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漢代養生思想研究—以黃老思想為主題
作者:王璟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Jing W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陳麗桂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養生黃老思想黃老道養生方技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7
養生是個既傳統又合時的議題,在中國傳統學術中固有重要的地位,時至今日,如何延緩人類衰老,延長壽命,仍是全體人類的共同願望。現今養生學隸屬於醫學的一部份,不過中國傳統養生思想的形成與發展和哲學、宗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也因其多元性格,建構出特有的歷史價值。先秦至兩漢是中國傳統醫學與養生學奠基的時期,此時雖然尚未出現養生專著,但是無論是諸子學說抑或醫家著作,均有關於養生的論述,可見當時對於養生議題的重視。養生思想在秦漢時期的蓬勃發展可從近年來出土的簡帛醫書中得到證明。但是,就目前養生學研究的成果顯示,就時代而言,研究者大多將焦點集中在先秦或魏晉以後的發展,對於兩漢時期多存而不論,或是以概論的方式帶過,是故此階段尚有討論的空間。就主題而論,以養生為題的研究論著雖然不少,但論者往往將研究主題孤立化,缺乏將養生議題放在歷史時空背景下來處理,基於現今研究情況,本論文擇定以漢代為時代背景,並將焦點集中在當時學術主流—黃老思想。黃老思想自戰國中期盛行於齊國稷下學宮,入漢後更在西漢初年政治上施用成功,為大漢帝國奠定穩定的治政基石。黃老思想乃戰國至秦漢間道家一系的學術思潮,其內容之基本面貌可從司馬談〈論六家要旨〉中一窺究竟。簡言之,它以元氣化生萬物的宇宙論為基點,本者天人合一的立場,由天道推衍人事,暢論治國與治身一體之道,是黃老思想的基本主張。西漢前期黃老思想的主題,偏重在君人南面之術,其治身養生內容雖不似治國之術突出,但卻是君主邦興國治的基礎,誠如〈論六家要旨〉所言:「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自戰國起《管子》、《呂氏春秋》等著作裡,均有不少相關論述,《呂氏春秋‧審分》更明確提出「凡治身與治國一理之術」的觀點。至西漢,第一部推闡黃老道家思想的《淮南子》,書中豐贍的養生理論大抵遵循老莊清靜寡欲、自然無為的原則,卻又不同程度轉化了老莊思想,發展至此黃老理論已推闡至高峰,因此在西漢部分擇定以《淮南子》為主題,探討此時黃老養生思想的發展。
在武帝採董仲舒之議,將儒學定於一尊後,促使黃老思想黯然退出政治舞台,雖然其君人南面之術不再流行,但其原本修身養生思想更為彰顯,此時黃老思想漸漸將主力轉移至養生領域,到了東漢更成為養生學的代名詞,加上武帝沈迷於神仙方士之說,其後幾位帝王亦好此道,可以說整個漢代社會都籠罩在追求長生成仙的氛圍裡,黃老思想和神仙方術各自因應現實需要,各取所需的互相靠攏,兩者合流所激盪出的火花,給予養生思想十分有利的發展空間,促成東漢養生之風熾盛,無論是公卿貴族,或是文人隱士,對於修身養生的議題皆投入不少關注。其中,《老子河上公章句》即是反映兩漢之際黃老學轉變的代表性著作,不過由於該書的成書年代歷來備存爭議,至今尚未有定論,因此該書作者與成書時代亦是本論文欲討論的重點,在董理檢討前賢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筆者的看法,以期能給該書恰當的時代定位。
自東漢中期後,黃老之學與神仙思想進一步發展,逐漸轉往宗教的道路邁進,東漢末期,道家神學化的傾向加劇,從宗教神學立場來注解《老子》的《老子想爾注》,象徵著東漢晚期道家向道教轉化的一個鮮明標誌,該書從宗教立場立論養生,認為養生不僅可以延壽,更可藉此成仙。書中力倡學「生」之可貴,屢屢以「生」來解「道」,其內容雖充滿黃老養生色彩,但養生境界已被無限擴張至生命不死,其濃郁的宗教使命反映出黃老養生想的重大轉變,更進一步體現自先秦以來道家生命觀念的轉變。
本論文主要針對《淮南子》、《老子指歸》、《老子河上公章句》與《老子想爾注》這四本著作為討論對象,藉此呈現黃老養生思想的發展與轉化。又本文雖以黃老道家思想為主軸,但是對於先秦以來養生思想發展之時代背景必須有一交代。首先,先秦老莊道家對於養生可謂最有心得,其重生的生命觀及養生理論可說是黃老道家、道教乃至傳統醫學共同的源頭,因此首先就先秦老莊道家進行討論。
再者,醫學的發展對於促進人體健康的維護,有著積極的意義。作為目前最早一部醫學專著,被歷代醫家奉為圭臬的《黃帝內經》,它的出現象徵醫學已由經驗的積累,發展到系統理論的確立,該書將當時零散、欠缺組織的養生理論予以綜合,並將養生納入醫學體系,書中豐贍的養生論述對於養生學的發展無疑有著促進作用,更是了解秦漢養生思想不可忽略的重要資料。
此外,先秦至漢,神仙思潮大興,在當時成為一股強烈的社會意識,在東漢更與黃老思想合流,促成黃老思想的重大轉變,神仙思想更是道教重要的思想理論淵源。神仙一類在《漢書‧藝文志》與醫經、經方、房中並列,均被歸屬於方技一派,雖然絕大部分的著錄多已散佚殆盡,已難窺全豹,但從殘佚或出土的篇卷不難想像當時這些「生生之具」(藝文志‧方技略》)發展的盛況。且這些著作不少託名黃帝、容成等上古帝王名臣,其與黃老學關係可見一斑,尤其是近年出土的馬王堆醫藥養生專書,與張家山的《引書》等簡帛文獻的出土,更清楚印證了漢代發達的醫藥養生學,深受黃老思想影響的事實,這些養生方技展現出秦漢以來養生技術發展的真實面貌,與諸子哲學理論相互輝映,故此部分亦在討論之列。目前以二重證據法從事學術研究已為主流,本論文將援引相關之出土文獻為佐證,以充實其研究基礎。
本論文定名為漢代養生思想研究—以漢代黃老思想為主題,計分六章進行,僅略述各章梗概如下:第一章為緒論,一方面說明本論文研究動機,以彰顯本研究之意義。另一方面呈現並檢討前人研究成果,以明本論文之開展空間,並交代本論文所採行之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第二章則討論漢代養生思想之淵源—先秦以來的養生思想,本章擬就先秦老莊道家、醫家與神仙派方士三個方向進行鋪論,分別細究它們的生命觀與身體觀。
第三章主要以《淮南子》為主題,就漢代氣化宇宙論的背景著手,逐步探討關於生命的起源、形神關係的建構,與養生之理的開展及施用,以明其時代意義。
第四章則針對漢武帝的尊儒,黃老思想由治國轉向治身的時代背景切入,順此探討黃老養生思想在東漢的發展。並以《老子河上公章句》與《老子想爾注》兩書為討論焦點,藉此呈顯出黃老養生思想在漢代的演化及轉變。不過由於《老子河上公章句》的成書年代歷來備存爭議,至今尚未有定論,故在進入探討其養生思想主題之前,首先討論該書的作者與成書年代,並論述將其定位於西漢中後期至東漢中前期的理由。
第五章討論秦漢以來在神仙思潮影響下所發展的養生方技,以藥物服食、導引行氣、房中養生為討論主題。
第六章綜合各章所言,提出本文結論,並探討漢代養生思想的現代意義,最後針對本論文不足處提出未來展望。

陳可冀、林 殷 《國學舉要—醫學卷》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9月
陳希寶主編著 《中國古代醫學倫理道德思想史》 西安:三秦出版社 2002年2月
陳邦賢 《中國醫學史》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58年11月
陳鼓應 《老莊新論》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3年3月new window
陳鼓應 《黃帝四經今註今譯—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5年6月
