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小低年級學童生命教育融入繪本閱讀教學成效之研究
作者:邱秀娥
作者(外文):CHIU, HSIU-E
校院名稱: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邱兆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生命教育生命概念生命態度閱讀理解life educationlife conceptslife attitudesreading comprehens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9
本研究以國小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併採準實驗研究及個案研究法,旨在探討生命教育融入繪本閱讀教學對國小低年級學童在生命概念、生命態度及閱讀理解測驗中的反應情形。其主要發現包括:
一、 目前生命教育實施方式,除隨機教學外,教師也會採用融入繪本閱讀教學方式進行,教師肯定生命教育實施的正面成效,但對課程內容重疊、學生輔導及家庭教育感到憂心。
二、 目前國小閱讀教學實施除個人閱讀外,班級中也會進行全班共讀活動,進行閱讀教學對提升學生閱讀動機、增進識字量及學生輔導有具體成效,但閱讀教學的實施方式在不同學校及班級間存在著差異,成效仍待進一步研究評估。
三、 生命教育融入繪本閱讀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生命概念有顯著差異,控制組高於實驗組;在閱讀理解測驗方面則未有顯著差異;但生命教育融入繪本閱讀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之生命態度有正面成效。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effects of Taiwan children’s life concepts, life attitudes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picture book reading instruction on life education. A sample of 176 elementary school second graders was selected for this study. Research methods of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and case study were adopted in this stud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on life concepts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but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Finally, positive effects of life attitudes were secured for the picture book reading instruction on life education.
壹、中文部分
王秀枝(2012)。應用音樂與繪本於生命教育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童情緒管理和同儕關係影響的探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碩士論文。
丘愛鈴(1989)。台北市國中教師對死亡及死亡教育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莉莉(2011)。繪本應用於國民小學生命教育之行動研究。中台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訓生(2002)。國小高、低閱讀理解能力學生閱讀理解策略之比較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特殊教育學報,16,65-104。new window
吳慧珠(2002)。國民中小學學生生命概念發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吳事穎(2003)。陪小四生閱讀生命---由兒童讀物引導進入生命教育主題教學歷程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秀碧(2006)。生命教育理論與教學方案。台北:心理。
李秋敏(2005)。生命教育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對國小學童生命概念與態度影響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欣蓮(2007)。幼兒的動植物生命概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李秀榛(2008)。國小三年級國語文教學融入生命教育主題之行動研究。高雄示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何怡儒(2010)。各年齡層的生死觀。載於林綺雲主編,實用生死學。台中:華格那。
何鳳眉(2011)。繪本融入生命教育教學之行動研究-以三年級學生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烝增(1997)兒童對死亡的認知與情緒之研究---兒童死亡世界的話與畫。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瑞堂(譯)(2003)兒童故事治療(Jerrold R. Brandell著)(初版三刷)。台北:張老師。
邱秀娥(2000)。國民小學教師生命教育相關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邱淑珮(2005)。生命教育課程-「蜜蜜甜心派」融入綜合活動對國小學童尊重與關懷態度之影響。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邱美雲(2009)。生命故事教學對提昇國小學習障礙學生生命概念理解及人事智能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new window
洪秋蘭(2000)。國中語文學習困難學生閱讀理解與先前知識之評量與診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洪昭岑(2006)。多元智能融入國小低年級生命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以應用繪本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潔芳(2006)。童繪本在生死教育教學中之運用。載於何福田策劃主編,生命教育(頁171-199)。台北:心理。
柯華崴(2011)。閱讀理解---文章與試題範例。中華民國教育部發行。
馬長生(2007)。生命教育繪本教材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實施成效之行動研究─以澎湖縣為例。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孫釗 (2008)潛默之力---生命教育對國小低年級學童心智習性及教師專業成長之影響。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心怡(2009)。生命教育方案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對國小三年級學童尊重與關懷態度之影響。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春美(2004)。生命教育課程融入社會學習領域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知覺表現.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永吉(2005)。生命教育融入國民小學社會學習領域教學成效之探討-以台中縣某國小五年級學生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翎甄(2009)。國小音樂教學融入生命教育對學童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張淑美(1989)。兒童死亡概念之發展研究及其教育應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張淑美(1995)。國中生之死亡概念、死亡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張淑美 (1996)。死亡學與死亡教育:國中生之死亡概念、死亡態度、死亡教育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高雄:復文。new window
張淑美(2000)。生命教育與生死教育實施概況與省思—以台灣省與高雄市中等學校教師對生命教育或生死教育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為例。教育研究資訊,8(3),p72-90。new window
張淑美(2005)。「生命教育」研究、論述與實踐---生死教育取向。高雄:復文。
張淑美(2010)。生死教育。載於林綺雲主編,實用生死學。台中:華格那。
張儷齡(2008)。繪本與生命教育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國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夫美(2010)。九年一貫第一階段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科書生命教育相關內容分析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碩士論文。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new window
教育部(2008)。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取自國教司網站http://www.edu.tw/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326new window
許佳雯(2004)。國小低年級兒童生命概念之探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懿慧(2006)。台南縣市國小教師生命意義感、生命教育態度與生命教育實施狀況之調查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天中(1993)。死亡教育概論Ⅰ-死亡態度及臨終關懷研究。77年初版,4刷。台北:業強。
黃德祥(2000)。小學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聯經。
