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新移民子女實施文化融合教育歷程與可行性研究──以一個幼兒園為例
作者:林建能
作者(外文):Jen-Neng Lin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
指導教授:周玉秀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新移民子女文化融合多元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幼兒園New Immigrants’ ChildrenCultural IntegrationMulticultural EducationIntercultural EducationKindergarte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7
本研究旨在探討幼兒園教師實施文化融合教育歷程與課程計畫之研究,從研究中了解1.幼兒園幼兒之間的文化差異和流動情形,2.分析幼兒園教師實施文化融合教育之歷程,3.幼兒園教師實施文化融合教育的覺知、省思和改變。
本研究採用訪談調查研究法,研究對象立意取樣,越南籍、印尼籍及中國籍各一名新移民進行訪談,了解新移民的背景資料和對相關議題的看法,並且進入班級參與觀察研究一年。教學觀察歷程中,對班級教師進行訪談,主要內容為教師對於文化融合教育教學理念的了解及研究者教學觀察中的迷失澄清。102學年度研究個案幼兒園申請教育部多元文化特色輔導,再次入園觀察一年。從訪談稿的分析加上教室的觀察資料與幼兒園的輔導資料,歸納出主要研究發現,輔以文獻探討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後作成以下結論:
壹、新移民的文化差異對子女及其他幼兒的學習產生影響
一、新移民資源不對稱分配影響子女文化認同學習。
二、新移民標籤在幼兒園教育現場中較少存在文化交流的障礙。
三、班級聯繫以新移民家長能理解的方式溝通避免幼兒誤導。
四、教師尊重及包容「差異」,給予新移民子女公平的學習機會。
貳、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幼兒表現出的文化差異、融合情形
一、新移民子女的語言學習是最大的文化差異性。
二、新移民放棄原生文化影響幼兒的文化融合學習。
三、新移民子女從協助其他幼兒學習中文化交流。
四、課程與教學規劃讓新移民願意走進教室協助教學。
參、幼兒園進行文化融合教育之歷程與課程規劃實務
研究者比較教師詮釋式的文化融合課程實踐與「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來規劃文化融合課程實踐之異同,並探討教師實踐過程中遭遇的困境及解決策略,建構文化融合教育課程實踐的模組。
肆、教師的覺知、省思是實施文化融合教育的關鍵因素
一、文化融合教育是教師教學實踐的智慧。
二、教師對文化融合教育從自信到疑惑再回到自信。
三、教師間的專業對話能促進文化融合教育。
四、文化融合教育乃不斷課程省思之歷程。
五、文化融合教育喚醒教師對課程進行精進教學。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how kindergartens’ teachers implement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practices and set their teaching agendas. Three objectives of the research were:
1. To figure out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exchanges among pupils in kindergartens.
2. To analyse the whole progress while the teachers in kindergartens implemented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practices.
3. The witnessing, self-reflection and changes of the teachers in the kindergarten after implementing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practices.
Interview was used in this research and purposive sampling was adopte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background and thoughts of new immigrants, three new immigrants from Vietnam, Indonesia and China were selected to be interviewees. Meanwhile, the researcher attended in class for observational research for one year. During the observational research period, the tutors were interviewed with regard to understanding their philosophy of teaching o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as well as clarifying questions and misunderstanding which might be brought as an observer. In 2013, the kindergarten in this case study applied for a guidance program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from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successfully became one of the selectee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can be referred to findings summarized from the analysis of interviews, in-class observational data and tutorial data from the kindergarten, along with literature review:
1. The impact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from new immigrants on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their children and other pupils.
a. An unbalanced resource distribution of new immigrants had influence on their children’s leaning on cultural identity.
b. In the kindergarten, the background of “new immigrants” did not create many obstacles in cultural integration.
c. The class communicated with new-immigrant parents in a clear way in order to avoid delivering misleading information to kids.
d. Instructors accepted and paid respects to the “differences”, and provided an anti-bias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new immigrants’ children.