陳鼓應 《管子四篇詮釋—稷下道家代表作 》  台北:三民書局 2003年2月
陳廣忠 《淮南子譯注》 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0年6月
陳樂平 《出入“命門”中國醫學文化導論》 上海:三聯書店 1991年12月
陳廣忠 《劉安評傳—集道家之大成》 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 1996年8月
陳德和 《淮南子的哲學》 嘉義:南華管理學院出版社 1999年2月
陳廣忠 《中國道家新論》 合肥:黃山書社 2001年11月
陳麗桂先生 《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1年4月
陳麗桂先生 《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 台北:文津出版參考書目
一、古籍及其校注(依四部為序,以類相從,依時相次)

(一)、經部
王 弼注、孔穎達正義 《周易正義》(阮刻本)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89年1月
孔安國傳、孔穎達正義 《尚書正義》(阮刻本)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89年1月
鄭 玄箋、孔穎達正義 《毛詩正義》(阮刻本)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89年1月
鄭 玄注、賈公彥疏 《儀禮注疏》(阮刻本)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89年1月
鄭 玄注、賈公彥疏 《周禮注疏》(阮刻本)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89年1月
鄭玄注、孔穎達正義 《禮記正義》(阮刻本)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89年1月
杜預注、孔穎達正義 《春秋左傳正義》(阮刻本)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89年1月
何 晏注、邢 昺疏 《論語注疏》(阮刻本)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89年1月
趙 岐注、孫 奭疏 《孟子注疏》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89年1月
郭 璞注、邢 昺疏 《爾雅》(阮刻本)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89年1月
許 慎著、段玉裁注 《說文解字注》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986年10月
劉 熙 《釋名》 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
王冰 《黃帝內經素問》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2年12月


(二)、史部
司馬遷 《史記》 北京:中華書局 1982年11月
班固 《漢書》 北京:中華書局 1987年10月
范 曄 《後漢書》 北京:中華書局 1987年10月
陳壽 《三國志》 北京:中華書局 1959年12月
荀悅 《漢紀》 北京:中華書局 2001年6月
司馬光等 《資治通鑑》 台北:西南書局 1982年9月
王先謙 《後漢書集解》 北京:中華書局 1991年9月
(三)、子部(依作者姓氏筆順為序)
王先謙 《荀子集解》 北京:中華書局 1988年9月
王利器 《新語校注》 北京:中華書局 1997年10月
王利器 《鹽鐵論校注》 北京:中華書局 1992年7月
王弼注 《老子‧帛書老子》 台北:學海出版社 1989年9月
王德有  《老子指歸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 1994年3月
王 卡點校 《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 北京:中華書局 1997年10月
王 明 《抱朴子內篇校釋》 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3月
王 明 《太平經合校》 北京:中華書局 1992年3月
王念孫 《讀書雜志》 台北:廣文書局 1977年月
向宗魯 《說苑校證》 北京:中華書局 1987年7月
汪繼培 《潛夫論箋校正》 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9月
俞樾 《諸子平議補錄》 台北:世界書局 1978年10月
荀悅 《申鑒》 台北:世界書局 1967年9月
郭慶藩 《莊子集釋》 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1974年3月
陳一平 《淮南子校注譯》 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4年1月
陳奇猷 《呂氏春秋校釋》 台北:華正書局 1985年8月
陳奇猷 《韓非子集釋》 台北:華正書局 1982年8月
黃暉 《論衡校釋》 北京:中華書局 1990年2月
劉文典 《淮南鴻烈集解》 北京:中華書局 1989年5月
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 《管子校注》 北京:中華書局 2004年6月
董仲舒著、蘇輿義證 《春秋繁露義證》 北京:中華書局 1996年9月
饒宗頤 《老子想爾注校箋》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11月
(四)、集部
郭茂倩 《樂府詩集注》 台北:里仁書局 1980年12月
朱熹 《楚辭集注》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87年10月
嚴可均輯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北京:中華書局 1958年2月
二.近現代研究論著(依作者姓氏筆順為序)
丁原明 《黃老學論綱》 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1997年12月
于大成 《淮南子論文集》 台北:文光出版社 1975年12月
于大成 《淮南論文三種》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75年7月
戈國龍 《道教內丹學溯源》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4年6 月
王仁祥 《先秦兩漢的隱逸》(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 台北:臺大出版委員會 1995年5月
王夫之 《莊子解》 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1977年9月
王旭東編著 《中國傳統性醫學》 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2年8月
王邦雄 《老子的哲學》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7年10月new window
王德有  《老子指歸全譯》 四川:巴屬書社 1992年7月
王叔岷 《先秦道法思想講稿》 台北:中研院文哲所 1992年5月
