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領域師資職前教育課程培用之研究
作者:莊雯瑾
作者(外文):Chuang, Wen-Chin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研究所
指導教授:劉慶中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教師專業素養師資職前教育課程藝術與人文領域teacher professional standards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arts and humaniti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7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師對其所應具備之專業素養的知覺情形,進而探討師資職前教育課程與教師專業素養培育與致用間的配合情形,以及「教育專業課程」與「教育專門課程」對專業素養培養的重要性。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全國國中藝文領域教師為對象,共發出903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810份,有效回收率89.7%。經統計分析,獲得以下結論:
一、「中等學校教師類組專業標準」內涵為國中藝文領域教師應具備之專業素養。
二、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領域師資職前教育課程偏重專業知能之養成。
三、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師對專業素養之應用在專業知能向度上較符合所需。
四、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領域師資職前教育課程之培與用間存有落差。
五、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領域師資職前教育「教育專業課程」能協助教師培養專業素養。
六、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領域師資職前教育「教育專門課程」能協助教師培養專業素養。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對師資培育機構與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This study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professional literacy recognition of arts and humanities teach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wan. Further, the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ltivation and employ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Finally, the study explored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concentration courses and education specialized courses. In the study, data was obtained by questionnaire. A total of 903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with a return of 810 valid questionnaires. The effective response rate was 89.7%. The findings were as followed:
1. The content of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High School Teachers"was suitable for arts and humanities teach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2. Th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for arts and humanities teachers put more emphasis on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courses.
3. Arts and humanities teachers developed better capability on adapt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4. There was a gap between the cultivation and employ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5. Education concentration courses helped arts and humanities teachers fit the professional standards.
6. Education specialized courses helped arts and humanities teachers fit the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were made to teacher education centers and future studies.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王旭曉(2008)。課外、校外藝術教育是美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英國藝術館、博物館見聞與啟示。河南教育學院學報,27(1),15-18。
王嘉麟、李孟祐、吳育昇、張玉山(2001)。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師能力指標之研究。教育部國民教育司九十年度研究計劃成果報告,未出版。
王麗琪(2004)。從美學價值觀探究中等學校音樂教師應具備之專業素養及認知--以臺中縣市音樂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麗雁(2008)。臺灣學校視覺藝術教育發展概述。載於鄭明憲(主編),臺灣藝術教育史(106-154頁)。臺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石光生(2003)。表演藝術教育史概述。載於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48-64頁)。臺北:桂冠。
朱俐(2003)。表演藝術類大專院校系所發展目標與師資培育的配合。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師資培育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頁59-72)。臺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江秀玲(2009)。國小直笛團指導教師專業素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淑禎(2011)。中等學校師資培育課程的發展特色與教育專業課程的能力指標分析。教育研究集刊,57(4),1-41。new window
吳淑禎(2011)。中等學校師資培育課程的發展特色與教育專業課程的能力指標分析。教育研究集刊,57(4),1-41。new window
吳清山(2010)。師資培育研究。台北:高等教育。
呂燕卿(2009)。當感性的藝術與人文遇見教育研究-新課綱之理念與獨特性。取自http://asci.naer.edu.tw/ep4/pdf/right_03.pdf
呂燕卿(2010)。國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與教學領導人才核心能力指標及其專業發展課程研究研究報告。取自http://workshop.naer.edu.tw/9/study/EO0885-5-114p.pdf
李大川(2009)。國小教師專業知能專業倫理與學校行政順從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李忻怡(2007)。「藝術與人文」領域國小音樂教師專業知能與統整概念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奉儒(2011)。英國師資培育制度與教師素質。載於楊深坑、黃嘉莉(主編),各國師資培育制度與教師素質現況(43-92頁)。臺北:桂冠。
李俊湖(2007)。教師專業成長。研習資訊,24(6),97-102。
李英梅(2008)。美国及香港地区美术教师教育课程的启示。徐州师范大学学报,34(26),126-129。
李國基(1999)。我國中學師資培育專門課程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雪梅(2006)。日本中学音乐教学一瞥。基础教育研究,12,48-50。
李雪梅(2009)。日本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5,41-44。