黃雅文(2005)生命教育核心概念、系統架構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教育
部計畫編號:PG9301-0167
黃雅文(2007)。台日生命教育政策與課程之比較。教育資料與研究。77,159-180。new window
黃朝鴻(2008)。生命教育融入國語文學習領域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生命態度影響之實驗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黃淑芬(2012)。生命教育融入生活課程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人際關係、生命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亦麟(2010)。國小四年級國語習作與教師手冊閱讀理解提問類型分析。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粘淑芬(2009)。繪本融入生命教育課程與教學方案對國小二年級學生生命價值觀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曹伶資(2009)。國小低年級生命教育繪本教學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雲美蓮(2007)。繪本在生命教育應用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二年級為例繪本在生命教育應用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二年級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愛媛(2010)。九年一貫生活學習領域教科書生命教育相關內容分析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佩華(2008)由繪本實施生命教育教學之研究---以國小低年級為例。台
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劉雅筑(2000)。國中學生批判思考創造思考、閱讀理解策略與閱讀理解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鄭博真(1996)。閱讀歷程理論及其對教學的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第八期。取自http://www.socialwork.com.hk/artical/educate/e000951.htmnew window
蔡金霖(2005)。生命教育融入國小三年級國語文學習領域課程之行動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美慧(2009)。生命教育融入國小生活課程對「情意態度」與「生活適應」之影響。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賴明玉(2006)。融入STS理念與生命教育之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學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文綜(2003)。國小教師對生命教育的態度與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金蓉(2011)。以生命教育繪本教學提升國小ㄧ年級學生尊重與關懷能力之行動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蕭惠文(2009)。生命教育融入國小二年級生活課程之行動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蘇登仁(2009)。國民小學教師實施生命教育課程之研究-以雲林縣河岸國小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貳、英文部分
Barry, M. & McGovern M. (2000). Death education: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perspectives of Irish parents and teachers. Death Studies, 24 , 325-333.
Bensley, L.(1975). Death education as a learning experience. Washing D.C.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Childers P., & Wimmer M. (1971). The concept of death in early childhood. Child Development, 42, 1299-1301.
Cotton, C. R., & Range, L. M. (1990). Children’s death concepts: Relationship to cognitive functioning, age, experience with death, fear of death, and hopelessness.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19(2), 123-127.
Crase, D. R. & Crase, D. (1984). Death Education in the schools for older children. In Wass, H., & Corr, C. A. (Eds.) Childhood and death. (pp.345-363).Washing D.C.:Harper & Row.
Hunter S. B., & Smith D. E. (2008). Predictors of children’s understandings of death: Age, cognitive ability, death experience and matern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Omega, 57(2), 143-162.
Jenkin, R. A., & Cavanaugh, J. C. (1985/86).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death and overall cognitive development. Omega, 16, 193-199.
Kane, B. (1979). Children’s concepts of death.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34,141-153.
Kurlychek, R. T.(1977). Death education:Some considerations of purposes and rational. Educational Gerontology: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2,43-50.
Leviton, D. (1977). The scope of death education. Death Education, 1,(1),41-56.
Death Education. In Feifel, H. (Ed.) New meanings of death(pp. 254-73). N. Y.: McGraw-Hill Book. Co.
Nguyen, S. P., & Gelman, S. A. (2002). Four and 6-year olds’ biological concept of death: The case of plants.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 495-513.
Nguyen S. P., & Rosengren K. S. (2004). Parental reports of children’s biological knowledge and misconcep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8(5), 411-420.
Orbach, I., Talmon, O., Kedem, P., & Har-Even, D. (1987). Sequential patterns of five subconcepts of human and animal death in childre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26, 578-582.
Prawat R., & Elsom, B. (1978). Children’s conceptions of death. Child Development, 49, 307-310.
Range, L. M. & Cotton, C. R. (1990). Children’s death concepts:relationship to cognitive functioning, age, experience with death, fear of death, and hopelessness.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19( 2), 123-127.
Reilly, T. P., Hasazi, J. E., & Bond, L. A. (1983). Children’s concepts of death and personal mortality. Journal of Pediatric Psychology, 8(1), 21-31.
Slaughter V. (2005). Young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death. Australian Psychologist, 40(5), 179-186.
Speece, M. W. & Brent, S. B.(1984).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death:A review of three components of death concept. Child Development, 55, 1671-1686.
Willis C. A. (2002). The Grieving process in children: Strategies for understanding, educating, and reconciling children’s perception of death.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29(4), 221-226.
Yang, S. C. & Chen, S. F. (2002). A phenomenographic approach to the meaning of death: A chinese perspective. Death Studies, 26, 143-17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