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黃春明小說中的場域變遷
書刊名:東海中文學報
作者:高禎臨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Kao, Chen-lin
出版日期:2006
卷期:18
頁次:頁217-237
主題關鍵詞:黃春明現代小說布爾迪厄場域生存心態Huang Chun-mingModern fictionPierre BourdieuFiledsHabitu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17
  • 點閱點閱:37
期刊論文
1.蔡源煌(19770900)。小人物的面具--試論黃春明小說中的表意衝突。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0(9),34-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梁明雄(19930200)。論黃春明的鄉土小說。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1,361-3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翁銘鴻(19980400)。筆寄臺灣的鄉下人--評黃春明小說特質。傳習,16,109-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照(19940800)。吹到臺北的一陣蘭陽風--札記黃春明的作品。聯合文學,10(10)=118,88-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文華(20010800)。殖民與反殖民--論黃春明小說。臺灣文藝,177,62-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敏郎(19940900)。文化秩序與社會秩序:布迪厄(P. Bourdieu)論文化正當性的建構及其再生產。思與言,32(3),113-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瑞明(19991200)。目的與手段之別--試論黃春明與陳映真。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25,321-3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春明(2000)。等待一朵花的名字。台北:皇冠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Bonnewitz, Patrice、孫智綺(2002)。布爾迪厄社會學第一課。台北:麥田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春城(1987)。黃春明前傳。臺北:圓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葉石濤(1987)。臺灣文學史綱。高雄市:春暉出版社:文學界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Bourdieu, Pierre、劉暉(2001)。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與結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春明(1985)。青番公的故事。台北:皇冠文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春明(1985)。鑼。台北:皇冠文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高宣揚(20020000)。布爾迪厄。臺北市:生智文化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春明(1999)。放生。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金健人(1988)。小說結構美學。木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邱天助(20020000)。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桂冠。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春明(1985)。莎喲哪啦‧再見。臺北:皇冠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何欣(1976)。論黃春明小說中的人物。中國現代作家論。台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正惠(1988)。黃春明的困境--鄉下人到城市以後怎麼辦。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