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東晉名士生死觀研究
作者:陳秋燕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林文欽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東晉生死觀玄學道教佛教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4
東晉,就歷史的斷代而言,從南渡建康至劉裕篡晉為止,也就是晉元帝建武元年﹙西元317﹚至恭帝元熙二年﹙西元420﹚,共十一君,約百年歷史。東晉於接續魏晉玄學之燦然,後有隋唐文化之興起,百年歷史的思想內涵,有其承先啟後之作用,不容忽略。儒道二家思想,向為中國思想主軸,而思想史上第一次儒道思想會通或互補即發生於魏晉時期,加上魏晉思想其一特質在於名士的自我覺醒,所以名士面對生死之態度有其研究之處。本論文先從外緣歷史發展溯源,第二章為〈東晉以前的生死觀〉與第三章〈東晉時空環境與思潮〉之析論。內容主體論述,先從學術思想出發,於第四章論〈東晉玄學名士之生死觀〉,以張湛《列子注》作為主要探討對象,並兼論當時玄學名士的思想,包含王羲之、陶淵明等名士,此二人雖未有完整架構之玄學思想,然而其文章中所透露的生死思想,對百代以下文人影響甚多,所以列入此二人一同探討。其次論述宗教影響下的士人生死觀,第五章〈東晉道教名士之生死觀〉以葛洪為探討對象,因為葛洪不但為名士,也兼具道士身分,撰有《抱朴子內篇》收集道教典籍、規儀、丹藥等等,並有入山修練的實修經驗,對於道教煉丹成仙有深入介紹,可說是東晉道教名士的代表人物。第六章〈東晉佛教名士之生死觀〉則以慧遠為代表,雖然當代佛學思想之純正與博大還有其他人物,然著眼於南方佛學的推展實乃聚焦於廬山僧團,且慧遠與東晉名士交遊往來頗多,從中也展現其佛理思想,對東晉名士的影響較深,故而不討論在北方的道安、佛圖澄、鳩摩羅什、僧肇等人,甚至於南方名士味道較重而較少有純正佛理探討的支遁。這三章的切入角度皆由生命本體之探討入門,次論面對死亡之態度,以及應世理型與實踐。至於第七章〈生死觀對文藝生活之觸發〉則欲呈現學術宗教影響下的玄言與遊仙文學、書法繪畫的藝術風格、生活風尚等各面向。第八章結論則綜論東晉玄道佛三者生死觀之比較與對現代之啟發。
玄學思想以理知自然的角度看待生命,雖有傷逝之情,但也有隨化而遷的安命態度;道教則從現世努力,希望藉由修德及修鍊之術而達神仙永恆的境界;佛教則偏向內在心性修養,追求法性泥洹、超越世俗的境界。這些都提醒我們如何安頓心靈,如何超越自我,如何開展生命境界?所以生死觀的探討,並非著重於有形壽命的延長,而是藉由身體健康來輔助心靈真正的健康快樂,並重新檢視自我生命重心之所在。所以,本文生死觀所關注的重點在於當人面對生死大事時,如何面對自我?如何貞定自我生命意義與價值?而非死後靈異世界或者臨終安寧關懷之探討,此即中國傳統學術所關懷的主題--生命的學問。
壹、古籍專書﹙分類後,按該書朝代先後﹚
﹙一﹚經學
王弼、韓康伯注,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82。
孔安國注,孔穎達疏:《尚書正義》(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82。
杜預注,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82。
何晏集解、邢昺疏:《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82。
程樹德:《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
楊伯峻:《論語譯注》,台北:華正書局,1986。
李澤厚:《論語今讀》,台北:允晨出版社,2002。
傅佩榮:《解讀論語》,台北:立緒出版社,2003。
趙歧注:《孟子注疏》(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82。
朱熹:《四書集注》,台北:漢京文化,1983。

許慎著,段玉裁注:《說文解字》,台北:天工書局,1992。

﹙二﹚史學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高雄:復文,1991。
范曄:《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90。
陳壽:《三國志》,台北:鼎文書局,1997。
房玄齡:《晉書》,台北:鼎文書局,1990。
慧皎:《高僧傳》,台北:廣文書局,1971。
皇甫謐:《高士傳》,台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1978。
司馬光:《資治通鑑》,台北:世界書局,1972。
趙翼:《二十二史劄記》,台北:中華書局,1966。

﹙三﹚子學
王弼注:《老子》,北京:中華書局,1985。
高明:《老子正詁》,台灣:開明書店,1987。
郭慶藩輯:《莊子集釋》台北:華正書局,1997。
王先謙:《荀子集解》,台北:華正書局,1988。
劉安編著,高誘注:《淮南子》,香港:中華書局,1978。
董仲舒:《春秋繁露》,台北:世界書局,1987。
揚雄:《法言太玄經》,台北:中華書局,1983。
王充:《論衡》,香港:中華書局,1978。
王明:《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
周啟成注譯:《新譯神仙傳》,台北:三民書局,2004。
楊明照:《抱朴子外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7。
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7。
楊伯峻:《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7。
嚴捷、嚴北冥譯注:《列子譯注》,香港:中華書局,1987。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注》,台北:華正書局,1993。
《佛光大藏經》,高雄:佛光山出版社,2009。
《大正藏》,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
《正統道藏》,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

