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河海交會--「外省第二代」詩人的臺灣意象
書刊名:中外文學
作者:陳義芝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 I-chih
出版日期:2000
卷期:29:6=342
頁次:頁211-225
主題關鍵詞:外省第二代詩人臺灣意象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51
  • 點閱點閱:30
期刊論文
1.張漢良(1975)。論詩的意象。創世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瑞騰(1992)。八十年詩選。臺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汪啟疆(2000)。人魚海岸。人魚海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亨泰(1988)。林亨泰全集(6)。林亨泰全集(6)。彰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義芝(1993)。不能遺忘的遠方。不能遺忘的遠方。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白靈(198604)。大黃河。臺北市: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汪啟疆(1995)。海上的狩獵季節。海上的狩獵季節。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義芝(1989)。新婚別。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莊祖煌(1993)。沒有一朵雲需要國界。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Fokkema, Douwe(1997)。文學研究與文化參與。文學研究與文化參與。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家帶(1999)。城市的靈魂。城市的靈魂。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趙士林(1988)。當代中國美學研究概述。當代中國美學研究概述。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驤華(1989)。西方文學批評術語辭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羅青(1972)。吃西瓜的方法。臺北:幼獅文藝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熙載、龔鵬程(1986)。藝概。金楓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劉若愚、杜國清(1979)。中國詩學。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昭瑛(1998)。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馮青(1990)。快樂或不快樂的魚。台北市:尚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沈志方(1991)。書房夜戲。爾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羅青(1977)。捉賊記。洪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羅智成(1999)。傾斜之書。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白靈(1979)。後裔。後裔。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朱徽(1996)。中英比較詩藝。中英比較詩藝。成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余光中(197310)。掌上雨。臺北:大林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林瑞明(1996)。臺灣文學歷史考察。臺灣文學歷史考察。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楊平(1991)。空山靈雨:楊平詩集。空山靈雨:楊平詩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蔣勳(1992)。祝福。祝福。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羅智成(1999)。南方乾廷備忘錄。南方乾廷備忘錄。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南朝梁)劉勰(1971)。文化雕龍,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