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歷代筆記小說中因果報應故事研究
作者:劉雯鵑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皮述民先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因果報應筆記小說地獄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2
本文以歷代筆記小說為研究對象,全文包含以下幾章: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及目的。因果報應為影響中國文化思想甚巨之宗教觀念,此則反應於小說之中,尤以筆記小說中為最。故本論文以歷代筆記小說作為研究底本,並說明「果報」的定義及筆記小說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果報觀念之演變與盛行之因:在探究歷代果報故事之前,先略述果報觀念之產生、流變以及中國果報觀念盛行之因,以期對果報故事的內容作深入及有系統的探討。
第三章果報故事之內容分析:下分四節,第一節報應的原因,歸納筆記小說中所見之善因、惡因;第二節報應的結果,歸納小說中所見之善報、惡報;第三節功過的計算,說明人死後接受審判時之審查方法與標準以及報應的時限;第四節報應的執行者,說明鬼神對人類行為相對性的獎懲。
第四章果報故事所反映之社會情狀:小說家常藉由故事呈現出己身之思想觀念,同時小說亦可反映出當時之時代背景。故此章就果報故事中報應的依據,歸納出人們對家庭倫理、社會規範、政治規範之要求,以及就報應的因與果以析述中國女性的地位。
第五章果報故事所反映之宗教觀念與行為:第一節歷代的冥界觀,因地獄罪罰為惡報中一個重要部分,就此說明歷代冥界觀之發展差異、冥界的官僚組織、地獄的受刑者以及地獄故事的目的;第二節前世今生之觀念,說明佛教輪迴轉世信仰對果報故事之影響;第三節民間之宗教行為,果報觀念就本質而言即是一種宗教信仰,故有相應的儀式,此歸納故事中所見之宗教行為及解讀宗教行為之深層意涵;第四節神祇信仰,敘述歷代人們所崇奉之神祇,及各神祇信仰之消長與差異。
第六章結論:歸納各章研究所得,對果報故事作一整體綜述。
一、專書之屬
(一)筆記小說
曹 丕(魏) 《列異傳》 《古小說鉤沈》 台北:盤庚出版社 未著出版年月。
干 寶(晉) 《搜神記》 台北:木鐸出版社 民國七十四年七月。
陶 潛(晉) 《搜神後記》 台北:木鐸出版社 民國七十四年七月。
王 琰(南朝) 《冥祥記》 《古小說鉤沈》 出版狀況同前。
吳 均(南朝) 《續齊諧記》 《筆記小說大觀》三編第二冊 台北:新興書局 民國七十年十二月。。
東陽無疑(南朝) 《齊諧記》 《古小說鉤沈》 出版狀況同前。
傅亮、張演、陸杲(南朝) 《觀世音應驗記三種》 北京:中華書局 民國八十三年十一月。
劉義慶(南朝) 《宣驗記》 《古小說鉤沈》 出版狀況同前。
劉義慶(南朝) 《幽明錄》 《古小說鉤沈》 出版狀況同前。
劉敬叔(南朝) 《異苑》 《古小說鉤沈》 出版狀況同前。
牛 肅(唐) 《紀聞》 《筆記小說大觀》三十九編第一冊 出版狀況同前。
李 亢(唐) 《獨異志》 《筆記小說大觀》三編第二冊 出版狀況同前。
李 肇(唐) 《國史補》 《筆記小說大觀》二一編第二冊 出版狀況同前。
李復言(唐) 《續幽怪錄》 《筆記小說大觀》二十編第一冊 出版狀況同前。
封 演(唐) 《封氏聞見記》 台北:廣文書局 民國五十七年六月。
段成式(唐) 《酉陽雜俎》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八一年。
唐 臨(唐) 《冥報記》 《筆記小說大觀》十五編第一冊 出版狀況同前。
張 讀(唐) 《宣室志》 《筆記小說大觀》二十二編第一冊 出版狀況同前。
張 鶩(唐) 《朝野僉載》 《筆記小說大觀》四編第二冊 出版狀況同前。
傅 亮(唐) 《靈應錄》 《筆記小說大觀》三十編第十冊 出版狀況同前。
劉 餗(唐) 《隋唐嘉話》 《全唐小說》 山東:文藝出版社 一九九三年。
方 勻(宋) 《泊宅編》 《筆記小說大觀》三編第二冊 出版狀況同前。
史繩祖(宋) 《學齋占畢》 《筆記小說大觀》九編第六冊 出版狀況同前。
未著撰人(宋) 《鬼董》 《筆記小說大觀》六編第二冊 出版狀況同前。
未著撰人(宋) 《異聞總錄》 《筆記小說大觀》二二編第二冊 出版狀況同前。
朱 翌(宋) 《猗覺寮雜記》 《筆記小說大觀》二十一編第二冊 出版狀況同前。
李 昉(宋) 《太平廣記》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六十四年一月。
李昌齡(宋) 《樂善錄》 《筆記小說大觀》三編第二冊 出版狀況同前。
吳 曾(宋) 《能改齋漫錄》 《筆記小說大觀》二九編第四冊 出版狀況同前。
委心子(宋) 《新編分門古今類事》 《筆記小說大觀》十九編第二冊 出版狀況同前。
洪 邁(宋) 《夷堅志》 台北:明文書局 民國八十三年九月。
徐 鉉(宋) 《稽神錄》 《筆記小說大觀》九編第二冊 出版狀況同前。
