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一心不亂」與「念佛往生」的捨報義諦 以《印光大師全集》、《道證法師文集》為主要線索
作者:蔡金源
作者(外文):TSAI, CHIN-YUAN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
指導教授:曾春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一心不亂念佛死亡印光道證MindfulnessBuddha RememeranceDeathYin GuangDau Je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8
本論文標題,<「一心不亂」與「念佛往生」的捨報義諦>。主要探究的是佛教行者所追求的終極目標「解脫道」,在面對「死亡」當下的關懷,與心態上的對應方式。佛教行持的依據,如何能夠稟持著從容不迫的意志力,在這一情境下,宗教上的信仰與個別的情操(身心的苦痛)在當下是如何迎應與消解呢?因此,文本的方向,將提出代表性的人物,也就是民國初年的釋印光(1861-1940),與近年正念捨報的釋道證(1956-2003),確實於面對死亡時:「正念分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意不顛倒,心不散亂。」從容不迫,安詳的面對死亡為主要線索。因此,在這一進路下,也當會面臨一個重要的關鍵,也就是解脫道的實踐與菩薩道的廣化,是否因此成就了佛教行者正念分明的善巧因緣,這也是文本應探討的一個重要議題。在這一前提下,本文將要舉出佛教行者,確實於面對死亡捨報前一瞬之間,為何能夠意識分明,而更能無懼於死亡的主要原由與其解門(法義依據)、
行門(行為舉止)的相關資料,這是本文所要處理的問題。
在此也有必要說明,從佛教哲學的詮釋來檢視以上兩位之間的觀點,這必定會涵蓋太多的因素與當時的社會背景,而文獻的取得與文化的氛圍是有其深刻影響的。即使這二位(印光、道證)行者,對於佛典的體悟,從不同的背景而言,誠然是不同的進路,卻是同一個面向,對於解脫道完成的相關活動,而其意涵則更開顯出佛教哲學的一種實存方法與手段,在這一條件下,是有必要在歷史脈絡去理解了,筆者將以兩位所能蒐集的文獻過程來說明,也就是說,即使承載著不同時期的場域內,也當有不同的視野與對佛教哲學的詮釋方法,對於解脫道的進路,卻有一共通的指向,因此,畢竟將於不同時期的文化融合中產生對話。如果依循這一思維進程,將有機會提供佛教徒面對於正念的深入觀點,而不只是形而上的知識論表達,更能於現實生活體證出細膩的因果關係。
The paper title, < Mind should be undisturbed and Chant Buddha to rebirth>. The main research or discussion is the ultimate goal pursued by the Buddhist monk "Path of relief ", the carefulness to face the moment of death, and a corresponding manner mentality. Based on the religious practice of Buddhism, how can we hold a leisurely willpower,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on the religious sentiments of the individual (physical and mental suffering) at the moment to face the truth and let go? Therefore, the direction of the article is to name two representative figures---Shi Yin Guang(1861-1940) and Shi Dau Jeng(1956-2003) who both lived with mindfulness and selflessness. In the moment of facing death: "Mindfulness is clear, clearly, plainly, intention not reversed, the heart is not scattered." are what we learn from them. Remaining calm and serene in the face of death is the main clue. Therefore, under this approach and also when facing an important key, which is the prevailing of Path of Relief and Path of Buddha, and therefore whether the mentioned fact resulted in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Buddhist monk skillful mindfulness distinct is also an important topic that should be discussed in the text .Under the premise, this article will present the actual reason of how a Buddhist monk keeps his consciousness clear without fearing in the moment of death and leaving the former life, and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of its main Epistemology (Dhamma basis), practices (behavior). This is the problem to be addressed in this article.
It is necessary to explain, if we examine the views between the two people mentioned above from the annotation of Buddhist philosophy , we will find the literature obtained and the atmosphere of literature will be covered and also profoundly impacted by a lot of factors , different social backgrounds. Even the two walker (Yin Guang, Dau Jeng) , their realization of sutras revealed in a different way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but consequently lead to the same direction. The road to complete liberation related activities, and its meaning is showing a more open methods and means of existential philosophy of Buddhism. Under this condition,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ical extension which I will try to explain with the literatures that I can possibly collect. That is to say, even if there are fields bearing different time, there should still be a different vision and interpretation method of Buddhist philosophy which will finally lead us to the same direction to approach the road to liberation. After all, new conversation will occur when different cultures integrate with one another. If you follow the thinking process, you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provide Buddhist mindfulness face in-depth view of not only the expression of metaphysical theory of knowledge but also a better realization of neat causality circle in real life.
