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頭圍登瀛吟社之經營與詩作史料整理
書刊名:臺灣文學研究學報
作者:陳麗蓮
作者(外文):Chen, Li Lian
出版日期:2005
卷期:1
頁次:頁23-77
主題關鍵詞:登瀛吟社就正軒喚醒堂十八學士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13
  • 點閱點閱:97
日據時期昭和年間活躍於頭圍庒 (今日宜蘭縣頭城鎮) 的登瀛吟社,受限於史料,一般學者較少研究。個人經田野調查獲得寶貴資料並與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台灣漢詩數位典藏資料庫」中有關登瀛吟社之資料互為補充,觀察該社運作情況及發表的詩作。擊鉢詩吟的作品一般人皆視為填字遊戲,價值不高,社員與日本統治者唱和的行為也被視為「馴化」行為。本文試著從文學經營及傳播的角度重新詮釋登瀛吟社活動。認為登瀛吟社成立之目的在於「研究漢詩、振興漢學及助長地方文化」,並不持別表彰民族思想,也不要求創作作品為人民發聲,其重點在藉由寫作漢詩,帶動地方人士學漢字、漢詩,及使用母語念漢詩,讓漢文化得以傳承。登瀛吟社擊鉢詩吟從積極面來看,則類似今日自辦小型文學獎,可視為鼓勵社員創作,聯絡感情的方式。
期刊論文
1.翁聖峰(20010600)。臺灣古典詩的研究概況。文訊,188,40-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賴鶴洲(1959)。臺灣古代詩文社。臺北文物,8(2),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黃哲永(2002)。明清臺灣傳統文學作家「童蒙教育」的養成教材。臺北。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重修臺灣省通志。重修臺灣省通志。南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莊英章、吳文星(1986)。頭城鎮志。宜蘭:頭城鎮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賴子清(1966)。古今詩粹。台北:賴子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連橫(1977)。臺灣詩薈。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漢光(1971)。臺灣詩錄。臺北: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台灣省通志。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廖一瑾(1999)。臺灣詩史。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文龍(1999)。臺灣的書院與科舉。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江寶釵(1998)。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嘉義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美娥(20040000)。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洪素麗(1982)。夢與旅行。夢與旅行。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登瀛吟社詩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榮春(2002)。李榮春全集(8)李榮春的文學世界。李榮春全集(8)李榮春的文學世界。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林恆州(1993)。鼎社第十四次詩人聯吟會記要。鼎社第十四次詩人聯吟會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林義德(2001)。黑石集。黑石集。基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登瀛吟社擊缽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83)。尚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宋嚴羽(1961)。滄浪詩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梁)鍾嶸(1987)。詩品序,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清)俞正燮(1957)。癸巳存稿,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頭圍登瀛吟社缽擊吟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