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元雜劇」語言之隱喻性思維
作者:江碧珠
作者(外文):pichu, chiang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周世箴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元雜劇認知隱喻範疇認知模式認知隱喻隱喻映射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7
隱喻對人類而言,不只是一種文學的修辭手段,更是人類認知外物、建立概念的主要方法。本文的研究策略以Lakoff & Johnson (1980)的二域模式、Lakoff(1987)範疇論以及Fauconnier & Turner(1995)的概念整合理論(多空間模式)等認知隱喻學派之理論與方法,作為本文的架構與分析的策略。
「元雜劇」詞彙形態多樣、揉合雅俗語彙,是研究近代漢語的重要語料寶庫;除了曲文之外賓白、科介亦是語言訊息的傳遞符號。本文以「元雜劇」為研究對象,以認知隱喻觀為剖析之策略,逐一整理「元雜劇」的脈絡與模式。元雜劇屬戲曲文學,它的文化生命展現在演出的當下與文本閱讀之中,筆者分別雜劇這兩種情態的形式與功能並討論戲曲的橋樑作用;接著進一步論述雜劇的結構元素(行當與人物、上下場詩、插科打諢、權威式判語等)其基本範疇與隱喻運作模式;最後分別就末、旦本雜劇之題材內容析論其人物範疇、敘事模式與譬喻運作。
根據本文的觀察:「元雜劇」形式多樣、訊息符號蘊含豐富是語言研究的最佳素材。從認知的角度觀看「元雜劇」的隱喻思維,不僅可見語言符號的表層意思,更深入於文化的深層意涵。根據末、旦本劇的研究顯示,除題材會受到角色性別的侷限外,最大的差異在於描寫的重心會因敘事角度的擇取而不同。而雜劇結構元素的研究結果說明:人物的符號化與故事的模式化是元雜劇類型化思維的表徵,其中更呈現了戲曲文學中常見的二元對立的思維運作;二元對立的思維運作是建立規則、典範的基本模式,也是建立社會文化價值的基本方式,用於戲劇的教化意義上極為重要──建立觀眾的價值觀和文化認同。
本論文以認知隱喻為基礎,探究「元雜劇」語言的概念系統,觀察其思維運作的模式,發現了元雜劇深刻的文學生命與反映社會現實的文化價值。
參 考 書 目
(參考書目依作者筆劃順序排列之)
壹、 中文書目
一、專書
幺書儀
1997《元人雜劇與元代社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方齡貴
1991《元明戲曲中的蒙古語》,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王明蓀
1992《元代的士人與政治》,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王忠林等
1978《中國文學史初稿》台北:福記(修訂三版)
王晶培譯
1989《語言學與文學》台北:結構群(〔英〕雷蒙德.查普,中國文學語言研究會《文學語言研究論文集》上海:華東化工
王國維
1993《王國維戲曲論文集──《宋元戲曲考》及其他》,台北:里仁書局。(1993年初版2000年初版二刷)
王憲鈿等譯
1989《發生認識論原理》(Jean Piaget原著),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9初版,北京五刷。
中國大百科全書戲劇編輯委員會
1989《中國大百科全書.戲劇》,北京/上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

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編
1985《中國戲曲理論研究文選(上)(下)》,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中國戲曲研究院編
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二)》(元.夏庭芝《青樓集》、元.鍾嗣成《錄鬼簿》、明.無名氏《錄鬼簿續編》)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一版一刷,1960年一版二刷)。
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四)》(明.何良俊《曲論》、明.王世貞《曲藻》、明.王驥德《曲律》、明.沈德符《顧曲雜言》、明.徐復祚《曲論》、明.凌濛初《譚曲雜劄》、明.張琦《衡曲麈譚》)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五)》(明.魏良輔《曲律》、明.沈寵綏《絃索辦訛》、明.沈寵綏《度曲須知》)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七)》(清.李漁《閒情偶寄》、清.黃周星《製曲枝語》、清.毛先舒《南曲入聲客問》、清.黃圖珌《看山閣集閒筆》、清.徐大椿《樂府傳聲》、清.無名氏《傳奇彙考標目》、清.笠閣漁翁《笠閣批評舊戲目》、清.黃文暘《重訂曲海總目》、清.黃丕烈《也是園藏書古今雜劇目錄》)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中華書局編輯部
1967《元曲選外編》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1986《全元散曲》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文學評論編輯委員會
    1978《文學評論》第五集,台北:書評書目。
    1980《文學評論》第六集,台北:書評書目。 
古本戲曲叢刊編輯委員會
1958《古本戲曲叢刊》 北京:商務
古添洪
1984《記號詩學》,台北:東大。
存萃學社編集
1979《宋元明清劇曲研究論叢》(共四集),香港:大東圖書出版。
