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歷史的謊言‧鄉土的真實――李喬小說創作研究
作者:黃小民
作者(外文):Huang, SiaoMin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李進益
嚴紀華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李喬歷史素材小說反抗書寫後殖民後設Lee ChiaoHistorical source material novelRebel writtenPost-colonialmeta-posi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71
Lee Chiao is one of the most abundant writers of Taiwan's literary creation. His first novel published in 1959, and he continues to create until now. Not only his writing time has been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but also he deals with the multi subject matters. The era of Li Chiao growth, there are a lot of important matters in Taiwan. He saw the vibrancy of the Taiwanese establish their own country step by step. From desert to lush, he recorded his feeling of Taiwan and Taiwanese in his creations. His creations departure from his own childhood memories, record the familiar people and things, the voice for the minority, and then extended to the care of the social state. In the literatures of Li Chiao, full of his passion and love of this world, especially the love of Taiwan, he was born and growth.
This thesis discusses Li Chiao's short stories and novels and refer others comments. The main scope of discussion is related to the local theme works in short story; In addition, the main scope of discussion of the novels is the creation of the historical material.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study of Li Chiao’s life and proves and discusses with his related works of fiction. The objective is to construct the author's writing background.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Li Chiao’s the most important concept of writing "resistance" by in-depth reading.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shaping process of rebel, and the rebel presented in the novel.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novels were written in the historical material, and combined with the "post-colonial theory”. Continuation of the fourth chapter of the novel works about Taiwan's history and Post-colonial thinking, use Li Chiao-related works of fiction and cultural discourse as the main scope of discussion to segregate of Taiwan as a principal of the thinking and shaping process in the fifth chapter. The sixth chapter is about Li Chiao’s special creative skills. In the seventh chapter, addition to the summary of the discussion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tudy and combined with the personal claims of writers proposed staging Li Chiao works with its history in Taiwan's literary status and influence.
李喬是臺灣文壇創作量最豐富的作家之一。其第一篇小說作品於1959年發表,至今仍不斷的進行創作,不但寫作的時間已經超過半世紀,且處理的題材相當豐富多元。李喬所生長的年代,是台灣經歷許多重大事件的年代,他看到了充滿生命力的台灣人,一步一腳印的踩踏出自己可以安身立命的土地,從荒蕪到繁茂,他筆下所記錄的正是他所見所感受到的台灣與台灣人,他的創作從自身童年的記憶出發,到紀錄身邊熟悉的人事物,為弱勢族群發聲,進而擴大到對社會國家的關懷,在李喬的文學中,看到了他對這個世界的熱情與愛,尤其是對他生於斯長於斯的臺灣之愛。