﹙四﹚文學
僧祐:《出三藏記》,北京:中華書局,1995。
僧祐:《弘明集》,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1。
蕭統:《昭明文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臺北:臺灣商務,1971。
釋道宜:《廣弘明集》,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6。
丁福保編:《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台北:藝文出版社,1968。
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
馬茂元:《古詩十九首探索》,高雄:復文書局,1984。
戴明揚:《嵇康集校注》,台北:河洛圖書公司,1978。
陳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7。
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
張溥編:《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79。
逯欽立輯校:《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詩》,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

二、近人專著﹙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孔繁:《魏晉玄談》,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
尤雅姿:《魏晉士人之思想與文化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
戈國龍:《道教內丹學溯源》,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方立天:文集第一卷《魏晉南北朝佛教》,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6。
王力堅:《魏晉詩歌的審美觀照》,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new window
王文進:《仕隱與中國文學–六朝篇》,台北:台灣書店,1999。
王玉玫:《孟子思想的生死學議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
王玉玫:《孟子思想的生死學議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
王立群《中國古代山水遊記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
王洪軍:《中古時期儒釋道整合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王葆玹:《今古文經學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王葆玹:《玄學通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
王瑤:《中古文學史論》,台北:長安出版社,1975。
王澍:《魏晉玄學與玄言詩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王曉毅:《中國文化的清流》,北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王曉毅:《放達不羈的士族》,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
王繼如、楊墨秋:《古代士人處世之道》,北京:北京華文出版社,1997。
田文棠:《阮籍評傳》,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1995。
田文棠:《魏晉三大思潮論稿》,陜西:陜西人民出版社,1988。
任繼愈:《中國哲學發展史‧魏晉南北朝》,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1989。
安繼民等著:《道家雙峰—老莊思想合論》,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01。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
牟鍾鑒、胡孚琛、王葆玹:《道教通論—兼論道家學說》,山東:齊魯書社,1995。new window
何啟民:《魏晉思想與談風》,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new window
何淑貞:《展現生命芬芳的神話傳說—列子的智慧》,台北:圓神,2006。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台北:聯經事業出版公司,1980。
余英時:《東漢生死觀》,上海:上海古籍,2005。new window
余敦康:《魏晉玄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吳功正:《六朝美學史》,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1996。
呂澄:《中國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社,1982。
李文初:《漢魏六朝文學研究》,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
李申:《道教本論》,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李幸玲:《廬山慧遠研究》,台北:萬卷樓,2007。new window
李建中、高華平:《玄學與魏晉社會》,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李玲珠:《魏晉新文化運動—自然思潮》,台北:文津出版社,2004。new window
李清筠:《時空情境中的自我影像—以阮籍、陸機、陶淵明詩為例》,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new window
李清筠:《魏晉名士人格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new window
李瑞全:《當代新儒學之哲學開拓》,台北:文津,1993。
李慶:《中國文化中人的觀念》,上海:學林出版社,1996。
李澤厚、劉綱紀:《中國美學史》第二卷,臺北:谷風,1987。
李澤厚:《美的歷程》,台北:三民書局,2000。
李澤厚:《華夏美學》,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
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李豐楙:《不死的探求—抱朴子》,臺北:時報文化,1995。
李豐楙:《憂與游—六朝隋唐遊仙詩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96。
周大興《自然‧名教‧因果—東晉玄學論稿》,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出版,2004。
周晉:《寫照傳神:晉唐肖像畫研究》,杭州:中國美術學院,2008。
周紹賢、劉貴傑:《魏晉哲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
周與沉:《身體:思想與修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宗白華:《中國美學史論集》,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宗白華:《美學的散步》,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林師文欽:《周易時義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2002。
祁小春:《邁世之風—有關王羲之資料與人物的綜合研究》,台北:石頭出版社,2007。
邱福海:《道教發展史第一冊—道教的形成階段,上古到東晉》,台北:淑馨出版社,2000。
姜生:《漢魏兩晉南北朝道教倫理論稿》,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1995。
姜守誠:《《太平經》研究—以生命為中心的綜合考察》,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姚衛群:《佛教般若思想發展源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紀志昌:《兩晉佛教居士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史叢刊,2007。new window
胡孚琛:《魏晉神仙道教--《抱朴子內篇》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
范子燁:《中古文人生活研究》,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台灣:學生書局,1984。
唐君毅:《哲學概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
唐長儒:《魏晉南北朝史論叢》,香港:三聯書局,1957。
唐翼明:《魏晉清談》,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new window
孫昌武:《詩苑仙蹤—詩歌與神仙信仰》,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
孫若風:《高蹈人間-六朝文人心態史》,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孫述圻:《六朝思想史》,南京:南京出版社,1992。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灣︰商務出版社,1999。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8。new window
徐斌:《魏晉玄學新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徐漢昌:《先秦諸子》,台北:台灣書店,1997。
徐儀明、冷天吉:《人仙之間--《抱朴子》與中國文化》,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8。
秦蹻宇:《六朝士大夫玄儒兼治研究》,揚州:廣陵書社,2008。
袁陽:《生死事大──生死智慧與中國文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袁濟喜:《人海孤舟-漢魏六朝士的孤獨意識》,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
袁濟喜:《六朝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馬小虎:《魏晉以前個體自我的演變》,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4。
馬良懷:《崩潰與重建中的困惑-魏晉風度研究》,北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高晨陽:《阮籍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
高晨陽:《儒道會通與正始玄學》,山東:齊魯書社,2000。
高華平:《魏晉玄學人格美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0。