郭 彖(宋) 《睽車志》 《筆記小說大觀》二十八編第一冊 出版狀況同前。
章炳文(宋) 《搜神秘覽》 《筆記小說大觀》四十二編第一冊 出版狀況同前。
張齊賢(宋) 《洛陽搢紳舊聞記》 《筆記小說大觀》二十一編第五冊 出版狀況同前。
無名氏(宋) 《分門古今類事》 《筆記小說大觀》十九編第二冊 出版狀況同前。
劉 斧(宋) 《青瑣高議》 《筆記小說大觀》九編第五冊 出版狀況同前。
魯應龍(宋) 《閒窗括異志》 《筆記小說大觀》三編第二冊 出版狀況同前。
鄭玉道、彭仲剛(宋) 《琴堂諭俗編》 《筆記小說大觀》四四編第八冊 出版狀況同前。
元好問(金) 《續夷堅志》 《筆記小說大觀》二十一編第五冊 出版狀況同前。
思善堂編(元) 《夷堅續志》 《筆記小說大觀》四十二編第五冊 出版狀況同前。
王 坼(明) 《稗史彙編》 《筆記小說大觀》三編第四冊 出版狀況同前。
朱國禎(明) 《湧幢小品》 《筆記小說大觀》二十二編第四冊 出版狀況同前。
祝允明(明) 《志怪錄》 《筆記小說大觀》三十編第十冊 出版狀況同前。
施顯卿(明) 《奇聞類紀》 《筆記小說大觀》三十一編第八冊 出版狀況同前。
郎 瑛(明) 《七修類稿》 《筆記小說大觀》三十三編第一冊 出版狀況同前。
陸 粲(明) 《庚巳編》 《筆記小說大觀》十六編第五冊 出版狀況同前。
陸 粲(明) 《說聽》 《筆記小說大觀》十六編第五冊 出版狀況同前。
商 濬(明) 《稗海》 台北:新興書局 民國五十七年十月。
陳 槐(明) 《聞見漫錄》 台北:廣文書局 民國七十五年三月。
趙 弼(明) 《效顰集》 《筆記小說大觀》十編第四冊 出版狀況同前。
閔文振(明) 《涉異志》 《筆記小說大觀》三十一編第九冊 出版狀況同前。
鄭仲夔(明) 《耳新》 《筆記小說大觀》十八編第一冊 出版狀況同前。
鄭 瑄(明) 《昨非庵日纂》 《筆記小說大觀》二十二編第四冊 出版狀況同前。
談孺木(明) 《棗林雜俎》 《筆記小說大觀》二十二編第四冊 出版狀況同前。
王士禎(清) 《池北偶談》 《筆記小說大觀》三編第十冊 出版狀況同前。
王嘉楨(清) 《在野邇言》 《筆記小說大觀》三編第八冊 出版狀況同前。
百一居士(清) 《壺天錄》 《筆記小說大觀》二十一編第八冊 出版狀況同前。
朱梅叔(清) 《埋憂集》 《筆記小說大觀》一編第四冊 出版狀況同前。
羊朱翁(清) 《耳郵》 《筆記小說大觀》一編第九冊 出版狀況同前。
沈起鳳(清) 《諧鐸》 《筆記小說大觀》二編第十冊 出版狀況同前。
佟世思(清) 《耳書》 《筆記小說大觀》八編第十冊 出版狀況同前。
東軒主人(清) 《述異記》 《筆記小說大觀》三編第十冊 出版狀況同前。
青城子(清) 《志異續編》 《筆記小說大觀》一編第十冊 出版狀況同前。
長白浩歌子(清) 《螢窗異草》 《筆記小說大觀》二編第三冊 出版狀況同前。
宣 鼎(清) 《夜雨秋燈錄》 《筆記小說大觀》二十九編第七冊 出版狀況同前。
紀 昀(清) 《閱微草堂筆記》 台南:漢風出版社 民國八十六年三月。
俞 樾(清) 《右台仙館筆記》 台北:廣文書局 民國五十六年十一月。
徐 慶(清) 《信徵錄》 《筆記小說大觀》三編第二冊 出版狀況同前。
梁恭辰(清) 《北東園筆錄》 《筆記小說大觀》一編第八冊 出版狀況同前。
梁恭辰(清) 《勸戒錄類編》 《筆記小說大觀》十二編第一冊 出版狀況同前。
袁 枚(清) 《子不語》 《筆記小說大觀》二編第九冊 出版狀況同前。
袁 枚(清) 《續子不語》 《筆記小說大觀》二編第九冊 出版狀況同前。
破額山人(清) 《夜航船》 《筆記小說大觀》二編第一冊 出版狀況同前。
陳吳琰(清) 《曠園雜志》 《筆記小說大觀》三編第十冊 出版狀況同前。
陸 坼(清) 《冥報錄》 《筆記小說大觀》三編第十冊 出版狀況同前。
陸長春(清) 《香飲樓賓談》 《筆記小說大觀》二編第十冊 出版狀況同前。
許仲元(清) 《三異筆談》 《筆記小說大觀》一編第九冊 出版狀況同前。
許叔平(清) 《里乘》 《筆記小說大觀》一編第十冊 出版狀況同前。
清涼道人(清) 《聽雨軒筆記》 《筆記小說大觀》一編第一冊 出版狀況同前。
屠 紳(清) 《六合內外瑣言》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民國六十九年三月。
閑齋氏(清) 《夜譚隨錄》 《筆記小說大觀》二編第十冊 出版狀況同前。
褚人獲(清) 《堅瓠廣集》 《筆記小說大觀》二十三編第十冊 出版狀況同前。
湯用中(清) 《翼駉稗編》 《筆記小說大觀》三十二編第九冊 出版狀況同前。
程趾祥(清) 《此中人語》 《筆記小說大觀》一編第八冊 出版狀況同前。
楊鳳徽(清) 《南皋筆記》 《筆記小說大觀》一編第一冊 出版狀況同前。
楊式傅(清) 《果報聞見錄》 《筆記小說大觀》三編第十冊 出版狀況同前。
鄒 弢(清) 《三借廬筆談》 《筆記小說大觀》二十八編第十冊 出版狀況同前。
蒲松齡(清) 《聊齋志異》 台北:里仁書局 民國八十年五月。
慵納居士(清) 《咫聞錄》 《筆記小說大觀》二編第六冊 出版狀況同前。
董 含(清) 《蓴鄉贅筆》 《筆記小說大觀》三編第十冊 出版狀況同前。
諸畮箱(清) 《明齋小識》 《筆記小說大觀》二十一編第十冊 出版狀況同前。
樂 鈞(清) 《耳食錄》 《筆記小說大觀》一編第七冊 出版狀況同前。