2. The children’s behaviours which presented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integrations while engaging in educational activities in the kindergarten
a. The most distinct cultural difference of new immigrants’ children is language learning.
b. New immigrants who had abandoned their original culture would have an impact on their children while learning cultural integration.
c. New-immigrant parents assisted other children to learn cultural exchanges.
d. New immigrants were willing to assist teaching process in class with properly-designed courses and teaching plans.
3.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ducting cultural integration education and courses-planning in kindergartens
The researcher compared teachers’ interpretative practices of cultural integration with their philosophies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while designing the cultural integration courses. The study also discussed predicaments and solutions during the practicing process and built a model of cultural integration courses.
4. The witnessing and self-reflection are the key elements of implementing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 Cultural integration education is the wisdom of implementing teaching practice.
b. The teachers’ reflection of cultural integration education: from self-confident to suspicious, and then back to self-confident.
c. Professional discussions among teachers can encourage cultural integration education.
d. Cultural integration education is a process of self-reflection on the courses.
e. Cultural integration education evokes teachers to have advanced teaching activities towards present courses.
中文部分
內政部(2014)。外籍配偶人數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統計。 http://www.immigration.gov.tw/ct.asp?xItem=1273075&ctNode=29699&mp=1。2014.07.01
尹章義(1991)。臺灣移民開發史上與客家人相關的幾個問題。臺灣史研究會主編「臺灣史學述研討會論文集」,第三集,211-34。台北市:臺灣史研究會。new window
王世英、溫明麗(2006)。我國新移民子女學習成就現況之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8), 137-170。new window
王甫昌(1998)。光復後臺灣族群意識的形成。歷史月刊,131期,30-40。
王明珂(1996)。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3),147-184。new window
王軍(1997)。德國的跨文化教育。民族與教育研究,2,69-73。
王舒芸、余漢儀(1997)。奶爸難為─雙薪家庭之父職角色初探。婦女與兩性學刊,8,115-149。new window
卯靜儒(2009)。改變中的多元文化主義。劉美慧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名著導讀」,3-22。台北市:學富。
幼兒園教保活動與課程大綱研編小組(2010)。幼兒園教保活動與課程大綱相關成果。教育部國教司委託幼兒園教保活動與課程大綱研編小組研究。
白宜君(2011a)。台越跨國婚姻 幸福心境大不同。臺灣立報。2011.06.21 。
白宜君(2011b)。印尼俠女過海峽 百煉成鋼。臺灣立報。2011.05.17。
白宜君、張正(2011)。在臺灣的外國人 你們好嗎?。臺灣立報。2011.01.17。
何青蓉(2004)。閱讀、對話、書寫與文化理解:一個多元文化教育方案的實踐。
何祥如、謝國斌、歐淑宜(2006)。多元文化教育之實踐--「跨文化了解與溝通策略」初探。國際文化研究:真理大學通識教育學報,2:1,79-98。new window
吳宜貞(無日期)。閱讀的教學策略簡介。2011年8月30,取自http:www.near.edu.tw/study/chinese/trend/5-22htm。
吳明清(2002)。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解析。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林天祐(2001)。學校文化。教育研究月刊,88,110。
呂苡榕(2010)。抗爭過程苦痛,激發外配力量。臺灣立報。2010.11.21。