朱居易
1967《元劇俗語方言例釋》,台北:台灣商務書局。
朱建新編註
1936《樂府詩集》,台北:正中書局(1984臺七版)。
任二北、青木正兒、唐圭璋
    1984《元曲研究(乙編)》(《散曲之研究》、《元人雜劇序說》、《元人小令格律》),台北:里仁書局。
危芷芬、陳瑞雲譯(Bernice Lott著)
1996《女性心理學》,台北:五南。
汪堂家譯〔法〕保羅.利科著
2004《活的隱喻》,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李 平、陳 問、張志林、張華夏主編
2004《科學、認知、意識──哲學與認知科學國際研討會文集》,南 昌:江西人民出版社,第一版。
李幼蒸
1996《人文符號學》,台北:唐山。
1997《語義符號學》,台北:唐山。
1997《文化符號學》,台北:唐山。
李春祥
1989《元雜劇史稿》,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李逸津等著
1999《國外中國古典戲曲研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李惠綿
2002《戲曲批評概念史考論》,台北:里仁書局。
李潤新
1994《文學語言概論》,北京:北京語言學院。
李澤厚
1986《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台北:谷風。
杜芳琴、王政主編
2004《中國歷史中的婦女與性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杜國清譯
1977《中國詩學》(劉若愚原著),台北:幼獅文化。
杜聲鋒
1991《皮雅傑及其思想》,台北:遠流,1988.10初版,1991.7三刷。
束定芳
2000《隱喻學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第一版。
2004《語言的認知研究──認知語言學論文精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第一版。
岑麒祥
1988《語言學史概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何大安
1991《聲韻學中的觀念和方法》台北:大安(二版)
余秋雨
1987《中國戲劇文化史述》,板橋:駱駝出版社。
吳宏一主編
1996《明清小說》,台北:黎明文化。(明代卷──徐志平著;清代卷──黃錦珠著)
吳潛誠總編校
1997《文化與社會》,台北:立緒文化(2004初版六刷)。
門 巋
2000《戲曲文學:語言托起的綜合藝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尚學鋒、過常寶、郭英德
1999《中國古典文學接受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周師世箴
1999《女人、火與危險事物:範疇所揭示之心智的奧秘》George Lakoff:1987(周師譯稿1999年整理2002年重排2005年春季「語言學經典導讀」課堂教材)。
1999《More Than Cool Reason :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George Lakoff & Mark Turner:1989(周師譯稿1999年選譯2000年重排2003秋季「隱喻與思維」課堂教材)。
1999《雅克慎(1960)原文選讀:「傳訊/溝通理論」》周師譯稿(1999研究所課程教材選譯2001年重排)
2003《語言學與詩歌詮釋》,台中:晨星,初版一刷。
2006《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1980,周師譯註及導讀,國科會研究計畫NSC91-2420-H-029-001),台北:聯經出版。
周法高
1975《中國語言學論文集》,台北:聯經。
周貽白
1984《中國戲曲發展史綱要》,上海:上海古籍。
竺師家寧
1999《漢語詞彙學》,台北:五南書局。
金元浦著
1998《接受反應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季國平
1993《元雜劇發展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揚州師範學院博士論文)。
姚天放
1997《中國戲劇美學的文化闡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姜永泰
1990《戲曲藝術節奏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胡壯麟
2004《認知隱喻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胡潤森
2000《戲劇元素論》,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俞建章、葉舒憲
1992《符號:語言與藝術》,台北:久大,1992.3再版。
徐征等主編
1998《全元曲一─十二冊》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高辛勇
1987《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台北:聯經,初版。
馬 威
1991《戲劇語言》,台北:淑馨出版社。
索緒爾
1985《普通語言學教程》,台北:弘文館,初版。
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于曉等譯
1990《語言與神話》,台北:桂冠。
特侖斯.霍克斯(Terence Hawkes)著,高丙中譯
1992《論隱喻》,北京:昆侖。
曹逢甫、蔡立中、劉秀瑩著
2001《身體與譬喻 語言與認知的首要介面》,台北:文鶴出版。
梁玉玲等譯
