅回饋佛界〉,《中國時報》,2007.04.24。
隱地,〈謝謝你的眼睛掃射到這篇小文〉,《中國時報》,2008.02.11,人間副刊E4版。
隱地,〈誰寫的最多〉(下),《中國時報》,2009.03.24,人間副刊E4版。

四、電子媒體
王丹、邱坤良,〈如果知道會有死亡,就不搞學運了──王丹v.s.邱坤良〉,自由時報新聞網自由副刊,2003.09.03,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3/new/sep/3/life/article-1.ht(徵引日期:2004.04.22)
江世芳,中時部落格「P經」,http://blog.chinatimes.com/kingkong/archive/2005/10/22/21171.aspx(徵引日期:2009.06.05)
向陽,〈「戰國」不存,「時代」未來:從《印刻》、《野葡萄》同步創刊談起〉,
《台灣文學館通訊》第3期(2004.03.15),頁4-9。 引自「向陽文苑」http://sunmoonstar.myweb.hinet.net/cric_9.htm (徵引日期:2008.12.02)。
朱國華,〈文學場的邏輯:布迪厄的文學觀〉,《文化研究》第四輯:
http://www.culstudies.com/rendanews/displaynews.asp?id=1511
(引用日期:2003.09.02)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07418.htm「萌芽」辭條(引用日期:2009.02.22)
李根芳,〈旅行書寫與性別專題導言〉,《文化研究月報》第70期(2007.07) 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70/journal_park700.htm
(徵引日期:2009.05.22)。
李道明訪談黃春明紀錄:〈紀錄片口述歷史紀錄〉(來源:台灣電影資料庫, 1998.5.15 採訪,
http://cinema.nccu.edu.tw/cinemaV2/recordOralList_show.htm?RMOPID=28
(引用日期:2008.4.25)。
皇冠文化集團,http://www.crown.com.tw/novel/, http://www.dajiyuan.com(((
( (((引用日期:2008.08.11。)
皇冠文化集團,http://www.crown.com.tw/novel/, http://www.dajiyuan.com,(((
(((((引用日期:2009.02.22。)
皇冠讀樂網,http://www.crown.com.tw/magList.aspx,(引用日期:2009.02.28。)
島田莊司,〈對華文本格推理創作的期待〉,第一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徵文活動辦法,http://www.crown.com.tw/no22/SHIMADA/S1-4.html,(引用日期:2009.02.22。)
快來聽黃大魚說故事──戲說黃春明和他的兒童劇團,(來源: http://librarywork.taiwanschoolnet.org/gsh2007/gsh4969/all.htm,引用日期:2008.04.05)。
徐明瀚,〈翻譯現代美:郭建英畫報與漫畫中的摩登女性論述〉Translating Modern Beauty:C.Y.KUO and His Pictorial Caricatures of “Modern Girls”,文化研究月報第45期。
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htm(引用日期:2005.04.25)
徐賁,2003,〈布迪厄論知識場域和知識份子〉,《文化研究》第四輯:http://www.culstudies.com/rendanews/displaynews.asp?id=1511(引用日期: 2003.09.02)new window
廖咸浩,〈台灣主體性與上海現代性〉,文化研究月報第7期。2001.09.15
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07/journal_park36.htm(引用日期:2009.02.02)
黃英哲,〈關於日據時期的台灣大眾文學〉,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近現代文學研究室,「正典的生成:台灣文學與世界文學的關係」計畫系列演講,2003.05.08。
http://140.109.24.171/modern/taiwan/11wang.htm(引用日期:2008.02.2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