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道法儀式中戲曲化演法和想像
書刊名:戲劇學刊
作者:楊秀娟
作者(外文):Yang, Hsiu-chuan
出版日期:2022
卷期:36
頁次:頁35-86
主題關鍵詞:道教科儀道法儀式靈寶派正一派儀式戲劇Taoist ritesLingbao SectZengyi SectRitual drama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68
  • 點閱點閱:8
期刊論文
1.李豐楙(20010100)。迎王與送王:頭人與社民的儀式表演--以屏東東港、臺南西港為主的考察。民俗曲藝,129,1-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超然(20100300)。早期道教喪葬儀式的形成。輔仁宗教研究,20,27-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呂理政(19900300)。點校「打城全本」。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2,49-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亦園(20001100)。和諧與超越--中國傳統儀式戲劇的雙重展演意涵。民俗曲藝,128,15-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呂玫鍰(20071200)。傳統的再製與創新:白沙屯媽祖進香的「行轎」儀式與徒步體驗之分析。民俗曲藝,158,39-1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謝世維(20140300)。地方宗教中的道法關係:以臺南和意堂為核心的考察。民俗曲藝,183,139-1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豐楙(19950500)。複合與變革:臺灣道教拔度儀中的目連戲。民俗曲藝,94/95,83-1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Lagerwey, John、許麗玲(19960900)。臺灣北部正一派道士譜系。民俗曲藝,103,31-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豐楙(19930800)。由常入非常--中國節日慶典中的狂文化。中外文學,22(3)=255,116-1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超然(20141200)。齋醮壇場與儀式變遷:以道教朝科為中心的討論。華人宗教研究,4,1-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謝宗榮(20081200)。臺灣道教的傳承與道壇生態。宗教大同,7,42-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超然(20120900)。來自死者的殃殺:中古天師道喪葬儀式中的驅邪對象。輔仁宗教研究,13(1)=25,169-1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兆乾(20010300)。儀式性戲劇與觀賞性戲劇。民俗曲藝,130,143-1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超然(20161200)。自我身分、倫理性格與社會象徵:道與法的根本差異與複合現象。華人宗教研究,8,33-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謝聰輝(20020300)。道教齋醮儀式與臺灣常民生活。當代,57=175,30-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林振源(20171200)。地方道教研究:以閩南與臺灣道法二門為中心。臺灣宗教研究,16(2),123-1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許麗玲(19970100)。臺灣北部紅頭法師法場補運儀式。民俗曲藝,105,1-1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楊秀娟(20190900)。《勅水禁壇》科儀的詮釋與想像--以臺南善化道壇鍾昂翰道長為主。輔仁宗教研究,20(1)=39,87-1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姜守誠(2017)。臺南靈寶道派的打城科儀。宗教學研究,116,28-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李豐楙(19920500)。臺灣中南部道教拔度儀中目蓮戲曲初探。民俗曲藝,77,89-1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李豐楙(19910500)。臺灣儀式戲劇中的諧噱性--以道教法教為主的考察。民俗曲藝,71,174-2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呂理政(19900300)。臺南東嶽殿的打城法事。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2,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姜守誠(20111200)。打船醮--南臺灣靈寶道派王醮科儀研究。世界宗教學刊,18,1-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姜守誠(20100600)。南臺灣靈寶道派放赦科儀之研究。世界宗教學刊,15,71-20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葉明生(20010100)。儀式與戲劇--民俗學的考察。民俗曲藝,129,237-2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葉明生(19910300)。巫道祭壇上的奇葩--道士戲。民俗曲藝,70,217-2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楊秀娟(20190200)。制度性與在地化:臺南府城靈寶道壇《獻供》科儀音聲中行為的發生和表現。關渡音樂學刊,29,41-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呂錘寬(2001)。斬命魔與東海黃公--道教儀式中的戲劇性法事及其與小戲源流關係試探。兩岸小戲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0年12月11-13日)。臺北市: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133-1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楊秀娟(2007)。道教正一派普度法事及其唱腔研究:以朱堃燦道長為對象(碩士論文)。臺北藝術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士賢(2006)。台灣釋教喪葬拔渡法事及其儀式戲劇研究--以花蓮縣閩南釋教系統之冥路法事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山田明廣(2008)。道教齋儀の研究(博士論文)。關西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謝忠良(2000)。道教科儀敕水禁壇的儀式音樂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孟逸夫(2017)。權威與實踐:以台灣北部道士為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士賢(2010)。台灣釋教喪葬拔渡法事及其民間文學研究--以閩南釋教系統為例(博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信聰(2000)。幽冥得度:儀式的戲劇觀點--台南市東嶽殿打城法事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戴如豐(2007)。戲謔與神秘--台灣北部正一派紅頭法師獅場收魂法事分析(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呂錘寬(2009)。道教儀式與音樂之神聖性與世俗化。台中: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大淵忍爾(1983)。中國人の宗教禮儀:仏教、道教と民間信仰。東京:福武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洪瑩發、林長正(2013)。臺南傳統道壇研究。臺南市: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閔智亭(1994)。道教儀範。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豐楙、謝聰輝(2001)。濟度大事:臺灣齋醮。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邱坤良(2013)。劇場與道場,觀眾與信眾--臺灣戲劇與儀式論集。臺北:臺北藝術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Turner, Victor Witter、方永德(1993)。慶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姚一葦(1997)。戲劇原理。臺北:書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van Gennep, Arnold、張舉文(2010)。過渡禮儀。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薛藝兵(2003)。神聖的娛樂:中國民間祭祀儀式及其音樂的人類學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Schechner, Richard(2002)。Performance Studies: An Introduction。Routledge。  new window