甲、書籍類
(一)古籍
《十地經論》,《大正藏》第二十六冊,頁1522。
《十住毗婆沙論》,《大正藏》第二十六冊,頁1521。
《大方等大集經》,《大正藏》第十三冊,頁397。
《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第九冊,頁278。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大正藏》第三十一冊,頁1606 。
《大乘起信論》,《大正藏》第三十二冊,頁1667。
《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第十二冊,頁374。
《大般涅槃經疏》,《大正藏》第三十八冊,頁1767
《大智度論》,《大正藏》第二十五冊,頁1509。
《大寶積經》,《大正藏》第十一冊,頁310。
《止觀輔行傳弘決》,《大正藏》,第四十六冊,頁1912。
《佛說大阿彌陀經》,《大正藏》第十二冊,頁364。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大正藏》第十六冊,頁694。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大正藏》第十二冊,頁362。
《佛說阿彌陀經》,《大正藏》第十二冊,頁366。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大正藏》第十二冊,頁361。
《佛說無量壽經》,《大正藏》第十二冊,頁360。
《佛說維摩詰經》,《大正藏》第十四冊,頁474。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大正藏》第十二冊,頁365。
《妙法蓮華經》,《大正藏》第九冊,頁262。
《金七十論》,《大正藏》第五十四冊,頁2137。
《金光明玄義》,《大正藏》第三十九冊,頁1783。
《阿彌陀經要解便蒙鈔》,《卍續藏經》第九十一冊,臺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1967年。
《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大正藏》第十二冊,頁370。
《般舟三昧經》,《大正藏》第十三冊,頁417。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大正藏》第二十六冊,頁1524。
《瑜伽師地論》,《大正藏》第三十冊,頁1579。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大正藏》第十二冊,頁367。
《辯中邊論頌》,《大正藏》第三十一冊,頁1601。
《觀佛三昧海經》,《大正藏》第十五冊,頁643。
文諗、少康(唐),《往生西方淨土瑞應傳》,《大正藏》第五十一冊,頁2070。
王古(宋),《新修往生傳》,《卍續藏》第七十八卷,頁1546-1。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悲華經》,《大正藏》第三冊, 頁157。
世親菩薩造,元魏 菩提留支譯,《往生論》,《大正藏》第四十冊 No. 1819。
吉藏(隋),《無量壽經疏》,《大正藏》第三十七冊,頁1746。
志磐(宋),《佛祖統紀》,《大正藏》第四十九冊,頁2035。
戒珠(宋),《往生淨土傳》,《大正藏》第五十一冊,頁2071。
宗曉(宋),《樂邦文類》,《大正藏》第四十七冊,頁1969。
迦才(唐),《淨土論》,《大正藏》第四十七冊,頁1963。
善導(唐),《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讚》,《大正藏》第四十七冊,頁1981。
善導(唐),《往生禮讚偈》,《大正藏》第四十七冊,頁1980。
善導(唐),《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大藏經》第四十七冊,頁1979。
善導(唐),《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大正藏》第四十七冊,頁1959。
善導(唐),《觀無量壽經義疏》,《大正藏》第三十七冊,頁1753。
彭際清(清),《淨土聖賢錄》,《卍續藏》第七十八卷,頁1549。
普度編集,《蓮宗寶卷》,《大正藏》第四七冊。
智顗(隋),《五方便念佛門》,《大正藏》第四十七冊,頁1962。
智顗(隋),《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大正藏》第三十七冊,頁1750。
智顗(隋),《淨土十疑論》,《大正藏》第四十七冊,頁1961。
智顗(隋),《維摩經略疏》,《大正藏》第三十八冊,頁1778。
袾宏(明),《往生集》,《大正藏》第五十一冊,頁2072。
費長房(隋),《歷代三寶紀》,《大正藏》第四十九冊,頁2034。
道世(唐),《諸經要集》,《大正藏》第五十四冊,頁2123。
道宣(唐),《集神州三寶感通錄》,《大正藏》第五十二冊,頁2106。
道宣(唐),《道宣律師感通錄》,《大正藏》第五十二冊,頁2107。
道宣(唐),《續高僧傳》,《大正藏》第五十冊,頁2060。
道綽(唐),《安樂集》,《大正藏》第四十七冊,頁1958。
福善日錄、通炯編輯(明),《憨山老人夢遊集》,《卍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三冊,頁1456。
慧皎(梁),《高僧傳》,《大正藏》第五十冊,頁2059。
慧遠(東晉),《大乘大義章》,《大正藏》第四十四冊,頁1851。
慧遠(隋),《無量壽經義疏》,《大正藏》第三十七冊,頁1745。
慧遠(隋),《觀無量壽經義疏》,《大正藏》第三十七冊,頁1749。
曇鸞(魏),《略論安樂淨土義》,《大正藏》第四十七冊,頁1957。
曇鸞(魏),《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大正藏》第四十冊,頁1819。
曇鸞(魏),《讚彌陀佛偈》,《大正藏》第四十七冊,頁1978。