區結成:《慧遠》台北:三民書局,2000。
康中乾:《有無之辨—魏晉玄學本體思想再解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康中乾:《魏晉玄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張三夕:《死亡之思》,台北:洪葉出版社,1996。
張仁青:《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new window
張立文主編:《玄境—道學與中國文化》,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張立文主編:《道》,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張成秋:《先秦道家思想研究》,台北:中華書局,1971。new window
張廷銀:《魏晉玄言詩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
張淑美:《中學生命教育手冊—以生死教育為取向》,台北:心理出版社,2001。
張蓓蓓:《中古學術論略》,台北:大安出版社,1991。
曹虹:《慧遠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盛源、袁濟喜:《六朝清音》,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莊耀郎:《郭象玄學》,台北:里仁,2002。new window
許抗生、趙建功、田永勝:《六朝宗教》,南京:南京出版社,2004。
許抗生等:《魏晉玄學史》,陜西:陜西師範大學,1989。
連鎮標:《郭璞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
郭廉夫:《王羲之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
陳寅恪:《陳寅恪史學論文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合肥:黃山書社,2000。
陳順智:《東晉玄言詩派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
陳傳席:《六朝畫論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
陳鼓應:《老子評傳》,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
陳鼓應:《道家易學建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3。new window
陳德興:《氣論釋物的身體哲學—陰陽、五形、精氣理論的身體形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9。
陳戰國、強昱:《超越生死—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生死智慧》,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3。
陳麗桂:《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new window
陳麗桂:《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new window
陳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2005。new window
陳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2005。new window
陶在樸:《理論生死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1。new window
陶建國:《兩漢魏晉之道家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
章啟群:《論魏晉自然觀-中國藝術自覺的哲學考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傅佩榮:《人能弘道》,台北:天下文化,2008。
傅剛:《魏晉風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傅偉勳:《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台北:正中書局,2002。
傅偉勳:《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台北:東大,1986。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1990。
傅偉勳《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台北:正中書局,1994。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95。
景蜀慧:《魏晉詩人與政治》,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
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1。new window
湯一介、胡仲平編《魏晉玄學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
湯一介:《郭象與魏晉玄學》,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
湯一介:《魏晉玄學論講義》,廈門:鷺江出版社,2006。
湯一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台北:東大圖書,1991。new window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85。
童慶炳:《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台北:萬卷樓,1994。
賀昌群等:《魏晉思想》甲編五種,台北:里仁書局,1984。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黃俊傑:《史學方法論文選集》,台北:華世出版社,1980。new window
黃漢光:《黃老之學析論》,台北:鵝湖出版社,2000。new window
楊儒賓:《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觀及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1993。new window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new window
詹福瑞:《漢魏六朝文學論集》,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
寧稼雨:《魏晉士人人格精神-《世說新語》的士人精神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社,2003。
寧稼雨:《魏晉風度》,北京:東方出版社,1992。
熊鐵基:《秦漢新道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臧要科:《三玄與詮釋—詮釋學視域下的魏晉玄學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9。
趙建軍:《映徹琉璃—魏晉般若與美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趙輝:《六朝社會文化心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
劉汝霖:《漢晉學術編年》,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87。
劉固盛、劉玲娣編:《葛洪研究論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06。
劉宗坤:《覺醒與沉淪-魏晉風度及其文化表現》,河南: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
劉師培:《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劉貴傑:《東晉道安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劉澤華主編:《士人與社會-秦漢魏晉南北朝卷》,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歐崇敬:《中國哲學史—兩漢魏晉南北朝卷》,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台北:台灣學生,1984。new window
蔡日新:《漢魏六朝佛教概觀》,台北:文津書局,2001。
蔡忠道:《魏晉處世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8。new window
蔡忠道:《魏晉儒道互補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new window
蔡振豐:《魏晉名士與玄學清談》,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7。
鄭志明:《道教生死學》,台北:文津出版社,2006。
鄭基良:《魏晉南北朝形盡神滅或形盡神不滅的思想論證》,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new window
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台北:里仁書局,1997。
鄭曉江:《中國死亡智慧》,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new window
魯迅:《魏晉思想乙編》,台北:里仁出版社,1995。
盧桂珍:《慧遠僧肇聖人研究》,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2。new window
蕭登福:《列子探微》,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
蕭登福:《道家道教與中土佛教初期經義發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蕭登福:《道教與佛教》,台北:東大,2004。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5。
錢穆:《莊老通辨》,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
戴璉璋:《玄智、玄理與文化》,台北:中研院中哲所專刊,2002。
戴燕:《玄意幽遠–魏晉玄學風度》,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97。
藍秀隆:《抱朴子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new window
顏進雄:《六朝服石風氣與詩歌》,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羅安憲:《虛靜與逍遙—道家心性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羅宏曾:《中國魏晉南北朝思想史》,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
羅宗強:《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02。
嚴善炤:《古代房中術的形成與發展》,台北:學生書局,2007。

