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北溪字義》與「陳淳學」
作者:許佩玉
作者(外文):Hsu,Pei-Yu
校院名稱:佛光大學
系所名稱:文學系
指導教授:李紀祥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北溪字義嚴陵講義陳淳道學朱熹Pei-hsi tzu-IYan Ling HandoutsChen ChunNeo-ConfucianismZhu X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43
摘要
文本乃學術的載體,學術為思維的展現,思維乃生存的證明;無論形而下的「文本形式」或形而上的「精神意蘊」,皆在字裡行間「下學上達」。
第一章,主要說明論文的研究方向以及思想進路,呈現出論文初期問題的萌發基點,企求解決的問題所在,並呼應自身在林中路上的叩問。繼而闡發目前可見佐證陳淳學可能成立之相關論述,在範圍設限之中,運用「觀念字」進行研究,以達到預期研究成果。
第二章為,論陳淳的學思淵源,不僅就目前的相關研究架構其歷時性,更查考其歷時性基點《宋史.道學傳》與《宋元學案》與共時性文本《朱子語類》之間的落差。試圖由陳淳的學思歷程聯結其與朱子學的關係,追溯陳淳的學思淵源。
第三章,筆者利用版本學與文獻學,彙整、比較《北溪字義》的現存版本,就其版本形式分析的異同編輯者或刊刻者的編輯意識,並說明其《北溪字義》的特殊性與成書意識,如何成就出一學術新領域。
第四章為先探討現存討論陳淳其學的相關論述之轉向,由歸納而演繹辯證,由與朱子學聯繫而回歸經典而入道統,再言《北溪字義》如何以前弘治時期的單行本《嚴陵講義》聯繫上「朱子學」的道統,然因後世的刊刻、研究等讀者行動,將陳淳系譜入朱子歿後的道統架構。
第五章〈結論〉總結陳淳於學術史上之地位,其不僅為朱熹晚年高弟。其《北溪字義》的獨特形式,與其進一步對朱子學,均可揭示道學脈絡下的由追隨而紹述、由言聖人大道而開物成務的自期與使命。而《北溪字義》與《嚴陵講義》便是對「道學」理解、深化後的「再呈現」形式,更是陳淳近思而成的「陳淳學」。是故,《嚴陵講義》之在今,陳淳「淵源錄」即在今。《北溪字義》之在今,陳淳「近思錄」即在今。「字義學」之在今,陳淳「傳習錄」即在今。
Abstract
The text is the carrier of academic, which is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thinking that is the proof of existence; regardless of the physical "text form" or metaphysical “spirit of Meaning "of Ch’en Ch’un;s work are both account for the ways of studying human affairs and realizing the “reason of Heaven”. In other words, Pei-hsi tzu-I not only keeps track of Ch’en Ch’un's thinkings, but also constructs the context of the scholarship of Ch’en Ch’un or Zhu Xi. Furthermore, it provides followers a access to Song-Ming Neo-Confucianism.
The first chapter illustrates research interests of this paper. In research motivation part initial problematics are described, while in research purpose part main goal and related statements that could possibly prove the existence of Chen Chun's scholarship are shown.
The second chapter first integrates a traditional image of Chen Chun from previous researches on him, then explains his learning experience, from Zhu Xi's ideas and the book of Jin Si Lu, to his own Yan Ling Handouts which respects Zhu Xi and builds Chen's own academic tradition.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different editions of Pei-hsi tzu-I. With the differences in its title, table of contents and prefaces/postscripts from publishers, the awareness of publishing and the position of Pei-hsi tzu-I could be compared.
The fourth chapter clarifies the handout form of Pei-hsi tzu-I, first by unveiling its logic of terminology choices in Neo-Confucianism and the structure of argumentation, next selecting viewpoints that could reason the statements and narrative mode of Chen Chun, which is across the boundary of Neo-Confucianism or Confucianism, to declare his purpose of using form to strengthen his argumentation, and then construct Chen Chun's scholarship in Pei-hsi tzu-I.
The fifth chapter is “Conclusion”. Chen Chun's place in the academic history is not only a notable disciple of Zhu Xi. The unique form in his Pei-hsi tzu-I , and his advance in Zhu Xi's scholarship, reveal his self-expectation which corresponds the contexts of Neo-Confucianism. Pei-hsi tzu-I and Yan Ling Handouts, as his representation of Neo-Confucianism after deep comprehension, consist in Chen' s scholarship.
