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時空觀念與黃帝信仰──秦漢改制思想探析
作者:范瑞紋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林聰舜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秦漢改制陰陽五行時空觀念黃帝大一統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5
本文所謂改制,非指一般政治制度上之變革,而專指為彰顯朝代更迭之特有制度的變換。秦漢改制,時間斷限於秦始皇至漢武帝時代的改制活動──改正朔與易服色──為討論焦點,並以漢武帝太初元年(104B.C.)的改制為重。
秦始皇在一統天下後的第一年(秦始皇26年,221 B.C.)即改制,然西漢的改制卻長達一百零二年(漢高祖元年206 B.C.─漢武帝太初元年104 B.C.)。此中差異與歷程的推演,除攸關陰陽五行理論的修正外,也蘊藏帝國思維的調整。
先秦時代,鄒衍五德終始說盛行,原為北方燕王所設計之受命預言──大一統帝王當屬水德──廣為流傳,亦為秦始皇所接受,於是即位之初即改制水德、服色尚黑。漢代秦而起,各項制度幾襲秦制,亦包括水德與服色。因而議漢當改德為土、服色尚黃之聲屢屢不絕。文帝時代,賈誼以儒生角度,提出「天下和洽」、「當改正朔」的禮制觀點;公孫臣則以「土德之應黃龍見」之符應思想提出改制。但礙於丞相張蒼的堅持與新垣平的裝神弄鬼,改土尚黃理想終未能實現。武帝朝始,改制觀點多元發展:董仲舒以「更化」及「應天」結合天人、陰陽家與儒家思維;司馬遷則以「曆紀敗壞,宜改正朔」之現實角度提議改制;司馬相如的〈天子游獵賦〉,更展現作者對於帝國體制高度的領悟能力,再再鼓舞著漢武帝改制。
西漢初期,統治階級對黃老之術熱烈追求、社會上天人感應思想盛行。但「天」作為信仰仍太過空泛,缺乏具體形象。黃帝則不同;黃帝作為一個民族想像的共同體,或是帝王希冀自身的長生不老與帝國長治久安的崇拜對象,在西漢改制時期都臻於高峰。因之,可以說黃帝信仰是天信仰收斂之後所折射出來之特殊現象。漢武帝的改土尚黃,除仍受陰陽五行思想影響之外,更重要的是其對於大一統中央集權帝國那種天下一家、家天下傳之無窮欲望的展現。
西漢改土尚黃意義深邃。它既滿足當時社會上所流行土勝水的期待,也隱含了火生土的理想;一個「土」字,不但包裹住了大一統中央集權的時空觀念,也傳遞了西漢人對於黃帝的特殊信仰,更摻入了儒家堅持和平的信念於其中。漢武帝改制,即在選擇由水改土的過程中逐步建構出一套較秦更為成熟的大一統中央集權之帝國意識形態。
參考文獻

一、傳統文獻(照作者年代順序排列)

戰國‧商鞅,《商君書》,《四部備要》(子部)54,臺北:中華書局,1983。
戰國‧鶡冠子,《鶡冠子》,《四部備要》(子部)72,臺北:中華書局,1981。
漢‧毛公傳、 鄭元箋,唐‧孔穎達等正義,《毛詩正義》,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
漢‧賈誼,《新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1。
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81。
漢‧董仲舒撰,賴炎元註釋,《春秋繁露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漢‧劉向著,民國‧盧元駿註譯,《說苑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
漢‧劉向著,民國‧王守謙等譯,《戰國策》,臺北:臺灣古籍,1996。
漢‧劉歆撰,晉‧葛洪集,《西京雜記》,北京:北京書局,2000。
漢‧劉熙撰,《釋名》,《四部叢刊》正編3,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漢‧伏勝撰,鄭玄注, 清‧陳壽祺輯校,《尚書大傳‧洪範》,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
東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新校本漢書集注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86。
東漢‧班固,《白虎通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
東漢‧何休注,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
東漢‧趙岐注,《孟子注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
東漢‧袁康,《越絕書》,《四部備要》(史部)48,臺北:中華書局,1980。
東漢‧應劭,《風俗通義》,《四部備要》(子部)64,臺北:中華書局,1966。
東漢‧徐幹,《中論》,臺北:世界書局,1975。
東漢‧王符撰,清‧汪繼培箋《潛夫論》,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
魏‧王弼、韓康伯注 ,唐‧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
魏‧王肅注,《孔子家語》,臺北:中華書局,1979。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
晉‧司馬彪補志,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臺北:鼎文書局,1981。
晉‧陳壽撰,劉宋‧裴松之注,《新校本三國志注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80。
晉‧郭璞注,《穆天子傳》,上海:上海書店,1989。
晉‧郭璞注,清‧郝懿行釋,《山海經箋疏》,《四部備要》(史部)43,臺北:中華書局,1971。
晉‧范甯注, 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李注昭明文選》,臺北:河洛出版社,1975。
唐‧魏徵等撰,《新校本隋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80。
唐‧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臺北:中華書局,1979。
唐‧李延壽撰,《新校本北史并附編三種》,臺北:鼎文書局,1980。
宋‧李昉等編,《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
宋‧邢昺釋,《爾雅注疏》,《四部備要》(經部)20,臺北:中華書局,1977。
元‧脫脫等撰,《新校本宋史并附編三種》,臺北:鼎文書局,1980。
明‧宋濂等撰,《新校本元史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81。
明‧趙僎,《禮記思》,《續修四庫全書》第9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談遷著,《國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清‧黃宗羲著、全祖望補,《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張廷玉等撰,《新校本明史并附編六種》,臺北:鼎文書局,1980。
清‧章學誠撰、民國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6。
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臺北:中華書局,1978。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5。
清‧孫詒讓著,《墨子閒詁》,臺北:華正書局,1987。
清‧趙爾巽等撰,《楊校標點本清史稿》,臺北:鼎文書局,1981。
民國‧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
民國‧高明註譯,《大戴禮記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
民國‧李勉註譯,《管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
民國‧魏汝霖註譯,《孫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
民國‧陳奇猷校注,《韓非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58。
民國‧陳奇猷校注,《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5。
民國‧袁珂校譯,《山海經校譯》,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民國‧劉文典撰,《淮南鴻烈集解》,新編諸子集成第1輯,北京:中華書局,1989。