本論文以李喬的短篇小說與長篇小說為主進行討論,並參考其相關評論。短篇小說主要的討論範圍在於與鄉土主題有關的作品;另外,長篇小說的主要討論範圍則在於以歷史素材為主的創作。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是以李喬生平的外緣研究,加入其相關的小說作品進行佐證與討論,目地在於建構作者較正確的書寫背景。第三章從李喬重要的書寫概念「反抗」為主題分析,以深入閱讀方式,藉此找出作者反抗意念的形塑過程,以及在小說文本中所呈現的反抗方式。第四章中主要以歷史素材書寫的長篇小說為主要討論的文本,結合「後殖民理論」思考為主軸進行析論。延續第四章小說作品中關於台灣的歷史與後殖民思考的脈絡,在第五章中以李喬相關的小說作品與文化論述為主要討論範圍,從中離析作者對於以臺灣為一個主體性的思考與形塑的過程。第六章是關於李喬特殊創作技巧的討論。最後的第七章除了總結本論文的討論重點之外,並以本論文中的研究為基礎,佐以作家個人的主張,提出目前李喬作品的分期與其在臺灣文壇上的歷史地位與影響。
一、 李喬專著:
(一)李喬短篇小說著作
《飄然曠野》(台北:幼獅出版社,1965)。
《戀歌》(台北:水牛出版社,1968)。
《晚晴》(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人的極限》(台北:現代潮出版社,1969)。
《山女》(台北:晚蟬出版社,1970)。
《恍惚的世界》(高雄:三信出版社,1974)。
《李喬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5)。
《心酸記》(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0)。
《告密者》(台北:台灣出版社,1985)。
《共舞》(台北:學英出版社,1985)。
《強力膠的故事》(台北:文鏡文化事業公司,1985)。
《兇手》(台北:文鏡文化事業公司,1985)。
《三腳馬》(台北:名流出版社,1986)(與鄭清文、陳映真合集)。
《慈悲劍》(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3)。
《李喬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3)。
《李喬短篇小說全集》(苗栗:苗栗縣立文化局,1999)。
《李喬短篇小說精選集》(台北:聯經出版社,2000)。
(二)李喬長篇小說著作
《山園戀》(台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71)。
《痛苦的符號》(高雄:三信出版社,1974)。
《結義西來庵》(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77)。
《青青校樹》(台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78)。
《寒夜》(台北:遠景出版社,1980)。
《孤燈》(台北:遠景出版社,1980)。
《荒村》(台北:遠景出版社,1981)。
《情天無恨-白素貞逸傳》(台北:遠景出版社,1980)。
《藍彩霞的春天》(台北:遠景出版社,1980)。
《台灣我的母親》(台北:草根出版社,1995)。
《埋冤一九四七埋冤》(基隆:海洋台灣出版社,1996)。
《重逢―夢裡的人:李喬短篇小說後傳》(台北:印刻出版社,2005)。
《咒之環》(台北:印刻出版社,2010)。
(三)李喬文化評論著作/其他編、著作
《台灣人的醜陋面》(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
《台灣運動的文化困局與轉機》(台北:前衛出版社,1989)。
《台灣文化造型》(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
《台灣文學造型》(高雄:派色出版社,1992)。
《小說入門》(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6)。
《1986台灣小說選》(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
《72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85)。
《1995、1996台灣文學選》(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
《台灣當代小說精選〈1945-1988〉》(台北:新地出版社,1991)。
《我的心靈簡史―文化台獨筆記》(台北:望春風文化事業公司,2010)。
二、一般專著:
王德威:《小說中國》(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
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new window
王溢嘉:《精神分析與文學》(台北:野鵝出版社,1999)。
古繼堂:《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
白少帆:《現代台灣文學史》(遼寧:遼寧大學出版社,1987)。
朱德生:《實踐、異化和人性》,(台北:森大圖書,1991)。
朱雙一:《戰後台灣新世代文學論》(台北:揚智出版社,2002)。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
李仕芬:《女性觀照下的男性》(台北,聯合文學,2000)。
李鈞:《存在主義文論》(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
杜書瀛:《文學原理-論創作》(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9)。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2)。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事業,1992)。
余英時等著:《知識份子十二講》(台北:立緒文化,1999)。
余英時等著:《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份子》(台北:聯經出版事業,1995)。
吳錦發編:《1988台灣小說選》(台北:前衛出版社,1989)。
宋國誠:《後殖民論述―從法農到薩依德》(台北:擎松圖書出版,2003)。new window
周婉窈:《台灣歷史圖說》(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金健人:《小說結構美學》(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
周伯乃選譯:《存在主義與現代文學》(台北:立志出版社,1970,再版)。
柯慶明:《文學美綜論》(台北:大安出版社,2000)。new window
姚榮松、鄭瑞明主編:《李喬的文學與文化論述:第五屆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國立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研究所,2007年)。