參考文獻

(在古籍及專著的編排上,以著者居首,次列書名、版本等,並加以歸類─古籍分為「經」、「史」、「子」、「集」、「其他」五類,現代專著則分為「宋明理學」、「陳淳」、「朱熹」、「思想(哲學)史」、「其他」四部分;期刊論文則依著者、篇名、刊名、卷數、頁數為序;碩博士論文則依發表時間、著者、篇名、刊名、卷數、頁數為序)

一、古籍著作
(一)經部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宋)朱熹,《論孟精義》,收入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等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宋)朱熹、黃珅校點,《四書或問》,收入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等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宋)朱熹,《中庸輯略》,《朱子遺書》,第二冊,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康熙中禦兒呂氏寶誥堂刊本。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朱熹編,《小學》,收入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等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宋)朱熹、黃榦、楊復,《儀禮經傳通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趙順孫纂疏,《四書纂疏》,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明)胡廣等纂修,《四書大全》,收入《孔子文化大全》,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89年。
(清)梁萬方編,《重刊朱子儀禮經傳通解》,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北京圖書館分館藏(清)乾隆刻本,臺南縣: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清)焦循,《孟子正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收入《孔子文化大全》,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91年。
(清)阮元,《經籍纂詁》,臺北:世界書局,2009年。

(二)史部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
(宋)李方子,《紫陽文公先生年譜》,收入于浩輯,《宋明理學家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葉紹翁著,沈錫麟、馮惠民點校,《四朝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元)脫脫等,《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明)何喬遠編,《閩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
(明)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清)徐松,《宋會要輯稿》,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6年。
(清)徐景熹修、魯曾煜等,《福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景印乾隆十九年刊本。
(清)孫爾準修、陳壽祺等,《福建通志》,臺北:華文書局,1968年,景印同治十年重刊本。
(清)懷蔭布修、黃任、郭賡武等,《泉州府誌》,1964年,景印同治九年重刊本。
(清)畢沅編集,《續資治通鑑》,臺北:洪氏出版社,1981年。
不著撰人,《慶元黨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黄宅中,《寳慶府志》,清道光二十七年修,民國二十三年重印本。
(清)黄宅中,《大定府志》,清道光二十九年刻本。
(清)舒化民,《長清縣志》,清道光十五年刊本。
(清)黨金衡,《東陽縣志》,民國三年東陽商務石印公司石印本。
(清)舒夢齡,《巢縣志》,清道光八年刊本。
(清)黎中輔,《大同縣志》,清道光十年刻本。
(清)李惟丙《(光緒)衡山縣志》,清光緒元年本。

(三)子部
(宋)張載,《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宋)程頤、程顥、朱熹編,《二程全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
(宋)李元綱,《聖門事業圖》,(宋)左圭輯,《百川學海》丙集,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79年。
(宋)朱熹編,《伊洛淵源錄》,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宋)朱熹,《近思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朱熹,《晦庵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朱熹,《朱子大全》,臺北:中華書局,1965-1966年。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宋)陳淳,《北溪字義》,明弘治五年。
(宋)陳淳,《北溪字義》,(清)咸豐二年,昆明黃氏依棋山顧秀虎原校本重刊本。
(宋)陳淳,《北溪字義》,(清)咸豐十一年,長沙余氏校刊本影印。
(宋)陳淳,《北溪字義》,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陳淳,《北溪字義》,《惜陰軒叢書》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宋)陳淳,《北溪字義》,臺北:世界書局,1991年。
(宋)陳淳,《北溪字義》,熊國禎、高流水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陳淳、王雋編,《北溪字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陳淳、王雋編,《北溪字義》,臺北:世界書局,1975年,景印(清)光緒九年,學海堂重刊本。
(宋)陳淳,《北溪先生字義詳講》,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85年。
(宋)張洪、齊頤輯,《朱子讀書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宋)黃震,《黃氏日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熊節,《性理群書句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四庫全書珍本》四集。
(宋)李心傳,《道命錄》,收入(清)鮑廷博校、嚴一萍選輯:《知不足齋叢書》,原刻影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明)胡廣等纂修,《性理大全》,收入《孔子文化大全》,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89。
(明)戴銑,《朱子實紀》,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85年。
(明)呂柟,《周子抄釋》,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宋端儀,《考亭淵源錄》,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年。
(明)朱衡,《道南源委》,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明)宋端儀,《考亭淵源錄》,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年。
(明)何喬遠,《(崇禎)閩書》,(明)崇禎刻本。
(明)陳道,《(弘治)八閩通志》,(明)弘治刻本。
(明)董邦政,《(嘉靖)六合縣志》,(明)嘉靖刻本。
(清)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王梓材、馮雲濠輯,《稿本宋元學案遺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
(清)王梓材、馮雲濠輯,《宋元學案遺補》,臺北:世界書局,2009年。
(清)王懋竑纂訂,《朱子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清)江永,《近思錄集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8年。
(清)張伯行,《近思錄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75年。
