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朱熹蒙書的習慣說
書刊名:鵝湖
作者:李玉梅
作者(外文):Lee, Yu-mei
出版日期:2007
卷期:32:7=379
頁次:頁32-41
主題關鍵詞:朱熹蒙書習慣說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58
  • 點閱點閱:45
期刊論文
1.熊秉真(19990600)。歷史上的幼教與童年--若干中國式的假設與呈現。本土心理學研究,11,203-2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Anderson, N. C.(1980)。The clinical assessment of thought,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I. The definition of terms and evaluation of their reliability。Arch of general psychiatry,36,1315-1321。  new window
3.曾凡貞(1998)。中國傳統家訓起源探析。廣西右江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1(4),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謝思烽(1999)。論自傳詩人杜甫--兼論中國和西方的自傳詩傳統。文學遺產,10(3),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詹世友(20011100)。論實踐性教化。哲學與文化,28(11)=330,1034-1056+107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Liu, Ts'un-yan(1967)。Yuan Huang and his Four Admonitions。Journal of the Oriental Society of Australia,5(1/2),108-132。  new window
7.何乏筆(20000900)。修身.個人.身體--對楊儒賓「儒家身體觀」之反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0(3)=39,293-30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俊傑(20020300)。中國思想史中「身體觀」研究的新視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541-5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崔根德、金聖基(1993)。《朱子家禮》在韓國之受容與展開。國際朱子學會議。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37-2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梓(2002)。傳統啓蒙教育的使命--朱熹的論說。中華文明的二十一世紀新意義第四屆學術研討會:傳統中國教育與二十一世紀的價值與挑戰。湖南:岳麓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Lee, Feng-Jihu(1993)。Emotivism, Prescriptivism, Confucianism and Moral Education(博士論文)。University of Reading。  new window
圖書
1.郭曉川(2000)。中西美術史方法論比較。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韓錫鐸(1993)。中華蒙學集成。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Watson, John B.(1919)。Psycholog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Behaviorist。J. B. Lippincott Company。  new window
4.高明(1975)。大戴禮記今註今譯。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柯永河(1997)。習慣心理學:古今中外的習慣探討與研究(歷史篇)。台北:張老師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魯士春(1998)。先秦容禮研究。台北:天工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澤厚(1999)。中國思想史論。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布萊恩.特納、馬海良(2000)。身體與社會。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柯永河(1994)。習慣心理學:寫在晤談椅上四十年之後(理論篇)。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宗桂(1988)。中國文化概論。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Hull, C.(1943)。Principles of behavior。New York。  new window
12.葛兆光(2003)。中國古代社會與文化十講。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Kinney, Anne Behnke(1995)。Chinese views of childhood。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new window
14.姜義華(1997)。新譯禮記讀本。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朱熹。漢書.藝文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朱熹(2002)。童蒙須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葛兆光(2000)。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趙忠心(1997)。古今家教文萃。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徐少錦(1993)。中國歷代家訓大全。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徐少錦(2003)。中國家訓史。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呂友仁(1998)。禮記全譯孝經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黃壽祺(2001)。周易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朱熹。小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王先謙(1954)。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關鴻羽(2003)。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馬鏞(1994)。中國家庭教育史。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何懷宏(2002)。倫理學是什麼。北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王仁湘(1997)。飲食與中國文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陳詔(2001)。中國饌食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Elias, Norbert、王佩莉(1998)。文明的進程--文明的社會起源和心理起源研究,第一卷:西方國家世俗上層行為的變化。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Fast, Julius、戚辛夫(1971)。身體語言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Goffman, E.、徐江敏、李姚軍(1992)。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朱熹。朱子全書.朱子語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喬桑(1991)。蒙學全書。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姜國柱(1997)。儒家人生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鄭石岩(1998)。身教。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Brokaw, Cynthia Joanne、杜正貞、張林(1999)。功過格:明清社會的道德秩序。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O'Neill, John、張旭春(1999)。身體形態--現代社會的五種身體。春風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楊儒賓(19930000)。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熊秉真(2000)。童年憶往--中國童年的歷史。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楊伯峻(1984)。孟子譯注。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蘇文擢(2002)。言行論。儒學論稿。香港:邃加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蓉(1997)。習說。曾國藩胡林翼劉蓉羅澤南詩文選譯。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振邦(1999)。不是教科書的教育書--讀《民間勸善書》。依書直說。香港:臭皮匠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袁嘯波(1995)。[民間勸善書]導言。民間勸善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來(2000)。蒙學與世俗儒家倫理。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來(1995)。蒙學與世俗儒家倫理。國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應星(2000)。身體政治與現代性問題。新史學--多學科對話的圖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鄭文惠(2002)。空間形式與文化權力。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蘇文擢(1978)。論儒家言行之基本態度。淺語集。香港:華南印刷製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Jacques, Gemet(2000)。童蒙教育(十一-十七世紀)。法國漢學(第八輯)--教育史專號。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Strathem, Andrew、王業偉(1999)。習慣還是習性?記憶、身體和變化的各種理論。身體思想。潘陽:春風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徐梓(1991)。訓蒙教約。蒙學要義。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Piaget, Jean、傅統先(1984)。遊戲的規則。兒童的道德判斷。瑞士:山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廖炳惠(1993)。兩種「體」現。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