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依違於古今中外之間--林紓譯/著言情小說研究
作者:劉雪真
作者(外文):Liu, Hsueh-chen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陳俊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林紓林譯小說言情小說現代性浪漫愛言情論述Lin ShuLin Shu’s tarnslaetd novelsromancemodernityromantic lovelove discours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60
摘要
  晚清面臨「千古之大變局」,社會文化變動的能量亦運作於兩性互動的領域,男女情愛在大變局中也產生複雜的轉變過程。西方情愛的觀念主要藉由翻譯言情小說進入中國,林紓為晚清重要的翻譯家,共譯一百八十幾部小說作品,言情為其大宗,尤其空前轟動的《巴黎茶花女遺事》及引發爭議的《迦茵小傳》,更激發了中國小說家寫情的熱忱。林譯言情小說在新舊糾葛、華洋傾軋的社會文化語境下,文本中出現傳統與現代交織的力量,且不斷地牽引拉扯,因而展現了特殊的寫情樣貌。林紓本人基於翻譯的經驗,言情主題在他的創作小說中也有許多迴響。本文即以林譯言情小說及其自撰小說為焦點,探討中西情愛在翻譯小說中交滙的內涵、質素,是否產生關鍵性的影響。而林紓創作的小說剛好可以檢驗產生的變化。由林譯言情小說及創作作品的整體呈現,再加以評估林紓在中國小說寫情傳統的位置。
  本文首先透過時代氛圍的考察,探索林譯小說的風行如何得益於時代環境因素,並確定林譯《茶花女》、《迦茵小傳》之所以撼動人心,「情」為重要的力量。而言情小說風潮的興起,雖夾雜商業因素,卻也由此拓展了寫情的空間,為傳統寫情帶來轉折的契機。其次對於林紓生命情調與文學經驗加以探究,以呈現他何以在近代翻譯文學的舞臺上大展身手,且為傳統寫情帶來了轉折契機的可能因素。再者溯及中西情愛各自不同的源頭與發展,直到西方「現代性」的波濤東來,才開始有所交滙,交滙起點便是林譯言情小說。中國明清以來重情風尚的諸多元素,是林譯言情小說的接受土壤,而西方18世紀末以來普及於社會的浪漫愛,則是林譯言情諸作(原著大多是西方19世紀中晚期作品)蘊藏著的異質因素。最後針對文本的分析,透過勒菲弗爾(André Lefevere)的「重寫」(rewriting)觀念,發掘出林譯言情小說中,同時所呈現傳統與現代因子。接著探索林紓自撰小說中對於寫情波潮的回應 ,然後做出結論。
  林譯小說背後是複雜的晚清民初的現實時空,林譯言情小說文本蘊藏著中西交融、新舊雜陳的寫情世界,它引發了複雜、矛盾而多樣的情感論述與寫情的反應。其中林紓本身創作對寫情的反響,雖以因襲傳統的居多,但在小說中亦呈現了男女交往自由、婚姻自由等訊息,雖只跨出了一小步,但所有反應都可能成為向現代進展的一個動力。可以說,在寫情的中西交匯起點,林譯言情小說啟動了中國小說的寫情從傳統轉型至現代的進程,翻譯文本中的傳統與現代之各種元素,有如撒下的種子,等待時機發芽、成長、蛻變。
Abstract
The late Qing witnessed an unprecedented upheaval in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This social an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became the energies for change in gender interactions, resulting in a mutation of the idea of love. Through novel translations, the Western idea of love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ese society. Lin Shu, who translated over one hundred and eighty English novels into Chinese, i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translator in the late Qing period. Most of the novels he translated are love stories, among them, Bali Chahwanü Yishi gained unprecedented popularity and Joan Haste triggered many controversies. These two books gave rise to an enthusiasm for writing love in Chinese novelists. Being entangled in old and new ideas, Chinese and the Western cultural impacts, Lin’s novels weave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modern, expressing his own idiosyncratic perspective on love. Due to his experiences of being a translator, the theme of love is found in many places in his creative writings. In this dissertation, I will focus on Lin’s novels and translated works to explore the theme of love, to see the influence this theme has over Chinese novels at that time. In my opinion, Lin’s works are the best example to show this influence. Through Lin’s translated works and creative writings, I will evaluate Lin’s accomplishments in the tradition of Chinese love stories.
I will first analyze the social atmosphere of Lin Shu’s time to clarify the historic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of his works, and to prove that the “love” presented in La Dame aux camellias and Joan Haste makes the novels an important force of changing people’s idea of love. Although partly a result of commercial promotions, the growing interest in reading love stories among general public helped broaden the scope of writing love, bringing different savor into the tradition of Chinese love stories. In addition to this, I will also study Lin’s sentiment of life and experiences in writing to show why he could give full play to his talents and create a different scene in the fiel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ove stories. Then I will analyze both the Chinese and the Western philosophy of love respectively by tracing their sources and studying their developments. We will see that, when the trend of modernity spread to the East, these two different ideas of love intermingled with each other. Lin’s translation of the Western love stories serves as an intersection of these two trend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love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literary appreciation. Due to this fact, Lin’s translation of the Western love stories found a large number of readers. And, from eighteenth century on in the West, romantic love had become a major social trend. This fact provides certain heterogeneous elements in Lin’s translations (which are mostly the works of mid and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Finally, I will focus on textual analysis. Through André Lefevere’s philosophy of rewriting, I will try to explore the simultaneous represen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modern in Lin’s translation of love stories. Then I will explore Lin’s response to this phenomenon in his creative writing of love stories.
The period of the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the background of Lin’s novels—was a time of complex social-political upheaval. Lin’s translation of love stories presents a kind of love which includes the old and the new, Chinese and the Western. As a result, it triggers multiple conflicting responses to love discourses. Readers can see the idea of free courtship and free marriage in his novels although he is still greatly influenced by traditional ideas of love. It is just a small step; nevertheless, it serves as an important momentum for bringing love discourse into a whole new stage. We can say that, being at the intersection of Chinese and the Western forms of love, Lin’s translations have transforme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love discourse into a modern form. Th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elements in his novels are like seeds waiting for the right time to germinate, grow up, and then make a qualitative change.