(清)張伯行,《道統錄》,臺北:新文豐書局,1985年。
(清)黃宗羲、全祖望補,《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王梓材、馮雲濠輯,《稿本宋元學案補遺》,北京:北京圖書館,2009年。
(清)萬斯同,《儒林宗派》,四庫全書珍本九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清)孫奇逢,《理學宗傳》,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89年。
(清)朱軾、蔡世遠,《歷代名儒傳》,濟南市:山東友誼書社,1989年。
(清)吳宜燮,《(乾隆)龍溪縣志》,(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
(清)吳宜燮,《(乾隆)龍溪縣志》,(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
(清)李文恒,《(咸豐)瓊山縣志》,(清)咸豐七年本。
(清)李惟丙,《(光緒)衡山縣志》,(清)光緒元年本。
(清)李維鈺,《(光緒)漳州府志》,(清)光緒三年刻本。
(清)李維鈺,《(光緒)漳州府志》,(清)光緒三年刻本。
(清)李衛,《(雍正)浙江通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洪若皋,《(康熙)臨海縣志》,(清)康熙二十二年刊本。
(清)崔鑄善,《(光緒)虞鄉縣志》虞鄉縣志,(清)光緒十二年刻本。
(清)曹秉仁,《(雍正)寧波府志》,(清)雍正十一年刻乾隆六年補刻本。
(清)萬發元,《(光緒)永(明)縣志》,(清)光緒三十三年刻本。
(清)劉德全,《(光緒)洵陽縣志》,(清)光緒二十八年刻本。
(清)應寳時,《(同治)上海縣志》,(清)同治十一年刊本。
(清)懷蔭布,《(乾隆)泉州府志》,(清)光緒八年補刻本。
(清)嚴辰,(明)胡宗憲,《(光緒)桐鄉縣志》,(清)光緒十三年刊本。
(民國)田芸生,《(民國)新鄉縣續志》,(民國)十二年刊本。
(民國)周振聲,《(民國)虞鄉縣新志》,(民國)九年石印本。
(民國)梁成久,《(民國)海康縣續志》,(民國)二十七年鉛印本。
(民國)喻長霖,《(民國)台州府志》,(民國)二十五年鉛印本。
(民國)潘守廉,《(民國)濟寧直隷州續志》,(民國)十六年鉛印本。
(民國)蘇鏡潭,《(民國)南安縣志》,(民國)鉛印本。
陳榮捷(Wing-tsitChan),Neo-ConfucianTermsExplained(ThePei-hsitza-i),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86年。
鍾肇鵬選編,《中國哲學範疇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年。

(四)集部
(宋)朱熹著、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等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宋)黃榦,《勉齋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黃榦,《勉齋先生黃文肅公文集》,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北京圖書館影印元刻延祐二。重修本
(宋)黃榦,《黃勉齋先生文集》,臺北:青山書屋,1957年。
(宋)黃榦,《勉齋先生黃文肅公文集》,收入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宋)陳淳,《北溪大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陳淳,《北溪大全集》,收入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
祝尚書,《宋人別集敘錄》,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宋)張載,《張載集》,臺北:漢京文化出版公司,1983年。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出版公司,1983年。
(宋)陸九淵《陸九淵集》,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宋)黃榦,《勉齋集》,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李昴英,《文溪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真德秀,《真文忠公文集》,影印(清)刻本,臺北:文友出版社,1968年。
(宋)魏了翁,《鶴山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張栻,《南軒集》,臺北:廣學社,1975年。
(宋)劉爚,《雲莊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四庫全書珍本》。
(元)吳澄,《吳文正公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元)陳櫟,《定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印行,《四庫全書珍本》二集,1971年。
(元)趙汸,《東山存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印行,1983-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元)虞集,《道園學古錄》,上海:商務印書館印行,《萬有文庫》第二集,2003年。
(明)李夢陽,《空同子集》,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李修生主編,《全元文》,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

(五)其他
(清)陳夢雷、蔣廷錫,《古今圖書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34年。
(清)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二、近人著作
(一)專書
1. 宋明理學
(日)宇野哲人、王福辰譯,《中國近世儒學史》,臺北:中國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7年。
(日)楠本正繼,《宋明時代儒學思想の研究》,千葉:廣池學園出版部,1964年。
(美)田浩編、楊立華、吳豔虹等譯,《宋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于浩,《宋明理學家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2005年。
王瑞明,《宋儒風采》,長沙:岳麓書社,1997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69年。new window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何俊,《南宋儒學建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吳康,《宋明理學》,臺北:華國出版社,1962年。
吳萬居,《宋代書院與宋代學術之關係》,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呂思勉,《理學綱要》,臺北:華世書局,1977年。
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臺北:喜馬拉雅基金會,2003年。
李保林、楊翰卿、孫玉杰編,《中國宋學與東方文明》,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
李紀祥,《道學與儒林》,臺北:唐山出版社,2004年。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new window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new window
林繼平,《宋學探微》,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主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范立舟,《理學的產生及其歷史命運》,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夏君虞,《宋學概要》,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張立文,《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96年。
張立文,《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張立文,《宋明理學邏輯結構的演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