呂苡榕(2011)。政府亂來 跨國婚姻受歧視。臺灣立報。2011.04.24。
呂朝賢、王德睦(2000)。1960年以降的美國貧窮理論:回顧與整合。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2(1),149-195。new window
宋文里(2000)。批判教育學的問題陳顯。批判教育學─臺灣的探索,4-21。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李奉儒(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之基礎。載於黃光雄(主譯),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5-68頁)(原作者:R. C. Bogdan, & S. K. Biklen)。臺北市,濤石。(原著出版年:1998)。
李春芳(2014)。火炬燒不盡 學校疲於奔命--反思火炬 新住民看臺灣教育(6)。臺灣立報。2014-2-23。
李培鈴(2001)。兒童圖畫書應用在幼稚園鄉土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沈六(1993)。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識型態與理論。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47-70。台北市:臺灣書店。
沈清松(1985)。現代哲學論衡。台北市:黎明文化。new window
周玉秀(2007)。德國的跨文化教育意識。國民教育,6(47), 52-60。
周玉秀(2011)。差異教育學-德國的文化融合教育。國民教育, 51(3), 53-61。
周裕欽、廖品蘭(1997)。出身背景、教育程度及對子女教育期望之關連性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0期,313-330。new window
孟凡臣(2004)。跨文化教育及其方法。北京理工大學學報,6(5),9-12。
林天祐(2005)。教育研究倫理準則。教育研究月刊,132,70-86。new window
林永豐(1990)。英國的多元文化教育,載於張建成主編「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臺北,師大書苑。
林生傳(2004)。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臺北市:心理。
林佩璇(2000)。教師行動與研究---課程及教學實踐。台北:教育部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林建能與周玉秀(2011)。新移民幼兒的親職教育需求。幼兒教育(302), 43-51。
林柏圻(2007)。多元語言、文化在德國學校的歷史──Krüger Potraz跨文化關懷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德國文化學系,台北市。
林美珍(1996)。兒童認知發展。臺北市:心理。
林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揚智。
林維言(2004)。臺灣地區東南亞女性外籍配偶之社會福利需求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南投縣。
武藍惠(2014)。在不同幼稚園情境中的教學和學習。http://www.openreport.taipei.gov.tw/OpenFront/report/show_file.jsp?sysId=C102AW214&fileNo=4。2014.06.12
武藍蕙(2011)。論新移民子女課程實踐中之教師專業。國民教育,51(6),
邱珍婉(2001)。教養新好男孩。台北市:書泉出版社。
侯世昌(2002)。國民小學家長教育期望與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管理與教育學報,1,183-210。new window
姜文閩(譯)(1992)。經驗與教育。臺北:五南圖書公司。原著:Dewey, J. ,原書名: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柯宇玲(2004)。兒童心理如何面對異國文化結合的婚姻。外籍(大陸)配偶家庭兒童文化適應、家庭關係座談會會議手冊,15-18。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輔導系研究所。
倪佳華(2006)。東南亞外籍配偶之福利服務需求與使用情形之探討─以伊甸基金會之高雄縣外籍配偶0~6歲子女生活狀況調查資料檔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台中市。
孫曉萍(1998)。生存實力,從容擁有。天下雜誌(23), 30-33。
徐靜芳(2008)。新加坡幼教印象。http://baby.xhby.net/system/2008/03/06/010214380.shtml。2014.06.12
翁麗芳(2004)。「新臺灣子/女」的托教問題:多元教養文化研究。北縣成教,23, 25-30。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高譜鎮(2004)。被「撕裂」的國家:臺灣認同問題的理論反思。教育社會學通訊,53期,9~29。
張正(2010)。臺灣不是上朝天國:正眼看東南亞。全球中央(23)。
張建成(1990)。臺灣地區的鄉土教育。載於張建成主編:「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台北:師大書苑。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
張舒涵(2011)。成人讀大學方案 忽視新移民。臺灣立報。2011.04.07。
張嘉育、黃政傑(2007)。臺灣新移民子女教育課題與方向:多元文化教育概念之重建。課程與教學季刊,10(1),1-20。new window
張耀宗(2011)。幼兒多元文化教育的認識。國家教育研究院第0050期幼兒多元文化教育研習班資料,2011.08.09。
張耀宗、張盈堃、謝婓敦、賴誠斌、江秀英、周梅雀、徐明、張鈺珮、陳儒晰(2009)。幼兒多元文化教育。台中市:華格那企業。
