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西周貴族土地的取得與轉讓--兼談西周「王土」的概念與實質
書刊名:新史學
作者:何樹環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o, Shu-huan
出版日期:2004
卷期:15:1
頁次:頁1-44
主題關鍵詞:西周土地王土Western chouLandCrown land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77
  • 點閱點閱:84
期刊論文
1.張政烺(1973)。卜辭裒田及其相關諸問題。考古學報,1973(1),93-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唐蘭(1981)。論周昭王時代的青銅器銘刻。古文字研究,2,12-1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零(1992)。西周金文中的土地制度。學人,2,224-2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穆曉軍(1998)。陝西長安縣出土西周吳虎鼎。考古與文物,1998(3),69-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唐蘭(1976)。用青銅器銘文來研究西周史。文物,197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朱德熙、裘錫圭(1972)。戰國文字研究(六種)。考古學報,2,73-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90)。北京琉璃河1193號大莫發掘簡報。考古,1,20-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郭沫若(1972)。關於眉縣大鼎銘辭考釋。文物,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朝遠。西周金文中所見土地交換關係的再探討。上海博物館集刊,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沈長雲(1986)。《書.牧誓》「友邦冢君」釋義。人文雜誌,1986(3),75-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吳匡、蔡哲茂(1991)。釋金文□、□、□、□等字─兼多《左傳》的「□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9(4),927-9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學勤(1993)。釋〞郊〞。文史,7-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吳鎮烽(1981)。金文研究札記。人文雜志,1981(2),93-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復澄、王輝(1986)。幾件銅器銘文中反映的西周中葉的土地交易。遼海文物學刊,1986(2),77-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松井嘉德(198406)。西周土地移讓金文の一考察。東洋史研究,43(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學勤(1982)。重新估價中國古代文明。人文雜誌,增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李學勤(1997)。靜方鼎考釋。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223-2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哲茂(1997)。釋伯晨鼎「?」字。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329-3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振林(1997)。先秦「要」、「婁」二字及相關字辨析。香港。726-7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公柔(1993)。西周金文中所載《約劑》的研究。香港。3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清)吳闓生(1968)。吉金文錄。吉金文錄。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杜正勝(1992)。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沫若(1973)。奴隸制時代。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顧頡剛(197711)。史林雜識初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樹達(1974)。積微居金文說。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馬承源、上海博物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編寫組(1986)。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郭沫若(1971)。周代金文圖錄及釋文。臺灣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學勤(1995)。周易經傳溯源。麗文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白川靜、溫天河、蔡哲茂(1989)。金文的世界。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朱鳳瀚(1990)。商周家族形態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亞初、劉雨(1986)。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朝遠(1997)。西周土地關係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唐蘭(1995)。論彝銘中的「休」字。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朱德熙(1995)。長沙帛書考釋(五編)。朱德熙古文字論集。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裘錫圭(1998)。釋□。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廣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亞初(1985)。解放後出土的若干西周銘器銘文補釋。出土文獻研究。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清)王引之(1987)。經義述聞,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清)孫詒讓(1978)。周禮正義,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裘錫圭(199208)。古文字釋讀三則。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學勤(199910)。吳虎鼎考釋。夏商周年代學札記。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裘錫圭(1998)。西周糧田考。周秦文化研究。陝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盛璋(199310)。西周銅器中冊命制度及其關鍵問題新考。考古學研究--紀念陝西省考古研究所成立三十週年。西安:三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