參考文獻
一、文本
林譯小說
(法)小仲馬著,林紓、王壽昌譯:《巴黎茶花女遺事》,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1899年初版)
(美)斯土活著,林紓、魏易譯:《黑奴籲天錄》,台北:魏惟儀,據清光緖27年(1901)武林魏氏刊本影印,1990年。(1901年初版)
(英)莎士比著(蘭姆姐弟改寫),林紓、魏易譯:《英國詩人吟邊燕語》,台北:魏惟儀,據光緖32年(1906)上海商務印書館說部叢書本影印,1990年。(1904年初版)
(英)哈葛德著,林紓、魏易譯:《迦茵小傳》,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1905年初版)
(英)哈葛德著,林紓、魏易譯:《英孝子火山報仇錄》,台北:魏惟儀,據民國3年(1914)上海商務印書館林譯小說叢書本影印,1990年。(1905年初版)
(英)哈葛德著,林紓、曾宗鞏譯:《斐洲烟水愁城錄》,上海:商務印書館,1915年。(1905年初版)
(英)哈葛德著,林紓、魏易譯:《玉雪留痕》,台北:魏惟儀,據民國3年(1914)上海商務印書館林譯小說叢書本影印,1990年。(1905年初版)
(英)哈葛德著,林紓、魏易譯《洪罕女郎傳》,上海:商務印書館,1913年。(1906年初版)
(英)哈葛德著,林紓、魏易譯:《紅礁畫槳錄》,台北:魏惟儀,據民國5年(1916)上海商務印書館說部叢書再版影印,1990年。(1906年初版)
(英)哈葛德著,,林紓、魏易譯:《橡湖仙影》,台北:魏惟儀,據民國3年(1914)上海商務印書館說部叢書再版影印,1990年。(1906年初版)
(英)笛福原著,林紓、曾宗鞏譯:《魯濱孫飄流記》,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年。(1906年初版)
(法)沛那原著,林紓、李世中譯:《愛國二童子傳》,上海:商務印書館,1914年。(1906年初版)
(英)司各德著,林紓、魏易譯:《劍底鴛鴦》,台北:魏惟儀,據民國4年(1915)上海商務印書館說部叢書本影印,1990年。(1907年初版)
(英)卻而司迭更司著,林紓、魏易譯:《孝女耐兒傳》,台北:魏惟儀,據民國4年(1915)上海商務印書館說部叢書本影印,1990年。(1907年初版)
(英)卻而司迭更司著,林紓、魏易譯:《滑稽外史》,台北:魏惟儀,據民國4年(1915)上海商務印書館說部叢書本影印,1990年。(1907年初版)
(英)哈葛德著,林紓、曾宗鞏譯:《 鍾乳髑髏》(上海:商務印書館,1915年) (1908年初版)
(日) 德富健次郎著,塩谷原榮英譯,林紓、魏易譯:《不如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1908年初版)
(英)哈葛德著,林紓、陳家麟譯:《璣司刺虎記》,上海:商務印書館,1914年。(1909年初版)
(英)卻而司迭更司著,林紓、魏易譯:《冰雪因緣》,台北:魏惟儀,據民國4年(1915)上海商務印書館說部叢書本影印,1990年。(1909年初版)
(英)司各德著,林紓、 魏易譯:《十字軍英雄記》,台北:魏惟儀,據民國4年(1915)上海商務印書館說部叢書本影印,1990年。(1907年初版)
(英)卻而司迭更司著,林紓、魏易譯:《塊肉餘生述》,台北:魏惟儀,據民國年間上海商務印書館本影印,1990年。(1908年初版)
(英)柯南達利著,林紓魏易譯:《歇洛克奇案開場》,上海:商務印書館,1908年。(1908初版)
(英)馬支孟德著,林紓,魏易譯:《西利亞郡主別傳》,上海:商務印書館,1915年。(1908年初版)
(英)安東尼賀迫著,林紓、魏易譯:《西奴林娜小傳》,台北:魏惟儀,據民國間上海商務印書館說部叢書本影印,1990年。(1909年初版)
(英)哈葛德著,林紓、陳家麟譯:《雙雄較劍錄》,上海:商務印書館,1910年。(1910年初版)
(法) 森彼得著,林紓、王慶驥譯:《離恨天》,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1913年初版)
林紓作品
林紓:《京華碧血錄》,《近代小說大系》第15冊,南昌:百花文藝出版社,1996年。(1913年初版)
林紓:《金陵秋》,《近代小說大系》第15冊,南昌:百花文藝出版社,1996年。(1914年初版)
林紓:《劫外曇花》,《近代小說大系》第15冊,南昌:百花文藝出版社,1996年。(1915年初版)
林紓:《巾幗陽秋》,《近代小說大系》第15冊,南昌:百花文藝出版社,1996年。(1917年初版)
林紓:《畏廬漫錄》,《近代筆記大觀》(據1922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初版影印),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年。
林紓:《畏廬瑣記》,《近代筆記大觀》(據1922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初版影印),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年。
林紓:《畏廬文集‧詩存‧論文》,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
林紓:《技擊餘聞》,台北:逸文武術文化公司,2010年。
林紓:〈尚恥篇〉,上海:《國際公報》,1923年1月 27日。
林紓,林薇選注:《林紓選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林紓,林薇選注:《林紓選集‧文詩詞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林紓:〈論古文白話之相消長〉,《中國新文學大系‧文學論爭集》,上海:良友圖書公司,1935年。
林紓:〈林述庵哀辭〉,林紓著,林薇選編:《畏廬小品》,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年。
冷紅生(林紓):〈信陵騎客譯《露漱格蘭小傳》序〉,收於錢谷融主編,吳俊標校:《林琴南書話》。
其他譯/著:
(法)小仲馬著,李玉民譯:《茶花女》,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8年。
(法)小仲馬著,夏康農譯,吳鍚德導讀:《茶花女》,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1年。
(日)黑岩淚香著,商務印書館編譯所譯:《懺情記》,上海:商務印書館,1913年。
(清)文康撰,饒彬標點,繆天華校注:《兒女英雄傳》,台北:三民書局,1999年。
(清)吳趼人:《恨海‧情變》,北京:團結出版社,2009年。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清)張肇桐:《自由結婚》(《中國近代小說大系》第2冊,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1年。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4年。
(清)蘇曼殊等著,柳亞子編:《蘇曼殊全集》,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7年。
二、相關中文文獻
(唐)張鷟、(清)徐枕亞,黃瑚、黃珅校注:《遊仙窟‧玉梨魂(合刊)》,台北:三民書局,2007年。
(明)李贄:《焚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明)李贄:《李贄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台北:世界書局,1961年。
(明)袁宏道,錢伯城箋校:《袁宏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明)張翰:《松窗夢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明)湯顯祖:《湯顯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
(明)馮夢龍:《情史》,魏同賢主編《馮夢龍全集》第7冊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7。
(明)黃宗羲:《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
(明)黃宗羲:〈明文案序〉,《續修四庫全書》冊139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永瑢、紀昀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第三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
(清)王韜:《瀛壖雜誌》,台北:廣文書局,1969年。
(清)王韜,王稼句點校:《漫游隨錄圖記》,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
(清)何啟、胡禮垣,鄭大華點校:《新政真詮——何啟、胡禮垣集》,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4年。
(清)李鴻章,(清)吳汝綸編輯:《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台北:文海出版社。
(清)姚鼐選纂:《古文辭類纂》,高雄:世一書局,1973年。
(清)曹雪芹、高鶚原著,其庸等校注:《紅樓夢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
(清)焦循:《劇說》,台北:廣文書局,1970。
(清)陳其元:《庸閑齋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清)陳宏謀輯:《五種遺規》,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清)譚獻:《復堂日記》,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清)吳門拼飲潛夫:〈《春柳鶯》序〉,(清)南北鶡冠史者:《春柳鶯》,台北:天一出版社,1990年。
上海圖書館編:《汪康年師友書札》(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小說管窺錄》,阿英編:《晚清文學叢鈔:小說戲曲研究卷》,北京:中華書局,1960。
《小說叢話》,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公奴(夏頌萊):〈金陵賣書記〉,據上海開明書店1902年版節錄,收入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
「《巴黎茶花女》」廣告,《中外日報》1899年4月24日-25日、4月27-30日、5月4,6,8-11日、5月26-30、 6月1-6日。
「巴黎茶花女遺事、新譯包探案、長生術發售告白」,《游戲報》1899年5月27-28日。
〈本館告白〉,《申報》1872年4月30日。
世:〈小說風尚之進步以翻譯說部為風氣之先〉(1908),收於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
