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運動心理學專有名詞在界定上的爭議及對往後發展的影響
書刊名:中華體育季刊
作者:蔡秋豪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1995
卷期:8:4=32
頁次:頁33-38
主題關鍵詞:運動心理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05
  • 點閱點閱:81
本文旨在嘗試界定運動心理學中幾個較艱澀且常用的英文名詞,以減少初學者在學習上的困難,並希望因此吸引更多人進入運動心理學研究領域,將這門科學更廣泛的推展。
期刊論文
1.詹美玲、王金成(19940800)。四至六歲幼童步態週期雙腳對稱性之研究。體育學報,17,255-2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清和(19920800)。「運動學習/控制」之我見。臺灣體育,62,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Weiner, Bernard(1979)。A theory of motivation for some classroom experiences。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71(1),3-25。  new window
4.Bem, Sandra L.(1974)。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42(2),155-162。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簡曜輝(1985)。心智複演在運動競技上的應用。七十四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大專體育總會 393-3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三福(1993)。運動連續三連勝、三連敗者之歸因研究--因果向度量表之應用。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八十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167-1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美芳、季力康(1994)。性別角色與知覺運動目的的差異。中華民國大專院校八十二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盧居福(1989)。運動員之競賽成敗歸因與成就期型、學習行為及能力知覺的關係(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霖家(1988)。視動行為複演法對棒球擲準成績表現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育寧(1994)。不同頻率的摘略結果獲知對運動技能學習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立里(1990)。體育科系學生的四種性別類型、成就動機與成績表現之關係探討(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潘寶石(1994)。男子鉛球之生物力學分析(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春興(1991)。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春興(19910000)。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臺北市:臺灣東華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