澫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卍續藏》第六十一冊,頁1164。
贊寧(宋),《宋高僧傳》,《大正藏》第五十冊,頁2061。
覺岸(元),《釋氏稽古略》,《大正藏》第四十九冊,頁2037。
釋道世,《法苑珠林》,《大正藏》第五十三冊,頁2122。

(二)近人中文專書
釋印光,釋廣定編輯,《印光大師全集》,台北:佛教出版社,1986 年 1月。
釋印光,《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台中:青蓮出版社,2001年 1月。
釋印光,《印光法師文鈔三編補》,蘇州:弘化社,1979年 1月。
釋印光,《往生左券》頁3,平彰德馨公司,2012年。
釋道證,《毛毛蟲變蝴蝶》,台南:和裕出版社,2008年。
釋道證,《佛要救你》,台南:和裕出版社,2008年。
釋道證,《貝葉蓮心》,平彰德馨公司,2013年。
釋道證,《枉死變往生》,台南:和裕出版社,2008年。
釋道證,《笑著進入七寶池》,台南:和裕出版社,2008年。
釋道證,《缺陷變寶蓮》,台南:和裕出版社,2008年。
釋道證,《從樂入樂》,台南:和裕出版社,2008年。
釋道證,《傾聽恆河的歌唱》,台南:和裕出版社,2008年。
釋道證,《學醫與學佛》,台南:和裕出版社,2008年。
釋道證,《畫佛因緣》,和裕出版社,2002年。
《現代往生錄》,臺中市,雪心文教基金會,2002年。
中峯等著,《緇林警策》,台南:和裕出版社,2008年 3月。
方東美,《方東美先生演講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89年。
方倫,《禪話與淨話》,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4月。
毛惕園,《淨土叢書》,臺北:臺灣印經處,1972年 4月。
弘化社編,《印光大師永懷錄》,蘇州:弘化社。
余德慧,石佳儀,《生死學十四講》,心靈工坊,2003年。new window
余德慧著,《生死無盡》,心靈工坊文化事業,2004年 7月。new window
余德慧著,《臨終心理與陪伴研究》,心靈工坊文化事業,2006年 6月。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學生,1983年 3月初版。new window
吳春香著,《參透生死大事——宗教的根本精義》,世界宗教文化 2009 年 2月。
呂澂,《中國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1991年。
李炳南著,《雪廬老人淨土選集》,雪廬老人淨土選集編輯委員會編,台中:青蓮出版社,2001 年。
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台北︰黎明,1985 年初版。new window
周安士,《安士全書》,和裕出版社,1996年 9月。
季聖一,《淨土生無生論講義》,臺北:佛教出版社,1977 年 1月。
林中治講,《四大法門之四-念佛法門》,台北:大圓出版社,2001年12月。
林素英,《古代生命禮儀中的生死觀一以禮記為主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1997 年。new window
林崇安著,《佛教的生命觀與宇宙論》,慧炬出版社,1994 年。
林綺雲,主編張淑美,何怡儒,羅素如,邱麗芬,李慧仁,葉修文,龍武維,何婉喬,梅慧敏,張曼玲等合著《實用生死學》,華格那企業,2014 年。
林綺雲主編,《生死學》,台北:洪葉,2000 年。
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從京都學派、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教詮釋學》,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 年3月。new window
段德智,《死亡哲學》,台北:洪葉,1994 年。
洪漢鼎,《詮釋學-它的歷史和當代發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頁227。new window
洪漢鼎,《詮釋學I-真理與方法》(時報文化出版社,1993年10月),
唐納德‧羅佩茲編/羅廣榮、常蕾、李建欣譯,《佛教解釋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年12月。
索甲仁波切(Sogyal Rinpoche )著,鄭振煌譯,《西藏生死書》,張老師文化事業,1996 年9月。
索甲仁波切(Sogyal Rinpoche)著,黃朝譯,《生死無懼》,圓明出版社,1997 年。
耿振華著,《西藏生死學的理論與實踐-西藏喪葬習俗研究》,千毅印刷事業,2004 年。
高楠順次郎著/包世中譯,《佛教哲學精義》,台北:世樺印刷企業有限公司,1995 年5月再版。
高觀廬,《阿彌陀佛聖典》,台南:般若念佛會,2000 年 9月。
尉遲淦主編,《生死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2000 年。
康韻梅,《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台北:台灣大學文學院,1994 年。new window
張曼濤主編,《佛教各宗比較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 年 5月。
張曼濤主編,《佛教哲學思想論集一》,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 年 7月。
張曼濤主編,《佛教哲學思想論集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1 年7月二版。
張曼濤主編,《佛學研究方法》,現代佛教學術叢刊41冊,台北︰大乘文化,1980 年初版。