王叔岷  《列仙傳校箋》 台北:中史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1995年4月
王明輝 《中醫性醫學》 台北:旺文社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7月
王松齡 《中國氣功的史、理、法》 北京:華夏出版社 1989年11月
王 明 《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 重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4年6月
王 淮 《老子探義》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8年1月
王鐵  《漢代學術史》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5年12月
王洪圖總主編 《《黃帝內經》研究大成》(中)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7年8月
王雲度 《劉安評傳》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7年5月
王青  《漢朝的本土宗教與神話》 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8年8月
王繼如 《淮南子譯注》 台北:建安書局 1998年11月
王 強 《遮蔽的文明:性觀念與古代中國文化》 台北:文津出版社 2003年4月
王 建  《中國古代避諱史》 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2002年4月
白 奚 《稷下學研究─中國古代的思想自由及百家爭鳴》 北京:三聯書店 1998年9月
史蘭華等 《中國傳統醫學史》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92年8月
任繼愈編 《中國哲學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年4月
任繼愈編 《中國哲學發展史》(秦漢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年2月
任繼愈 《中國道教史》(上) 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1991年10月
朱越利 《道經總論》 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1年12月
朱 哲 《先秦道家哲學研究》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9月
牟宗三 《才性與玄理》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1985年4月
牟鍾鑒 《《呂氏春秋》與《淮南子》研究》 濟南:齊魯書社 1987年9月
那 薇 《漢代道家的政治思想和直覺體悟》 濟南:齊魯書社 1992年1月
何 寧 《淮南子集釋》(上)、(中)、(下) 北京:中華書局 1998年10月
何介均 《馬王堆漢墓》 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4年9月
吳 光 《黃老之學通論》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5年6月
吳澄 《道德經注》 台北:廣文書局 1985年
呂錫琛 《道家、方士與王朝政治》 長沙:湖南出版社 1991年12月
宋天彬、胡衛國 《道教與中醫》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7年8月
宋書功 《中國古代房室養生集要》 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1年10月
李玉潔 《先秦喪葬制度研究》 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年10月
李存山 《中國氣論探源與發微》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0年7月
李志林  《氣論與中國傳統思維方式》 上海:學林出版社 1990年9月
李良松、郭洪濤編著 《中國傳統文化與醫學》 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 1990年5月
李建民 《方術 醫學 歷史》 台北:南天書局,2000年6月
李建民 《死生之域—周秦漢脈學之源流》 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00年7月new window
李祚唐編 《中國養生文化》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11月
李景明  《中國儒學史.秦漢卷》 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1998年6月
李經緯、林昭庚主編 《中國醫學通史》(古代卷)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0年1月
李漢三  《先秦兩漢之陰陽五行學說》 台北:維新書局 1981年4月
李養正原著、張繼禹編訂 《道教經史論稿》 北京:新華書店 1995年10月
李學勤  《簡帛佚籍與學術史》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1年9月
李豐楙  《不死的探求—抱朴子》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981年1月
李豐楙 《不死的探求》 台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1987年9月
李 平 《氣功與中國文化》 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9月
李 平 《中國文化散論》 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2001年10月
李 申 《中國古代哲學和自然科學》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1月
李 剛 《漢代道教哲學》 四川:巴蜀書社 1995年5月
李 零 《中國方術續考》 北京:東方出版社 2001年8月
李 零主編、張廣保校點 《中國方術概觀—導引行氣卷》 北京:人民中國出版社 1993年12月
李 零主編、馮國超、盧國龍校點 《中國方術概觀—服食卷》 北京:人民中國出版社 1993年12月
李 零主編、松村校點 《中國方術概觀—房中卷》 北京:人民中國出版社 1993年12月
李 零 《中國方術考》(修訂本) 北京:東方出版社 2001年8月
李 增 《淮南子》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2年7月
李 增 《淮南子哲學思想研究》 台北:洪葉文化有限公司 1997年10月
李 霞 《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年5月
呂理政  《天、人、社會—試論中國傳統的宇宙認知模型》 台北:中央民族研究所 1990年3月
余明光  《黃帝四經與黃老思想》 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89年8月
