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內聖與外王--荀子的人文化成之道
作者:夏春梅
作者(外文):HSIA,CHUN-MEI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趙中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內聖 外王 人文化成Sageliness Within Kingliness Without Cutiv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82
「內聖外王」為儒家思想的核心要義,吾人定義「內聖」為修身,即自覺的作聖賢工夫。「外王」為聖王治天下有道,亦即人間互相成全的文明秩序。而內聖與外王的關係是內聖可開出外王。
準此定義,透過荀子原典的章節分析可得荀子有重重的內聖工夫。扣住〈正名篇〉、〈解蔽篇〉、〈性惡篇〉與〈勸學篇〉四篇可論荀子之內聖思想。荀子的內聖思想有一結構,本能性情是荀子內聖結構橫向系列的起點,人為之偽是橫向系列的終點。起點與終點中間有一轉折,即由耳目感官而心知意識的淨化,此即荀子解蔽虛靜以返清明的工夫之所在,在虛壹而靜的究竟清明之外,荀子的另一道工夫,由概念而言是化性起偽,由教育而言是勸勉為學,全面看來〈勸學篇〉正居於此一內聖結構之關鍵樞軸。內聖結構是靜態,但加上「學不可以已」的學習歷程,為整個結構指出前進的方向。
荀子的外王思想與內聖思想相同,也是有結構。荀子所謂的外王結構,可由四個議題見微知著,第一個議題見於〈儒效篇〉,談戰國儒者自覺;第二個議題論禮,見於〈禮論篇〉;第三個議題論樂,以〈樂論篇〉為主;第四個議題論天,談〈天論篇〉。
內聖為外王的基礎,外王又可回歸內聖。〈天論篇〉、〈性惡篇〉、〈解蔽篇〉、〈勸學篇〉、〈禮論篇〉與〈樂論篇〉文中不約而同出現天地語言,我們可以發現銜接著主體修為之後,自有一番遼闊的超越境界,這是荀子的內在超越,含蓄隱藏於字裡行間,值得論荀者留意。荀子原典載有一道又一道的內聖工夫,內聖工夫是外王的基礎,論外王又回到內聖境界,內聖與外王在荀子思想之中是為一環。
以上八個議題各自獨立、層層向外擴展也彼此環環相扣。荀子不只點出時代環境的議題,而且還是結構性的點出,不只結構性的點出,尚且圖繪心中可長可久的文明願景,修身即治國,君子理天地,筆者名之為「同理共構」,至此章可見荀子由內聖而外王的思想系統建立完成。余英時道:「『內聖外王』是一個連續不斷的活動歷程,最後將導致合理的人間秩序的實現。」誠不誣也。秩序的背後意義是什麼?秩序背後隱藏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完整與成全,這讓我們不禁憶起許慎在《說文解字》記載「仁」的解說:「仁,親也。从人二。」這是對人間文明樸素而根本的定義。
關鍵詞:內聖 外王 人文化成
Abstract
“Sageliness within and kingliness without” is the main idea in Confucian
thought. “Sageliness within” means self-cultivation, that is, the conscious practice to being a sage . “Kingliness without” means a sage king can lead to an orderly world in which people can help each other to fulfill themself harmoniously . After one achieves “Sageliness within”, he can accomplish “Kingliness without.”
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s above, Xunzi’s Sageliness within thought can be
deduced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rticles “On the Rectification of Terms,” “The Removal of Prejudices,” “ Part of Man’s Nature is Evil,” “An Exhortation to Learning.” Xun Zi’s Sageliness thought within has three points. First , transform the emotional nature of five organs.Second, purify the mind,one of the five organs. Third, a pure mind is not enough, one have to practice to be a sage. If you want to transform emotional nature of five organs to practice to be a sage, then you have to learn. Therefore, “Exhortaion to Learn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Xun Zi’s thought.
Xun Zi carefully arranges an orderly world.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rticles we can understand the orderly world . First, “The Merit of the Confucian, ” discusses the self-consciousness of Confucians; then in “On Li,”a sage king can arrange an orderly world; the harmonizing effects of music in an orderly world is researched in “on Music”; the influence of a sage on the operation of the universe is studied in “ on Heaven”. Sageliness within is the basic of kingliness without. Kingliness without will back to Sageliness within. We can find a sense of inner transcendence is expressed in the articles like “On Heaven”, “ Part of Man’s Natuer is Evil”, “The Removal of Prejudices,” “An Exhortation to Learning,” “On Li,” and “On Music” .
The eight articles mentioned above can be read independently but in fact they are
interrelated. In these articles Xun Zi points out the issues of his time structurally. Besides that, he offers solutions to these issues. The fundamental solution is that if one can cultivate himself, then one can rule the world. Ultimately, one can influence the operation of the universe. This is Xun zi’s system of sageliness within and kingliness without, just as Professor Yu Ying-shih says “Sageliness within and kingliness without is a continous process of activity that will lead to a reasonable and orderly world.” The order indicates the mutual realization of each other. This accomplishment reminds one of the “Ren” In Xu Shen’s “Shuowen Jiezi,” “Ren” is explained as: “ close to each other, the word is composed of man and two.”This is a simple and basic definition of human civilization.
Key word: Sageliness within Kingliness without Human civilization
論文參考書目
一、荀子原典
唐‧楊倞注,清‧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臺北市:世界書局,2005年。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市:中華書局,1997年。
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78年。