1994《女人、火與危險事物──範疇所揭示之心智奧秘》,台北:桂冠,初版一刷(Lakoff:1986)
梁伯傑譯
《文學理論》(Rene & Wellek原著),台北:大林,出版時間不詳。
郭成偉點校
2000《大元通制條格》(附錄:《元史.刑法志》、《新元史.刑法志》),北京:法律出版社。
郭偉廷
2002《元雜劇的插科打諢藝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許子漢
1998《元雜劇聯套研究──以關目排場為論述基礎》,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2003《元雜劇的聲情與劇情》,台北:里仁書局。
耿湘沅
1987《元雜劇所反映之時代精神》台北:文史哲出版。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編
1989《小說戲曲研究》第二集,台北:聯經。
崔希亮
2001《語言理解與認知》,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第一版。
黃天驥主編
2001《中國古代戲曲與古代文學研究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黃宣範
1974《語言學研究論叢》,台北:黎明文化。
1976《翻譯與語意之間》,台北:黎明文化。
黃亞平
2004《典籍符號與權力話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黃新生譯
1994《媒介分析方法》,Arthur Asa Berger Media Analysis Techniques,台北:遠流,2000(1994新版一刷,2000新版四刷)。
黃慶萱
1988《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增訂再版。

陳本益
1994《漢語詩歌的節奏》台北:文津。
陳定家、汪正龍等譯
2003《虛構與想像:文學人類學疆界》(〔德〕沃爾夫岡.伊瑟爾著),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陳萬益等編
1996《歷代短篇小說選》,台北:大安出版社,二版。
曾永義主編陳芳英助編
1980《中國古典文學論文精選叢刊──戲劇類(一)》,台北:幼獅文化事業(1980年初版,1984年再版)。
1980《中國古典文學論文精選叢刊──戲劇類(二)》,台北:幼獅文化事業(1980年初版,1981年再版)。
曾永義
1988《詩歌與戲曲》,台北:聯經。
1997《戲說戲曲》,台北:聯經。
1992《元人散曲選詳注》台北:學海(再版)(與王安祈合著)
馮瑞龍
1992《元代愛情悲劇研究》,香港:華漢文化事業公司。
游順釗
1991《視覺語言學》,台北:大安出版社。
程 麻
1999《中國心理偏失:圓滿崇拜》,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程湘清主編
1992《宋元明漢語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張 方譯
1997《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第二章),台北:駱駝。

張 敏
1998《認知語言學與漢語名詞短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初版。
張君玫譯(Nancy J. Chodorow著)
  2003《母職的再生產: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台北:群學出版。
張庚
1987《戲曲藝術論》,台北:丹青。
張淑香
1980《元雜劇中的愛情與社會》,台北:長安出版社
張維耿、黎運漢
1991《現代漢語修辭學》,台北:書林,1991.9初版,1997.10三刷。
賀昌群、孫楷第
1984《元曲研究(甲編)》(《元曲概論》、《元曲家考略》),台北:里仁書局。
葉長海
1999《曲學與戲劇學》,上海:學林出版社。
楊家駱
1962《金元雜劇初編》台北:世界
1962《金元雜劇二編》台北:世界(1988三版)
1975《金元雜劇三編》台北:世界
1974《金元雜劇外編》台北:世界(再版)
1978《元九十五家小令類輯》台北:世界(三版)
齊滬揚
1998《現代漢語空間問題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10一版,1999.8二刷。
廖 奔
1997《中國古代劇場史》,河南:中州古籍。
2004《中國戲曲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廖炳惠
1990《形式與意識型態》,台北:聯經(1993初版二刷)。
廖藤葉
2000《中國夢戲研究》,台北:學思出版社。
寧繼福
1985《中原音韻表稿》,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
趙毅衡
1990《文學符號學》,北京:中國文聯,初版一刷。
趙艷芳
2001《認知語言學概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初版三刷。
蔣星煜
1988《中國戲曲史索隱》,濟南:齊魯書社。
劉大杰
1987《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
劉潤清
1995《西方語言學流派》,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4初版,1999.5四刷。
鄭昭明
1993《認知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1993年初版一刷,2002年修訂四刷)。
鄭傳寅