張曼濤主編,《淨土典籍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 年 4月。
張曼濤主編,《淨土宗史論》,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 年 1月。
張曼濤主編,《淨土宗概論》,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 年 1月。
張曼濤主編,《淨土思想論集一》,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 年 12月。
張曼濤主編,《淨土思想論集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 年 2月。
張淑美,《死亡學與死亡教育一國中生之死亡概念、死亡態度、死亡教育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高雄:復文,1996 年。new window
張澄基,《淨土今說》,台北:慧炬出版社,1982 年。
望月信亨著/釋印海譯,《中國淨土教理史》,台北:正聞出版社,1991 年。
望月信亨著/釋印海譯,《淨土教起源及其開展》,美國:法印寺,1994 年。
望月信亨著/釋印海譯,《淨土教概論》,新竹:無量壽出版社,1987 年。
莊耀輝,《快樂自在―達賴喇嘛的生死智慧》,台北縣:水星文化,2001 年。
郭于華,《死的困惑與生的執著》,台北:洪葉文化,1994 年。new window
陳兵著,《生與死-佛教輪回說》,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 年。
陳兵著,《生與死的超越-破解生死之謎》,圓明出版社,1995 年。
陳義孝,《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泰國淨宗學會印贈,2008 年 8月。
陳劍鍠,〈《無量壽經》會集本的爭議及布教效益〉,收入劉昭明主編、羅景文執編:《第三屆臺灣南區大學中文系聯合學術會議論文集》,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出版,2014年12月,頁159-181。
陳劍鍠,〈「淨土禪、禪淨土」——天如惟則的禪淨一致思想〉,收入黃夏年主編:《禪學與佛教文化研究》,鄭州:大象出版社,2012年11月,頁62-89。
陳劍鍠,〈印光的念佛法〉,《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9卷第2期,2000年12月,頁167-190。
陳劍鍠,〈印光會通儒佛及其相關問題〉,《當代中國哲學學報》,第10期,2007年12月,頁29-65。
陳劍鍠,〈印光對永明延壽「四料簡」的詮釋——兼及自力、他力與禪、淨難易之辯〉,收入釋光泉主編,《靈隱寺與中國佛教(上)(下)》,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8月,頁595-606。
陳劍鍠,〈印順導師與印光大師的淨土觀點比較——以「契理契機」與「稱名念佛」為核心〉,《人間佛教研究》(香港中文大學)第5期(2013年10月),頁71-104。
陳劍鍠,〈聖嚴法師「建設人間淨土」與「一念心淨」之要義〉,《聖嚴研究》第二輯,2011年7月,頁201-239。new window
陳劍鍠,〈聖嚴法師對「淨念相繼」與「入流亡所」的詮釋及其體證〉,《聖嚴研究》第四輯,2013年12月,頁74-130。new window
陳劍鍠,〈道信《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之念佛與念心——以「念佛淨心」與「一行三昧」為核心之考察〉,收入黃夏年主編,《黃梅禪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年4月,頁304-317。
陳劍鍠,〈道綽、善導的懺悔觀——以末法觀念及念佛三昧為核心〉,《法鼓佛學學報》,第5期,2009年12月,頁101-144。new window
陳劍鍠,〈道綽、善導的懺悔觀——以末法觀念及念佛三昧為核心〉,收入李豐楙、廖肇亨主編,《沈淪、懺悔與救度》(《文學與宗教研究叢刊3》),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3年5月,253-293。new window
陳劍鍠,〈道綽的末法觀念與淨土門的創立〉,《東華人文學報》,第13期,2008年7月,頁1-29。new window
陳劍鍠,《行腳走過淨土法門——曇鸞、道綽與善導開展彌陀淨土教門之軌轍》,臺北,商周出版 / 城邦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年9月。
陳劍鍠,《佛教經典100句——淨土三部經》,臺北,商周出版 / 城邦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0年8月初版 / 2014年6月初版2刷。
陳劍鍠,《淨土或問.導讀》,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2004年3月。
陳劍鍠,《無上方便與現行法樂,彌陀淨土與人間淨土的周邊關係》,臺北,香海文化出版公司,2015年3月。
陳劍鍠,《圓通證道——印光的淨土啟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2年5月。new window
傅偉勳,《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台北:正中,1993 年。new window
善導寺編輯委員《太虛大師全書》第45冊,台北:善導寺佛經流通處,1998年。
曾春海、葉海煙、尤煌傑、李賢中著,《中國哲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5年。
雲棲株宏(明),《蓮池大師全集》,臺北:中華佛教文化館,1972 年。