陳來,《宋明理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年。
陳來主編,《早期道學話語的形成與演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
陳榮捷、朱榮貴編,《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0年。new window
陳鐘凡,《兩宋思想述評》,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
傅小凡,《宋明道學新論──本體論建構與主體性轉向》,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程發軔,《理學述微》,臺北:撰者,1960年。
馮友蘭,《新理學》,上海:上海書店,1996年。
馮炳奎等,《宋明理學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黃公偉,《宋明清理學體系史論》,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1年。
黃俊傑,《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new window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喜馬拉雅基金會,2001年。new window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94年。new window
董金裕,《宋儒風範》,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9年。
賈豐臻,《中國理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4年。
漆俠,《宋學的發展和演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蒙培元,《理學的演變──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蒙培元,《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劉子健著、趙冬梅譯,《中國轉向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內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
劉宗賢,《陸王心學研究》,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
蔣伯潛,《理學纂要》,臺北:正中書局,1960年。
蔣維喬、楊大膺,《宋明理學綱要》,北京:中華書局,1936年。
蔡仁厚,《宋明理學‧南宋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蔡仁厚,《哲學史與儒家評論:世紀之交的回顧與前瞻》,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收入氏著,《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
韓鐘文,《中國儒學史》,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羅立剛,《宋元之際的哲學與文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宋代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new window
關長龍,《兩宋道學命運的歷史考察》,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

2. 陳淳
張加才,《詮釋與建構──陳淳與朱子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3. 朱熹
(美)田浩,《朱熹的思維世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08年,增訂版。
(韓)盧仁淑,《朱子家禮與韓國之禮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方彥壽,《朱熹書院與門人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0年。
朱傑人、嚴文儒主編,《朱子全書與朱子學─2003國際學術討論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朱榮貴,《全體大用之學:朱子學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朱謙之,《日本的朱子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
束景南,《朱子大傳》,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
束景南,《朱熹年譜長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1年。
孟淑慧,《朱熹及其門人的教化理念與實踐》,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3年。new window
范壽康,《朱子及其哲學》,臺北:開明書局,1964年。
高令印、高秀華,《朱子學通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年。
高令印、陳其芳,《福建朱子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
張加才,《詮釋與建構─陳淳與朱子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張立文,《朱熹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陳來,《朱子書信編年考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陳來,《朱熹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陳榮捷,《朱子門人》,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new window
陳榮捷,《朱子新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new window
陳榮捷,《朱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年。new window
彭永捷,《朱陸之辯─朱熹陸九淵哲學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程水龍,《《近思錄》版本與傳播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楊儒賓編,《朱子學的開展:東亞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
楊曉塘,《程朱思想新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董金裕,《朱熹學術考論》,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鄒永賢,《朱子學研究》,福建:廈門大學出版,1989年。
趙峰,《朱熹的終極關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4年。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new window
潘立勇,《朱子理學美學》,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年。
錢穆,《朱子新學案》,收入氏著,《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
謝無量,《朱子學派》,上海,中華出版社,1932年。
鍾彩鈞,《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
鍾彩鈞《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上下冊,臺北:中研院文史哲出版,1993年。
龔道運,《朱學論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

4.思想史
方立天,《中國古代哲學問題發展史》,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new window
王邦雄等著,《中國哲學史》,臺北:空中大學,1995年。new window
石訓、朱保書等著,《中國宋代哲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年。
周世輔,《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出版社,1988年。