1993《中國戲曲文化概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二版修訂版)(1995 台北:志一出版社)
鄭 騫
1973《北曲套式彙錄詳解》,台北:藝文印書館。
盧元駿
1980《曲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出版。
繆小春譯
2001《超越模塊性──認知科學的發展觀》(A.卡米洛夫─史密斯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謝國平
1985《語言學概論》台北:三民
謝雲飛
1978《文學與音律》台北:東大
龍榆生
2004《詞曲概論》,北京:北京出版社。
蕭啟慶
1983《元代史新探》,台北:新文豐。
1994《蒙元史新研》,台北:允晨。
顏天佑
1996《元雜劇八論》,台北:文史哲。
聶石樵主編
2000《古代文學中人物形象論稿》,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薛絢譯、吳嘉苓導讀(Sarah Blaffer Hrdy著)
2004《母性》,台北:新手父母出版社:城邦文化發行。(Mother Nature: A History of Mothers, Infants, and Natural Selection,1999)
簡政珍
1989《語言與文學空間》,台北:漢光,初版。
譚達先
1993《講唱文學.元雜劇.民間文學》,台北:貫雅文化,初版。
羅康寧
1991《藝術語言和語言的藝術》,湖南:湖南師範大學,1991.10初版,1991.12一刷。
蘇國榮
1987《中國劇詩美學風格》,台北:丹青圖書公司。
羅錦堂
1979《錦堂論曲》,台北:聯經出版社。(第二次印行)

二、學位論文
江佩珍
2003《閱讀賈寶玉──從語言溝通的角度探討小說人物塑造》,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碧珠
1994《關漢卿戲曲語言之派生詞與重疊詞研究》,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明懿
2000《現代漢語方位詞「上」的語義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碧慧
2002《大觀園隱喻世界──從方所認知角度探索小說的環境映射》,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秀華
1998《國語中「時間就是空間」的隱喻》,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桂 甫
1993《隱喻的重要性:試論隱喻在文學中的角色》,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淑子
2002《性別、主體、對話:重讀關漢卿旦本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 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郭效仙
1994《女性雜誌廣告中隱喻與轉喻之應用與分析》,靜宜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潔瑩
1994《隱喻與換喻於產品設計之應用研究》,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淑惠
2005《《詩經》動植物意象的隱喻認知詮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張國樑
1996《論認知背景的理論》,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晨輝
2001《隱喻之哲學內涵》,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秀瑩
1997《身體部位譬喻現象與文化差異》,清華大學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靜怡
1999《隱喻理論中的文學閱讀──以張愛玲上海時期小說為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
鄭柏彥
2003《元雜劇敘事研究》,東華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立中
1994《中文裡關於身體部位器官的譬喻現象》,清華大學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建智
2001《兒童故事中的隱喻框架和概念整合:哲學與認知的關係》,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龍珍珠
2004《《全元曲》雜劇賓白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簡隆全
1995《元散曲隱逸意識研究》,東海水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

三、期刊論文
王力堅 
1995〈“興”與“隱喻”──中西詩學審美追求比較〉,《天津社會科學》,第4期p.81~83。
王松亭 
1996〈隱喻的感悟及其文化背景〉,《外語學刊(黑龍江大學學報)》,第4期(總第86期)p.63~66。
王 昊
2001〈論元雜劇與法律文化〉,《安鰴教育學院學報》,第19卷第4期,p52-55。
王廣新
1994〈論元雜劇官吏形象的喜劇審美價值〉,《海南師範學報》總第七卷 第24期(1994年第2期),p45-49。
王夢鷗
1979〈文人想像與感情隱喻〉,《中外文學》,第7卷9期p.4-14。
石毓智
1995〈《女人、火與危險事物──範疇揭示了思維的甚麼奧秘》評介〉,《國外語言學》,第2期p.17~22。
田荔枝