冰心:〈我的故鄉〉,《冰心選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
包天笑:〈在小說林〉,《釧影樓回憶錄》,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9年。
包天笑:〈譯小說的開始〉,《釧影樓回憶錄》,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9年。
自由花:〈《自由結婚》弁言〉,猶太遺民萬古恨著,震旦女士自由花譯:《自由結婚》,《中國近代小說大系》第2冊,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1年。
佚名:〈讀新小說法〉,原刊於《新世界小說報社》第六、七期(1907),收入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
〈求著時新小說啟〉《申報》1895年5月2日、《萬國公報》第77冊(1895年6月)。
「昌言報館告白」,《中外日報》1899年5月3日、9日、21日。
周桂笙:〈《歇洛克復生偵探案》弁言〉,《新民叢報》五十五號 (1904年),馮紫珊編《新民叢報》第十一冊,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本,1966年。
周作人:〈《紅星佚史》譯者序〉,哈葛德、安度闌俱著,周作人譯,《紅星佚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14年。
周作人:〈我學國文的經驗〉,《知堂文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披髮生(羅普):〈《紅淚影》序〉,原見於1909年廣智書局版《紅淚影》,收入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
松岑:〈論寫情小說於新社會之關係〉,《新小說》第17號,1905年6月。
知新室主人(周桂笙):〈《毒蛇圈》 譯者識語〉,《新小說》第8號,1903年10月。
邱煒萲:〈茶花女遺事〉(據1901年刊本《揮塵拾遺》),收入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
施蟄存:〈導言〉,施蟄存主編:《中國近代文學大系.翻譯文學集一》,上海:上海書店,1990年。
紅女史:〈《鴛蝴潮》評語〉,見李定夷《鴛蝴潮》,上海:國華書局,1914年。,收入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
胡適:〈《兒女英雄傳》序〉,《 胡適全集 》第3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病夫(曾樸)〈復胡適的信〉,原載《真美善》第一卷第 12 號,1928年4月。亦收於魏紹昌編:《孽海花資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夏曾佑:〈積雨臥病讀琴南迦茵小傳有感〉,收於(英)哈葛德著,林紓、魏易譯:《迦茵小傳》,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
寅半生:〈讀《迦茵小傳》兩種譯本書後〉,原刊於《遊戲世界》第11期,1907年。,收入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
陳衍:《石遺室詩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1年。
陳希彭:〈《十字軍英雄記》序〉,(英)司各德著:《十字軍英雄記》,台北:魏惟儀,據1914年上海商務印書館說部叢書本影印,1990年。
梁啟超:《新民說》台北:中華書局,1978年。
梁啟超著,夏曉虹點校:《清代學術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梁啟超:〈論報館有益於國事〉,《時務報》1896年8月9日。
梁啟超:〈西學書目表序例〉、〈西學書目表後序〉(1896),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梁啟超:〈康有為嚮用始末〉(1898),《飲冰室專集》(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梁啟超:〈譯印政治小說序〉,《清議報》第一冊,1898年,收於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
梁啟超:〈中國各報存佚表〉,《清議報》第100冊,1901年。
梁啟超:〈《十五小豪傑》第四回譯後語〉,《新民叢報》第六號,1902年,台北:藝文藝書館,1966年影印版合訂本第一冊。
梁啟超:〈中國唯一之文學報《新小說》〉,《新小說》第一號,1902年11月。
梁啟超:〈紹介新著《原富》〉,《新民叢報》第一期,1902年。
梁啟超:〈論小說與群治之關係〉,原刊《新小說》第1 號,1902年11月。
究》 2004年第3期。
飲冰室主人(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緒言〉,原刊《新小說》第1 號,1902年11月。
新小說報社(梁啟超主筆):〈中國唯一之文學報《新小說》〉,《新民叢報》《新民叢報》第十四號,橫濱:新民叢報社,1902年。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章太炎:〈章太炎先生題詞〉,見朱羲冑:《林琴南先生學行譜記四種》(台北:世界書局,1965年。
黃濬:《花隨人聖盦摭憶》,上海:上海書店,1998年。
康有為:〈琴南先生寫萬木草堂圖題詩見贈賦謝〉,《庸言》(三),第一卷第七號,1912。
康有為:〈上海強學分會序〉,張靜盧編《中國近代出版史料初編》,上海:上雜出版社1953年。
康有為:〈《日本書目志》自序〉,姜義華編校:《康有為全集》第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
康有為:〈實理公法全書〉(1888年),《康有為全集》第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郭沫若:〈我的童年〉,收入《郭沫若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
張愛玲:〈國語本《海上花》譯後記〉,張愛玲註譯《海上花落-國語海上花列傳二》,台北:皇冠出版社,2006年。
葉兆言:〈林琴南的悲哀〉,《南方都市報》2001年01月11日。
趙爾巽等:《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管逹如:〈說小說〉(1912),收入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
樹珏(惲鐵樵):〈關於小說文體的通信〉,原刊《小說月報》第7 卷第1 號,1916 年,收入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
幾道、別士(嚴復、夏曾佑):〈本館附印說部緣起〉,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
惲鐵樵:〈《作者七人》序〉,原刊《小說月報》第6 卷第7 號,1915 年7 月,收入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
魏惟儀:《歸去來》,台北:大地出版社,1987年。
「贈書鳴謝」,《申報》1899年6月10日。
嚴復:《瘉壄堂詩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
嚴復,王栻主編:《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嚴復、夏曾佑:〈本館附印說部緣起〉(1897),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
嚴復:〈與《新民叢報》論所譯《原富》書〉,《新民叢報》第七期,1902年。
嚴復:〈甲辰出都呈同里諸公〉(1904),王栻主編《嚴復集》第2冊,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覺我(徐念慈):〈余之小說觀〉之六,原載於《小說林》第9、10期(1908),收入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
「譯印巴黎茶花女遺事」廣告,《游戲報》1899 年6月3 -9日,《字林滬報》1899年6月23日。
三、相關研究書籍
(丹麥)奧爾格‧勃蘭兌斯( Georg Brandes) 著,張道真譯:《十九世紀文學主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
(日)內藤湖南著,吳衛峰譯:《燕山楚水》,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日)溝口雄三著,陳耀文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曲折與展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日)樽本照雄:《林紓冤罪事件簿》,日本大津:清末小說研究會,2008 年。
(日)樽本照雄:《新編增補清末民初小說目錄》,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
(希臘)柏拉圖(Plato)著,王曉朝譯:《會飲篇》、《斐多篇》,台北:左岸文化,2007年。
(法)Escarpit, Robert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5年。
(法)Foucault, Michel著,沈力、謝石譯:《性史》,台北:結構群文化,1990。
(法)司湯達(Stendhal)著,崔示篪譯:《愛情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
(法)陳慶浩:《新編《石頭記》脂硯齋評語輯校》,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1987年。
(法)勞爾‧阿德勒(Laure Adler)著,施康強譯:《巴黎青樓──法國青樓女子的日常生活》,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3年。
(法)戴仁(Jean-pierre Drege)著,李同實譯:《上海商務印書館》,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俄)特洛依茨基著,吳安迪譯:《基督教的婚姻哲學》,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保)基‧瓦西列夫著,趙永穆等譯:《情愛論》,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
(美)Alexander, Jeffrey C.著,吳震環譯《文化社會學:社會生活的意義》,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8年。