杜而未  《崑崙文化與不死觀念》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1977年5月
杜正勝 《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 台北:三民書局 2005年4月
汪涌豪、余灝敏 《中國游仙文化》 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7年11月
汪 延 《先秦兩漢文化傳承述略》 陝西: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9月
車離等著 《探尋思想軌跡—中醫學史的文化哲學研究》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2年2月
周一謀  《馬王堆漢墓出土養生著作釋譯》 香港:海峰出版社 1990年8月
周一謀、蕭佐桃 《馬王堆醫書考注》 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8年7月
周世榮 《馬王堆導引術》 湖南:岳麓書社 2005年11月
周桂鈿  《中國歷代思想史》(秦漢卷)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3年12月
周桂鈿  《秦漢思想史》 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0年1月
周與沈 《身體:思想與修行—以中國經典為中心的跨文化觀照》 北京:中國科學出版社 2005年1月
林富士 《疾病終結者—中國早期的道教醫學》 台北:三民書局 2001年11月new window
林富士  《漢代的巫者》 台北:稻香出版社 1988年4月new window
林聰舜 《西漢前期思想與法家的關係》 台北:大安出版社 1991年4月new window
林 殷 《儒家文化與中醫學》 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3年11月
金正耀 《道教與煉丹術論》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1年2月
金春峰  《漢代思想史》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7年12月
俞美霞 《東漢畫像與道教發展兼論敦煌壁畫中的道教圖像》 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2000年5月
姜 生 《漢魏兩晉南北朝道教倫理論稿》 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1995年12月
姚偉鈞著  《中華養生術》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5年3月
洪丕謨 《道教內丹養生術》 上海:上海書店出版 1991年12月
胡孚琛 《魏晉神仙道教—《抱朴子內篇研究》》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1992年10月
胡家聰 《稷下爭鳴與黃老新學》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8年9月
胡新生 《中國古代巫術》 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1998年12月
胡楚生 《老莊研究》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92年10月
卿希泰、詹石窗主編 《道教文化新典》(上) 台北:中華道統出版社 1996年9月
卿希泰主編 《道教與中國傳統文化》 台北:中華道統出版社 1996年2月
孫以楷主編、陳廣忠、梁宗華著 《道家與中國哲學》(先秦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年6月
孫以楷主編、陳廣忠、梁宗華著 《道家與中國哲學》(漢代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年6月
徐復觀 《中國人性論史》 台中:私立東海大學 1962年4月
徐復觀  《兩漢思想史》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1989年9月
徐復觀 《中國藝術精神》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87年
徐漢昌 《管子思想研究》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90年6月new window
祝亞平 《道家文化與科學》 安徽: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 1995年7月
郝勤 《中國古代養生文化》 四川:巴蜀書社 1989年12月
馬伯英 《中國醫學文化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5月
馬濟人 《道教與氣功》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7年11月
馬濟人 《道教與煉丹》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7年11月new window
馬繼興主編 《神農本草經輯注》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5年12月
馬繼興 《馬王堆古醫書考釋》 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2年11月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 《馬王堆漢墓帛書》(肆) 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5年3月
高柏園 《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年4月new window
高大倫 《張家山漢簡《引書》研究》 四川:巴蜀書社 1995年5月
袁保新  《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1年9月
康韻梅 《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史叢刊 1994年6月new window
張金儀  《漢鏡所反映的神化傳說與神仙思想》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981年7月
張光直 《考古學專題六講》 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6年5月
張舜徽 《周秦道論發微》 台北:木鐸出版社 1983年9月
張岱年 《文化與哲學》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1988年
張榮明 《中國古代氣功與先秦哲學》 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1992年1月
張立文等 《心》 台北:漢興書局有限公司 1994年5月
張立文等 《氣》 台北:漢興書局有限公司 1994年5月
張立文等 《道》 台北:漢興書局有限公司 1994年5月
張國華  《中國秦漢思想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年4月