高宣揚:《進入精神分析的世界》(台北:洞察出版社,1987)。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出版,2001)。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
尉天驄:《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示業公司,1980)。
張素貞:《細讀現代小說》(台北:東大圖書,1986)。
許琇禎:《台灣當代小說縱論:解嚴前後(1977-1997)》,(台北:五南圖書,2001)。
許素蘭:《認識李喬》(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3)。
許素蘭:《給大地寫家書―李喬》(台北:典藏藝術,2008)。
陳秀容:《佛洛姆的人本主義》,(台北:唐山出版社,1992)。
陳芳明:《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台北:麥田出版,1998)。
陳芳明:《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出版,1998)。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2002)。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北:麥田出版,2011年,增訂二版)。new window
陳鼓應:《存在主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增訂二版)。
陳萬益主編:《大河之歌―鍾肇政文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桃園:桃園縣文化局,2003)。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主編:《解嚴以來臺灣文學國際會議論文集》(台北:萬卷樓,2000)。
許俊雅:《日據時期臺灣小說創作形式之探討》(台北:文史哲,1995)。
陸志平、吳功正著:《小說美學》(台北:五南圖書,1993)。
曾慶元:《西方現代主義文藝思潮評述》(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
彭瑞金:《文學評論百問》(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92)。
彭瑞金;《台灣文學探索》(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
彭瑞金:《泥土的香味》(台北:東大圖書,1980)。
傅騰霄:《小說技巧》(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勞思光:《存在主義哲學新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
傅佩榮:《荒謬之超越》〈第一章:荒謬之感受階段〉(台北:黎明文化,1989)。
楊照:《文學的原像》(台北:聯合文學出版,2000)。
楊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1998)。
楊昌年:《現代小說》(台北:三民書局,2002)。
楊澤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台北:時報文化,1994)。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1999,再版)。
董小英:《敘述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1)。
趙知悌:《現代文學的考察》(台北:遠景出版社,1978,再版)。
趙遐秋、呂正惠:《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
趙博雅:《認識沙特》(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4)。
齊邦媛:《千年之淚》(台北:爾雅出版社,1980)。
鄭明娳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4)。
鄭明娳編:《當代台灣評論大系》(台北:正中書局,1993)。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出版社,1998,修訂8版)。
蔡源煌:《當代文化理論與實踐》(台北:雅典出版社,1996,三版)。
黎活仁編:《台灣後設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
羅鋼:《敘事學導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
龔翰熊:《20世紀西方文學思潮》(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
龔鵬程編:《台灣的社會與文學》,(台北:東大圖書,1995)。
三、學位論文:
王志仁:《台灣客家小說移民書寫之探究―以吳濁流、鍾理和、鍾肇政、李喬作品為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王淑雯:《大河小說與族羣認同-以《台灣人三部曲》、《寒夜三部曲》、《浪淘沙》為焦點的分析》,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王慧芬:《台灣客籍作家長篇小說中人物的文化認同》,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邱如君:《李喬《藍彩霞的春天》中娼妓形象與反抗哲學之研究》,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李祖琛:《七十年代台灣鄉土文學運動析論》,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李展平:《太平洋戰爭書寫―以陳千武《活著回來》、李喬《孤燈》、東方白《浪淘沙》為論述場域》,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吳欣怡:《敘史傳統與家國圖像:以呂赫若、鍾肇政、李喬為中心》,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吳雅蓉:《超越悲劇的生命美學──論鍾理和及其文學》,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吳慧貞:《李喬短篇小說主題思想與象徵藝術研究》,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林偉淑:《《現代文學》小說創作及譯介的文學理論研究【1960-1973】》,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林慶文:《當代台灣小說的宗教關懷》,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new window