(美)C‧E‧布萊克(C. E. Black)著,段小光譯:《現代化的動力:一個比較史的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美)馬泰‧卡林內斯庫(Matei Calinescu)著,顧愛彬、李瑞華譯:《現代性的五副面孔:現代主義、先鋒派、頹廢、媚俗藝術、後現代主義》,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美)莫爾頓‧亨特,趙躍、李建光譯:《情愛自然史》,北京:作家出版社,1988 年。
(美)韓南(Patrick Hanan)著,徐俠譯:《中國近代小說的興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美)韓南(Patrick Hanan)著,王秋桂等譯:《韓南中國小說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美)浦安迪(Andrew H. Plaks):《中國敍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美)威爾‧杜蘭(Will Durant):《世界文明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年。
(美)本傑明.史華茲(Benjamin Schwartz) 著,葉鳳美譯:《尋求富強:嚴復與西方》,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美)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疾病的隱喻》,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3年。
(美)伊恩‧P‧瓦特(Ian P. Watt)著,高原、董紅鈞譯:《小說的興起》,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
(英)以賽亞‧伯林(Isaiah Berlin)著,呂梁、洪麗娟、孫易譯:《浪漫主義的根源》,南京:譯林出版社,2008年。
(英)伊戈頓(Terry Eagleton)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台北:書林出版社,1993 年。
(英)安東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著,趙旭東等譯:《現代性與自我認同》,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英)安東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著,田禾譯:《現代性的後果》,譯林出版社,2000年。
(英)紀登斯(Anthony Giddens)著,周素鳳譯:《親密關係的轉變》,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5年。
(英)羅素(Bertrand Russell)著,文良文化譯:《性愛與婚姻》,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
(英)勞倫斯‧史東(Lawrence Stone) 著,刁曉華譯:《英國十六至十八世紀的家庭、性與婚姻》,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英)A. E.泰勒(A. E. Taylor)著,周濂、朱萬國譯:《蘇格拉底》,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
(捷克)米列娜(Milena Dolezelová-Velingerová)編,伍曉明譯:《從傳統到現代──世紀轉折時期的中國小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德)馬克斯‧舍勒(Max Scheler) 著,羅悌倫等譯:《資本主義的未來》,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
(德)Ulrich Beck & Elisabeth Beck-Gernsheim著,蘇峰山、魏書娥、陳雅馨譯,《愛情的正常性混亂》,台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2007年。
(德)哈貝馬斯(Jürgen Habermas)著,曹衛東譯:《後民族結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德)斐蓮娜.封.德.海登-林許(Verena von der Heyden-Rynsch)著,張志成譯:《沙龍:失落的文化搖籃》,台北:左岸文化出版社,2006年。
(德)葛哈特‧舒爾慈(Gerhard Schulz)著,李中文譯:《浪漫主義》,台北:晨星出版社,2007年。
(德)馬克斯•韋伯(Max Weber) 著,馮克利譯:《學術與政治》,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于桂芬:《西風東漸:中日攝取西方文化的比較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3。
王一川:《中國現代性體驗的發生》,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孔慶茂:《林紓傳》,北京:團結出版社,1998年。
方華文:《20世紀中國翻譯史》,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05年。
方漢奇:《中國近代報刊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方漢奇、陳業劭、張之華:《中國新聞事業簡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3。
王向遠:《翻譯文學導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王佐良:《英國詩史》,南京:譯林出版社,1997年。
王克非:《翻譯文化史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年。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7。new window
王林:《西學與變法──《萬國公報》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王凱符:《八股文概說》,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王晴佳、古偉瀛:《後現代與歷史學:中西比較》,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4年。new window
王德威,宋偉杰譯:《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new window
王蘧常:《嚴幾道年譜》(據商務印書館1936年版影印),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
史和等編:《中國近代報刊名錄》,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史革新:《中國社會通史.晚清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左東嶺:《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左舜生:《中國現代名人軼事》,台中:藍燈出版社,1975年。
皮後鋒:《嚴復大傳》,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伍厚愷:《孤獨的散步者──盧梭》,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朱義祿:《逝去的啟蒙──明清之際啟蒙者的文化心態》,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
朱羲冑:《林琴南學行譜記四種》,台北:世界書局,1961年。
何紹斌:《越界與想像──晚清傳教士譯介史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
何滿子:《中國愛情與兩性關係》,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
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台北:聯經出版社,1978年。
余英時:《現代危機與思想人物》,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
余英時:《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new window
余國藩著,李奭學譯:《重讀石頭記:《紅樓夢》裡的情欲與虛構》,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吳岳添:《法國小說發展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年。
吳寄萍:《改良私塾》,上海:中華書局,1939年。
吳禮權:《中國言情小說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
宋耕編著:《重讀傳統──跨文化閱讀新視野》,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年。
李志宏:《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敍事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2008年。new window
李楠:《晚清民國時期上海小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李福清:《《三國演義》與民間文學傳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李歐梵:《中國現代文學與現代性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李歐梵著,王宏志等譯:《中國現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呂文翠:《海上傾城:上海文學與文化的轉異,1849-1908》,台北:麥田出版社,2009。
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輯》,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