張三夕 《死亡之思》 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6年3月
張岫峰  《中國傳統養生學》 北京:新華出版社 1996年9月
張宏 《道骨仙風》 北京:華文出版社 1997年2月
張雙棣 《淮南子校釋》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兩冊) 1997年8月
張琦  《素問釋義》 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1998年8月
張運華  《先秦兩漢道家思想研究》 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8年12月
張其成、曲黎敏《中華養生智慧》 北京:華夏出版社 2005年4月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著 《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 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6年5月
許匡一 《淮南子全譯》 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1995年3月
許抗生 《老子與道家》 北京:新華出版社 1993年12月
郭沫若  《奴隸制時代》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53年5月
郭金彬 《中國傳統科學思想史論》 知識出版社 1993年
郭于華 《死的困惑與生的執著》 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4年10月new window
郭重威、孔新芳 《道教文化叢談》 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5年4月
陳可冀、周文泉主編 《中國傳統養生學精粹》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4年9月
陳可冀、林 殷 《國學舉要—醫學卷》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9月
陳希寶主編著 《中國古代醫學倫理道德思想史》 西安:三秦出版社 2002年2月
陳邦賢 《中國醫學史》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58年11月
陳鼓應 《老莊新論》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3年3月new window
陳鼓應 《黃帝四經今註今譯—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5年6月
陳鼓應 《管子四篇詮釋—稷下道家代表作 》  台北:三民書局 2003年2月
陳廣忠 《淮南子譯注》 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0年6月
陳樂平 《出入“命門”中國醫學文化導論》 上海:三聯書店 1991年12月
陳廣忠 《劉安評傳—集道家之大成》 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 1996年8月
陳廣忠 《中國道家新論》 合肥:黃山書社 2001年11月
陳德和 《淮南子的哲學》 嘉義:南華管理學院出版社 1999年2月
陳麗桂先生 《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1年4月
陳麗桂先生 《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7年月
陶建國 《兩漢魏晉之道家思想》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86年8月
傅偉勳  《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 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0年7月
傅偉勳 《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 台北:正中書局 1994年1月
梅新林  《仙話—神人之間的魔幻世界》 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92年6月
曾振宇 《中國氣論哲學研究》 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2001年10月
曾春海 《兩漢魏晉哲學史》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1月new window
湖南醫學院主編 《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古尸研究》 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0年10月
湯其領 《漢魏兩晉南北朝道教史研究》 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1994年10月
馮友蘭 《新編中國哲學史》(第一冊) 台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1年12月
黃 釗 《道家思想史綱》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1年4月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 台北:巨流圖書 1993年3月
葉海煙 《老莊哲學新論》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7年9月
詹石窗  《新編中國哲學史》 北京:中國書店 2002年2月
詹石窗 《道教文化十五講》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年1月
詹石窗 《道教科技與文化養生》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4年3月
勞思光  《新編中國哲學史》 台北:三民書局 1997年10月
廖育群 《岐黃醫道》 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4年4月
廖育群、傅芳、鄭金生著 《中國科學技術史》(醫學卷)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98年8月
廖育群 《醫者意也—認識中國傳統醫學》 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8月
鄭世根 《莊子氣化論》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1993年7月
廖芮茵 《唐代服食養生研究》 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2004年5月
漆 浩 《巫、醫與氣功—神秘的中國養生治病術》 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1990年9月
熊鐵基 《秦漢新道家論稿》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年3月