二、古籍(按時代排列)

清‧阮元重刊,《十三經注疏》,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85年。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影印。
魏‧王弼撰,樓宇烈校釋:《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臺北市:華正書局,1983年。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臺北市:華正書局,1987年。
戰國‧莊周著,清‧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臺北市:河洛圖書,1974年。
戰國‧呂不韋輯,漢‧高誘注,清‧畢沅校:《呂氏春秋》,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
清‧戴望校:《管子》,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56年。
西漢‧韓嬰撰:《韓詩外傳》,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西漢‧賈誼撰,閻振益、鍾夏校注:《新書校注》,北京市:中華書局,2000年。
西漢‧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三家注》,臺北市: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1年。
西漢‧劉向集錄,范祥雍箋證,范邦謹協校:《戰國策箋證》,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
西漢‧桑弘羊撰,王利器校注:《鹽鐵論校注》,北京市:中華書局,1992年。
東漢‧王符撰,清‧汪繼培箋,彭鐸校正:《潛夫論箋》,臺北市:大立出版
社,1984年。
東漢‧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臺北市:明倫出版社,1972年。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79
年。
東漢‧應劭撰,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臺北市:明文出版社,1982
年。
南朝宋‧范曄撰,《後漢書》: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72年。
南宋‧朱熹編:《河南程氏遺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北宋‧蘇軾撰:《蘇東坡全集》,臺北市: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南宋‧晁公武撰:《郡齋讀書志》,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護法等菩薩造,三藏法師玄奘譯:《成唯識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三十一冊 No.
1585。
《唯識四論》,陳鵬釋譯,臺北市:佛光山宗務委員會,1988年。
清‧錢大昕:《潛研堂文集》,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臺北市:華世出版社,1980年。
────── 《校讎通義》,臺北市:華世出版社,1980年。

三、專書(按姓名筆劃排列)