貝京:《歸有光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周建渝:《才子佳人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孟悅:《人.歷史.家園:文化批評三調》,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宗白華《美學散步》,台北:洪範書店,1981年。
林薇:《百年沉浮:林紓研究綜述》,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 年。
阿英編:《晚清戲曲小說目》,上海:上海文藝聯合出版社,1954年。
阿英:《晚清小說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
侯忠義:《中國文言小說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侯運華:《晚清狹邪小說新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
柯慶明、蕭馳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胡適:《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台北:遠流圖書公司,1986年。
胡翠娥:《文學翻譯與文化參與──晚清小說翻譯的文化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年。
夏咸淳:《晚明士風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孫宜學:《中外浪漫主義文學導引》,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2年。
孫毓修:《歐美小說叢談》,上海:商務印書館,1926 年。
時務報館編:《時務報》(影印本),台北:文海出版社,1987年。
秦瘦鷗:《小說縱橫談》,廣州:花城出版社,1986年。
袁進:《中國文學觀念的近代變革》,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袁進:《中國文學的近代變革》,上海: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馬祖毅:《中國翻譯簡史──「五四運動」以前部分》,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4年。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new window
高繼海:《英國小說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商務印書館編:《商務印書館九十年(1897-1987) : 我和商務印書館 》,北京 : 商務印書館,1987年。
張仲禮著,費成康、王寅通譯:《中國紳士的收入》,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年。
張百熙、榮慶、張之洞,《奏定學堂章程‧大學堂附通儒院章程》,收入璩鑫圭、唐良炎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學制演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張枬、王忍之編:《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北京: 三聯書店,1978年。
張俊才:《叩問現代的消息──中國近代文學專題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張俊才:《林紓評傳》,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張樹棟等:《中華印刷通史》,台北:印刷傳播興才文教基金會,2005年。
張靜廬:《中國小說史大綱》,上海:泰東圖書局,1920年。
曹聚仁:《文壇五十年》,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7年。
梁家祿等:《中國新聞業史》,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章開沅、羅福惠主編:《比較中的審視:中國早期現代化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許壽裳:《摯友的懷念:許壽裳憶魯迅》,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郭延禮:《中國近代翻譯文學概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郭廷禮:《中西文化碰撞與近代文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
郭延禮:《近代文學發展史》第二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郭沫若:《少年時代》,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 年。
郭沫若:《我的童年》,收入《郭沫若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
陳大康:《中國近代小說編年》,上海:華東大學出版社,2002年。
陳子展:《中國近代文學之變遷 最近三十年中國文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台北:久大文化公司,1990年。
陳平原:《中國現代小說的起點──清末民初小說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陳平原,《小說史:理論與實踐》,北京:北京大學,2005年。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new window
陳柱:《中國散文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
陳源(陳西瀅):《西瀅閒話》,台北:大林出版社,1969年。
陳福康:《中國譯學理論史稿》,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年。
寒光:《林琴南》,北京:中華書局,1935年。
曾憲輝:《林紓》,福州:福州教育出版社,1993年。
程毅中:《宋元小說家話本集》,齊魯書社,2000年。
黃祥福:《李歐塔》,台北:生智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黃錦珠:《晚清時期小說觀念之轉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new window
黃錦珠:《晚清小說中的「新女性」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楊蔭深:《中國文學家列傳》,台北:中華書局,1973年。
楊聯芬:《晚清至五四:中國文學現代性的發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葉繼元:《核心期刊概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
潘建國:《古代小說文獻叢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廖梅:《汪康年:從民權論到文化保守主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鄒振環:《影響中國近代社會的一百種譯作》,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6年。
鄒振環:《20世紀上海翻譯與文化變遷》,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熊月之:《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熊月之編:《晚清新學書目提要》,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年。
趙瑞蕻:《魯迅《摩羅詩力說》注釋‧今譯‧解說》,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
劉慧英編著:《遭遇解放:1890-1930年代的中國女性》,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年。
劉宏照:《林紓小說翻譯研究》,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年。
歐陽健:《晚清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鄭逸梅:《清末民初文壇軼事》,上海:學林出版社,1987年。
閰折梧:《中國現代話劇教育史稿》,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台北:谷風出版社,未註明出版年。
魯迅:《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魯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
蕭馳:《中國抒情傳統》,台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99年。
賴芳伶:《清末小說與社會政治變遷(1895-1911)》,台北:大安出版社,1994。
錢谷融主編,吳俊標校:《林琴南書話》,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錢理群等:《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修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錢鍾書等:《林紓的翻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
薛綏之、張俊才編:《林紓研究資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
謝慶立:《中國早期報紙副刊編輯形態的演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年。
韓一宇:《清末民初漢譯法國文學研究(1897-1916)》,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韓洪舉:《林譯小說研究──兼論林紓自撰小說與傳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羅榮渠:《現代化新論:世界與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譚林林:《百年宗教與文學》,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