馮滬祥著,《中西生死哲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年。
黃天中,《死亡教育概論―死亡態度及臨終關懷研究》,台北:業強,1991 年。
聖嚴法師口述,李慧菊採訪整理,《歡喜看生死》,法鼓山文化事業,2009 年 2月。
達照著,《飭終:佛教臨終關懷思想與方法》,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年 4月。
熊琬,《宋代理學與佛學之探討》,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new window
蒲慕州,《墓葬與生死—中國古代宗教之省思》,台北:聯經,1993 年。new window
慧淨法師,〈《往生論註》核心講記〉,淨土宗出版社,102 年11月。
蓮花生著,徐進夫譯,《西藏度亡經》,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 年。
蔡瑞霖,《宗教哲學與坐死學一一種對比哲學觀點的嘗試》,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9 年。
談錫永著,《生與死的禪法》,全佛文化,2005 年。
劉易齋,《生命學概論》,台灣,普林斯頓國際有限公司,2006年2月。
鄭志明著,《佛教:生死學》,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 年。
鄭金德,《現代西藏佛教》,高雄:佛光,1991 年。
鄭曉江,《生死終點的學問》,台北:正中,2001 年。
鄭曉江,《生死智慧:中國人對人生觀及死亡觀的看法》,台北:漢欣文化,1997 年。new window
鄭曉江,《超越死亡》,台北:正中,1999 年。
鄭曉江主編,《宗教生死書》,華成圖書出版公司,2004 年。
鄭曉江著,《中國死亡智慧》,東大圖書,2001 年。new window
憶母堂編,《濁世蓮華著意栽-印順法師文集筆記》,台南:平彰德馨有限公司,2010 年 8月。
賴賢宗,《佛教詮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年10月。new window
謝世民主編,《理由轉向》,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 年。
羅德喇嘛著,林慧卿譯,《死亡與轉生:中陰身的秘密和轉世之道》,百善書房,2004 年。
釋正義,《淨土五經彙釋表解》,南投:正覺精舍2003 年5月。
釋印順,《中觀今論》釋印順,正聞出版社,2000年,頁89。
釋印順,《以佛法研究佛法》,台北︰正聞,1991 年 1月十三版。
釋印順,《佛在人間》,正聞出版社,2000年 10月。
釋印順,《佛法概論》,台北︰正聞,1987 年七版。
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1994 年。new window
釋印順,《般若經講記》正聞出版社,2000年10月。
釋印順,《淨土與禪》,台北:正聞出版社,1995 年。
釋印順,《淨土學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 年6月。
釋印順,《勝鬘經講記》,正聞出版社,2000年。
釋印順,《華雨香雲》,正聞出版社,1987年。
釋印順,《學佛三要》,正聞出版社,2000年10月。
釋印順,《雜阿含經論會編中》,正聞出版社,1994年2月重版。
釋印順,《成佛之道》,正聞出版社,2000年。
釋見文編,《印光大師的啟示》,台南:和裕出版社,2010 年11月。
釋見正,《印光大師的生平與思想》,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年3月。
釋恆清,《佛性思想》,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 年2月。new window
釋祥雲,《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台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 年6月再版。
釋袾宏,《阿彌陀經疏鈔演義》,台南:和裕出版社,1997 年4月。釋圓瑛,《阿彌陀經要解講義》,台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2009 年7月。
釋聖嚴,《印度佛教史》,台北:法鼓文化,1997 年。
釋聖嚴,《念佛生淨土》,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 年 11月。
釋聖嚴,《念佛與助念》,台北:法鼓文化,1987 年 6月。
釋聖嚴,《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 1月。
釋廣定編,《增訂印光大師全集》,臺北:佛教出版社,1986 年4月再版。
釋慧淨,《往生論註要義》,台中:本願山彌陀淨舍,1998 年。
釋慧開,《儒佛生死學與哲學論文集》,台北:洪葉文化,2005 年 3月。
釋慧嚴,《淨土概論》,台北:東大圖書,1998 年。
釋禪林,《心淨與國土淨的辯證-印順導師與人間佛教大辯論》,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2006 年 5月。new window
釋寶靜、釋倓虛等著/張曼濤主編,《淨土泛論》,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0 年 6月。
闞正宗、陳劍鍠訪談,《走過妙雲蘭若五十年,慧理、常光妙雲弘法記》,臺北,常春藤書坊,2015年1月。

(三)近人外文專書
Derrida, Jacques. ”Violence and Medaphysics.”Writing and Differenc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8. Print.