方東美:《中國哲學之精神及其發展》,臺北市:成均出版社,1984年。new window
王師初慶:《漢字結構析論》,北京市:中華書局,2010年。
王師金凌:《劉勰年譜》,臺北市: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6年。
王邦雄等著:《中國哲學史》,臺北市:里仁書局,2005年。new window
王廷洽撰:《荀子答客問》,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
內山俊彥:《荀子》,東京市:講談社,1999年。
印順法師:《唯識學探源》,新竹市:正聞出版社,2003年。
《古史辨》,臺北市:藍燈文化,1987年。
牟宗三:《歷史哲學》,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new window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市:允晨文化,
2003年。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市:允晨文化,2004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
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
朱曉海:《荀子之心性論》,香港大學中文系,1993年。
江心力:《20世紀前期的荀子研究》,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李明輝:〈儒學如何開出民主與科學〉,《儒學與現代意義》,臺北市:文津出版社,
1991年。
李明輝:《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南港: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年。new window
李明輝: 〈性善說與民主政治〉,《孟子重探》,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
年。
李哲賢:《荀子之名學析論》,臺北市:文津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荀子之核心思想-「禮義之統」及其時代意義》,臺北市:文津出版
社,1994年。
阮廷瑜:《戴君仁靜山先生年譜及學術思想之流變》,臺北市:國立編譯館,2008
年。
吳文璋:《荀子樂論之研究》,臺南市:宏大出版社,1992年。
何信全:〈在傳統中探尋自由民主的根源─徐復觀對儒家政治哲學之新詮釋〉,收
入李明輝主編:《當代新儒家人物論》,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4年。
《儒學與現代民主─當代新儒家政治哲學研究》,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
國文哲所籌備處,1996年。
林毓生:《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
林麗娥:《先秦齊學考》,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new window
周志煌:《物類與倫類─荀學觀念與近現代中國學術話語》,臺北市:洪葉文化事
業有限公司,2013年。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胡適:《中國古代哲學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
──:《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南港:胡適紀念館,1971年。
俞仁寰:《從類字透視荀子政治思想之體系》,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1962
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唐雄山:《賈誼禮治思想研究》,廣州市: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
馬積高:《荀學源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臺北市:大林出版社,1985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夏甄陶:《論荀子的哲學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章太炎撰,龐俊、郭誠永疏證:《國故論衡疏證》,北京市:中華書局,2008年。
梁啟雄:《荀子柬釋》,臺北市:華正書局,1974年。
梁啟超:《要籍解題及其讀法》,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76年。
───:《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61年。
張春興:《心理學原理》,臺北市:東華書局,2002年。
張壽安:《「以禮代理」─淩廷堪與清代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臺北市:中央研new window
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new window
陳大齊:《荀子學說》,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1989年。
───:《孟子性善說與荀子性惡說的比較研究》,臺北市:中央文物供應社,1953
年。
陳飛龍:《荀子禮學之研究》,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
陸建華:《荀子禮學研究》,合肥市:安徽大學,2004年。
曾春海:《中國哲學史綱》,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12年。
───:《儒家哲學論集》,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89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市:三民書局,1997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0年。
過常寶:《先秦散文研究:早期文體及話語方式的生成》,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2009年。
黃師湘陽:《先秦天人思想述論》,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黃師湘陽:《孔孟荀心性天人理論析探》,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new window
黃錦鋐:《新譯莊子讀本》,臺北市:三民書局,1983年。
楊長鎮:《荀子類的存有論研究》,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6年。new window
楊家駱:《新編朱子集成》,臺北市:世界書局,1972年。
楊華:《先秦禮樂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楊寬:《戰國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new window
楊筠如:《荀子研究》,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臺北市:丹青圖書,1985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1996年。new window
鄔昆如:《西洋哲學史話》,臺北市:三民書局,1985年。
───:《西洋哲學史》,臺北市:正中書局,1971年。
廖名春:《荀子新探》,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4年。
褚伯思:《中國軍事史話》,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0年。
熊十力:《原儒》,臺北市:明文書局,1988年。
───:《讀經示要》,臺北市:明文書局,1987年。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new window
鄭肇楨:《心理學概要》,臺北市:五南出版社,1989年。
駱瑞鶴:《荀子補正》,武昌市: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年
錢大昕:《潛研堂文集》,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83年。
──:《先秦諸子繫年下》,香港大學,1967年。
戴靜山:《戴靜山先生全集》,臺北市 : 戴靜山先生遺著編委員會,1980年。
譚家健:《先秦散文藝術新探》,濟南市:齊魯書社,2007年。
譚維四:《曾侯乙墓》,北京市:文物出版社,2001年。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臺北市:先知出版社,1975年。new window
嚴靈峰編輯:《無求備齋荀子書目集成》,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77年。
嚴耕望:《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91年。new window

四、學位論文(按姓名筆劃排列)

伍振勳:《荀子「天生人成」思想的意義新探》,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
文,2005年。
林建邦:《荀子理想人格類型的三種境界及其意義-以士、君子、聖人為論述中
心》,政治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涂豔秋:《荀子禮學研究》,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張勻翔:《攝王於禮、攝禮於德-荀子之智德及倫理社會建構之意涵》,輔仁大學new window
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陳禮彰:《荀子人性論及其實踐研究》,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new window
潘小慧:《從解蔽心看荀子的知識與方法學》,輔大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年。
蘇郁銘:《近十年(1994~2003)來美國的荀子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
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五、期刊論文(按姓名筆劃排列)