蘇建新:《才子佳人小說演變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顧長聲:《傳教士與近代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四、單篇論文
戈公振:〈中國報紙進化之概觀〉,原載《國聞週報》1927年4卷5期,收於谷長齡、俞家慶編:《中國新聞事業史參考資料》,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台出版社,1987年。
文迎霞:〈從廣告看商務印書館在晚清的小說宣傳〉,《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9卷第3期,2007年5月。
文娟:〈《月月小說》與其他近代四大小說雜誌的比較〉,《陰山學刊》第17卷第6 期,2004 年11月。
方漢奇:〈副刊百年史-《中國文藝副刊史》序〉,《人民日報》,2002 年4月13日。
王木青:〈鴛鴦蝴蝶派小說的唯情主義〉,《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9年第4 期。
王水香:〈從《世說新語》探析魏晉士人的尚情思想〉,《讀與寫雜誌》第4卷第2期,2007年2月。
王宏志:〈魯迅翻譯研究的理念思考〉,《魯迅與「左聯」》,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王志松:〈文體的選擇與創造—論梁啟超的小說翻譯文體對清末翻譯界的影響〉,《國外文學》1999 年第1期。
王昕:〈論清代文人小說敘事的演進——以《兒女英雄傳》為例〉,《求是學刊》第35 卷第4期,2008 年7月。
王國偉:〈簡論林紓的中長篇小說創作〉,《商丘師範學院學報》第20卷第1期,2004年2月。
王培華:〈論歸有光與明中期吳中經世之學〉,《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第1期,2001年1月。
王晶:〈4P&4C視角下的《申報》早期經營策略〉,《青年記者》2007年第22期。
王菊娥:〈跨文化視野下的中國七夕節和西方情人節〉,《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2卷第6期,2009年12月。
王萱:〈林紓的小說理論〉,《東岳論叢》第23卷第6期,2002年11月。
王德威:〈翻譯「現代性」〉,收於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王濟民:〈林紓與桐城派〉,《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6 卷第3 期,2007年5月。
王韜:〈清代文言小說之「雙璧」探微──比較《閱微草堂筆記》與《聊齋誌異》 的創作筆法和價值指向〉,《明清小說研究》2010年第3期。
王繼平〈晚清知識份子的文化轉型〉,《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24卷第5期,2000年10月。
史紅偉:〈略論明清小說中的人物類型化問題〉,《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5期。
布拉德雷(A.C.Bradley):〈莎士比亞悲劇的實質〉,收於楊周翰編選:《莎士比亞評論彙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
朱自清:〈關於寫作答問〉,朱自清《國文教學》,香港;太平書局,1936 年。
牟玉涵:〈18世紀英國感傷小說「重情者」淵源考〉《國際關係學院學報》2008年2期。
何仁富:〈唐君毅的情愛形而上學〉,《孔子研究》2004年第1期,2004年。
何海巍:〈從《申報》的文學稿酬看近代文化觀念的演變〉《文史雜誌》第134期 ,2008年。
余瀟:〈多元化的愛情詩──論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愛情詩的創作〉《語文學刊,(高教版。) 》,2007年第7期。
吳趼人:〈《月月小說》序〉,吳趼人、周桂笙主编《月月小說》第一年第一號,1906年11月1 日。
吳舜華:〈試論曾樸小說對法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借鑒——以《孽海花》人物的典型化描寫為例〉,《中文自學指導》2008年第5期。
吳微:〈「小說筆法」:林紓古文與「林譯小說」的共振與轉換〉,《明清小說研究》2002年第3期。
吳微:〈桐城文章的「別樣風景」—以嚴復、林紓的翻譯為中心〉,《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9年第2期。
妥建清:〈《紅樓夢》與中國文學現代性〉,《紅樓夢學刊》2009年 第3輯。
宋鳴華、林本椿:〈口譯一部茶花女 造就一個翻譯家──記被遺忘的翻譯家王壽昌〉,《中國翻譯》第24卷第4期,2003年7月。
李宏圖:〈現代性的形成和擴展──17、18世紀的世界現代化歷史進程〉,《江蘇社會科學》2002年02期,2002年。
李宗剛:〈對林譯小說風靡一時的再解讀〉,《東嶽論叢》第25卷第6期,2004年11月。
李宗剛:〈對新式教育視野下的林譯小說的再解讀〉,《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第11 卷第4期,2007年7月。
李新燦:〈重詁才子佳人小說的思想文化內蘊〉,《學術交流》2004年第7期,2004年7月。
李瑞良:〈近代出版工作的過渡性和開拓性〉,收於《中國近代現代出版史學術討論會文集》,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0年。
李劍波、晏萌芳:〈試論明代筆記小說的市井化傾向〉,《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5 卷第6 期,2006 年11 月。
李歐:〈論儒俠互補〉,《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1卷第9期,2000年9月。
李歐梵:〈晚明文化〉,收於李歐梵口述、陳建華訪錄:《徘徊在現代和後現代之間》,台北:正中書局,1996年。
李歐梵:〈追求現代性(1895-1927)〉,收於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李歐梵:〈晚清文化、文學與現代性〉,收於李歐梵:《中國現代文學與現代性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李澤彰:〈三十五年來中國之出版業〉,收入張靜廬編:《中國現代出版史料丁編》,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
李鶴鳴(達):〈女子解放論〉,原刊《解放與改造》第1卷第3號(1919年10月),收入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運史研究室編:《五四時期婦女問題文選》,北京:三聯書店,1981年。
杜志軍:〈《紅樓夢》與《花月痕》〉,《紅樓夢學刊》1999年 第1輯。
杜志軍:〈《紅樓夢》與狹邪小說的興起〉,《紅樓夢學刊》1999年第2輯。
杜志軍:〈論狹邪小說對「情」的表現〉,《河北學刊》第23卷第1期,2003年1月。
沈國威:〈《日本書目志》識語〉,收入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
沈國威:〈康有為及其《日本書目志》〉,《或問》2003年No. 5。
沈慶會:〈談《迦因小傳》譯本的刪節問題〉,《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1期,2006年1月。
肖明翰:〈中世紀歐洲的騎士精神與宮廷愛情〉,《外國文學研究》2005年第3期。
周作人:〈日本近三十年小說之發達〉,《周作人先生集‧藝術與生活》,據1936年上海中華書局版影印。,台北:里仁書局,1982年。
周作人:〈中國新文學的源流〉,收入周作人著,楊楊校訂:《中國新文學的源流》,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
周啟明〈魯迅與清末文壇〉,收於薛綏之、張俊才編:《林紓研究資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
周義:〈《紅樓夢》中的「意淫」解〉,《紅樓夢學刊》2001年第3輯,2001年。
季進:〈現代性的追求——海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論之一〉,《當代作家評論》2009年第6期。
林薇:〈「小說界革命」前後的寫情小說〉,《社會科學輯刊》第112期(1997年第5期。
林薇:〈林紓自撰的武小說──《技擊餘聞》最早版本辨正〉,《新文學史料》1999年第3期。
柳鳴九〈懺悔錄譯本序〉,(法)盧梭著,黎星譯:《懺悔錄》,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
阿英:〈關於《巴黎茶花女遺事》〉,收入錢鍾書等著《林紓的翻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
胡適:〈林琴南先生的白話詩〉,收於姜義華編:《胡適學術文集-新文學運動》,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胡適:〈論翻譯──與曾孟樸先生書〉,原刊《胡適文存三集》卷八,收入《胡適全集》第3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年。
茅盾(沈雁冰):〈商務印書館編譯所和革新《小說月報》的前後〉,收入商務印書館編:《商務印書館九十年(1897-1987) : 我和商務印書館 》。
茅盾(沈雁冰):〈解放與戀愛〉,原戴《民國日報》副刊《婦女評論》(1922年3月29日),收入《茅盾全集》第14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
倪世光:〈中世紀騎士行為變化與愛情觀念〉,《世界歷史》2005年第2期。
倪惠穎:〈寫實、傳奇與雅致── 論《浮生六記》的個性化抒寫與文體交融〉,《明清小說研究》2010年第3期。
夏志清:〈新小說的提倡者:嚴復與梁啟超〉,林明德編《晚清小說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
夏志清著, 歐陽子譯:〈《玉梨魂》新論〉,《聯合文學》第1卷第12期,1985年10月。
夏曉虹:〈談林紓的「好名」〉,《中國文化》第1期,1989年12月。
夏曉虹:〈古文家的「新小說」──林紓的長篇小說〉,《文史知識》1996年02期。
夏曉虹:〈晚清報刊廣告的文學史意義〉,《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8年第4期,2008年12月。
孫翀:〈曲終人不見 江上數峰青——論《紅樓夢》的情感空間〉,《紅樓夢學刊》2009年第2輯。
桑兵:〈晚清民國的知識與制度轉型〉,《中山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6期。
袁狄涌:〈林紓的小說創作與西方文學〉,《鎮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1期。