12.胡志毅(2001)。神話與儀式:戲劇的原型闡釋。上海: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澤洪(1999)。道教齋醮科儀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Turner, Victor W.(1969)。The Ritual Process: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5.Frazer, James George、汪培基(1991)。金枝。臺北:久大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呂錘寬(19940000)。臺灣的道教儀式與音樂。臺北:學藝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Geertz, Clifford、韓莉(1999)。文化的解釋。南京:譚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田仲一成、布和(2008)。中國祭祀戲劇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謝宗榮(2014)。臺灣的道教文化與祭典儀式。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張庚、蓋叫天。戲曲美學論文集。臺北市:丹青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Schechner, Richard(1985)。Between Theater and Anthropology。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new window
22.曹本冶、劉紅(2003)。道樂論--道教儀式的「信仰、行為、音聲」三元理論結構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呂錘寬(2015)。陳榮盛生命史暨道教科儀藝術。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Grimes, Ronald L.(1995)。Beginnings in Ritual Studies。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new window
25.劉枝萬(19740000)。中國民間信仰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甯全真、林靈真(1998)。靈寶領教濟度金書。台北: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呂太古(1998)。道門通教必用全集。台北: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1998)。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台北: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Lagerwey, John、蔡林波、白照傑(2017)。中國社會和歷史中的道教儀式。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淺野春二(2005)。台湾における道教儀礼の研究。東京:笠間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楊士賢(20190000)。臺南喪葬禮俗研究。臺南:臺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蔚藍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謝聰輝(20180000)。追尋道法:從臺灣到福建道壇調查與研究。臺北:新文豐。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葉明生(1996)。福建省龍巖市東肖鎮閭山教廣濟壇科儀本彙編。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容世誠(2009)。戲曲人類學初探。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陳守仁(1990)。香港粵劇研究。中國戲曲研究計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陳守仁(1997)。實地考察與戲曲研究。香港中文大學粵劇研究計畫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劉枝萬(1984)。臺灣民間信仰論集。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Harrison, Jane Ellen、劉宗迪(2016)。古代藝術與儀式。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Lagerwey, John(1987)。Taoist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and History。Collier Macmillan。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振源(2011)。福建詔安的道教傳統與儀式分類。中國地方宗教儀式論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Lin, Chen-yuan(2011)。Consecrating Water and Barring the Altar: the Daoist Exorcist Ritual in Chiao-Liturgies in Northern Taiwan。Exorcism in Daoism: A Berlin Symposium。Berlin:Harrassowitz Verlag Wiesbaden。  new window
3.Schechner, Richard(1976)。From Ritual to Theatre and Back。Ritual, Play, and performance: Readings in the Social Sciences/Theatre。New York:The Seabury Press。  new window
4.山田明廣(2015)。台灣の道教儀禮に見られる「水」。台湾道教における斎儀--その源流と展開。東京:大河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謝世維(20140000)。[經典道教與地方宗教]導論。經典道教與地方宗教。臺北:政大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豐楙(2011)。道法二門:臺灣中北部的道法複合。中國地方宗教儀式論集。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豐楙(1997)。儀式、演劇與廟會、狂歡:一個「常與非常」的觀點。臺灣劇場與文化變遷:歷史記憶與民眾觀點。臺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雨璇(2014)。救贖.赦罪.報償:臺南「打城」法事研究。南瀛歷史、社會與文化 III.變遷中的南瀛宗教。南市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葉春榮(2014)。儀式作為建構:臺南的超度法事。南瀛歷史、社會與文化 III.變遷中的南瀛宗教。南市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禎(2005)。二十世紀中國宗教祭祀戲劇的研究。民間戲劇與戲曲史學論。國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