錢 泳(清) 《履園叢話》 《筆記小說大觀》二編第五冊 出版狀況同前。
龍明子(宋) 《葆光錄》 《筆記小說大觀》三編第三冊 出版狀況同前。
薛福成(清) 《庸盦筆記》 《筆記小說大觀》一編第一冊 出版狀況同前。
戴蓮芬(清) 《鸝砭軒質言》 《筆記小說大觀》二編第三冊 出版狀況同前。
釋晦山(清) 《現果隨錄》 《筆記小說大觀》三編第十冊 出版狀況同前。
(二)其他古籍
《左傳》 《十三經注疏》 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七十八年一月。
《周易》 《十三經注疏》 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七十八年一月。
《尚書》 《十三經注疏》 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七十八年一月。
《禮記》 《十三經注疏》 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七十八年一月。
《論語》 《十三經注疏》 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七十八年一月。
《孟子》 《十三經注疏》 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七十八年一月。
《爾雅》 《十三經注疏》 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七十八年一月。
《孝經》 《十三經注疏》 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七十八年一月。
《詩經》 《十三經注疏》 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七十八年一月。
大藏經刊行會編 《大正新修大藏經》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民國七十二年一月。
于 吉(漢) 《太平經合校》 台北:鼎文書局 民國六十七年七月。
王充撰(漢),黃暉校釋 《論衡校釋》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
方 苞(清) 《方望溪全集》 台北:世界書局 未著出版年月。
司馬遷(漢) 《史記》 台北:七略出版社 民國七十四年九月。
列禦寇(周) 《列子譯注》 嚴捷、嚴北溟譯注 台北:文津出版社 民國七十六年十月。
朱 熹(宋) 《朱文公政訓》 《百部叢書集成》之十八 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五十四年。
朱伯盧(清) 《朱伯盧治家格言釋義》 台北:廣文書局 民國六十九年十二月。
李 昉(宋) 《太平御覽》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八十一年一月。
沈之奇輯註(清) 《大清律輯註》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三年八月。
房玄齡(唐) 《晉書》 台北:鼎文書局 民國六十五年十月。
洪興祖(宋) 《楚辭補注》 台北:長安出版社 民國七十六年九月。
胡應麟(明) 《少室山房筆叢》 台北:世界書局 民國五十二年四月。
班 固(漢) 《漢書》 台北:鼎文書局 民國七十二年二月。
班 固(漢) 《白虎通》 《百子全書》第二七冊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
桓 寬(漢) 《鹽鐵論》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九二年七月。
莊周撰(周),郭慶藩輯 《莊子集釋》 台北:華正書局 七十六年八月。
許慎撰(漢),段玉裁注 《說文解字注》 台北:黎明出版社 民國八十二年七月。
崔 豹(晉) 《古今注》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八五○冊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七十二年。
陳 壽(晉) 《三國志》 台北:世界書局 民國六十一年九月。
陶弘景(梁) 《真誥》 台北:廣文書局 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
陶弘景(梁) 《真靈位業圖》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民國七十六年六月。
郭茂倩(宋) 《樂府詩集》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一三四七冊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七十二年。
張君房(宋) 《雲笈七籤》 台北:自由出版社 民國五十一年八月。