熊鐵基、馬良懷、劉韶軍 《中國老學史》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5年7月
甄志亞主編、傅維康副主編 《中國醫學史》(修訂版) 台北:知音出版社 2003年9月
熊禮匯 《新譯淮南子》(兩冊) 台北:三民書局 1997年2月
蒙文通 《先秦諸子與理學》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6年5月
蓋建民 《道教醫學導論》 台北:中華道統出版社 1999年2月
蓋建民 《道教醫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1年4月
裴錫榮、徐嘯、童近仁、李光羽 《中華氣功發展史》 西安:天則出版社 1989年8月
趙匡華 《中國煉丹術》 香港:中華書局 1989年12月
趙仲明 《巫師、巫術、秘境—中國巫術文化追蹤》 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1993年12月
趙有聲、劉明華、張立偉 《生死‧享樂‧自由—道家和道教的關係及其人生理想》 台北:雲龍出版社 1991年3月
趙璞珊  《中國古代醫學》 北京:中華書局 1997年9月
趙中偉 《道者萬物之宗—兩漢道家形上思維研究》 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4年4月new window
劉文典 《淮南鴻烈集解》(兩冊) 北京:中華書局 1989年5月
劉澤華 《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 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1992年1月
劉 鋒 《道教的起源與形成》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4年4月
劉達臨 《中國古代性文化》(上)、(中) 台北:新雨出版社 1995年8月
劉仲宇 《道教的內秘世界》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7年11月
蔡璧名 《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  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 1997年4月new window
鄭杰文  《中國古代養生之道》 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1990年10月
鄭世根 《莊子氣化論》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93年7月new window
鄭曉江 《中國死亡智慧》 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4年4月
鄭曉江 《超越死亡》 台北:正中書局 1999年1月
鄭志明主編 《道教文化的精華—第二屆海峽兩岸道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一) 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2000年7月
鄭志明主編 《道教的歷史與文學—第二屆海峽兩岸道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三) 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2000年7月
燕國材 《漢魏六朝心理思想研究》 台北:谷風出版社 1988年6月
蕭登福 《先秦兩漢冥界及神仙思想探原》 台北:文津出版社 2001年1月new window
蕭登福 《周秦兩漢早期道教》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8年6月
龍伯堅 《黃帝內經概論》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0年9月
謝松齡著、龐樸審定 《陰陽五行與中醫學》 北京:新華出版社 1993年12月
鍾怡、澤林編著 《中國古代攝生養性秘訣》 北京:學苑出版社 1993年6月
鍾 泰 《莊子發微》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4月
鄺芷人  《陰陽五行及其體系》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2年12月
韓廷傑、韓建斌 《道教與養生》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7年8月
顏進雄 《六朝服食風氣與詩歌》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3年8月
魏啟鵬、胡翔驊 《馬王堆漢墓醫書校釋》(壹) 四川:成都出版社 1992年6月
魏啟鵬、胡翔驊 《馬王堆漢墓醫書校釋》(貳) 四川:成都出版社 1992年6月
魏子孝、聶莉芳 《中醫中藥史》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4年4月
魏 源 《老子本義》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67年6月
蘇志宏 《先秦禮樂教化論》 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1年5月
顧頡剛 《秦漢的方士與儒生》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1月
三、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順為序)
丁原明 〈從原始道家到黃老之學的邏輯發展〉 《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6年第3期 1996年
于首奎 〈試論淮南子的宇宙觀〉 《文史哲》 第5期(總第134期) 1979年10月
毛良 〈〈行氣玉佩銘〉及其釋文的討論〉 《中華醫史雜誌》 第5期 1982年
王 卡 〈兩漢之際的儒生與老莊學〉 《宗教哲學》 第1卷 第1期 1995年1月
王 璟 〈《呂氏春秋》養生思想探究〉 《孔孟學報》 第81期 2003年9月
王 曉 〈道教醫學的哲學思考〉 《江西社會科學》 第6期 1999年
王邦雄 〈從修養工夫論莊子「道」的性格〉 《鵝湖》 21卷 第6期(總246期) 1995年12月new window
王邦雄 〈莊子思想及其修養工夫〉 《鵝湖》 第17卷 第1期 1991年6月new window
王開府 〈思想研究法綜論─以中國哲學為例〉 《國文學報》 第27期 1998年6月
王雲度 〈《淮南子》論養生〉 《中國哲學史複印報刊資料》 第8期 1995年8月
王德裕 〈《淮南子》哲學思想評述〉 《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 第4期(總第60期) 1994年12月
王 萍 〈道家思想在東漢中後期的發展〉 《中國哲學史研究》 第22卷第5期 2001年9月
王寶利 〈從避諱現象談《老子河上公章句》的成書時代〉 《蘭州學刊》 第8期(總第155期) 2006年
王寶利 〈《老子河上公章句》成書時限再考〉 《廣西社會科學》第1期(總第139期) 2007年
申國昌 〈《老子河上公注》養生教育思想探析〉 《中國道教》 2001年1期 2001年