王邦雄:〈由老莊道家析論荀子的思想性格〉,《鵝湖學誌》第27期(2001年12月)。new window
尹建宏:〈論孔子、孟子、荀子樂舞思想的流派與承變〉,《忻州師範學院學報》
第19卷第6期(2003年)。
白奚:〈稷下學宮歷史經驗的啟示與思考〉,《管子學刊‧稷下學研究》第3期(1994年)。
朱曉海:〈書評柯雄文〉,《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07年9月)。
伍振勳:〈荀子的「身、禮一體」觀-從「自然的身體」到「禮義的身體」,《中
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9期(2001年9月)。
李明輝:〈由「內聖」向「外王」的轉折─現代新儒家的政治哲學〉,《中國文
哲研究集刊》,第23期( 2003年9月)。
李則芬:〈春秋戰國間戰爭形態的演變〉,《三軍聯合月刊》18:4(1980年6月)
李師毓善:〈孔子自述生平─以《論語》為例〉,《輔仁國文學報》﹝增刊﹞(2006
年1月)
吳震:〈對「內聖外王」的一種新詮釋─就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而談〉,
《國學學刊》第2期(2010年)。
佐藤將之:〈二十世紀日本荀子研究之回顧〉,《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11期(2003年12月)。new window
余英時:〈漢、晉之際士之新自覺與新思潮〉,《新亞學報》第4卷第1期(1959年8月)。new window
林安梧:〈後新儒學的新思考:從外王到內聖─以「社會公益」論為核心的儒
學可能〉《鵝湖》第350期(2004年8月)。
林宜均:〈董仲舒對荀卿「天人關係」之承襲與轉化〉,《第一屆先秦兩漢學術全國研究生論文發表論文集》,臺北市: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1997年。
金谷治:〈賈誼と賈山と經典學者たち──漢初儒生の活動(二)〉《東洋の
文化と社會》第6 集(1957 年12 月)。
金師祥恆:〈釋生〉,《中國文字》第五冊,臺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古文字
學研究室,1961年。
《政治大學哲學學報》(2003年12月),政大哲學系。
胡正之:〈「人之命在天」與先秦儒家天命觀辨析〉,《輔大國文學報》第26期
(2008年4月)。
───:〈儒家聖人觀念在戰國之發展〉,《輔仁國文學報》第22
期(2006年7月)
孫開泰:〈論三晉古文化對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爭鳴的影響〉,《邯鄲技術學院學報》
第4期(2006年)。
夏春梅:〈從《墨子》〈非樂〉談《荀子》〈樂論〉,《輔大中研所學刊》第19期(2008年)。
───:〈《楚漢春秋》初探〉,《輔大中研所學刊》第14期 (2005年)。
《哲學與文化》(2007年12月),輔大哲學系。
徐珮:〈孟康生平及著述考略〉,《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第13卷第6期(2007年)。
孫開泰:〈論三晉古文化對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爭鳴的影響〉,《邯鄲技術學院學報》第4期(2006年)。
原誠士:〈荀子研究文獻目錄〉,《東洋古典學研究》集4(1997年)。
袁信愛:〈荀子的生死觀及其禮義之學〉,《哲學年刊》第10期(1994年6月)。
張云翔:〈本於立人道之荀子「不求知天」與「知天」觀之智德內涵〉,《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12期(2007年12月)。
張亨:〈荀子禮法思想試論〉,《台大中文學報》第2期(1988年)。new window
──:〈荀子對人的認知及其問題〉,《文史哲學報》第20期(1971年)。
張岱年:〈稷下學宮的歷史意義〉,《管子學刊‧稷下學研究》第1期(1994年)。
張銀樹:〈《禮記‧學記》教育思想之析論〉,《輔仁國文學報》第16期(1990年)。new window
陳平坤:〈荀子的「類」觀念及其通類之道〉,《台大哲學評論》第31期(2006年new window
3月。)
陳忠信:〈新儒家「民主開出論」的檢討─認識論層次的批判〉,《臺灣社會研究
季刊》第1卷第4期(1988年冬季號)。
陳萬鼐:〈中國上古時期的音樂制度(西元前11世紀至前221年)試釋「古樂經」new window
的涵義〉,《東吳文史學報》第4期(1990年)。
陳師福濱:〈荀子的禮論思想及其價值〉,《哲學與文化》第35卷第10期(2008年10月)。
曾春海:〈荀子思想中的統類與禮法〉,《孔孟月刊》第20卷第2期(1981年10new window
月)。
黃師湘陽:〈《荀子》軍事思想〉,《輔仁國文學報》第17期(2001年11月)。
楊儒賓:〈人性、歷史契機與社會實踐─從有限的人性論看牟宗三的社會哲學〉,new window
《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卷第4期(1988年冬季號)。
董林亭、張潤澤:〈荀子與趙文化〉,《邯鄲學院學報》第15卷第4期(2005年12
月)
《漢學研究集刊》,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2006年12月)。
趙師中偉:〈「仁」的詮釋之轉化與延伸─以朱熹《論語集注》為例〉,《輔仁國文
學報》﹝增刊﹞,2006年1月。
蔣年豐:〈法政主體與現代社會─當前儒家應思考的問題〉,《中國文化月刊》第
111期(1989年1月)。
蔡錦昌:〈細柔的一與粗硬的一-評德國漢學界的兩種荀子研究〉,《漢學研究》第25卷第2期(2007年12月)。new window
───:〈「不若」說變成「基於」說-檢討臺灣的荀子研究,「荀子研究的回顧
與開創國際學術研討會」,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2006
年2月)。
劉又銘:〈合中有分-荀子、董仲舒天人關係論新詮〉,《臺北大學中文學報》new window
第2期(2007年3月)
───:〈從「蘊謂」論荀子哲學潛在的性善觀〉,《「孔學與二十一世紀」國際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政大文學院,2001年。
劉文起:〈楊倞《荀子》注之學術成就〉《中正中文學報年刊》第4期(2001年12new window
月)。
────:〈從義理及史實探討楊倞注《荀子》之缺失〉,《世新大學人文社會學報》
第4期(2003年5月)
蔡德貴:〈稷下學宮興衰原因論〉,《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第4期(1999年)。
潘小慧:〈禮義、禮情及禮文-荀子禮論哲學的特點〉,《哲學與文化》第35卷第new window
10期(2008年10月)。