周桂鈿,《中國傳統哲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
周湘斌、趙海琦,《中國宋遼金夏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周群振編,《當代新儒學論文集─內聖篇》,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朱熹與閩學淵學》,上海:三聯書店上海分店,1990年。
姜國柱,《中國歷代思想史•宋元卷》,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段昌國、劉紉尼、張友堂譯,《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6年。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臺北:水牛出版社,1991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孫開泰、劉文雨、胡偉希,《中國哲學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年。
徐遠和,《洛學源流》,濟南,齊魯書社,1987年。
常乃惠,《中國思想小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臺北:五南出版公司,1996年。
張岱年,《中國古典哲學概念範疇要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張岱年編、程宜山、劉笑敢、陳來,《中華的智慧──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精粹》,臺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年。
張豈之,《中國儒學思想史》,臺北:水牛出版社,1992年。
張國剛、喬治中,《中國學術史》,上海市:東方出版中心,2002年。
張麗珠,《中國哲學史三十講》,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
陳少明,《漢宋學術與現代思想》,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
陳俊民,《張載哲學及其關學學派》,臺北:臺灣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出版社,1981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馮契,《中國古代哲學的邏輯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史》,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葛榮晉,《中國實學思想史》上卷,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蒙培元,《中國傳統哲學思維方式》,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蒙培元,《理學的演變: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趙吉惠,《中國儒學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劉述先,《儒家思想在現代東亞:韓國與東南亞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
劉樹勛,《閩學源流》,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大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
謝祥皓、劉宗賢,《中國儒學》,臺北:水牛出版社,1995年。


5. 四書
(日)佐野公治,《四書學史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88年。
吳康等,《學庸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
李紀祥,《兩宋以來大學改本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周春健,《元代四書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胡志奎,《學庸辨證》,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
陳逢源,《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陸建猷,《四書集注與南宋四書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new window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年。new window
黃俊傑編,《中日《四書》詮釋傳統初探》,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黃俊傑編,《東亞儒者的四書詮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錢穆等,《論孟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

6. 其他
(日)三浦藤作、張宗元、林科棠譯,《中國倫理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4年。
(法)保羅─米歇爾‧傅柯(Paul-MichelFoucault)、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臺北:麥田出版,1993年。
D.C.霍伊著、陳玉容譯,《批評的循環》,臺北:南方出版社,1988年。
王水照編,《宋代文學通論》,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0年。
朱謙之,《日本的古學與陽明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池小芳,《中國古代小學教育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伽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年。
李國鈞等,《中國書院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杜維明,《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大陸講學、問難和討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年。
汪惠敏,《宋代經學之研究》,臺北:師大書苑,1989年。
周光慶,《中國古典解釋學導論》,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林文寶,《歷代啟蒙教材初探》,臺北:萬卷樓出版公司,1997年。
姚瀛艇,《宋代文化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
徐紀芳,《陸象山弟子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new window
徐梓,《蒙學讀物的歷史透視》,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桑兵、關曉紅主編,《先因後創與不破不立:近代中國學術流派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
海德格爾著,陳嘉映、王慶節譯,《存在與時間》,北京:三聯書店,1987年。
高明,《禮學新探》,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63年。
高柏園,《中庸形上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出版社,1988年。new window
許總,《宋詩:以新變再造輝煌》,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陳少明、劉小楓,《經典與解釋》,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
陳必祥,《古代散文文體概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
陳俊民,《三教融合與中西會通──中國哲學及其方法論探微》,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湯一介,《新軸心時代與中國文化的建構》,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程杰,《宋詩學導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
