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左傳》綴以「隧」字地名與「鄉遂」制度蠡測
書刊名:文與哲
作者:黃聖松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uang, Sheng-sung
出版日期:2017
卷期:31
頁次:頁53-99
主題關鍵詞:左傳道路鄉遂制度ZhuozhuanSuiThe system of xiang suiRoad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77
  • 點閱點閱:107
期刊論文
1.胡新生(1985)。西周春秋時期的國野制與部族國家形態。文史哲,198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宋煥文(1987)。從應山春秋墓看楚三關的地位和作用。江漢考古,1987(3),40-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習剛(2004)。「義陽三關」的演變與地位。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2),110-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焦循(1995)。群經宮室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侯外廬(2002)。中國古代社會史論。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和珅(1986)。欽定大清一統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羅福頤、故宮博物院(1981)。古璽匯編。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沈欽韓(1986)。春秋左氏傳補注。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萬國鼎(2011)。中國田制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公羊壽、何休、徐彥(199309)。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毛亨、鄭玄、孔穎達(1993)。毛詩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田昌五、臧知非(1996)。周秦社會結構研究。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譚其驤(1991)。中國歷史地圖集。臺北:曉園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司馬遷、瀧川龜太郎(1991)。史記會注考證。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呂不韋、高誘、陳奇猷(1998)。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于省吾、姚孝遂(1996)。甲骨文字話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莊周、郭慶藩(1991)。莊子集釋。臺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鄭樵(2000)。通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韋昭、左丘明(1974)。國語韋昭注。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荀況、王先謙、沈嘯寰、王星賢(1997)。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許慎、段玉裁、魯實先(1994)。說文解字注。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劉熙、任繼昉(2006)。釋名匯校。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楊伯峻(2000)。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張揖、王念孫、鍾宇訊(2004)。廣雅疏證。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竹添光鴻(1998)。左傳會箋。臺北:天工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周自強(2000)。中國經濟通史.先秦經濟卷。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鄭玄、孔穎達(1993)。禮記注疏。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趙岐、孫奭(1993)。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徐堅(1962)。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馬承源(1990)。商周青銅器銘文選。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孔安國、孔穎達(1993)。尚書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鄭玄、賈公彥(1993)。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杜預、孔穎達(1993)。春秋左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郭璞、邢昺(1993)。爾雅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墨翟、孫詒讓、孫啟治(2001)。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桑欽、酈道元(2001)。水經注。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潘英(1986)。中國上古國名地名辭彙及索引。臺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江永(1986)。春秋地理考實。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顧野王、陳彭年(2007)。玉篇。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84)。殷周金文集成。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于省吾、姚孝遂(1987)。殷周金文集成。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呂思勉(2005)。中國制度史國體。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劉起紆(1998)。古史續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顧祖禹、施和金、賀次君(2005)。讀史方輿紀要。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王引之(1979)。經義述聞。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郭錫良(1986)。漢字古音手冊。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張亞初(2001)。<殷周金文集成>引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蕭統、李善(1986)。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何茲全(2001)。中國古代社會。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杜正勝(19900000)。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高士奇(2009)。春秋地名考略。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胡厚宣(1999)。甲骨文合集釋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顧棟高、吳樹平、李解民(1993)。春秋大事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袁林(2000)。兩周土地制度新論。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劉安、高誘、何寧(1998)。淮南子集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蒙文通(1995)。從社會制度及政治制度論《周官》成書年代。經史抉原。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胡新生(2011)。西周春秋時期的國野制與部族國家形態。早期中國的政治與文明。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中舒、何孝達(1998)。試論周代田制及其社會性質--並批判胡適井田辨觀點和方法的錯誤。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玉哲(2002)。殷商、西周疆域史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古史集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國維(1959)。說亳。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家浩(2002)。齊國文字中的「遂」。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澐(1998)。關於中國早期國家形成的幾個問題。林澐學術文集。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徐復觀(2002)。《周官》成立之時代及其思想性格。徐復觀論經學史二種。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樂時(2012)。中國早期形態的基層社會組織的衍生。中國古代基層社會與文化研究。湘潭:湘潭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葛志毅(2004)。《周官》時代問題平議。譚史齋論稿續編。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師培(2006)。春秋時代地方行政考。劉師培史學論著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鄭紹昌(2014)。《周禮》新解。解《周官》:讀熊十力給毛澤東的一封長信。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