袁進:〈過渡時代的投影——論《玉梨魂》〉,《社會科學戰線》1988年第4期。
袁進:〈試論晚清小說讀者的的變化〉,《明清小說研究》2001年第1期。
袁進:〈沉浮在社會歷史大潮中——論《花月痕》的影響〉,《社會科學》,2005年第4期。
袁進:〈論西方傳教士對中文小說發展所作的貢獻〉,《社會科學》2008年第2期。
郝嵐:〈「林譯小說」與意識形態、出版機構的關係〉,《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
馬泰來:〈林譯提要二十二則〉,陳炳良主編:《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金禧紀念論文集:1932-1982》,香港: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1982年。
康韻梅:〈唐代古文與小說的交涉──以韓愈柳宗元的作品為考察中心〉,《臺大文史哲學報》第六十八期,,2008年5月。new window
張天星:〈汪康年鉛印林譯《茶花女》考論〉,《濟南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4期,2011年。
張勝璋:〈論林紓的文體觀〉,《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4 卷第2期,2008年4月。
張德讓:〈合譯,「合一」〉,《中國翻譯》1999年第4期。
張潔:〈中國近代民營報業經營方略〉,《新聞與寫作》2005年第6期。
張燦輝:〈愛與情-中西「愛」的觀念之比較研究〉,《哲學雜誌》第9期,1994年7月。
張豂子:〈畏廬師近事〉,《禮拜六》第153 期,1922 年3 月19 日。
張麗華:〈略論林紓的教書人生〉,《福建工程學院學報》第5卷第2期,2007年4月。
張麗華:〈晚清小說譯介中的文類選擇—兼論周氏兄弟的早期譯作〉,《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9年第2期。
張灝:〈晚清思想發展試論:幾個基本論點的提出與檢討〉,收入張灝等著,《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晚清思想》,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80。new window
張灝:〈重訪五四,論五四思想的兩歧性〉,收入余英時等著:《五四新論──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台北:聯經出版社,1999 年。
敖麗:〈《聊齋志異》的文體辨析〉,《明清小說研究》2001年第3期。
畢耕:〈重新審視「五四」時期的文言與白話之爭〉,《廣西社會科學》2003年第12期。
畢新偉:〈中國經驗與西方經驗的相遇──林譯《巴黎茶花女遺事》研究〉,《外國文學研
許建中、仇昉:〈從創作主旨到修辭策略:《紅樓夢》「大旨談情」敘事在狹邪小說中的擬仿〉,《紅樓夢學刊》2008年第3輯,2008年。
許衛和:〈論《紅樓夢》中「意淫」的出處及其幽默與意義〉,《漢學研究》第25卷第1期,2007年6月。new window
郭浩帆:〈近代稿酬制度的形成及其意義〉,《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3期。
郭浩帆:〈清末民初小說與報刋業之關係探略〉,《文史哲》2004年第三期。
郭浩帆:〈才子佳人小說形象特徵論〉,《廈門教育學院學報》第8卷第2期,2005年6月。
郭劍鳴:〈從傳統知識轉型到傳統政治轉型:晚清譯書業發展的邏輯與功能--一種知識政治學的解讀〉,《人文雜誌》,2005年第2期。。
陳大康:〈論通俗小說的雙重品格〉,《上海文論》1991年第4期,1991年。
陳大康,〈關於「晚清」小說的標示〉,《明清小說研究》,2004年第2期。
陳大康:〈晚清《新聞報》與小說相關編年(1903-1905)〉,《明清小說研究》2007年第2-3期。
陳大康:〈晚清《新聞報》與小說相關編年(1906-1907)〉,《明清小說研究》2008年第1期。
陳大康:〈晚清《新聞報》與小說相關編年(1908-19011)〉,《明清小說研究》2008年第3期。
陳世敏:〈大眾社會與大眾文化〉,《大眾傳播與社會變遷》,台北:三民書局,1986年。new window
陳世驤:〈中國抒情傳統〉,收於《陳世驤文存》,台北:志文出版社,1975年。
陳亞平:〈感傷辨析〉,《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2卷2 期,2008年3月。
陳東:〈我國近代出版事業特色初探〉,《中國近代現代出版學術討論會文集 》,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0年。
陳俊啟:〈重估梁啟超小說觀及其在小說史上的意義〉,《漢學研究》第20卷第1期,2002年6月。new window
陳俊啟:〈晚清小說的現代性追求:以公案/偵探/推理小說為探討中心〉,收入王璦玲、胡曉真編:《中國現代小說的起點──清末民初小說研究》,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年。
陳衍:〈林紓傳〉(《福建通志》)收入朱羲冑編:《林琴南學行譜記四種》(台北:世界書局,1961年) 之《貞文先生學行記》。
陳然興:〈快感享用、肉身消耗與實惠補償——論《聊齋志異》中的愛欲書寫策略〉,《明清小說研究》2010年第1期。
陳翠英:〈《聊齋誌異》夫婦情義的多重形塑〉,《臺大中文學報》第29期,2008年12月。new window
陳應年:〈商務印書館百年回眸〉,《炎黃春秋》1997年第6期。
陶晶孫:〈急忙說三句曼殊〉,《牛骨集》,上海:太平書局,1944年。
陸海德:〈林紓文法思想對桐城家法的堅持與突破〉,《東方叢刊》2009年第1期。
陸費逵:〈六十年來中國之出版業與印刷業〉,收入張靜廬編《中國出版史料補編》,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
傅麗:〈《紅樓夢》情愛觀構建的哲學解析——兼析《紅樓夢》與晚明啟蒙思潮中尚情思想的關係〉,《紅樓夢學刊》2007年第3輯。
富育光:〈談《紅樓夢》中滿族舊俗〉,《紅樓夢學刊》2001年第1輯。
曾昭旭:〈第一位正視愛情的儒者〉,克爾羅斯基著,唐君毅譯:《先知論愛情》,台北:正中書局,2001年。
游友基:〈林紓《劍腥錄》新論〉,《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2期。
程國賦:〈論唐五代小說的歷史化傾向〉,《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2期。
賀根民:〈錯位與救贖: 晚清小說的慕史觀念〉,《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4期。
開明(周作人):〈林琴南與羅振玉〉,《語絲》第3期,1924年12月1日。
黃明理:〈歸有光的治術儲備──以策問對為核心的討論〉,《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十六期,2008年6月。new window
黃瑞祺:〈現代性的省察─歷史社會學的一種詮釋〉,《台灣社會學刊》19期,1996年3月。new window
楊玉成:〈蔽掩幽光:林紓的古文論與現代性〉(台北:臺灣大學中文系「文學典範的建立與轉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年9月24日-25日),頁13-23。
楊冬:〈論《十九世紀文學主流》及其在東、西方的不同命運〉,《文藝理論研究》2000年03期,。
楊曉明:〈梁啟超小說理論的現代性意義〉,《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11期,2000年。
經盛鴻、鄧若華:〈林紓與《金陵秋》〉,《文史雜誌》2000年第3期。
葛兆光:〈1895年的中國:思想史上的象徵意義〉,《開放時代》2001年第01期。
葛桂錄:〈論王國維的西方文學家傳記〉,《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13期,2001年4 月。
鄒瑞玥:〈林紓與周作人兩代翻譯家的譯述特點—從哈葛德小說The World’s Desire說起〉,《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9年第2期。
鄔國平:〈論歸有光散文創作的兩個主題〉,《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第1期,2009年1月。
雷金慶、李木蘭著,宋耕譯:〈文武之道──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男性建構〉,收於宋耕編著:《重讀傳統──跨文化閱讀新視野》,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年。
雷勇:〈明末清初文藝思潮的演變與才子佳人小說的「情」,《甘肅社會科學》,1994年第二期。
雷若欣:〈從人性的角度看中古基督教內部的愛欲潛流〉;《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 年增刊
雷碧琦:〈褪去肉身的愛情:早期現代醫學文獻中愛情症的演化〉,《臺大文史哲學報》第七十期,2009年5月。new window
廖蓓輝〈從林譯小說看贊助人對譯介活動的操縱〉,《雲夢學刊》第29卷第5期,2008年9月。
翟本瑞:〈西方思想中的「愛」觀(初探)〉,翟本瑞:《思想與文化的考掘》,嘉義:南華大學,1999年。
趙立行、于偉:〈中世紀西歐騎士的典雅愛情〉,《世界歷史》2001 年第4期。
趙光育:〈林紓與「林譯小說」〉,《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 1 期。
趙孝萱:〈無情的道德言說:吳趼人「寫情小說」的情論與道德觀〉,趙孝萱:《鴛鴦蝴蝶派新論》,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2年。
趙琳娜、張瑋:〈人類永恒的主題-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愛情詩歌淺析〉《時代教育》2008年第3期,2008年3月。
趙毅衡〈敘述形式的文化意義〉,《外國文學評論》1990年4期。
劉大先:〈《紅樓夢》的讀者——《兒女英雄傳》的影響與焦慮〉《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第173期,2006年1月。
劉世南:〈談「任俠」──和余英時先生商榷〉,《江西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1卷第4期,2008年8月。
劉半農:〈覆王敬軒書〉,原刊《新青年》第4 卷第3 號,1918 年,收入《文學運動史料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年。
劉德隆:〈稿酬制度的建立對晚清小說繁榮的影響〉,收於郭延禮主編:《愛國主義與近代文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
劉德隆:〈關於《新小説》的「本社徴文啓」,《清末小説から》第51號,1998年10月。