陳夢雷(清) 《古今圖書集成》 台北:鼎文書局 民國六十六年四月。
程頤撰(宋),陳榮捷註解 《近思錄詳註集解》 台北:學生書局 民國八十一年八月。
黃伯祿(清) 《集說詮真》 《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第一輯第二十二冊 李豐楙等編 台北:學生書局 民國七十八年八月。
葛 洪(晉) 《抱朴子》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民國八十七年三月。
趙 翼(清) 《陔餘叢考》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民國六十四年。
墨翟撰(周),吳毓江校注 《墨子校注》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九三年十月。
劉向撰(漢),趙善詒疏證 《說苑疏證》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七十五年十月。
劉安撰,張雙棣校釋(漢) 《淮南子》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七年八月。
劉 勰(齊) 《文心雕龍》 北京:中華書局 二○○○年八月。
劉 呴(後晉) 《舊唐書》 台北:鼎文書局 民國七十四年二月。
歐陽脩、宋祁(宋) 《新唐書》 台北:鼎文書局 民國七十四年二月。
歐陽詢(唐) 《藝文類聚》 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四十九年三月。
應 劭(漢) 《風俗通義》 《筆記小說大觀》三編第一冊 出版狀況同前。
蕭子顯(梁) 《南齊書》 台北:洪氏出版社 民國六十三年七月。
顏之推(北齊) 《顏氏家訓注》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七十年四月。
魏 徵(唐) 《隋書》 台北:鼎文書局 民國七十四年。
魏 泰(宋) 《東軒筆錄》 《筆記小說大觀》二編第三冊 出版狀況同前。
顧炎武(清) 《原抄本故亭林日知錄》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六十八年四月。
顧炎武(清) 《山東考古錄》 《叢書集成新編》第九四冊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民國七十四年。
(三)近人專著
方立天 《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 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民國七十九年六月。new window
中國道教協會編 《中國道教大辭典》 民國八十五年七月。
王秋桂、李豐楙編 《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 台北:學生書局 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
王國良 《顏之推冤魂志研究》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八十四年六月。
王國良 《漢武洞冥記研究》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七十八年十月。
未著編者 《中國佛教總論》(二)︱︱人物與儀軌 台北:木鐸出版社 民國七十六年三月。
任繼愈 《中國佛教史》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一九九三年八月。
任繼愈 《宗教辭典》 台北:思楷出版社 民國九十一年一月。
永 祥 《佛教文學對中國小說的影響》 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民國八十七年二月。
朱天順 《中國古代宗教初探》 台北:谷風出版社 民國七十五年十月。
呂宗力、欒保群 《中國民間諸神》 台北:學生書局 民國八十年十月。
呂大吉 《宗教學通論》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一九九六年十月。
李新灿 《女性主義觀照下的他者世界》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二○○一年十二月。
沈宗憲 《宋代民間的幽冥世界觀》 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民國八十二年三月。
何金蘭 《文學社會學》 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民國七十八年八月。
吳禮權 《中國筆記小說史》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八十四年二月。
佛光大辭典編修委員會 《佛光大辭典》 民國七十七年。