沈維芬(2010)。國民小學職前階段師資培育課程變革史--以新竹教育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周俊廷(2013)。臺灣中學師資培育「教育專業課程」之懸缺-從實習師資生之觀點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周祝瑛(2009)。台灣地區師資培育政策之檢討與展望。中等教育,60(3),8-20。new window
林安廸(2010)。國民小學職前階段師資培育課程變革史--以新竹教育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林玫君與盧昭惠(2008)。臺灣近現代表演藝術教育篇。載於鄭明憲(主編),臺灣藝術教育史(164-210頁)。臺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林美玲(1994)。我國國民中學教師學用配合狀況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曼麗(2000)。臺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臺北:雄獅。new window
邱義川(2007)。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知能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洪淑芬(2004)。高高屏地區國民小學合唱指導者教學專業素養與教學需求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洪瑩儒(2011)。九十七年藝術與人文課程綱要國小音樂教師專業知能內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徐秀菊(2005年4月)。藝術師資培育的政策與課程研究。劉豐榮(主持人),視覺藝術教育研究趨勢,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徐秀菊、郭禎祥(2000)。藝術教育學制比較之研究。教育部委託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SF903.1/2824),臺北市:教育部。
徐麗紗(2008)。臺灣近現代音樂教育綜觀。載於鄭明憲(主編),臺灣藝術教育史(2-103頁)。臺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馬克(2002)。美國的音樂與美術師資的培育制度。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師資培育研討會論文集(頁141-156)。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高強華(1996)。師資培育問題研究。臺北:師苑。new window
高熏芳(2002)。師資培育-職前教師教學系統發展。臺北:高等教育文化。new window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2011)。國民小學師資培用聯盟計畫。取自http://210.240.193.239/ntcu/TU100/index.html
張素靜(2006)。中等學校教師專業知能與修習師資職前教育專業課程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新仁、方德隆、丘愛鈴、李芊慧(2007)。 師資培育機構評鑑:美國師資培育認可委員會的評鑑制度及其啟示。高雄師大學報,22,1-20。new window
張瑞菊(2011)。我國國民小學師資職前教育課程培用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new window
張曉華(2006)。表演藝術戲劇教學在國家課程上之發展。取自http://ed.arte.gov.tw/uploadfile/periodical/1577_1-4%E5%BC%B5%E6%9B%89%E8%8F%AF.pdf
張曉華(2007)。令人稱羨的台灣學制戲劇教育。美育,155,35-36。
張曉華(2012)。台灣一般中、小表演藝術教育的發展。台灣教育,674,68-76。
張麗昀(2003)。音樂教育史概述。載於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36-47頁)。臺北:桂冠。
教育部(2010)。98年度施政績效評估。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0/教育部98年度施政績效報告公告版(990702).pdf
教育部(2011年1月6日)。教育部推專業發展 提升教師品質。教育部電子報。取自http://epaper.edu.tw/topical.aspx?period_num=443&topical_sn=526&page=0
教育部(2011年1月6日)。教育部推專業發展 提升教師品質。教育部電子報。取自http://epaper.edu.tw/topical.aspx?period_num=443&topical_sn=526&page=0
教育部(2012)。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new window
教育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2013)。中等學校各任教學科領域群科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對照表實施要點。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GL000151&KeyWordHL=%e5%b0%88%e9%96%80%e7%a7%91%e7%9b%ae&StyleType=1
教育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2013)。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對照表實施要點。取自http://edu.law.moe.gov.tw/SearchAllResultList.aspx?KeyWord=%e6%95%99%e8%82%b2%e5%b0%88%e6%a5%ad&Cur=L
梁忠銘(2001)。日本教育特質的研究。高雄:復文。new window
梁忠銘(2011)。日本師資培育制度與教師素質。載於楊深坑、黃嘉莉(主編),各國師資培育制度與教師素質現況(243-276頁)。臺北:桂冠。new window
郭柏秀(2009)。1945-2002年台灣中等學校師資培育課程史-以教育專業課程為核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陳怡頴(2011)。國民小學教師對教師專業標準看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臺南市。
陳欣宜(2010)。中學教師專業知能與教師自我效能感之相關研究-以臺中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陳美如(2010)。教師專業知能、職場友誼與個人-工作契合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陳朝平(2003)。藝術學與藝術教育。載於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101-122 頁)。臺北:桂冠。
麥克.戴(2004)。教學:崇高的專業-傑出的藝術教育。國際藝術教育學刊,2(1),21-32。
曾明玉(2006)。臺北地區國民小學合唱指導者教學專業素養滿意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賀曄(2010)。英國教師教育課程改革及啟示。教育理論與實踐,30(1),29-31。
黃壬來(2003)。全國情勢與臺灣藝術教育的改革。載於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65-98頁)。臺北:桂冠。
黃冬富(2004)。台灣最早的美術師資養成教育—臺中師範美術師範科(1946-1949)。美育雙月刊,137,90-96。
黃冬富(2011)。百年來臺灣小學視覺藝術師資養成教育之發展。載於鄭明憲(主編),臺灣百年來學校藝術教育發展(48-97頁)。臺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黃正平(2008)。英國中小學教師的培養及啟示。外國中小學教育,9,47-50。
黃劭華(2006)。省思與對話-探究兩位國民小學藝術教師專業素養與行政理念之交互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淑苓(2005)。教師專業發展的應然與實然。教育科學期刊,5(2),154-168。new window
楊亞琪(2010)。臺南縣市國小視覺藝術教師專業知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楊欣燕(2006)。我國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標準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市。
楊思偉(2010)。日本師資培育制度。師資培育專業通訊,20,6-10。
詹佳幸(2004)。國中視覺藝術教師教學專業知能養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廖敦如(2004)。戀戀英倫—博物館教育參訪心得。Jewels of the Art World,137,74-83。