﹙日﹚小野澤精一等編著:《氣的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荷﹚許理和:《佛教征服中國》,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美﹚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天使走過人間》,李永平譯,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02。


二、論文
﹙一﹚學位論文
丁婉莉:《葛洪養生思想研究》,高雄師大國研所碩士論文,2004。
王妙純:《從《世說新語》看東漢至東晉士人之人生觀》,中正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2。
王岫林:《魏晉士人之身體觀》,中山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5。new window
周美吟:《張湛《列子注》研究》,台灣師大國研所碩士論文,2000。
周翊雯:《魏晉時空下的身體展演--《世說新語》之研究》,中興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0。
易天任:《先秦「氣」思想研究》,高師國文碩士論文,2001。
洪采慧:《《抱朴子》生命觀研究》,南華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7。
胡倩如:《孔孟荀之養生論及其比較》,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3。
張鈞莉:《六朝遊仙詩研究》,台大中研所碩士論文,1986。
莊耀郎:《王弼玄學》,台灣師大國研所博士論文,1991。new window
郭于菁:《從「至虛肆情」到「即物順通」——東晉士人應世觀的轉折》,成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
郭國泰:《六朝美學中形神關係之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碩士論文,2000。
陳子梅:《郭璞遊仙詩研就》,高雄師大國研所碩士論文,2004。
陳君璧:《魏晉死亡觀》,清華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7。
陳佳琪:《建安詩人的生死觀》,台灣師大國研所碩士論文,2008。
陳昭銘:《魏晉養生思想研究》,高雄師大國研所博士論文,2005。new window
陳秋燕:《阮籍生命情懷研究》,高雄師大國研所碩士論文,2003。
陳慶元:《東晉士人階層玄佛道思想與文化研究》,東海中研所博士論文,2007。new window
曾敬宗:《兩晉時期「反玄」現象研究——以裴頠、孫盛、王坦之、戴逵為考察對象》,東華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2007。
賈忠婷:《東晉南北朝的形神問題》,中央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1994。
戴士媛:《魏晉文學之生死觀研究-以阮籍.陸機.陶淵明為例》,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謝慧芬:《先秦養生思想研究》,中山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1999。
蘇慧萍:《老莊生死觀研究》,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1。

﹙二﹚期刊論文
王中江:〈玄學生死觀的理路及其主導觀念〉,《中國哲學史》1997年第一期。
余嘉錫:〈寒食散考〉,《輔仁學誌》第七卷第1期,1938。
沈維華:〈從形影神談陶淵明生死觀〉,《中國語文》2005年7月。
林朝成:〈六朝佛家美學--以宗炳暢神說為中心的研究〉,《國際佛學中心第二期》,靈鷲山出版社,1992。
林麗真:〈張湛「貴虛」論及其與玄佛思想之交涉〉,《臺大中文學報》15期,2001年12月。new window
崔文靜:〈《抱朴子內篇》的神仙道教理論綜述〉,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科版,2007年第6期。
莊耀郎:〈魏晉玄學家的聖人觀〉,《台灣師大國文學報》22期,1993。new window
郭于菁:〈張湛《列子注》的形上思想及其生死觀研究〉,《雲漢學刊》12期,2005年4月。new window
陳群:〈魏晉南北朝的生死觀〉,《淮陰師範學院學報》第25卷,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4月。
陳戰國:〈略論張湛的哲學思想〉,《中國哲學史研究》1983年第4期。
閻續瑞:〈試論魏晉文人生死觀〉,《學海》2003年4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