六、論文集(按姓名筆劃排列)

王師金凌:〈荀子與子思〉《徐文珊教授百歲冥誕紀念論文集》,臺北市:文史哲
出版社,1999年。
鄧小虎:〈荀子:性惡和道德自主〉,《求索之跡: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六十周
年系慶論文集‧校友卷》(劉國英、張燦輝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2009
年)。
《「荀子思想的地位和價值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2年),河北邯鄲學院。
《「傳統中國倫理觀的當代省思」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8年),臺大哲學系。
《「儒學全球論壇荀子思想當代價值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年),山東大學儒學研究中心、山東省臨沂市委宣傳部、蒼山縣人民政府、臨沂市社會科學聯合會。

七 外文參考書目

日‧大室幹雄:〈「荀子における論理學的思考—その構造と本質と機能」〉,《日
本中國學會報》,第18集(1966)。
日‧金谷治:〈荀子の文獻學的研究〉,《日本學士院紀要》No1, (1951)
日‧蟹江義丸:〈荀子學說の心理的基礎に就きて〉,《東洋哲學》編10號8(1903) 。
韓‧金勝惠:《原始儒教》,漢城市:民音社,1990年。
尼微遜 (David S. Nivision) 等著:《儒家思想的實踐》,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0年。
Dubs, Homer H. (德效騫). Hsuntze: The Moulder of Ancient Confucianism. London:
Probsthain & Co, 1927.
Duyvendak, J. J. L. (戴文達). “The Chronology of Hsuntzu.” T’oung Pao 26.1-5 (1929): 73-95.
Hergenhahnn, B. R. 王文科、王智弘譯:《學習心理學》,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1989年。
Hsu, Cho-yun. (許倬雲). Ancient China in Transition: An Analysis of Social Mobility, 722-222 B.C.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Koenig, Samuel. (柯尼格),朱岑樓譯:《社會學》,臺北市:協志工業叢書,1986
年。
Köster, Hermann. Hsün-Tzu ins Deutsch übertragen. Kaldenkirchen: Steyler Verlag,
1967.
Munro, Donald.丁棟,張興東譯:《早期中國「人」的觀念》,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9年。
- - -. “A Villain in the Xunzi.” Chinese Language, Thought, and Culture—Nivison
and His Critics. Ed. Philip Ivanhoe. Chicago: Open Court, 1996.
Parsons, T. “Introduction.”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 Max Webber. Trans. Ephraim
Fishoff. Boston: Beacon Press, 1964.
- - -. “The Intellectual: A Social Role Category.” On Intellectuals: Theoretical
Studies, Case Studies. Ed. Philip Rieff.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 Company, 1969.
Pines, Yuri. 高君和譯:〈新舊的融合:荀子對春秋思想傳統的重新詮釋〉,《國立
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11期(2003年12月)。
Rawls,John. A Theory of Justice 《正義論》,臺北市: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0年.
Sato, Masayuki. (佐藤將之). Confucian State and Society of Li:A Study on Political
Thought of Xun Zi. Netherlands:University of Leyden, 2001.
Slavin , Robert E.王明傑,陳玉玲譯:《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學
富文化,2002年。
Watson, Burton. Hsun Tzu: Basic Writing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3.

八 工具書

布魯格編著、項退結編譯:《西洋哲學辭典》,臺北市:先知出版社,1976年。
劉君任:《中國地名大辭典》,臺北市:文海出版社,1967年。
《歷代地理沿革表》,臺北市:鼎文書局,1973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