1994〈漢語比喻與傳統思維方式〉,《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p.24~30。
李 荃 
1996〈隱喻的解讀〉,《修辭學習》,第1期(總第73期)。

李祥林
2000〈戲曲研究需要納入性別意識〉,《上海藝術家》第21期p79-82。
李怡嚴
2002〈隱喻──心智的得力工具〉,《當代》,第177期p.56-65。
2002〈隱喻──心智的得力工具(續)〉,《當代》,第178期p.120-141。
李福印
2000〈從修辭到跨學科:隱喻研究管窺〉《語文建設通訊》64:50-56。
束定芳 
1996〈隱喻的語用學研究〉,《外語學刊(黑龍江大學學報)》,第2期(總第84期)p.35~44。
  1996〈試論現代隱喻學的研究目標、方法和任務〉,《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第2期(總第102期)p.9~16。
1998〈論隱喻的本質及語義特徵〉,《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第6期(總第118期)p.10~19。
2000〈論隱喻的詩歌功能〉,《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第6期,p.12-16。
2001〈論隱喻的認知功能〉,《外語研究》,第2期,p.28-31。
2002〈論隱喻的運作機制〉,《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第2期,p.98-106。
林書武 
1994〈《隱喻:其認知力與語言結構》評介〉,《外語教學與研究》,第4期(總第100期)p.62~63。
1995〈《隱喻與認知》評介〉,《外語教學與研究》,1第4期(總第104期)p.70~72。
1996〈隱喻的一個具體運用──《語言的隱喻基礎》評述〉,《外語教學與研究》,第2期(總第106期)p.66~70。
1997〈R.W.Gibbs的《思維的比喻性》評介〉,《外語教學與研究》,第2期(總第110期)p.66~68。
1997〈國外隱喻研究綜述〉,《外語教學與研究》,第1期(總第109期)p.11~19。
卓新賢
2002〈從認知角度看詞義在隱喻中的上揚〉,《四川外語學院學報》,第2期p.66-69。
吳秀華
1999〈元曲研究的新奉獻──寫在《全元曲》出版之後〉,《河北學刊》,1999.4,p110-112。
周 可
1989〈文學符號性初探〉,《江西大學學報》第2期p.86~89。
2000〈從符號學的角度看隱喻的生成〉,《福建外語》(季刊),第2期,p.12-15。
胡壯麟 
1993〈認知與語篇產生〉《國外語言學》,第2期p1-6。
1996〈語法隱喻〉,《外語教學與研究》,第4期(總第108期)p.1~7。
2003〈詩性隱喻〉,《山東外語教學》,第1期,p.3-8。
胡金望
1994〈元雜劇中所反映的文人心態特徵〉,《安慶師範學院學報》,1994.1,p27-29。new window
段庸生
1994〈生命自救與元雜劇藝術法則〉,《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1994.1,p41-42new window
唐玉環
2002〈漢語性別表達的隱喻投射〉,《益陽師專學報》,第23卷第5期,p.29-31。
馬玨玶
2001〈宋元話本敘事視角的社會性別研究〉,《文學評論》2001年第2期,p97-106。
孫國成、周月亮
1999〈元曲研究史上的里程碑──跋《全元曲》〉,河北學刊,1999.1,new window
p107-112。
黃宣衛
1998 〈語言是文化的本質嗎?──從認知人類學的發展談起〉《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3:81-104。
黃宣範
1973〈隱喻的認知基礎〉,《中外文學》,第2卷5期p.9-19。
黃愛華
1993〈試論隱喻思維的認識論意義〉,《學術月刊》,第12期p.2~7。
陳 登 
1995〈試論比興與metaphor在中西詩學意義上的差異〉,《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第5期(總第99期)p.23~26。
陳建森
2001〈元雜劇“演述者”身份的轉換與“代言性演述干預”〉,《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6,p38-45。
陳道明 
1998〈從習語的可分析性看認知語言學的隱喻能力觀〉,《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第6期(總第118期)p.20~26。
陶文好
2000〈論Up的空間和隱喻義認知〉,《外語學刊》,第4期p.13-18。
越 洋
1993〈論漢字符號的隱喻性特徵〉,《邏輯與語言學習》,6期(總第295期)p.46~50。
華 劭 
1996〈從符號學角度看轉喻〉,《外語學刊(黑龍江大學學報)》,第4期(總第86期)。
張會森 
1994〈論隱喻〉,《修辭學習》,5期(總第65期)p.12~14。
楊 君 
1995〈西方隱喻修辭理論簡介〉,《修辭學習》,第4期(總第70期)p.46~48。
楊成虎
2000〈隱喻解釋的語義協調論〉,《外語學刊》,第4期,p.19-22。
趙維森
2000〈中國古典詩詞中隱喻系統高度發達的原因〉,《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6期,p.116-121。
簡政珍
1983〈隱喻及換喻──以唐詩為例〉,《中外文學》,第12卷第2期p6~18(附林文月講評p19~21)。
劉正光
2002〈萊柯夫隱喻理論中的缺陷〉,《外語與外語教學》,第1期,p.25-29。
劉承宇
2002〈語篇隱喻的符號學與認知理據〉,《外語與外語教學》,第5期,p.58-60。
劉筱紅
1996〈中國古代性別回避禮制的建立〉,《婦女研究論叢》1996年2月,p38-41。
諶華玉 