紀俊龍:《李喬短篇小說研究》,逢甲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張令芸:《土地與身分的追尋―李喬《寒夜三部曲》》,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
陳美滿:《李喬短篇小說之女性人物研究》,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
陳鵬翎:《李喬短篇政治小說研究》,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
黃綺君:《李喬文學作品中的客家文化研究》,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黃雅慧:《李喬短篇小說人物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
楊明慧:《台灣文學薪傳的一個案例―由吳濁流到鍾肇政、李喬》,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楊素萍:《李喬「寒夜三部曲」之客家女性形象研究―以葉燈妹為核心》,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楊傳峰:《《寒夜三部曲》女性角色研究》,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劉純杏:《李喬長篇小說研究》,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劉弈利:《台灣客籍作家長篇小說中女性人物研究―以吳濁流、鍾理和、鍾肇政、李喬所描寫日治時期女性為主》,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5。
鄭雅文:《李喬短篇小說研究》,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蔡佳玲:《歷史、傷痕、二二八―李喬後殖民歷史小說《埋冤一九四七埋冤》研究》,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賴松輝:《《寒夜三部曲》研究》,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盧翁美珍:《李喬《寒夜三部曲》人物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
顏鳳蘋:《從《埋冤1947埋冤》史料應用看二二八事件與當時的台灣社會》,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四、單篇論文:
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第91期,1993年11月。
白先勇:〈現代文學的回顧與前瞻〉,《現代文學》復刊號第1期,1978年12月。
呂正惠:〈「政治小說」三論〉,《文星》第103期,民國71年6月。
第18期,2001年1月,頁53-62。
岑溢成:〈存在主義與人文主義〉,《鵝湖第8卷第7期》,1983年1月。new window
柯塞(Lewus A Coser)著,邱澎生譯:〈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當代》第91期,1993年11月。
姚一葦:〈文學往何處去-從現代到後現代〉,《聯合文學》,第13卷6期,1997年4月。
Robert Humphrey著,徐言之譯:〈意識流小說〉,《中外文學》第六卷第3-4期,1977年8月9月。new window
馬健君:〈存在主義〉,《聯合文學第十二卷.第七期》1996年5月。
楊耐冬:〈「後設小說」探微〉,《書評》第24期,1996年10月。
葉石濤:〈兩年來的省籍作家及其小說〉,《幼獅文藝》第29卷6期,1968年12月。
葉石濤:〈世界文學的寫實主義與台灣新文學的寫實主義〉,《文學臺灣》第34期,2000年4月。
謝凡:〈現代人的苦悶-透視存在主義的人生觀〉,《輔仁人文學報第3期》1973年12月。
五、翻譯書籍:
艾布拉姆斯(M. H. Abrams)著,朱金鵬、朱荔譯:《歐美文學術語辭典》(北京:北京大學,1990)。
巴托莫爾(Tom Bottomore)著,廖仁義譯:《法蘭克福學派》(台北:桂冠圖書,1998)。
馬‧布雷得伯里(Malcolm Bradbury)、詹‧麥克法蘭(James McFarlan)編,胡家巒譯:《現代主義》(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卡謬(Albert Camus)著,劉俊餘譯:《反抗者》,(台北:三民書局,1980,再版)。
Terry Eagleton著‧吳新發:《文學理論導讀》(台北:書林出版社,1998)。
佛斯特(E. M. Forster)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出版社,2002,重排修訂版)。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葉頌壽譯:《精神分析引論‧新論》,(台北: 志文出版社,1993,再版)。
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賴其萬等譯:《夢的解析》(台北:志文出版社, 2000)。
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楊遠嬰譯:《瘋癲與文明》(台北:桂冠圖書,1998)。
傅柯(Michel Foucault)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出版社, 2001)。
保羅‧富爾基埃著(Paul Foulquie) ,高秋雁審譯:《存在主義》(台北:結構出版群,1989)。
亞斯培(Karl Jaspers)著,葉頌姿譯:《悲劇之超越》(台北:巨流圖書,1974年,三版)。
祁克果(Sren Aabye Kierkegaard)著,牧野譯《人的永恆性》(台北:源成文化,1976)。
Rudolph Schaffer著,張康樂譯:《母親角色》(台北:允晨文化,1987)。
帕特里莎‧渥厄(Patricia Waugh)著‧錢競、劉雁濱譯:《後設小說-自我意識小說的理論與實踐》(台北:駱駝出版社,1995)。
廚川白村:《苦悶的象徵》(台北:志文出版社,1995,再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