劉慶元:〈1910-1920《小說月報》翻譯小說研究〉,《雲夢學刊》第29卷第4期,2008年7月。
潘紅:〈似是而非說迦茵:林譯《迦茵小傳》中迦茵形象的修辭解讀〉,《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第18卷第3期,2010年9月。
潘紅:〈林譯《迦茵小傳》道德話語的修辭建構〉,《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 年第2 期。
潘懋元:〈福建船政學堂的歷史地位與中西文化交流〉,《東南學術》1998年04期。
蔡元培〈答林君琴南函〉:《北京大學日刊》1919年3月21日,或《新潮》第1卷第4號全文轉載。
蔡志超:〈《畏廬論文》詮評〉,《慈濟技術學院學報》第8期,2006年3月。
蔡英俊:〈抒情精神與抒情傳統〉,收於蔡英俊等著:《中國文化新論‧文學篇》,台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
蔡祝青:〈觸目傷心誠可哀──以《民權報》的論述場域重解《玉梨魂》等哀情小說〉,《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2008年12月。new window
蔡景康、楊慧玲:〈林紓和他的小說理論〉,《福建學刊》1994年第6期。
蔡登山:〈林紓的「口譯者」之一:魏易〉,《新書資訊月刊》民國97年11月號,2008。
鄧偉:〈論「名曰古文,蓋文藝中之一」──試論林紓古文的發展空間〉,《船山學刊》2009第3期。
鄭振鐸:〈林琴南先生〉,收入錢鍾書等著《林紓的翻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
魯迅:〈為了忘卻的紀念〉,《南腔北調集》,《魯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
魯迅:〈由聾而啞〉,《淮風月談》,《魯迅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魯迅:〈致徐懋庸〉( 1933年12月20日),《魯迅書信集》,《魯迅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
魯迅:〈《呐喊》自序〉,見楊澤編:《魯迅小說集》,台北:洪範書店,1994年。
蕭春雷:〈雙城記--福州三坊七巷的靈與肉〉,《華夏地理》,2009年2月。
韓洪舉:〈林紓的「口譯者」考〉,《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3期,2002年6月。郭揚:〈林譯小說口譯者小考〉,《中國文學研究》2008年第4期。
羅列:〈在傳統與現代之間:論林譯《迦茵小傳》中女性形象的重構〉,《外國語言文學(季刊)》第92期,2007年第2期。
羅志田:〈林紓的認同危機與民初的新舊之爭〉,《歷史研究》1995第5期。
羅志田:〈發現在中國的歷史──關於中國近代史研究的一點反思〉,《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1卷第5期,2004年9月。
羅秀美:〈從閨閣女詩人到公共啟蒙者──以近代女性報刊中的論說文為主要視域〉,《興大中文學報》第二十二期,2007年12月。new window
關詩佩:〈從林紓看文學翻譯規範由晚清中國到五四的轉變:西化、現代化和以原著為中心的觀念〉,《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17期,2008年。
蘇雪林:〈林琴南先生〉,原載《人間世》第14期,1934年10月。,收於《林琴南傳記資料》,台北:天一出版社,1981年。
蘇雪林:〈林琴南〉,人間世社(編):《二十今人志》,上海:上海良友圖書公司,1935 年。
鐘明奇:〈論李漁「道學」與「風流」合而為一的情愛理想及其文化選擇〉,《明清小說研究》1998年第2期,1998。
鐘曉華:〈論吳趼人寫情小說〉,《中國文學研究》,2008年第4期。
(法)斯巴蒂(M. Bastid Brugureie):〈清末留歐學生——福州船政局近代技術的輸入〉,陳學洵,田正平編:《中國近代教育史料彙編.留學教育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法)伊夫‧瓦岱(Yves Vadé)講演,田慶生譯:《文學與現代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日)內田道夫:〈林琴南的文學評論〉,收於薛綏,之張俊才編《林紓研究資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
(日)樽本照雄:〈清末民初的翻譯小說──經日本傳到中國的翻譯小說〉,收於王宏志編:《翻譯與創作:中國近代翻譯小說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日)樽本照雄:〈『迦因小伝』に関する魯迅の誤解──漢訳ハガ-ド小考2上〉,《清末小說から》第78號,2005年7月1日。
(日)樽本照雄:〈『迦因小伝』に関する魯迅の誤解──漢訳ハガ-ド小考2下〉,《清末小說から》第79號,2005年10月1日。
(美) 魏愛蓮:〈缺乏機械化的現代性:鴉片戰爭前夕小說形態的改變〉,《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0卷第2期,2010年3月。
(英)艾略特(T.S. Eliot)著,卞之琳譯〈傳統與個人才能〉,收錄於趙毅衡編選《「新批評」文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年。
Huang, MartinW. “Sentiments of Desire: Thoughts on the Cult of qing in Ming-Qing Literature, ”Chinese L iterature: Essays,A rticles, Reviews, Vol. 20,Dec. 1998.
Nygren , Anders “Agape ane Eros”in Alan Soble ed., Eros, Agape and Philia: Readings in the Philosophy of Love, St. Pual, Minnesota:Paragon House, 1989.
五、外文書籍
Anderson , Benedict , Imagined Communities :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 revised edition, London : Verso , 1991.
Geng , Song. The Fragile Scholar: Power and Masculinity in Chinese Culture,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Gieben, Stuard Hall& Bram eds. Formation of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1992.
Haggard, Henry Rider. Joan Haste, Source:http://www.gutenberg.org .Published: 1895。
Haggard, Henry Rider. Colonel Quaritch, V.C., Source:http://www.gutenberg.org .Published: 1888.
Haggard, Henry Rider. Beatrice, Source:http://www.gutenberg.org .Published: 1890.
Haggard, Henry Rider. Mr. Meeson's Will, Source: http://www.gutenberg.org. Published: 1888.
Lee, Haiyan . Revolution of the Heart: A Genealogy of Love, 1900-1950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Lefevere, André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London: Routledge, 1992.
Marchmont , Arthur W. For Love Or Crown , New York: B. W. Dodge & Company , 1901

Scott, Sir Walter. The Betrothed,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2009.
Singer, Irving. The Nature of Love, Vol 1: Plato to Luther, 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lf Chicago Press, 1984.
Venuti ,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六、學位論文
妥建清:《頹廢与中國現代性的近代起源(1573-1644)》,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1年
呂文翠:《現代性與情色烏托邦──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研究》,台北: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呂立德:《林琴南古文理論研究》,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1年。new window
彭明偉:《五四時期周氏兄弟的翻譯文學之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6年。new window
潘少瑜:《清末民初翻譯言情小說研究:以林紓與周瘦鵑為中心》,台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new window
蔡明純:《西文東漸:近代中國「外國文學門」的成立與發展》,台北:東吳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蔡祝青:《譯本外的文本:清末民初中國閱讀視域下的《巴黎茶花女遺事》》,台北: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
七、網路資料
劉錚:〈張愛玲讀什麼外國書?〉,參見「國際在綫-華夏文化」,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3601/2005/05/25/882@558346.htm。
蘇雪林:〈《海濱故人》的作者廬隱女士〉,原載《中華日報》副刊第21卷第十期,1959年5月10日) ,「蘇雪林散文集線上閱讀」:http://www.hs520.net/Article/hs/hsmr/200708/1286.htm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