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臺灣大學歷史系,《轉變與定型:宋代社會文化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大歷史系,2000年。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new window
劉文英,《夢的迷信與夢的探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
劉樹勛,《閩學源流》,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
樓宇烈,《溫故知新:中國哲學研究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潘富恩、徐余慶,《程顥程頤理學思想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8年。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臺北:雅典出版社,1988年。
鄧洪波,《中國書院史》,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錢穆,《理學六家詩鈔》,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4年。
蒂費納.薩莫瓦約著,邵煒譯,《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二)單篇論文
(日)小島毅,〈閩南朱子之學之形成〉,鄧廣銘、漆俠主編,《國際宋史研討會論文選集》,1992年,頁207-215。
(日)田中謙二,〈朱門弟子師事年考〉,《東方學報》(京都),第44冊,1973年2月,頁147-218。
(日)田中謙二,〈朱門弟子師事年考續〉,《東方學報》(京都),第48冊,1975年12月,頁261-357。
(美)白詩朗(JohnH.Berthrong)、俞懿嫻譯,〈道學是否為歷程哲學?〉,《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6期,總期397,2007年6月,頁155-168。new window
(美)約翰•艾倫•塔克著、張加才譯,〈北溪字義與日本十七世紀哲學辭典的興起〉,《福建論壇》(文史哲版)第3期,1997年,頁46-51。編譯自美國夏威夷出版社的《東西方哲學》第43卷第4期,1993年。
方彥壽,〈弘揚師說的「紫陽別宗」─陳淳〉,《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滙編》,2012年6月,頁499-508。
方遙,〈淺論陳淳對象山心學的批駁〉,《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滙編》,2012年6月,頁650-658。
王基西,〈理學家小傳(20)─勉齋先生黃榦〉,《中國語文月刊》第90卷第5期,2002年,頁18-27。
王德毅,〈黃榦的學術與政事〉,《漢學研究》第9卷第2期,1991年,頁105-121。new window
朱祥慧,〈淺譯朱熹與朱子學〉,《臨沂師專學報》第3期,1994年,頁23-25。
朱榮貴,〈陳淳論淫祀〉,《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滙編》,2012年6月,頁418-422。
何雋,〈論韓愈的道統觀及宋儒對他的超越〉,《孔孟月刊》,第33卷第3期,總期387,1994年11月,頁29-37。new window
余英時,〈道統與政統之間〉,《中國文化月刊》,第60期,1984年10月,頁102-128。
余崇生,〈陳淳《北溪字義》中「理一分殊」之考察〉,《鵝湖月刊》,第18卷第3期,19929月,頁30-33。new window
余崇生,〈陳淳《北溪字義》刊本七種〉,《鵝湖月刊》,第19卷第2期, 19938月,頁42-44年。new window
余崇生,〈陳淳與北溪字義〉,《應用語文學報》第6卷,2004年,頁219-233。
吳文文,〈試論陳淳思想中倫理範疇與天命的對接〉,《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滙編》,2012年6月,頁526-534。
吳展良,〈聖人之書與天理恆常性:朱子的經典詮釋之前提假設〉,《宋史研究集》,第35輯,2005年7月,頁27-62。new window
宋晞,〈宋代學術與宋學精神〉,《宋史研究論叢》,第5輯(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9年),頁1-32。
束鴻俊,〈陳淳的《北溪字義》〉,收入陳來主編,《早期道學話語的形成與演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頁469-503。
李玉峰,〈論陳淳與朱熹理氣論的異同〉,河南開封:河南大學,第21期,2010年,頁189下轉134頁。
李紀祥,〈「讀書」與「入道」:論「陳(淳)、黃(榦)之歧」〉,《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滙編》,2012年6月,頁398-417。
李紀祥,〈入道之序:由「陳(淳)、黃(榦)之歧到李滉《聖學十圖》」〉,《中央大學文學院人文學報》,第24期,2001年12月,頁241-337。後收入氏著,《道學與儒林》(臺北:唐山出版社,2004年),頁67-191。new window
李彩,〈淺談《北溪字義》訓詁特點〉,《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滙編》,2012年6月,頁542-547。
李蕙如,〈南宋陳淳的天道論思想初探〉,《國文天地》,第22卷第9期,總期第261,2007年2月,頁22-27。new window
李蕙如,〈談南宋陳淳對後世的影響〉,《有鳳初鳴年刊》(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學生會),第2期,2005年7月,頁407-420。new window
李蕙如,〈談南宋陳淳對後世的影響〉,《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滙編》,2012年6月,頁630-649。new window
李耀仙,〈《偽古文尚書》與宋明理學〉,收入吳銳編,《古史考》(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第7卷,頁283-294年。
李顯光,〈試論朱熹與陳淳的靜坐觀〉,《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滙編》,2012年6月,頁300-308。
杜保瑞,〈朱陸「鵝湖之會」的倫理學議題〉,「傳統中國倫理觀的當代省思」國際學術研討會,2008年5月16日,頁1-23。
肖永明,〈論朱熹的天理史觀〉,《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1期,2001年,頁7-12。
阮廷瑜,〈宋元理學家之持敬〉,《臺灣教育》第258期,1972年,頁20-24。
孟憲軍,〈淺談朱熹理學思想的形成〉,《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2期,2001年,頁90-92。
林文全,〈朱熹陳淳教育思想及其對當代素質教育的啟示〉,《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滙編》,2012年6月,頁361-368。
林日波,〈真德秀與朱熹弟子交游考〉,《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8年第2期,2008年3月,頁75-79。
邱漢生,〈陳淳的理學思想〉,《中國哲學》第3期,1980年,頁108-135。後收入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主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十六章〈陳淳的理學思想〉,頁490-516。
姜廣輝,〈宋代道學定名緣起〉,《中國哲學》(長沙:岳麓書社,1992年)第15期,頁240-246。
姜錫東,〈論「聖賢氣象」──宋代朱熹、呂祖謙《近思錄》研究之一〉,《宋遼金元史》,第2期,2006年5月,頁40-47。
段凌平,〈朱熹和陳淳與宋代漳州民間宗教〉,《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滙編》,2012年6月,頁369-374年。
范立舟,〈南宋乾道、淳熙年間理學傳衍述論〉,《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4期, 2006年7月,頁127-133。
范立舟,〈乾道、淳熙年間朝野對理學的批評〉,《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4期,2000年7月,頁60-67。
范立舟,〈理學在南宋寧宗朝的境遇〉,《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3期,2002年5月,頁116-126。
范立舟,〈理學發生原由及創始人問題的再考察〉,《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5期,2003年9月,頁93-103。
