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離詞、辯言與聞道--論戴震《屈原賦注》
書刊名:輔仁國文學報
作者:廖棟樑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ao, Dong-liang
出版日期:2009
卷期:28
頁次:頁329-366
主題關鍵詞:戴震屈原賦注考據文章義理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75
  • 點閱點閱:60
期刊論文
1.汪大白(1996)。屈辭精神與戴震哲學。安徽教育學院學報,1期(總第63期),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潤宣(1999)。論戴震注《騷》的原則與特點。遼寧大學學報,第5期(總第159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建榮(2004)。戴震《屈原賦注》的字詞注釋特色。東華理工學院(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1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徐道彬(2004)。戴震的文學成就初探。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8卷第3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紅英(2005)。義理、考據、文章―戴震的治學之道。中國典籍與文化,3月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隆溪(2005)。中西文化研究十論。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于嘉雲、張恭啟、Keesing, R.(1986)。當代文化人類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雲銘(1994)。楚辭燈。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宏一、葉慶炳(1979)。清代文學批評資料彙編。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開(1992)。戴震評傳。江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少陽(2004)。「文」與日本的現代性。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余英時(2005)。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的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路新生(2006)。經學的蛻變與史學的「轉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褚斌杰(200301)。楚辭要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伽達默爾、洪漢鼎(1992)。真理與方法。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鄔國平、王鎮遠(1995)。清代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戴震、褚斌傑、吳賢哲(1999)。屈原賦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洪湛侯(1984)。楚辭要籍解題。湖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Cassirer, Ernst、甘陽(1985)。人論。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周裕鍇(2003)。中國古代闡釋學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姜亮夫(1993)。楚辭書目五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潘嘯龍、毛慶(2003)。楚辭著作提要。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舜徽(2004)。清人筆記條辨。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戴震、趙玉新(2006)。戴震文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郭維森、許結(1996)。中國辭賦發展史。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戴震、張岱年、安徽古籍叢書編委會(1995)。戴震全書。安徽合肥: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蔡錦芳(2006)。戴震:生平與作品考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英伽頓(1988)。文學的藝術作品。《二十世紀西方美學名著選》下冊。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包亞明(1998)。在語言與現實之問。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李開(1998)。戴震語文學研究。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蔣驥(1998)。山帶閣注楚辭。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王邦釆(2000)。離騷匯訂。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周憲(2004)。二十世紀西方美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徐道彬(2007)。震考據學研究。合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衛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維根斯坦(1994)。美學講演錄。人類困境中的審美精神―哲人、詩人論美文選。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郭全芝(2005)。戴震的《楚辭》研究。《中國楚辭學》第七輯。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郭全芝(2005)。戴震的《楚辭》研究。《中國楚辭學》第七輯。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段玉裁(2006)。戴東原先生年譜。戴震文集,第3次印刷。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