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曹植〈洛神賦〉與〈贈白馬王彪〉詩中的風骨意涵
書刊名:有鳳初鳴年刊
作者:宋定莉
出版日期:2015
卷期:10
頁次:頁571-588
主題關鍵詞:風骨建安文學曹植Vigor of StyleJian'an LiteratureCao Zh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66
  • 點閱點閱:199
期刊論文
1.劉麗華(2009)。從世俗女子到神女「佳人」--試論曹植、阮籍詩賦作品中女性身份定位的差異。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10),119-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馬志英(2009)。性情其人,真誠其文--由曹植詩文看其真性情。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熊燕霞(2009)。《洛神賦》與《洛神賦圖卷》的審美比較。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0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曉莉(2009)。從《詩品》看鐘嶸鐘情于曹植、謝靈運詩歌的原因。作家雜誌,2009(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計懿文(2009)。愁腸難發寄比興--讀曹植《贈白馬王彪》。現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09(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丁國祥(2009)。曹植的一生與其政治情結。現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0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夏日新(2009)。曹植:悲情也刻骨。時代青年(哲思),200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歐陽竹(2009)。曹植筆下女性形象分期研究。華章,2009(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昕語(2009)。《贈白馬王彪》的另類解讀。文學刊,2009(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延玲(2009)。曹植及其友情詩探論。成才之路,2009(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蔓莉(2009)。略論漢賦對建安詩歌的影響。宜賓學院學報,200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袁絲語(2009)。試從《洛神賦》分析曹植的浪漫主義情懷。魅力中國,200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孔楠(2009)。從曹丕曹植的詩歌論與文氣說。今日南國(理論創新版),200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吳茂明(2009)。曹丕和鐘嶸對作家創作風格之品評態度的比較。甘肅理論學刊,200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麗珍(2009)。透過詩歌解讀曹植人格。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程衛華(2009)。余韻奇響--簡論曹植的賦。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林文月(19820600)。蓬萊文章建安骨--試論中世紀詩壇風骨之式微與復興。中外文學,11(1),4-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樊善標(20071006)。從文學研究模式看現代的「建安風骨」論說。東西方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大學中文學院 (會議日期: 2007.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曹植、曹海東、蕭麗華(2003)。新譯曹子建集。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鍾優民(1984)。曹植新探。合肥: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守誠(1998)。曹子建新探。台北:雲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河北師範學院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組(2004)。三曹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小川環樹、吉川幸次郎(1990)。中國詩人選集。清水: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朱緒曾(1985)。曹子建文集。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節(1973)。曹子建詩註。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吉川幸次郎、鍾京鐸(1980)。曹植。林白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曹植(1957)。曹集銓評。文學古籍刊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作耀、匡亞明(2001)。曹操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溥(2007)。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詞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勰、黃叔琳(1973)。注文心雕龍。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祖保泉。司空圖詩品注釋及譯文。香港: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丁金城(1981)。承先啟後的曹子建集。臺中市:永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廖國棟(1985)。建安之辭賦傳承與拓新。台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劉維崇(1977)。曹植評傳。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瑤(1998)。中古文學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曹植、趙幼文(1985)。曹植集校注。臺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徐復觀(1974)。中國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徐復觀(1992)。中國藝術精神。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