唐宇元,〈「道統」抉微〉,收入吳銳編,《古史考》(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第7卷,頁251-262。
夏長樸,〈從李心傳《道命錄》論宋代道學的成立與發展〉,收入宋史座談會主編,《宋史研究集》,第36輯(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6年),頁1-65。
徐公喜、鄒毅,〈朱熹道統譜系論〉,《江西社會科學》,第8期,2004年,頁118-121。
桑兵,〈中國思想學術史上的道統與派分〉,《中國社會科學》第3期,2006年,頁171-208。後收入桑兵、關曉紅主編,《先因後創與不破不立:近代中國學術流派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頁1-42。
殷慧,〈簡論陳淳的禮樂思想〉,《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滙編》,2012年6月,頁620-629。
祝平次,〈評余英時先生的《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成大中文學報》,第19期,2007年12月,頁249-298。new window
馬寄,〈下學而上達─陳淳功夫法門探微〉,《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滙編》,2012年6月,頁548-555。
高令印,〈翼羽師門發明義理者陳淳,《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滙編》,2012年6月,頁458-462。
高秀華,〈陳淳對朱子學創立的貢獻〉,《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滙編》,2012年6月,頁491-498。
康永遠、沈少輝整理,〈陳淳世系衍派初考〉,《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滙編》,2012年6月,頁566-597。
張加才,〈《北溪字義》版本新考〉,《中國哲學史》第2期,1998年,頁105-110。
張加才,〈北溪理學心理思想研究〉,《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滙編》,2012年6月,頁437-448。
張加才,〈北溪理學本體論思想探微〉,《北方工業大學學報》第13卷第2期,2001年,頁58-63。
張加才,〈陳淳早期思想進路之檢討〉,《北方工業大學學報》,第12卷第2期,2000年6月,頁62-68。
張加才,〈陳淳哲學知行論研究〉,《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4期,2004年7月,頁23-28。
張加才,〈關於北溪生平的幾個問題〉,《北方工業大學學報》,第14卷第2期,2002年6月,頁26-37。
張永儁,〈宋儒之道統觀及其文化意識〉,《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38期,1990年12月,頁273-312。new window
張亨,〈朱子的志業──建立道統意義之探討〉,《臺大中文學報》,第5期,1992年6月,頁31-80。後收入氏著,《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頁218-267。new window
張京華,〈朱子《近思錄》指略〉,《吉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會版),第26卷第3期,2005年7月,頁102-107。
張樹旺,〈從治道角度看朱熹哲學〉,《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卷第3期,2002年,頁14-18。
曹尚斌,〈宋明理學融貫「道統」思辨述要〉,《中原文獻》,第27卷第2期,1995年4月,頁5-17。
許炎初,〈錢穆賓四先生論中國學術的門戶之見(上)〉,《鵝湖月刊》,第26卷第5期,2000年11月,頁12-25。new window
許炎初,〈錢穆賓四先生論中國學術的門戶之見(下)〉,《鵝湖月刊》,第26卷第6期,2000年12月,頁53-63。new window
許初鳴,〈朱子學說的衛士與傳人─陳淳和《北溪字義》淺議〉,《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滙編》,2012年6月,頁603-607。
許哲娜,〈朱熹與陳淳在漳州的移風易俗活動〉,《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滙編》,2012年6月,頁321-333。
郭曉東,〈論陳淳在「氣稟」與「氣質之性」問題上對朱子的紹述及其與朱子的異見〉,《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滙編》,2012年6月,頁608-619。
陳支平,〈陳淳的神明崇拜觀述論〉,《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滙編》,2012年6月,頁449-457。
陳忠杰,〈白雲岩朱子祠配祀陳北溪的構想〉,《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滙編》,2012年6月,頁598-602。
陳欣雨,〈《北溪字義》之中庸新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杭州師範大學學報),頁17-21。
陳玲、劉婧,〈陳淳哲學思想簡論〉,《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滙編》,2012年6月,頁463-481。
陳凌、陳鏡清,〈芻議開發朱熹、陳淳閩南遺跡的文化旅遊資源〉,《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滙編》,2012年6月,頁350-360。
陳逢源,〈道統的建構──重論朱熹四書編次〉,《東華漢學》第3期,2005年5月,頁223-254年。new window
陳榮捷,〈朱子門人之各方面及其意義〉,《中國文化月刊》第11卷,1980年,頁109-129。new window
陳榮捷、萬先法譯:〈陳淳《北溪字義》英譯本:導言〉,《哲學與文化》第14卷第5期,1987年6月,頁36。後收入《朱學論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7年),頁314-337。new window
陳榮捷著、萬先法譯,〈陳淳北溪字義英譯本導言〉,《哲學與文化》第14卷第5期,1987年,頁26-42。new window
陳鏡清、陳凌,〈試論陳淳與《三字經》之祖述及其蒙學教育特色〉,《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滙編》,2012年6月,頁556-565。
陶希聖,〈孔子的學統與道統〉,《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9卷第10期,1986年10月,頁28-40。new window
傅小凡,〈在理學與心學之間徘徊〉,福建廈門:廈門大學哲學系,2007年2月,頁87-92。
彭永捷,〈論儒家道統與宋代理學的道統之爭〉,《文史哲》第2期,2001年,頁36-42。
景云,〈淺議陳淳的外王思想〉,《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滙編》,2012年6月,頁519-525。
程元敏,〈談四書原來的編次: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孔孟月刊》,第5卷第3期,1966年11月,頁11-13。
費海璣,〈談朱子門人〉,《東方雜誌》,復刊第6卷第2期,1972年8月,頁29-31
黃光亮,〈中國道統思想之研究〉,《臺北商專學報》,第23期,1984年12月,頁1-16。new window
黃秀燕,〈陳淳論語學〉,《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滙編》,2012年6月,頁375-397。
黃俊傑,〈從儒家經典詮釋史觀點論解經者的「歷史性」及其相關問題〉,《臺大歷史學報》第24期,1999年,頁1-28。new window
黃雲生,〈中國道統之淵源〉,《教育學院學報》,第2期,1977年4月,頁1-25。
楊中啟,〈陳淳生命哲學思想之考量〉,《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滙編》,2012年6月,頁482-490。
楊祖漢,〈宋元學案導讀〉,《鵝湖月刊》第6卷第12期,1981年,頁17-22。new window
葛兆光,〈道統、系譜與歷史――關於中國思想史脈絡的來源與確立〉,《文史哲》第3期,2006年,頁48-60。
董金裕,〈朱熹與四書集注〉,《政治大學學報――人文學科類》,第70期上,1995。6月,頁1-13。後更題為〈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收入《朱熹學術考論》(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頁83-107。
虞萬里,〈呂祖謙與《近思錄》〉,《溫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1期,2004年2月,頁8-13。