Emmanuel Levinas (1993), Dieu, la mort et le temps, Paris, Grasset. God, Death , and Time. Translated by Bettina Bergo,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John Bowker《The meanings of death》,台北市,正中書局,1995 年 8月。
Kenneth Ring & Evelyn Elsaesser Valarino 著,李傳龍、李雅寧譯,《穿透生死迷思》,遠流出版社,2001年。
Shelly Kagan《Death》,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2.
日‧大川隆法著,簡瑞宏譯,《永恆的生命世界-死亡並非永遠的別離》,時報文化出版社,2006 年。
日‧養老孟司著,戴偉傑、陳孟姝譯,《踹倒死亡的高牆》麥田出版社,2006 年11月。
朱立安巴吉尼(Julian Baggini)著,吳妍儀譯,《我們為什麼要活著?》,麥田出版社,2007 年11月。
西田幾多郎,《善の研究》,岩波書店,2013 年。
西谷啟治,《宗教是甚麼》,陳一標,吳翠華譯,聯經出版社,2012 年12月。
肯內斯•克拉瑪著,方惠玲譯,《宗教的死亡藝術:世界各宗教如何理解死亡》,台北:東大,1997 年。
舍爾巴茨基著(俄),宋立道譯,《大乘佛學:佛教的涅槃概念》,台北縣:圓明,1998 年。
約瑟夫.夏普(Joseph Sharp),林宏濤譯,《體會死亡-我生命中的曙光》,台北縣:知書房,1997 年。
胡塞爾(Edmund Husserl)著,李幼蒸譯,《純綷現象學通論》(IDEEN ZU EINER REINEN PHANOMENOLOGIE UND PHANOMENOLOGISCHEN PHILOSOPHIE), 臺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1994 年 8月初版。new window
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著、王慶節、陳嘉映譯,《存在與時間》(SEIN UND ZEIT),臺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1990 年1 月初版,1994 年 8 月再版。
路易斯‧波伊曼著,江麗美譯,《生與死──現代道德困境的挑戰》,台北:桂冠圖書,1997 年。


乙、期刊論文類
(一)近人中文期刊
〈《論語》生死論議解讀疏證〉,《第二屆「現代生死學理論與建構學術研討會」》,南華大學,2002年 10 月 19日。
〈孔子的生死觀探究〉,《第一屆「現代生死學理論與建構學術研討會」》, 南華大學,2001 年 10月 14日。
〈生死的省思 —從生死的探索到現代生死學建構課題芻議〉,《「觀老病苦 渡生死海」生命與生活國際研討會》,2001年 3月 10日,台北天母。
〈生死課題在宗教層面之探索〉,《精神健康論壇》,中國時報,2002年6月29日。
〈生死學有關宗教層面之探討〉,《全國大專校院生死學課程規劃研討會》,彰化師範大學,2000 年 2月 28日。
〈死亡的意義與悲傷療癒— 從佛教的生死觀點談喪親悲傷〉,《「喪親與悲傷知心理治療」研討會》,高雄市/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科技教育中心,2004年10月 24日。
〈老人生命教育課程之研究—從McClusky的需求論看老人的生死課題〉,《通識教育與STS及MST課程研討會》,國立聯合大學 ,2008年 3月 28日。
〈佛教生死輪迴觀的現代理解與詮釋〉,《2004國際佛教論壇》,吉隆坡/馬來西亞佛教青 年總會,2004年 4月 11日。
〈佛教的生死觀與喪葬禮俗〉,《臨終與生死關懷》,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79~ 211頁,2010 年 5月。
〈佛教臨終與往生助念之理論建構芻議—以《瑜伽師地論》為主之初探〉。《生死學研究》第九期,Journal of Life-and-Death Studies (頁9),p81~125,2009年 1月。台灣嘉義
〈兒童的生死探索及其象徵性語言〉,《兒童生死教育研討會》,彰化師範大學,2000 年 10月 20日。
王邦雄,〈論身心靈三層次的生命安立之道〉,《鵝湖月刊》,2000 年。new window
余德慧、李雪菱、李維倫,〈臨終過程與宗教施為〉,《生死學通訊》第五期,2001年 7月。
吳有能,〈唐君毅先生死亡觀初探〉,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2001年 1月。
李開濟,《價值的抉擇-從佛教的捨報閉生死關談起》,<哲學與文化> 344期,頁45-50,輔仁大學 2003年 1月出版。new window
沈清松、傅佩榮編者,〈生死與輪迴〉,《哲學雜誌》第八期,台北:業強,2000年 3月。
林鎮國,〈佛教哲學可以是一種批判哲學嗎?〉,《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論文集》,頁599-619,1995 年4月。
金明求,〈《三言》故事中佛教死亡思惟探索¾¾超越因果輪迴後的涅槃世界〉。《中華佛學研究》第五期,2001年 3月。new window
耿振華著,〈西藏天葬習俗與佛教捨身思想〉,《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人文藝術類社會科學類教育科學類》34期,頁11-26,2003 年9月。new window
耿振華著,〈從西藏喪葬習俗探討西藏生死學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人文藝術類社會科學類教育科學類》35.2,頁133-154,2004 年3月。new window