教育部(2014)。新移民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分布概況統計(102學年)。https://stats.moe.gov.tw/files/analysis/son_of_foreign_102.pdf。2014.06.10
莊明貞(1993)。美國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與實施。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225-249)。台北市:臺灣書店。。
莊淑媛(2008)。擁抱新移民。多元文化教育2008年教案精選。臺北:公益信託族群和諧基金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社。
許素梅(2003)。同運不同命─談外籍配偶的家庭關係。北縣成教,22,32-36。
郭丁熒(1998)。教學。載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208-250)。台北市:師大書苑。
郭添財、陳星貝(2006)。新臺灣之子多元文化下的課程規劃。2011.08.16擷取自國政評論教文。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EC/095/EC-R-095-009.htm。
陳光中、秦文力、周愫嫻 譯(1995)。社會學。台北市:桂冠。原著:Smelser, N. J.。
陳怡君(2004)。教師進修分案規劃要素之研究:系統規劃模式的分析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嘉義。
陳枝烈(1999)。多元文化教育。高雄市:復文。
陳枝烈譯(2008)。多元文化教育:特質與目標。收錄於James A. Banks & Cherry A. McGee Banks 主編,陳枝烈等譯,多元文化教育:議題與觀點。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陳威任(2010)。本土語言課 獨漏新移民母語。臺灣立報。2010年02月22日
陳美如(1999)。多元文化課程理念與實踐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new window
陳美如(2000a)。多元文化課程的理念與實施。台北:師大書苑。
陳美如(2000b):多元文化課程的理念與實踐取向--從九年一貫課程談起。教育部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2005年8月16日,取自:http://www.naer.edu.tw/announce/9teach/chapper8.htm。new window
陳庭芸(2001)。澎湖地區國際婚姻調適之研究:以印尼與越南新娘為例之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研究所,台北市。new window
陳烘玉(2005)。從生態系統觀點探討新移民子女之教育及輔導策略。北縣成教,26,5-12。
陳祥麟(2011)。幼照法通過一全教會爭取降低班級人數。國語日報1版。2011.06.11。
陳雅美( 2011)。從「幼兒園教保活動與課程大綱」的修訂談「新移民子女幼兒園課程與教學」的相關議題。國民教育,51(6),40-46。
陳榮華(1998)。行為改變技術。台北市:五南。
黄志成(2006)。西班牙的多民族跨文化教育。中國民族教育,10期,42-44。
單文經(1990)。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與教育作法,載於張建成主編「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臺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彭秉權(1997)。批判的自傳:日常生活的「知識」和「實踐」--以「教育」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新竹市。
彭麗琦(2011)。國民中小學新移民子女課程實施之探討與省思一以基隆市為例。國民教育,51(6),63-74。
黃光雄主譯/校閱(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濤石出版社。原著:Bogdan, R. C. & Biklen, S. K.。
黃政傑(1993)。多元文化教育的課程設計途徑。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343-374。台北市:臺灣書店。new window
黃政傑、張嘉育(1998)。多元文化教育的問題與展望。教育研究資訊,6(4),69-81。new window
黃瑞琴(2008)。那邊與這邊:一位越南籍母親教養經驗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台北市。
黃鈺樺(2009)。在臺灣的國小學生越南籍新移民母親教養能力的轉化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楊深坑(1996)。理性的冒險、生命行動及主體性的失落與拯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37期,19-38。
楊瑩(1988)。臺灣地區教育擴展過程中,不同家庭背景子女受教機會差異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new window
溫明麗(2007)。我國新移民子女現況分析與問題解決。載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新臺灣人文教基金會舉辦,「新移民及其子女教育與輔導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3-33。
經驗。高雄師大學報,17,1-20。
葉季宜(2005)。失落的天堂:婚暴國際配偶之母職實踐經驗(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高雄。
葉肅科(2004)。外籍配偶家庭:社會資本與社會凝聚力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133-149。new window