熊循慶,〈評《詮釋與建構》──陳淳與朱子學〉,《科教導刊‧社會科學學科研究‧哲學研究》,江西南昌:江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 2010年5月,頁49轉57。
翟奎鳳,〈敬以直內‧常惺惺‧靜修──以朱子、陳淳為中心的討論〉,《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滙編》,2012年6月,頁309-320。
趙中偉,〈「仁」的詮釋之轉化與延伸──以朱熹《論語集注》為例〉,《輔仁國文學報》(增刊),2006年1月,頁99-120。new window
趙中偉,〈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老子》及《易傳》之「一」意涵的轉化與發展〉,《輔仁國文學報》,第24期,2007年6月,頁89-131。new window
趙中偉,〈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張載氣化宇宙論探析〉,《輔仁國文學報》,第13集,1998年11月,頁27-65。new window
趙中偉,〈從「物理之後」到「倫理之後」──「元亨利貞」詮釋意涵解析〉,《輔仁國文學報》,第22期,2006年7月,頁29-60。
劉又銘,〈《近思錄》的編纂〉,《中華學苑》,第43期,1993年3月,頁143-169。new window
劉子健,〈宋末所謂道統的成立〉,《兩宋史研究彙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頁249-282。new window
劉煥云,〈朱熹與陳淳之理氣觀及其現代價值之研究〉,《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滙編》,2012年6月,頁283-289。
樂愛國,〈朱熹、陳淳對《中庸》「誠」的新界定〉,《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滙編》,2012年6月,頁334-342。
蔣復璁,〈「宋史道學傳」的意義〉,收入國際宋史研討會秘書處編,《國際宋史研究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史學系,1988年),頁607-612。
鄭天蕙,〈宋代民間童蒙教育研究〉,收入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暨臺灣文學研究所編,《當代的民間文化觀照》(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頁249-271。
鄭宗義,〈論朱子對經典解釋的看法〉,收入鍾彩鈞主編,《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頁95-129。
鄭晨寅,〈陳淳易學思想論略,《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滙編》,2012年6月,頁535-541。
鄭鏞、童順平,〈陳淳教育思想研究〉,《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滙編》,2012年6月,頁509-518。
鄧國光,〈道的本質和承傳──辨韓愈的傳道觀和程朱道統論的分野〉,《孔孟月刊》,第31卷第2期,總期362,1992年10月,頁15-20。new window
鄧慶平,〈論《北溪字義》對朱學概念的規範化解釋〉,《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滙編》,2012年6月,頁423-436。
盧子震,〈論道學之名的形成及其含義的發展〉,《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1期,1999年3月,頁30-34年。
盧其薇,〈聖賢氣象認知的展開――以朱子《近思錄‧聖賢氣象》篇為鵠的〉,《輔大中研所學刊》第16期,2006年10月,頁153-170。new window
賴美惠,〈論朱子的道統觀──以《近思錄》的編纂為探討中心〉,《問學》第6期,2004年4月,頁211-238。new window
錢穆,〈近思錄隨劄〉,《故宮季刊》第17卷第3期,1983年春季,頁1-23。
戴君仁,〈朱子儀禮經傳通解與修門人及修書年歲考〉,《文史哲學報》,第16期,1967年10月,頁1-24年。new window
戴螢,〈《宋史‧陳淳傳》考辨〉,《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7卷,2000年第3期,頁160。
鍾建華,〈淺析朱熹陳淳理學思想對漳州民俗的影響與意義〉,《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論文滙編》,2012年6月,頁343-349。
羅義俊,〈中國道統:孔子的傳統──儒家道統觀發微〉,《鵝湖月刊》,第30卷第7期,2005年1月,頁20-27。new window
嚴佐之,〈《近思錄》與儒家「出處之義」〉,《中華文史論叢》第58輯,1999年5月,頁189-208。

(三)學位論文
1.博士論文
熊琬,《宋代理學與佛學之探討》,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3年。new window
梁承武,《朱子哲學思想之發展及其成就》,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4年。new window
申美子,《朱子詩中的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年。new window
金周漢,《中、韓理學家之文學觀及其影響》,新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年。new window
林佳蓉,《承擔與自在之間─從朱熹的詩歌論其生命趨向的依違》,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new window
黃瑩暖,《朱子所理解的佛教世界─以心性意涵與修持工夫為討論中心》,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new window

2.碩士論文
文炳道,《從道德哲學的觀點論朱子理氣論及心性論》,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元鍾實,《朱熹之心性論》,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近藤朋子,《日本朱子學與藤原惺窩之思想》,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趙顯圭,《朱熹人文教育思想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new window
胡元玲,《朱熹思想中存天理去人欲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鄭素伊,《朱子倫理體系之考察》,臺中: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何佳駿,《近思錄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董金裕先生指導,2001年。
孟淑慧,《朱熹及其門人的教化理念與實踐》,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new window
林明賢,《《近思錄》思想研究》,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葛昌倫,《《宋元學案》成書與編纂研究》,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歷史研究所, 2004年。
朱理鴻,《陳淳哲學思想研究》,湘潭:湘潭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李玉峰,《陳淳理學思想研究》,河南:河南大學中國哲學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劉怡君,《吳澄道德真經註研究─兼論理學與老學的交涉》,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new window
白百伶,《宋元之際朱陸異同論》,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李蕙如,《陳淳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陳志遠,《宋元朱陸思想之傳承》,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林佳靖,《陳淳《北溪字義》研究──性理之學的建構及其發展》,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王志瑋,《黃榦、陳淳對朱學的繼承與發展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9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