林惠祥 《文化人類學》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八十二年四月。
長春真人編 《正統道藏》 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民國六十六年十月。
侯外廬 《中國思想通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 一九五七年三月。
侯忠義 《中國文言小說史稿》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三年二月。
胡厚宣 《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 台北:大通書局 民國六十一年十月。
苗 壯 《筆記小說史》 浙江:古籍出版社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
俞汝捷 《幻想和寄託的國度︱︱志怪傳奇新論》 台北:淑馨出版社 民國八十年四月。
徐復觀 《徐復觀雜文集》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民國七十年五月。
徐復觀 《中國思想史論集》 台北:學生書局 民國七十年五月。
徐復觀 《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五十八年二月。
桑原騭藏 《中國之孝道》 台北:中華書局 民國六十九年十月。
袁 珂 《中國神話傳說》 台北:里仁書局 民國七十六年九月。
孫昌武 《佛教與中國文學》 台北:東華出版社 民國七十八年。
孫楷第 《中國通俗小說書目》 台北:木鐸出版社 民國七十二年。
梁啟超 《佛學研究十八篇》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八九年三月。
郭景晃 《心理學》 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民國八十二年十月。
郭沫若 《甲骨文全集》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七九年三月。
陳文新 《中國筆記小說史》 台北:志一出版社 民國八十四年三月
陳文新 《中國傳奇小說史話》 台北:正中書局 民國八十四年三月。
陳東原 《中國婦女生活史》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new window
陳擎光 《故宮歷代香具圖錄》 台北: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 民國八十三年。
陳義孝 《佛學常見詞彙》 台北:文津出版社 民國七十三年二月。
陳鵬翔 《主題學研究論文集》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二年十一月。
湯一介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民國七十七年二月。new window
黃安邦編譯 《社會心理學》 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民國八十年四月。
黃彰建 《明代律例彙編》 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民國六十八年三月。
褚贛生 《中國奴婢史》 上海:文藝出版社 一九九五年七月。
馮佐哲、李富華 《中國民間宗教史》 台北:文津出版社 民國八十三年四月。
閔家胤編著 《陽剛與陰柔的變質︱︱兩性關係社會模式》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一九九五年九月。
葛兆光 《中國宗教與文學論集》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八年八月。
慈 怡 《佛教史年表》 台北:佛光出版社 民國七十六年六月。
楊國樞編 《中國人的心理》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七十八年三月。
鄧雲特 《中國救荒史》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七十六年六月。
劉 慧 《泰山宗教研究》 北京:文物出版社 一九九四年四月。
劉道超 《中國善惡報應習俗》 台北:文津出版社 民國八十一年一月。new window
劉葉秋 《歷代筆記概述》 台北:木鐸出版社 民國八十六年七月。
魯 迅 《古小說鉤沈》台北:盤庚出版社 未著出版年月。
魯 迅 《中國小說史略》 台北:谷風出版社 未著出版年月。
鮑家麟編 《中國婦女史論集》 台北:稻香出版社 民國七十七年四月。
蕭登福 《漢魏六朝佛道兩教天堂地獄說》 台北:學生書局 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
