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原住民族部落大學--一個落實部落賦權的在地機制
書刊名: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
作者:杜宜蓁
出版日期:2013
卷期:13
頁次:頁153-189
主題關鍵詞:原住民族部落大學賦權在地機制受壓迫者教育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4
  • 點閱點閱:74
本研究將以巴西成人教育學者Paulo Freire之受壓迫者教育學中的賦權意涵為主要論述基礎,詮釋原住民族部落大學與部落之間的角色與定位。 首先,受壓迫者教育學中的賦權強調個人透過參與及對話的過程,獲得對社群公共事務參與的意識,進而產生實踐的行動力,再者,賦權的落實是屬於雙向性的互動關係,本文也依循原住民族部落大學成立背景歷史脈絡,發現其為落實部落賦權的在地機制之一。 透過本研究發現,原住民族部落大學與部落的接觸的確密切,除了透過課程資源的串連,以提升部落產業經濟的成長,就文化傳承的層面,也建議未來不僅規劃在地人才資料庫之外,也建置「原住民族知識資料庫」,可以各部落的地域分佈或族群特色為劃分,彙整原住民傳統文化的智慧,營造原鄉地域上的特殊文化,使這些部落文化智慧應用於教育機構的學習內容中,更是實踐原住民族自主教育的賦權行動。 最後,賦權的落實是需要長期性的關注,並與部落成員的互動關係有所牽連,然而,部落文化中本身是具有終身學習機制的理念,依循傳統文化、倫理關係等層面進行,只是不像原住民族部落大學等性質的教育機關刻意強調,而「賦權」重視個人的參與及自主發聲的行動,這也是需要部落成員有此賦權意識及社群認同才能完成的具體行為,而站在教學協助者角色的原住民族部落大學也不需要刻意與賦權觀點的關連,只需要依循部落文化脈絡及部落學習需求執行原住民成人教育,才是屬於符合部落需求的賦權實踐。
期刊論文
1.林邦文(20050600)。弗雷勒(Paulo Friere)理論思想初探。醒吾學報,29,185-2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麗惠(20000800)。從終身學習的觀點談原住民成人教育的實施策略。玄奘學報,2,161-1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德義(19981200)。打造原住民教育的新希望--淺談原住民終身學習體系的建構。社教雙月刊,88,2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游美惠(2002)。增能/增權/培力/彰權益能/權力增長。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9,98-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富順(20021100)。臺灣地區的終身教育。成人教育,70,21-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蔡文瑞、傅琚美(20081200)。弗雷勒解放教育觀在外籍配偶教育上的應用。東方學報,29,89-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Laverack, G.(2001)。An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aspects of community empowerment。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36(2),40-52。  new window
8.李瑛(19960900)。原住民成人教育與轉型學習理論初探。成人教育,33,9-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顧忠華(19990100)。風險、社會與倫理。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5,19-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Scheyvens, R.(1999)。Ecotourism and the empowerment of local communities。Tourism Management,20(2),245-249。  new window
11.Freire, Paulo、Macedo, Donaldo(1995)。A Dialogue: Culture, Language, and Race。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65(3),377-402。  new window
12.顏朱吟(20050600)。Paulo Freire與 Ivan Illich的教育思想及其對成人教育之啟示與貢獻。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4,152-1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Gibson, C. H.(1991)。A concept analysis of empowerment。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6(3),354-361。  new window
14.黃武雄(20011200)。公民社會與教育改革。教育研究月刊,92,5-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以撒克‧阿復(2001)。全球化脈絡中的台灣原住民族教育在地實踐。新伙伴關係與原住民族人權工作坊,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 (會議日期: 2001/11/03)。台北: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金惠雯(2004)。部落、教育與發展--從「台灣原住民族學院」的發展經驗談起。第六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台南市政府、時報文教基金會、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會議日期: 2004/04/17-18)。台南:台南社教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浦忠成(2001)。建立符合原住民需求的社區大學。第三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 (會議日期: 2001/04/14-15)。宜蘭:財團法人宜蘭社區大學教育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智偉(2001)。原住民部落大學籌備構想工作報告。推動台灣原住民族部落社區大學座談會,教育部主辦 (會議日期: 2001/10/02)。台北: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谷縱.喀勒芳安(2006)。原住民部落大學政策之研究--桃園縣原住民部落大學個案分析(碩士論文)。臺灣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連進(2007)。桃園縣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行政資源整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韻竹(2006)。弗雷勒(Paulo Freire)的對話教學理論在博物館中的意涵(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德昌(2006)。桃園縣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組織運作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顏金郎(2004)。嘉義縣山區原住民參與成人教育活動的學習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秋絨(1990)。弗雷勒批判的成人教學模式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鄭善福(2000)。弗雷勒對話教育在社區成人基本教育上的應用--以上楓社區成教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婉如(2008)。新移民女性增能培力之探究--以「南洋臺灣姊妹會」成員為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夏曉鵑(2005)。尋照光明:從「識字班」通往行政院的蜿蜒路。不要叫我外籍新娘。臺北:左岸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9)。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補助地方政府辦理98年度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實施計畫。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Shor, Ira(1993)。Education Is Politics- Paulo Freire’s critical pedagogy。New York:Routledge。  new window
4.Olsen, M. E.、Marger, M. N.(1993)。Power in Modern Societies。Boulder:Westview Press。  new window
5.Freire, Paulo、方永泉(2006)。受壓迫者教育學。臺北市: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Freire, Paulo、Ramos, Myra Bergman(1993)。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New York:Continuum。  new window
7.Merriam, Sharan B.、Caffarella, Rosemary S.、Baumgartner, L. M.(1999)。Learning in Adulthood: A Comprehensive Guide。San Francisco, California:Jossey-Bass。  new window
8.王世哲、吳坤良、武文瑛、周育賢、黃申在、賴春生、謝文豐、Finger, Matthias、Asun, Jose Manuel(2002)。面臨十字路口的成人教育:學尋出路。台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Gadotti, Moacir(1994)。Reading Paulo Freire: His life and work。Albany, 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本壯、周芳怡(2007)。建構社區終身學習體系:政府、非政府組織與社區民眾的共同治理。社區終身學習體系的政策、理論與實務。台北:師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重志(2000)。社區大學運動的社會定位。成人的夏山。台北:左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振春(2008)。部落大學與學習型部落的營造。社區學習。台北:師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孫大川(2004)。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的定位與精神。93年度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實務研討會成果報告書。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華加志(1998)。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序。跨世紀文化扎根運動:部落有教室。台北: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趙維生(2003)。充權的概念探索:青年工作為例。充權--新社會工作視界。台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