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王陽明論「心」的一個側面--以「鏡喻說」為觀察中心
書刊名:有鳳初鳴年刊
作者:謝昀儒
出版日期:2015
卷期:11
頁次:頁19-39
主題關鍵詞:王陽明傳習錄鏡喻工夫境界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46
  • 點閱點閱:195
學位論文
1.林世賢(2010)。孟莊工夫論之比較研究--以「身心之學」為觀察視域(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鄧克銘(2012)。王陽明思想觀念研究。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秦家懿(2013)。王陽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錢鐘書(1978)。管錐篇。臺北:友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方東美(1985)。生生之德。臺北:黎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希逸(2002)。南華真經口譯。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藝(2004)。鏡與中國傳統文化。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立勝(2011)。「身體」與「詮釋」:宋明儒學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杜維明(2001)。人性與自我修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牟宗三(1993)。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許慎、段玉裁(2007)。說文解字。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守仁、陳榮捷(1998)。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錢穆(1986)。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程顥、程頤(2004)。二程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俊傑(1997)。孟學思想史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Heidegger, Martin、孫周興(1994)。林中路。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徐復觀(1980)。學術與政治之間。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郭慶藩、王孝魚(1993)。莊子集釋。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明輝(1991)。儒學與現代意識。臺北: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唐君毅(1986)。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朱熹、黎靖德、王星賢(1999)。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王汎森(20130000)。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王弼、樓宇烈(1999)。王弼集校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張載、章錫琛(1978)。張載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余英時(20140000)。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王守仁、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2014)。王陽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朱熹(2012)。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徐復觀(1988)。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馬淵昌也(2012)。宋明時期儒學對靜坐的看法以及三教合一思想的興起。東亞的靜坐傳統。臺北:臺大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啟屏(2010)。儒家思想中的知行觀--以孟子為中心的討論。臺日學者論經典詮釋中的語文分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