二、近人著作

(一)專書(按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緯書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王祥齡,《中國古代崇祖敬天思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
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new window
王夢鷗,《鄒衍遺說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王夢鷗,《禮記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9。
井上聰,《先秦陰陽五行》,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石之瑜,《文明衝突與中國》,臺北:五南書局,2000。new window
印順,《中國古代民族神話與文化之研究》,臺北:正聞出版社,1994.5。
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牟宗三先生全集》1,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
艾蘭等著,《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曲辰,《軒轅皇帝史迹之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朱曉海,《漢賦史略新證》,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
江曉原等著,《地位獨尊的古代天文學》,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5.5。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呂思勉,《呂思勉講中國政治》,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5。
李開元,《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軍功受益階層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0。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0。
李學勤主編,《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臺北:雲龍出版,2004。
邢義田,《秦漢史論稿》,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new window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周桂鈿,《中國歷代思想史二:秦漢卷》,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周紹賢,《兩漢哲學》,臺北:文景出版社,1978。
林啟彥編著,《中國學術思想史》,臺北:書林,1994。
林聰舜,《西漢前期思想與法家的關係》,臺北:大安出版社,1991。new window
林麗娥,《先秦齊學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new window
姚秀彥,《秦漢史》,臺北:三民書局,1975。
袁珂,《中國古代神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頁64。
殷南根,《五行新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
高懷民,《兩漢易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
徐南村釋,《鹽鐵論集釋》,臺北:廣文書局,1975。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4。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
張豈之:《新中國思想史》,臺北:水牛圖書出版,1992。
陳弱水、王汎森主編,《思想與學術》(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 4),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4。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臺北:允晨出版社,2006。new window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臺北:大通書局,1971。
陳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聯經出版社,1991。new window
陳麗桂,《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二)》,臺北:三民書局,1987。
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臺北:五南書局,2004。new window
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證》,《傅斯年全集》第二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94。new window
黃朴民,《董仲舒與新儒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斯維至,《中國古代社會文化論稿》,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97。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new window
楊慶堃著,范麗珠 譯,《中國社會中的宗教:宗教的現代社會功能及其歷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劉汝霖,《漢晉學術編年》,上海:上海書店,據商務印書管1953年版影印。
魯迅,《漢文學史綱》,《魯迅全集》9,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11。
翦伯贊,《秦漢史》,香港:中國圖書出版社,1984。
錢穆,《秦漢史》,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
鍾宗憲,《先秦兩漢文化的側面研究》,臺北:知書房出版社,2005。
龍協濤,《讀者反應理論》,臺北:揚智文化,1997。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兩漢、南北朝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new window
饒宗頤,《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3。
顧頡剛,《漢代學術史略》,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顧頡剛,《古史辨》,上海:上海書店,1992。
龔克昌,《漢賦研究》,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84。

(二)專書論文(按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重點何以落在主體性與道德性〉,《中國哲學思想論集》(總論篇),臺北:牧童出版社,1977。
徐復觀,〈陰陽五行及其有關文獻的研究〉,《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附錄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4。
郭沫若,〈先秦天道觀之進展〉,《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外二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畢恆達,〈家的想像與性別差異〉,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序〉,臺北:張老師文化出版社,2003。new window
梁啟超,〈陰陽五行説之來歷〉,顧頡剛,《古史辨》,上海:上海書店,1992。
劉長林,〈論五行說的形成〉,艾蘭等著,《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戴君仁,〈陰陽五行說究源〉,胡適,《中國哲學思想論集》總論篇,臺北:牧童出版社,1977。
戴君仁,〈董仲舒不說五行考〉,陳弱水、王汎森主編,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 4,《思想與學術》,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4。new window
饒宗頤,〈附論神統、帝統與道統〉,《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卷6,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3。
顧頡剛的〈五德終始説下的政治和歷史〉,收於顧頡剛,《古史辨》,上海:上海書店,1992。