解志強譯(2006)。文化回應教學法:理論,研究,與實施。台北:文景。原著:Geneva Gay。
廖炳惠(1994)。泰勒論現代性與多元文化。當代,100期,10-29頁。
甄麗娜、仇小春(2004)。跨文化教育從教師開始。世界教育信息,Z2,55-57。
趙雍生( 1997)。社會變遷下的少年偏差與犯罪。台北:桂冠。
劉秀燕(2002)。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嘉義。
劉育忠(2008)。探索一種後結構主義式批判性差異教育學:差異做為批判與創造的可能。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NSC 96-2413-H-153-010。
劉亮雅(1997)。歐美現代小說裡的男同志慾望。聯合文學,148:51-55。
劉俊裕(2011)。歐洲文化治理的脈絡與網絡:一種治理的文化轉向與批判。2011.10.20查自http://benz.nchu.edu.tw/~intergrams/intergrams/112/112-liu.pdf。ISSN: 1683-4186。
劉美慧(1999)。國民小學多元文化社會科課程設計與評鑑(Ⅲ)。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劉美慧(2005)。多元文化教育在臺灣成就了什麼?。北縣教育(51), 30-36。
劉美慧(2013)。多元文化學校環境之營造。載於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編著,多元文化教育(第三版)。台北:空大。
劉茹敏(2006)。國小教師對外籍配偶子女的刻板印象及接納態度之研究-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系輔導教學碩士班,台南。
潘志煌(2011)。臺灣新移民孑女課程政策變革之批判論述分析。國民教育,51(6),55-62。
潘淑滿(2005)。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文杰等(2010)。臺北縣新移民教育政策實施現況之研究。臺北縣99年度多元文化專案研究發表會,43-70。臺北縣:台北縣政府教育局。
蔡榮貴、楊淑朱、賴翠媛、黃月純、余坤煌、周立勳(2004)。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民中小學之學習表現與學校輔導措施現況調查。國立嘉義大學師範大學舉辦之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手冊,208-239。
鄧蔭萍(2009)。讓我們一起來讀書:探討到宅親子共讀課程對新移民家庭之影響。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5(4),58-72。
鄧蔭萍(2011)。新移民母親及其子女「親子共讀方案」規劃與實施。國民教育,51(6),47-54。
鄭詩穎(2011)。弱弱相逼。臺灣立報。2011.07.12。
盧秀芳(2004)。在台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研究所,台北市。
盧宸緯(2009)。臺灣社會的再教育--從新移民現象思考。2011.10.28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1/6279
賴文鳳(2011)。「新移民」之幼兒的學前教育理念篇。國家教育研究院第0050期幼兒多元文化教育研習班資料,2011.08.09。
戴如玎(2005)。東南亞外籍女性配偶敎養子女經驗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台中。
薛承泰(2000)。臺灣地區單親戶之貧窮:以1998年為例。台大社會工作學刊,2,151-189。new window
薛承泰(2007)。新移民及其子女之權益與保障。載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新臺灣人文教基金會舉辦,「新移民及其子女教育與輔導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簡成熙(2000)。多元文化教育的論證、爭議與實踐:從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論起。載於但昭偉、蘇永明主編「文化‧多元文化與教育」。台北市:五南。new window
顏錦珠(2001)。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嘉義。
羅達仁譯(1998)。西洋哲學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原著:Windelband & Wilhelm。
蘇容瑾(2005)。外籍配偶對母職之角色覺察與子女教養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技職教育與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台南。

西文部分
Atkinson, R. (1998). The life story interview.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
Auernheimer, G. (1995). Einfuhrung in die interkulturelle Erziehung. Darmstadt. Fauser, P., Prenzel, M. & Schratz, M., ed (2007). Was fur Schulen! Gute Schule in Deutschland. Kallmeyer Verlag. Auslanderpadagogik
Banks, J. A. (1992). “A curriculum for empourment, action and change.” In K. A. Moodley, Eds. Beyong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Calgary, Alberta: Detselig Enterprises, 154-170.
Banks, J. A. (1994). A intruction to multicultural educatiom. Massachusetts: Allyn and Bacon.