白光華 〈我對《淮南子》的一些看法〉 收錄於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6輯)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6月
朱良志 〈試論中國古代生命哲學—以「生」字為中心〉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 1996年第2期 1996年
朱建平 〈道教養生學的源流與特點〉 《中華醫史雜誌》 第23卷第3期 1993年
何保中 〈死亡問題在莊子思想中的意義與地位〉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論評》第22期 1999年1月new window
黃釗 〈《老子河上公章句》成書時限考論〉 《中州學刊》 第2期(總第122期) 2001年3月
余明光、譚建輝 〈黃老學術向黃老道教之轉變〉 《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5期 1995年
吳相武 〈《老子想爾注》之年代和作者考〉 收錄於陳鼓應主編 《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五輯)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3月
呂 凱 〈《淮南子》的形神論〉 《第三屆漢代文學與思想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政大中文系出版 2000年12月
呂有云 〈從全生避害到長生不死—論道家重生養生思想向道教神仙信仰的演進〉 第29卷第3期 2003年5月
呂利平、周毅 〈從《導引圖》等文物看中華養生文化〉 《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22卷第2期 2003年3月
呂宗麟 〈試論老莊的生死觀—兼探道教的長生之術〉 《宗教哲學》 第1卷第3期 1995年7月new window
李美燕 〈由老莊的生死觀論其養生哲學〉 《屏東師院學報》 11卷 1998年6月new window
李美燕 〈由莊子的形神觀論其養生哲學〉 屏東師專學報 12期 1999年6月new window
李 申 〈黃老、道家即道教〉 《世界宗教研究》 1999年第2期 1999年
李 剛 〈道教老學的誕生—《老子想爾注》〉 《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3年第1期 1993年
李增 〈論河上公注老之氣化宇宙觀特色〉 《哲學與文化》 第30卷第9期 2003年9月
杜正勝 〈形體、精氣與魂魄:中國傳統對「人」的認識的形成〉 收錄於黃應貴主編 《人觀、意義與社會》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1993年3月new window
谷 方 〈河上公《老子章句》考證—兼論其與《抱朴子》的關係〉 收錄於《中國哲學》 (第七輯)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82年3月
余明光、譚建輝 〈黃老學術向黃老道教之轉變〉 《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5期 1995年
周桂鈿 〈秦漢時代的哲學特點〉 《貴州社會科學》 第3期(總24期) 1984年7月
尚志鈞 〈《神農本草經》與古代方士存在歷史淵源關係〉 《北京中醫要大學學報》 第25卷第1期 2002年1月
胡孚琛 〈道教醫藥學述要〉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研究》 第4期 1995年
胡奐湘 〈淮南子的人體觀和養生思想〉 收錄於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 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頁496-5 1993年3月
韋蒹堂 〈從淮南子的「養生」學試論道家「養形」之術〉 《東吳大學哲學系傳習錄》 第3期 1984年10月
唐紹廉、呂錫琛 〈論《淮南子》生命觀的深層意蘊〉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5卷第3期 2004年5月
徐欽鈿 〈《列仙傳》有關神仙和服食的討論〉 《東方人文學誌》 第2卷第4期 2003年12月new window
祝瑞開 〈《淮南鴻烈》思想的剖析〉 《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3期 1980年7月
袁信愛 〈《淮南子》中的人學思想〉 《哲學與文化》 23卷第8期 1996年8月new window
袁信愛 〈「管子」中黃老道家的人學思想〉 《哲學與文化》 第24卷12期(總283期) 1997年12月new window
高漢聲 〈論淮南子關於形神知行的心理思想〉 《南京大學學報》 第4期 1983年10月
高漢聲 〈論淮南子關於性、欲、情的心理學思想〉 《江西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1期(總第33期) 1984年1月
張承宗 〈魏晉南北朝醫藥與服食養生〉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1期 1996年
張國華 〈《淮南鴻烈》與《春秋繁露》〉 收錄於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 (第六輯)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6月
張運華 〈從《老子想爾注》看道家思想的神學化〉 《人文雜誌》 1996年第3期 1996年
張運華 〈《老子河上公章句》與道家思想的世俗化〉 《江西社會科學》 1997年第8期
張運華 〈身國並重的道家養生論—論《老子河上公章句》〉 《宗教哲學》 第2卷第2期 1996年1月new window
曹劍波 〈《老子想爾注》養生智慧管窺〉 《宗教學研究》 第2期 2004年
梁宗華 〈道家哲學向宗教神學理論的切換—《老子想爾注》“道”論剖析〉《哲學研究》 第8期 1999年
陳松長 〈馬王堆漢墓帛書的道家傾向〉 收錄於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輯)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2000年8月
陳司直 〈先秦神仙思想之「長生不死」觀〉 《吳鳳學報》 第11期 1993年5月
陳進國 〈道家與道教的〝理身理國〞思想—先秦至唐的歷史演進〉 《宗教學研究》 2000年第2期 2000年
陳鼓應 〈從《呂氏春秋》到《淮南子》論道家在秦漢哲學史上的地位〉 《國立台灣大學文史哲學報》 第52期 2000年6月
陳劍昆、周軍 〈略論《淮南子》與黃學的關係〉 《淮陰師專學報》 第4卷19期 1997年3月
陳廣忠 〈《淮南子》—黃老道學的集大成〉 《鵝湖》 25卷 第10期 2000年4月new window
陳麗桂先生 〈《淮南子》與《春秋繁露》感應思想的異同〉 收錄於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先秦兩漢哲學思想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洪葉文化有限公司印行 1999年7月
陳麗桂先生 〈漢代的氣化宇宙論及其影響〉 收錄於陳鼓應主編 《道家文化研究》第8輯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6月