耿振華著,〈藏傳佛教之下的西藏生死學:以「生死流轉圖」及「人體胚胎發育圖」為核心〉,《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3期,頁151-171,2002 年12月。
梁乃崇,〈生死與度亡〉,《佛教與科學》4:1,頁55-63,2003 年 1月。
陳劍鍠,〈《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成為淨土宗經典的詮釋問題——以印光之詮釋為主〉,《世界宗教學刊》,第10期,2007年12月,頁61-97。new window
陳劍鍠,〈徹悟「般若淨土兩門大義」發隱〉,《東亞漢學研究》(長崎大學)第2號,2012年5月,頁196-206。
陳劍鍠,〈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之念佛治病觀〉,《新世紀宗教研究》第13卷第1期(2014年09月),頁115-144new window
陳劍鍠,〈曇鸞的空觀思想——以「十念相續」與「生而無生」為核心之探討〉,《世界宗教學刊》,第8期,2006年12月,頁71-96。new window
陳劍鍠,〈彌陀淨土教門「稱名念佛」與善導「十聲」教法的修持內涵〉,《屏東教育大學學報》,第33期,2009年9月,頁113-144。new window
陳劍鍠,〈續法《楞嚴經勢至念佛圓通章疏鈔》之念佛要義與教判思想〉,《明清史集刊》(香港大學)第10卷(2012年12月),頁91-122。
陳劍鍠,〈續法《楞嚴經勢至念佛圓通章疏鈔》對華嚴思想之運衡〉,《成大中文學報》(THCI Core),第43期(2013年12月),頁165-210。
陳錫琦,〈佛教淨土法門的生死教育理論與實務之研究〉,《華梵學報》第6卷,2000年 6月。
項退結,〈一位天主教哲學工作者眼中的死亡〉,《哲學雜誌》第八期,台北:業強,2000年 3月。
楊郁文著,《緣起之「此緣性(idappaccayatā)」》,中華佛學學報第九期。
溫金玉,〈曇鸞大師念佛法門研究〉,《慈光禪學學報》,第 2 期,2001 年。
葉海煙,〈哲學、生死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道家觀點的生死教育〉,《生死學研究通訊》,1998 年 11月 。
鄒川雄,〈喚醒死亡意識―生死學作為社會批判的武器〉,《生死學通訊》第五期,2001年 7月。
蒲慕州,〈墓葬與生死觀〉。《第二屆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2002年 1月。
歐崇敬,〈哲學、生死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生死構造的哲學省察〉,《生死學研究通訊》,1998年 11月。
蔡昌雄,〈促發模式及其在臨終照顧應用的探討:以某區域教學醫院安寧病房的護理人員為例〉,《第二屆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2002年 10月。
蔡昌雄,〈從心理治療範型論死亡悲傷輔導論題與範疇的澄清〉,《生死學研究通訊》創刊號,1999年 12月。
蔡昌雄,〈臨終精神現象本質的宗教哲學探討:一個方法論層次的省思〉,《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2001年 1月。
蔡明昌,〈轉換學習理論與成人生死教育〉,《第二屆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2002年 10 月。
蔡瑞霖,〈哲學、生死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藝術治療與生死學,有關生死學、哲學生死學及其審美問題之探討〉,《生死學研究通訊》,1998年 11月。
鄭志明,〈道教之生死觀〉,《生死學通訊》第三期,2000年 10月。
鄭志明,〈論傅偉勳的佛教生死學〉,《宗教哲學》第三卷第四期,1997年 10月。new window
鄭振煌主講,範凱寧記錄,〈探索死亡的世界(1-6)〉,《慧炬》495,2005 年 9月。
賴賢宗撰,〈淨土信仰論之研究:世親、曇鸞與親鸞之迴向思想〉,《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4期,1999 年。
釋如石,〈《西藏度亡經》略究〉,《法光學壇》第五期,頁45-57,2001 年。
釋星雲,〈人死亡之後的生命怎麼樣〉,《星雲法師演講集》(三),高雄:佛光,1987 年。
釋慧開,〈孔子生死觀探討〉,《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2001年 1月。
釋慧開,〈未知生,焉知死〉,收錄於《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台北:正中,1993 年。
釋慧開,〈生死學有關宗教層面之探討〉,《全國大專院校生死學課程教學研討會》,2000年 1月。
闞正宗,《1949年之後台灣佛教的區域性格--以李炳南與台中佛教為例》,2002年。
龔卓軍,<現象學論死亡-以列維納斯為線索>,《揭諦》,第6 期,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系,頁196 (2004 年4月)。new window

(二)近人外文期刊
(日) 山田晉卿,張曼濤主編,《趙宋以後的佛教宗派》,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篇目六(14-16冊)中國佛教史論集,2005 年。
Paul Willams,”Some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Construction in the Madhyamaka,”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 vol. 8(1980).