Banks, James A. & Cherry A. McGee Banks (2009).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New York: John Wiley.
Bennett, C.I. (1986). 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Boston: Allyn & Bacon.
Finkbeiner, C. (2004). “Intercultural learning in online and face-to-face environments: Challenges to application and literacy research.” Paper presented at the 54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Reading Conference, San Antonio, TX, USA.
Firestone, Shulamith (1979). The Dialectic of Sex : The case for feminist revolution. New York: Bantam Press.
Gay, G. (1995). “Bridging multicultural theory and practic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3(1): 4-9.
Grant, C. A. & Sleeter, C. E. (1989). ” Race, Class, Gender, Exceptionality and Educational Reform.” In Banks, J. A. & Banks, C. A. M.,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 and Perspectiv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49-66.
Grumet, M. (1987). “The politics of personal knowledge.” Curriculum Inquiry 17: 319-329.
Hamburger, F. (1984). Erziehung in der Einwanderungsgesellschaft. In Griese, H. M., ed. Die glaserne Fremde. Bilanz und Kritik der Dastarbeiterforschung und der.
Hooks, L. (2005). “Conferences with parents who speak limited English.”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5 ACEI annual meeting. Washington DC, USA.
Jenks, C. (1993).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Kim, Young. Y. (2000). Becoming Intercultural: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CA: SAGE Publications.
Knoll, M. (2003). “Interkulturelle Erziehung zwischen Anspruch und Wirklichkeit.” Lehren und lernen, 29(12): 4-8.
Kohli, M. (1981). “Biography: Account, Text, Method.” In D. Bertaux, Ed. Biography and Society. CA: SAGE, 61-76.
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Amp, Zilber T. (1998). “A new model for classification of approaches to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In A Lieblich, R. Tuval-Mashiach, & Amp, T. Zilber, Eds. 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CA: SAGE.
Merriam, Sharan B. (1991).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A Qualitative Approach (The Jossey-Bass social & behavioral science series) CA: Jossey-Bass.
Pinar, W. F. (1985). “Autobiography and the architecture of self.” The Journal of Curriculum Theorizing, 8(1): 7-36.
Pinar, W. F., William M. Reynolds, Patrick Slattery and Peter M. Taubman (2006).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 New York: Peter Lang 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
Platt, A. M. (1993). “Beyong the canon with great difficulty.” Social Justice, 20(1-2): 72-81.
Schwartz, W. (1998). The identity development of multiracial youth. “ERIC/CUE Digest, No.137. ERIC Clearinghouse on Urban Education, Institute for Urban and Minority Education,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425248) Stages of Cultural Adjustment. http://www.uazone.net/ Adjustment.html. (2005).
Shumow, L., Vandell, D. L., and Posner, J. (1999). “Risk and Resilience in the Urban Neighborhood: Predictors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among Low-Income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Merrill-Palmer Quarterly,45(2): 309-311.
Sleeter, Christine E. (1996).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s Social Activism. USA: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
Stake, R. E. (2000). “Case Studies.”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CA: SAGE..
Staples, Lee., Richard A. Cloward and Frances Fox Piven (1984). Roots to Power: A Mamual for Grassroots Organizing. N.Y.: Praeger.
Szczepanski, J. (1981). “The use of autobiographies in historical social psychology.” In D. Bertaux, Ed. Biography and Society. CA: SAGE, 225-234.
Vygotsky, L. S., Michael Cole, Vera John-Steiner, Sylvia Scribner and Ellen Souberman (1980)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ilhelm, R. W. (1998). “Issues i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 Curriculum Journal, 9 (2): p227-246.
Zeichner, K. (1996). “Educating Teachers for Cultural Diversity” by K. Zeichner, Melnick, S. and Gomez, M. L., Eds. Currents of Reform in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33-175.

日文部分
石司えり・平高史也(2007)。 地域に開かれた異文化間教育−公立小学校における異文化間教育授業実践から−。総合政策学ワーキングペーパーシリーズ,No.11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