漢寶德(2006)。漢寶德談藝術教育。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熊淳(2009)。日本的教师专业标准研究。外國的中小學教育,197,9-14。
甄曉蘭(2011)。中等學校教師類組(含特殊教育師資組)專業標準及專業表現指標相關內涵暨配套措施計畫-100年度結案報告。取自http://webarchive.ncl.edu.tw/archive/disk20/69/93/53/29/19/201212243001/20121224/web/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35/_____O_W_V_D_J_____S___I_1024_1.PDF
甄曉蘭(2013)。中等學校教師專業標準及專業表現指標之規劃。取自http://www.ncyu.edu.tw/files/list/ctedu/%E4%B8%AD%E7%AD%89%E5%AD%B8%E6%A0%A1%E6%95%99%E5%B8%AB%E5%B0%88%E6%A5%AD%E6%A8%99%E6%BA%96%E5%8F%8A%E5%B0%88%E6%A5%AD%E8%A1%A8%E7%8F%BE%E6%8C%87%E6%A8%99%E4%B9%8B%E8%A6%8F%E5%8A%83_%E7%94%84%E6%9B%89%E8%98%AD%E6%95%99%E6%8E%88_20131127.ppt
趙惠玲(2003)。典範與妥協:我國中學階段視覺藝術師資之培育。藝術教育研究,5,49-81。new window
劉美玲等人(譯)(2003)。藝術教育的本質(原作者:Edmund Burke Feldman)。臺北:五觀。(原出版年:1996)
劉慶中(2009)。生命之樹會有落葉,也會再有綠意盎然-我對師資培育的感想。師資培育專業通訊,15,13。
增田金吾(2008)。艺术教育在日本(阳黔花译)。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7(1),26-30。
蔡惠真(1999)。日本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之制度與模式。臺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鄭秀月(2011)。看見—藝術融入教育的腳印。美育,181,56-63。
鄭勝耀(2011)。美國師資培育制度與教師素質。載於楊深坑、黃嘉莉(主編),各國師資培育制度與教師素質現況(177-202 頁)。臺北:桂冠。
鄭雅如(2007)。國小教師信念、專業成長與專業知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鄭黛瓊(2003)。游溯戲劇教育的原鄉—英國戲劇課程扎根現況。美育,135,42-47。
賴美鈴(2003)。台灣中小學音樂師資培育制度。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師資培育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頁91-103)。臺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鮑偉(2010)。英國藝術教育的啟示。南方文壇,3,130-136。
簡彤紜(2007)。臺北市國小音樂教師專業知能與藝術與人文教科書使用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藍采虹(2006)。臺北市國民小學視覺藝術教師對教學專業知能自我省思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藍惠美(2003)。目前我國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師資培育的相關問題。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師資培育研討會論文集(頁49-58)。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魏曼伊(2011)。我國小學師資培育課程規劃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new window

二、外文部分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UK. (2012). Secondary curriculum subjects. Retrieved from http://www.education.gov.uk/schools/teachingandlearning/curriculum/secondary?page=1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12). Teachers’standard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education.gov.uk/publications/eOrderingDownload/teachers%20standards.pdf
Hotvedt, R. (2001). In the arts spotlight.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9(2), 70-73.
Levin, K. R. (2008). Bucking trends:expanding the arts. School Administrator, 65(3), 18-25.
Lieberman, M. (1956). Education as a profession. N.J.:Prentice-Hall.
Martines, D. M., Desiderio, M. F., and Papakonstantinou, A. (2010). Teaching: A Job or a Profession? The Perceptions of Educators. The Educational Forum, 74, 289-296, doi:10.1080/00131725.2010.507095
NAEA (2009).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Visual Arts Educators. Retrieved from http://www.arteducators.org/store/10_NAEA_Art_Ed_Stds_B.pdf
NCATE (2008).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the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Preparation Institutions. Retrieved from file:///C:/Users/kaffa/Downloads/NCATE_Standards_2008.pdf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Teaching and America’s Future. (1996). What Matters Most: Teaching for America's Future. Retrieved from http://www.teaching-point.net/Exhibit%20A/What%20Matters%20Most.pdf
OECD (2005). Teachers matter:developing and retaining effective teachers【Abstract】. Retrieved from http://www.oecd.org/dataoecd/39/47/34990905.pdf
Ofsted (2012). Making a mark: art, craft and design education 2008-11. Retrieved from http://www.ofsted.gov.uk/resources/making-mark-art-craft-and-design-education-2008-11
Rabkin, N. and Redmond, R. (2006). The arts make a difference. Educational Leadership, 63(5), 60-64.
Shulman, L.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 of the new form. Harvard Education Reform, 19(2), 4-14.
Stuht, A. C. and Gates, J. Y. (2007). The case for an arts-based curriculum. Leadership, 36(4), 30-33.
UNESCO (1966). Recommendation concerning the Status of Teachers. Retrieved from http://www.unesco.org/education/pdf/TEACHE_E.PDF
Winner, E., and Hetland, L. (2008). Art for our sake school arts classes matter more than ever-but not for the reasons you think. Arts Education Policy Review, 109(5), 29-3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