1998〈OVER概念意義的隱喻化延伸擴展〉,《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第6期(總第118期)p.27~31。
應雨田
1993〈比喻型詞語的類型及釋義〉,《中國語文》,第4期(總第235期)p.295~300。
嚴世清 
1995〈隱喻理論史探〉,《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第5期(總第99期)p.27~31。
張會森
1992〈文學作品語言的理論與實踐〉《求是學刊》第1期p89~93
鄒光明
1989〈文學語言論〉《華中師大學報》第6期p97~103
趙代君
1992〈論文學語言的特徵〉《南京師大學報》第4期p91~95
齊滬揚
1992〈文學語言的認可性〉《暨南學報》第3期p134~140。
齊登紅,李哲
2001〈轉喻語言的隱喻性與認知〉,《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第3期,p.27-29。
劉大為
1985〈論語言的情感表現〉《華東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p55~64
劉曉文
1992〈文學語言的雙重品性──“有限手段的無限運用”〉《北京師大學報》第4期p96~103
張世英
1997〈思維與想像──兼談中國古典詩〉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期:113-120.159
廖秋忠
1991〈《語言的範疇化:語言學理論中的典型》評介〉《國外語言學》17-26。
廖思湄
2002〈隱喻中的語義模糊現象探究〉,《綿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6期,p.28-29。
趙豔芳
1995〈語言的隱喻認知結構──《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評介〉,《外語教學與研究》,第3期(總第103期)p.67~72。
蔡英俊譯述
1987〈修辭語言(1):明喻與隱喻〉,《國文天地》,第21期p.72-75。

潘文國
2002〈語言再定義:人類認知世界及進行表述的方式和過程──對
洪堡特動態語言學思想的回歸〉《語文建設通訊》69:33-36。
羅瑞球
2003〈概念隱喻理論和漢語成語運用中的隱喻性思維結構〉,《廣西
社會科學》,第7期,p.106-108。
鐘明彥
2003〈模糊理論略述──兼論「訓詁」內涵的模糊思考〉《興大中文學報》第15期,p312-354。


貳、 外文書目
Ahrens, Kathleen.
1999. MAPPING IMAGE-SCHEMAS AND TRANSLATING METAPHORS. In papers form The Paper of the Pacific Asia Conference on Language,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 Taipei.
Ahrens, K., Li-li Chang, Ke-jian Chen, Chu-ren Huang.
1998. MEANING REPRESENTATION AND MEANING INSTANTIATION FOR CHINESE NOMINALS. In paper form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ND CHINESE LANGUAGE, Processing. Volume 3. No.1, p.45-65. Taipei.new window
Hawkes, Terence,
1972 METAPHOR, Routledge.
Lakoff, George,
1986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 METAPHOR AND THOUGHT,In paper form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Ed. Andrew Orton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MORAL POLITICS : HOW LIBERALS AND CONSERVATIVES THINK,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2 2 nd ed.)
Lakoff, George & Johnson, Mark,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Ortony, Andrew ed.,
Lakoff, George & Turner, Mark,
1989 MORE THAN COOL REASON :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參、 網址(站)
http://www.cns11643.gov.tw/web/index.jsp(全字庫)
http://cls.admin.yzu.edu.tw/swjz/openwin2.html(國科會數位博物館先導計畫-- 搜文解字)。
http://www.ling.fju.edu.tw/langcog/index2.htm(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語言與認知經典翻譯」,指導教授洪振耀)。
http://www.sinica.edu.tw/~tdbproj/dict/(教育部重修國語辭典修訂本)
http://www.sinica.edu.tw/ftms-bin/kiwi.sh(中央研究院平衡語料庫)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