(三)期刊論文(按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工藤卓司,〈《賈誼新書》之禮思想〉,《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39期,2010.3。new window
王思豪,〈論司馬相如賦層進式的創作方式──兼談西漢人“不可加”之心態追求〉,《滁州學院學報》,第8卷第6期,2006.12。
王夢鷗,〈陰陽五行家與星歷及占筮〉,《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3本第3分,1971.11。new window
王德華,〈繁類成艷 曲終奏雅──司馬相如〈子虛〉、〈上林〉賦解讀〉,《古典文學知識》2009年第4期(總第145期)。
田慧霞,〈黃帝神話新考〉,《中州學刊》第3期(總第141期),2004.5。
吳乃華,〈試論孔孟的時間觀與忠恕觀〉,《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6年第5期。
李桂民,〈先秦諸子的黃帝觀論述〉,《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6期,2005.11。
李凱,〈五帝時期的巡狩與中國早期國家的形成〉,《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3期,2008.6。
邢義田,〈月令與西漢政治──從尹灣集簿中的「以春令成戶」說起〉,《新史學》第9卷第1期,1998.3。new window
姚聖良,〈黃帝傳說的發展演變與黃老學的階段性特點〉,《青海社會科學》2008年第4期,2008.7。
林聰舜,〈「禮」世界的建立──賈誼對禮法秩序的追求〉,《清華學報》第23卷第2期,1993.6。new window
林聰舜,〈帝國意識形態的建立──董仲舒的儒學〉,《大陸雜誌》91卷2期,1995.8。
徐健,〈《史記》首著黃帝用意探析〉,《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6卷第3期,2007.5。
徐新建,〈“蚩尤”和“黃帝”族源故事再檢討〉,《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5期,2009.9。
許結,〈誦賦而驚漢主──司馬相如與漢宮廷賦考述〉,《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4期,2008.7。
董靈超,〈論司馬相如文學創作的風格及其生成要素〉,《柳州師專學報》,第22卷第2期,2007.6。
楊儒賓,〈黃帝與堯舜──先秦思想的兩種天子觀〉,《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2卷第2期(總第4期),2005.12。new window
趙東栓,〈陰陽五行──諸子前的“原初哲學”〉,《克山師專學報》,2001年第2期。
趙雷,〈司馬相如的道家與神仙思想〉(《濟寧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27卷第5期,2006.10。
劉朝謙,〈賦文誇飾所寫照的賦家個體生存處境〉,《中華文化論壇》,2002.2。
劉朝謙,〈司馬相如與漢武帝遭遇事件的詩學解讀〉,《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
劉朝謙,〈司馬相如賦中人物命名方式的價值判斷〉,《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2期,2005.3。
劉蔚華,〈稷下學概述──稷下學研究之一〉,《齊魯學刊》,1983年1期。
劉寶才,〈先秦思想史上的陰陽五行學說〉,《人文雜誌》1986年第3期,1986.3。
霍有光,〈《呂氏春秋》與黃帝、三皇五帝文化〉,《唐都學刊》第21卷第1期,2005.1。
韓湖初,〈從黃帝譜系看遠古華夏的“大一統”〉,《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期,2008.2。
羅志田,〈包容儒學、諸子與黃帝的國學:清季士人尋求民族認同象徵的努力〉,《臺大歷史學報》第29期,2002.6。new window
邊家珍,〈漢代經學吸納陰陽五行說的原因及其歷史意義〉,《孔子研究》,2002年第6期。

(四)研討會論文集論文(按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王仲孚,〈試論皇帝傳說中的幾個問題〉,《漢學研究》〈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6.3。new window
虞萬里,〈從先秦禮制中的爵、服與德數位一體詮釋〈緇衣〉有關章旨〉,《禮學與中國傳統文化——慶祝沈文倬先生九十華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書局,2006。
鄭毓瑜,〈賦體中「遊觀」的型態及其所展現的時空意識──以天子游獵賦、思玄賦、西征賦為主的討論〉,《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政大中文系,1996。
顏崑陽,〈論漢代「賦學」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意義〉,《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政大中文系,1996。

三、博碩士論文(按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堵芳蕾,「史記中黃帝歷史化的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
楊宗哲,「《黃帝四經》與《韓非子》政治思想比較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鍾宗憲,「黃帝研究──黃帝神話傳說之嬗變與有關黃帝學術源流問題之辨正」,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1998。new window

四、外文著作 (譯著)(按作者姓氏翻譯筆畫順序排列)

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文化出版社,2003。
杭亭頓(Samuel P. Huntington)著,黃裕美譯,《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
耶律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臺北:聯經出版社,2000。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n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新版),臺北:時報出版社,2010.5.2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