薛惠琪 《六朝佛教志怪小說研究》 台北:文津出版社 民國八十四年二月。
顏清洋 《蒲松齡的宗教世界》 台北:新化圖書有限公司 民國八十五年九月。
羅師敬之 《蒲松齡及其聊齋志異》 台北:國立編譯館 民國七十五年二月。
藍吉富 《中國佛教百科全書》 中國佛教百科全書文獻基金會印行 民國八十三年一月。
釋永祥 《佛教文學對中國小說的影響》 台北:佛光文化出版社 民國八十七年三月。
二、論文
(一)期刊論文
丁肇琴 〈唐代再生類小說初探〉 《輔大中研所學刊》第四期 民國八十四年三月。new window
方立天 〈因果報應論述〉(上下) 《哲學與文化》 第二十卷第七、八期 民國八十二年七、八月。new window
方立天 〈中國佛教的因果報應論〉 《中國文化月刊》第七期 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
王 蒙 〈文學三元〉 《文學評論》第一期 一九八七年。
宋光宇 〈中國地獄罪報觀的形成〉 《台灣省立博物館刊》二十六卷 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
侯錦郎 〈從考古、歷史及文學看祭祀用紙錢的源流與遞變〉 《民俗曲藝》 民國八十年七月。new window
酒井忠夫撰,金華譯 〈泰山信仰研究〉 《中和月刊》第三卷第十期 民國五十三年十月。
陳啟新 〈冥紙史話〉 《漿與紙》第十五期 民國八十四年四月。
曹大為 〈中國古代之婦妒〉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 一九九○年四月。
張火慶 〈陰界報應與冥界法庭〉 《鵝湖月刊》 民國七十七年九月。
馮藝超 〈《子不語》中冥界故事研究〉 《中華學苑》第四十四期 民國八十三年四月。
葉慶炳 〈六朝至唐代的他界結構小說〉 《台大中文學報》第三期 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new window
量 齋 〈地獄觀念在中國小說的運用和改變〉 《純文學》第九卷第五期 民國六十年五月。
鄒文海 〈從冥律看我國的公道觀念〉 《東海學報》第五卷第一期 民國五十二年。new window
劉靜貞 〈從損子壞胎的報應傳說看宋代婦女的生育問題〉 《大陸雜誌》九十卷一期 民國八十四年一月。
劉靜貞 〈報償︱︱宋人對親子關係緣起的一種解釋〉 《東吳歷史學報》第二期 民國八十五年三月。new window
蔡凌虹 〈從婦女守節看貞節觀在中國的發展〉 《史學月刊》 一九九二年第四期。
謝仲明 〈因果報應與宗教信仰〉 《中國文化月刊》第八期 民國八十二年八月。
(二)論文集論文
文崇一 〈報的迭替流變〉 《中國人的世間遊戲》 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公司 民國八十四年二月。
余英時 〈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民國七十六年三月。
李豐楙 〈不死的探求︱︱道教信仰的介紹與分析〉 《中國文化新論宗教禮俗篇︱︱敬天與親人》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民國八十二年十二月。
金寶祥 〈和印度佛教寓言有關的兩件唐代風俗〉 《唐史論文集》 甘肅:人民出版社 一九八二年八月。
前野直彬著,千田一惠譯 〈冥界遊行〉 《中國文學論著譯叢》 台北:學生書局 民國七十四年十月。
酒井忠夫 〈功過格的研究〉 《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九二年七月。
韋政通 〈報的概念古今談〉 《中國人的世間遊戲》 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公司 民國八十四年二月。
張又文 〈佛教對中國小說的影響〉 《佛教與中國文學》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一九) 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民國六十七年一月。
楊聯陞 〈報︱︱中國社會關係的一個基礎〉 《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 段昌國、劉紉尼、張永堂譯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民國六十五年九月。
楊國樞 〈報的功能與變遷〉 《中國人的世間遊戲》 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公司 民國八十四年二月。
臺靜農 〈佛教故實與中國小說〉 《佛教與中國文學》 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民國六十七年一月。new window
董家遵 〈從漢至宋寡婦再嫁習俗考〉 《中國婦女史論集》 鮑家麟編著 台北:稻香出版社 民國七十七年四月。
