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評介曾士榮著《近代心智與日常臺灣:法律人黃繼圖日記中的私與公(1912~1955)》[臺北:稻鄉出版社,2013]
書刊名:臺灣史研究
作者:莊勝全
作者(外文):Chuang, Sheng-chuan
出版日期:2013
卷期:20:3
頁次:頁207-220
主題關鍵詞:黃繼圖日記心智臺灣史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10
  • 點閱點閱:144
期刊論文
1.廖振富(20111200)。〈傅錫祺日記〉的發現及其研究價值:以文學與文化議題為討論範圍。臺灣史研究,18(4),201-2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炎憲(19990100)。黃旺成的轉折--從社會參與到纂寫歷史。竹塹文獻雜誌,10,6-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萬益(19990100)。臺灣報業史上的一等評論--論黃旺成的「冷語」「熱言」。竹塹文獻雜誌,10,29-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麗雲(20111200)。日治大正期臺灣俗信與日本祝祭在臺施行情況:黃旺成的日記情境摸索與解析。臺灣史料研究,38,83-1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Stone, Lawrence(1985)。The Charles Homer Haskins Lecture: A Life of Learning。ACLS Newsletter,36(1/2),3-22。  new window
6.張隆志(20091200)。當代臺灣史學史論綱。臺灣史研究,16(4),161-1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曾士榮(20081200)。一九二○年代臺灣國族意識的形成 : 以《陳旺成日記》為中心的討論 (1912-1930)。臺灣文學學報,13,1-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周婉窈(20110600)。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再探討。臺灣史料研究,37,2-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許雪姬(19990600)。皇民奉公會的研究--以林獻堂的參與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1,167-2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許雪姬(20081200)。臺灣史上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前後--日記如是說「終戰」。臺灣文學學報,13,151-1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吳叡人(20060600)。福爾摩沙意識型態--試論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民族運動「民族文化」論述的形成(1919-1937)。新史學,17(2),127-2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見川、臺中縣政府文化局(2005)。水竹居主人日記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水竹居主人日記學術研討會。臺中:臺中縣政府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洪世昌(1997)。《臺灣民報》與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化運動(1920-1932)(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沁昱(2012)。新竹市自治選舉與議會運作--以黃旺成政治參與經驗為中心(1935-1951)(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美蓉(2008)。黃旺成與其政治參與(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彼得.蓋伊、梁永安(2004)。史尼茨勒的世紀 : 布爾喬亞文化經驗一百年 : 中產階級文化的形成 1815-1914。臺北:立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侯瑞• 夏提葉、楊尹瑄(2008)。新文化史存在嗎?。史家的誕生:探訪西方史學殿堂的十扇窗。臺北:時英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曾士榮(2009)。From Honto Jin to Bensheng Ren: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National Consciousness。Lanham, M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new window
4.黃秀政(1987)。《臺灣民報》與近代臺灣民族運動(1920-1932)。彰化:現代潮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若林正丈(2001)。台湾抗日運動史研究。研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卡爾‧修斯克、黃煜文(2002)。世紀末的維也納。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翠蓮(2008)。臺灣人的抵抗與認同。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柏維(199306)。台灣文化協會滄桑。臺北:臺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許世楷(1972)。日本統治下の台湾。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蔡培火、陳逢源、林柏壽、吳三連、葉榮鐘(1971)。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市:自立晚報叢書編輯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漢裕(2000)。蔡培火全集‧第1冊,家世生平與交友。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獻堂、許雪姬、周婉窈(2003)。灌園先生日記(五)一九三二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葉榮鐘、藍博洲(20000000)。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臺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楊翠(19930000)。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臺北:時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周婉窈(19890000)。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北:自立晚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許雪姬、王美雪(20080000)。日記與臺灣史研究:林獻堂先生逝世50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周婉窈(20030000)。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許雪姬(19960800)。評介竹中信子《植民地臺灣の日本女性生活史(明治篇)》。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莊勝全(2011)。腹有詩書氣自華?--黃旺成公學校教師時期的閱讀生活。跨域青年學者臺灣史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世慶(1991)。黃旺成先生訪問記錄。近現代臺灣口述歷史。臺北: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炎憲(1996)。臺灣文化協會的成立與分裂。臺灣史論文精選。臺北:玉山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叡人(2001)。台灣非是台灣人的台灣不可:反殖民鬥爭與台灣人民族國家的論述,1919-1931。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臺北:新自然主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