丙、學位論文
(一)碩士論文
文洛鈞,《十念往生之研究》,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年。
王玲月,《憨山大師《莊子內篇注》之生死觀研究》,(玄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 年
全明鎔,《先秦生死觀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4 年。
李宗興,《原始佛教之生命觀》,(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年。
陳清龍,《來果禪師的生命進路與生死思想》,南投:玄奘人文社會學院碩士論文,2002 年。
黃金廷,《淨土思想中「念佛」與「往生」之研究》,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年。
黃慧琍,《藏傳佛教傳記的主體性與空性》。臺南:臺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1999 年。
黃齡瑩,《雜阿含經的生死觀》,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年。
溫宗坤,《世親「淨土論」與曇鸞「淨土論註」之比較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0 年。
廖英秀,《彌陀淨土往生行因之研究-以曇鸞、道綽、善導為主》,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
鍾國賢,《宗喀巴「末那識和阿賴耶識難解處的廣註」譯註》,臺北:政大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年。
蘇慧萍,《老莊生死觀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年。

(二)博士論文
潘素卿,《佛教徒的死亡觀念與生命意義之關係研究及其在諮商上的應用》,彰化: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 年。new window

(三)研討會論文
《尼采對佛教的批評及兩者形上思想之比較》華梵大學,第六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2002年7月,頁379-400。
陳劍鍠,〈《淨土或問》版本考校及其「帶業往生」之要義〉,武漢,武漢大學文學院、武漢大學中國宗教文學與宗教文獻研究中心、南華大學文學系、日本國際佛教學大學院大學合辦,「2014年佛教文獻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14年10月17~21日。
陳劍鍠,〈《淨土或問》版本問題及「帶業往生」評議〉,高雄,財團法人造福觀音文教基金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聯合主辦,「2014年鶴山21世紀宗教論壇」,2014年12月20日。
陳劍鍠,〈大勢至菩薩在漢語佛典文獻的譯名及其特德〉,浙江省建德市,浙江省建德市佛教協會、浙江建德烏龍山玉泉寺聯合舉辦,「紀念淨土宗五祖少康大師圓寂1210周年暨淨土文化論壇」,2015年5月16~17日。
陳劍鍠,〈印光對永明延壽「四料簡」的詮釋——兼及自力、他力與禪、淨難易之辯〉,杭州,靈隱寺,「靈隱寺與中國佛教,紀念松圓崇嶽禪師誕辰880周年學術研討會」,2012年8月17~19日。
陳劍鍠,〈印順導師對印光大師的評述——兼論淨土觀點比較〉,宜蘭,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 / 高雄,佛光山聯合舉辦,「漢傳佛教研究的過去。現在。未來」國際學術研討會,2013年4月15~18日。
陳劍鍠,〈聖嚴法師對「淨念相繼」與「入流亡所」的詮釋——兼論法師的禪淨一致思想〉,臺北,財團法人聖嚴教育基金會、法鼓山僧團,「第四屆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2012年6月3日~4日。
陳劍鍠,〈徹悟禪師「捨禪歸淨」之歷程及其內涵評述〉,河北省冀州市,河北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河北省佛教協會、河北禪學研究所聯合主辦,「第四屆河北禪宗文化論壇——『道安暨河北佛教』國際學術研討會」,2014年11月7~10日。
龔卓軍,﹤台灣哲學會,2002年會論文﹥,列維納斯論死亡。


丁、工具書
藍吉富主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台灣臺南市,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1994 年。
一如等集註(明),《大明三藏法數》,臺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1978年。
丁福保編,《佛學大辭典》,台灣臺北市,天華出版事業公司,1987。
朱芾煌編,《法相辭典》,臺北市: 臺台灣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高樹藩,王修明校正,《正中形音義大辭典》,正中書局,2004 年。
陳義孝,《佛學常見詞彙》,臺北市: 大乘精舍印經會,1987 年。
釋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市,台灣佛光出版社, 1988 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