董家遵 〈歷代節烈婦女的統計〉 《中國婦女史論集》 鮑家麟編著 台北:稻香出版社 民國七十七年四月。
蔡英文 〈天人之際︱︱傳統思想中的宇宙意識〉 《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天道與人道》 黃俊傑編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一年五月。
蔡獻榮 〈中國多妻制度的起源〉 《中國婦女史論集》 鮑家麟編著 台北:稻香出版社 民國七十七年四月。
劉枝萬 〈齋醮釋義〉 《台灣民間信仰論集》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
劉紀華 〈中國貞節觀念的歷史演變〉 《中國婦女史論集四集》 鮑家麟編著 台北:稻香出版社 民國八十四年十月。
劉增貴 〈魏晉南北朝時代的妾〉 《中國婦女史論集四集》 鮑家麟編著 台北:稻香出版社 民國八十四年十月。new window
聶崇岐 〈女子再嫁問題之歷史的演變〉 《中國婦女史論集》 鮑家麟編著 台北:稻香出版社 民國七十七年四月。
(三)學位論文
丁 敏 《佛家地獄說研究》 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七十年六月。
王年雙 《洪邁生平及其夷堅志之研究》 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國七十七年六月。new window
片谷景子 《冥報記研究》 台北: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七十年十二月。
任明玉 《中國孝行故事研究》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國八十八年六月。new window
金仁喆 《聊齋志異之宿命觀與果報觀研究》 台北: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七十七年六月。
吳玉惠 《子不語研究》 台中: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七十八年六月。
吳秀鳳 《廣異記研究》 台北: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七十五年六月。
吳聖青 《閱微草堂筆記與子不語中兩性關係研究》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
林雅玲 《宣鼎夜雨秋燈錄及夜雨秋燈續錄研究》 台中: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七十八年六月。
邱芳津 《宋代果報故事研究》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八十八年十二月。
咸恩仙 《話本小說果報觀研究》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國七十八年六月。new window
張瑞芬 《佛教因緣文學與中國古典小說》 台北: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國八十三年六月。new window
陳美偵 《青瑣高議研究》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八十六年六月。
陳嘉麗 《唐代佛道思想小說研究》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八十八年六月。
陳敏瑄 《唐代佛教地獄果報小說研究》 台中:逢甲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九十年六月。
劉靜貞 《宋人的果報觀念》 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七十年六月。
劉滌凡 《唐前果報系統的建構與融合》 嘉義: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八十七年五月。new window
劉苑如 《六朝志怪的文類研究》 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國八十四年六月。
鄭惠璟 《唐代志怪小說研究》 台北: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七十八年六月。
蔡明真 《唐人小說報意識研究》 台北: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八十六年六月。
謝明勳 《六朝志怪他界觀研究》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民國八十一年六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