陳麗桂先生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所顯現的養生之理〉 《中國學術年刊》 第19期 1998年3月
陳麗桂先生 〈「老子河上公章句」所顯現的黃老養生之理〉」 《中國學術年刊》第21期 2000年3月
陳麗桂先生 〈道家養生觀在漢代的演變與轉化—以《淮南子》、《老子指歸》、《老子河上公章句》、《老子想爾注》為核心〉,《國文學報》 第39期 2006年6月
陸玉琳 〈論《淮南鴻烈》的儒道整合〉 《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哲學史) 第5期 1993年5月
彭 浩 〈張家山漢簡《引書》初探〉 《文物》 第10期 1990年
黃 釗 〈《老子河上公章句》成書時限考論〉 《中州學刊》 第2期(總第122期) 2001年3月
黃 釗 〈簡論道家學術對我國古代科學技術和養生理論的重大貢獻〉 《管子學刊》 1997年第3期 1997年
楊儒賓 〈論管子〈白心〉、〈心術上下〉、〈內業〉四篇的精氣說與全心論—兼論其身體觀與形上學的連繫〉 《漢學研究》 第9卷 第1期 1991年6月new window
董 平 〈淮南子形而上學探討〉 《杭州大學學報》(哲社版) 第19卷 第3期 1989年9月
裘錫圭 〈稷下道家精氣說的研究〉 收錄於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 (第2輯)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頁167-192 1992年8月
鄒登順 〈稷下道家精氣說的研究〉 收錄於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 (第2輯)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頁167-192 1992年8月
雷建坤 〈從《老子想爾注》看神仙思想的宗教理論化〉 《北京行政學院學報》 第6期 2002年
楊儒賓 〈從「生氣通天」到「與天地同流」—晚周秦漢兩種轉化身體的思想〉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第4期 1994年3月new window
鄔昆如 〈莊子的生死觀〉 《哲學與文化》 第21卷第7期 1994年7月new window
廖德清 〈中國古代思想史上關於形神關係的論爭〉 《遼寧大學學報》(哲社版) 第4期 1981年7月
熊鐵基 〈從《呂氏春秋》到《淮南子》—兼論秦漢之際的新道家〉《文史哲》 第2期(總第143期) 1981年3月
蓋建民
詹石窗 〈道教醫學模式及其現代意義〉 《廈門大學學報》 第1期 1999年
趙吉惠 〈淮南子與黃老之學理論體系的最後完成〉 《中國哲學史研究》 第2期 1989年4月
劉光羲 〈老莊養生哲學—從其對宇宙之至精論析〉 《東方雜誌》 22卷 第1期 1988年7月
劉昭瑞 〈《老子想爾注》雜考〉 《敦煌研究》 2004年第5期(總第87期) 2004年
蔡明田 〈莊子的養生觀念〉 《大陸雜誌》 71卷第5期 1985年11月
鄭杰文 〈中國古代養生觀說略〉 《文史哲》 第2期 1992年3月
鄭燦山 〈《河上公注》成書時代及其思想史、道教史之意義〉 《漢學研究》第18卷 第2期 2000年12月new window
鄭燦山 〈老子河上公注長生思想析論〉 《孔孟學報》 第77期 1999年9月new window
鍾肇鵬 〈論精氣神〉 收錄於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九輯)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6月
魏敦友 〈生命的自我審視—《淮南子‧精神訓》探微〉 《湖北大學學報》(哲社版) 第4期(總第80期) 1992年7月
四、博碩士論文(依作者姓氏筆順為序)
毛忠民 《莊子氣論思想研究》 私立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振英指導 1997年12月new window
王 璟 《黃老思想治身治國一體之理論研究—以《淮南子》為中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麗桂先生指導 2001年6月
林宣佑 兩漢《老子》注中之「道論」研究—以《河上公注》、《指歸》、《想爾注》為例 私立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福濱指導 2005年6月
胡倩茹 《孔孟荀之養生論及其比較》 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文起指導 2004年7月new window
郭璟瑩 《魏晉名士養生思想研究 —以養生成仙思想為中心》 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蓓蓓指導 1993年6月
陳明恩 《氣化宇宙論主體架構的形成及其開展》 台北:私立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正治指導 1998年4月修正稿
陳昭銘 《魏晉養生思想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崇名指導 2006年7月new window
董家榮 《《黃帝內經》養生思想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麗桂先生指導 2004年6月
五、譯著及外文論著(依作者姓氏筆順為序)
(日)小野精一等 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和人的觀念的發展》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年7月
(日)石田秀實著、楊宇譯 《氣‧流動的身體—中醫學原理與道教養生術》 台北:武陵出版社 1996年2月
(日)坂出祥伸 《中國思想研究—醫藥養生‧科學思想篇》 大阪:關西大學出版部 平成11年9月
(美)克里斯蒂納‧拉娜著,劉靖華、周曉慧譯 《巫術與宗教》 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 1992年6月
(英)李約瑟著、陳立夫等譯 《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 (第十五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年
(荷蘭)高羅佩著、李零、郭曉惠等譯 《中國古代房內考—中國古代的性與社會》 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1年11月
(荷蘭)高羅佩著、楊權譯 《秘戲圖考》 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2年7月
(德)馬克斯‧韋伯著、洪天富譯 《儒教與道教》 江蘇:人民出版社 1993年8月
(日)丸山敏秋 古代中國醫學における心身の一側面—《內經醫學》の場合〉 《倫理學》 第1期 1983年3月
(日)小林理惠 〈《淮南子》における治身,治國論と世界觀—「精神」を軸として〉《集刊東洋學》 60期 1988年11月
(日)版出祥伸 〈神仙思想の身體觀〉 《理想》 1983年
(日)原田二郎 〈養生家の肉體表象について〉 《東方學》 72期 1986年7月
(日)森田傳一郎 〈「巫」より「醫」への展開について〉 《二松學舍大學人文論叢》17期 1980年3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