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傅錫祺日記〉的發現及其研究價值:以文學與文化議題為討論範圍
書刊名:臺灣史研究
作者:廖振富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ao, Chen-fu
出版日期:2011
卷期:18:4
頁次:頁201-239
主題關鍵詞:傅錫祺櫟社日記研究現代性傳統文人Fu XiqiLi Poet SocietyDiary researchModernityTraditional literat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3)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72
  • 點閱點閱:174
摘要:   臺灣近代人物日記的發現與整理,對臺灣文史研究具有相當顯著的貢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許雪姬教授主持編纂兩套櫟社成員日記:林獻堂《灌園先生日記》、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帶動不少相關研究。由於筆者研究櫟社多年,2006年經由櫟社社長傅錫祺後人主動告知,始有幸獲睹多達35冊的〈傅錫祺日記〉,其後經家屬支持,以「傅錫祺日記之編纂與出版計畫」為題,獲得國科會經費補助,目前正全力整理中。  本文旨在介紹〈傅錫祺日記〉之發現、整理經過,除簡介傅錫祺生平事蹟、初步比較四套櫟社人物日記之外,全文重心集中在文化與文學議題,鎖定「文學結社」與「現代性體驗」為焦點,分析〈傅錫祺日記〉的研究價值。「文學結社」,切入角度有四:(1)櫟社集資買彩票的意涵;(2)蔡惠如、連橫等人事蹟的新發現;(3)櫟社「多元圖像」的新發現;(4)「崇文社」與「中教事件」相關資料。至於「現代性體驗」,則分別就下列三個議題舉例分析:(1)身體改造:斷髮經驗的複雜意涵;(2)文學傳媒的籌組與運作:臺灣文社與《臺灣文藝叢誌》的發行;(3)境外知識的移入:向日本、中國購書的相關記載。至於其他多方面的史料價值,則有待整理完成後,由學界共同深入研究。
期刊論文
1.吳文星(19880600)。日據時期臺灣彩票制度之探討。師大學報,33,283-3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翁聖峰(20061200)。《鳴鼓集》反佛教破戒文學的創作與儒釋知識社群的衝突。臺灣文學學報,9,83-10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翁聖峰(20091200)。《鳴鼓集》反佛教破戒詩歌的意識與內涵。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2,309-3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曾士榮(20081200)。一九二○年代臺灣國族意識的形成 : 以《陳旺成日記》為中心的討論 (1912-1930)。臺灣文學學報,13,1-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雪姬(20110600)。「臺灣光復致敬團」的任務及其影響。臺灣史研究,18(2),97-1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雪姬(19980100)。張麗俊先生「水竹居主人日記」的史料價值。中縣文獻,6,1-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孫大川(20081200)。身教大師BaLiwakes(陸森寶)--他的人格、教養與時代。臺灣文學學報,13,93-1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美娥(20060300)。差異/交混、對話/對譯--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身體經驗與新國民想像(1895-1937)。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8,81-1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淑慧(20081200)。敘事、再現、啟蒙--林獻堂一九二七年日記及《環球遊記》的文化意義。臺灣文學學報,13,65-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許雪姬(20081200)。臺灣史上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前後--日記如是說「終戰」。臺灣文學學報,13,151-1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賀安娟(2008)。生活在大都會:臺灣人旅日回憶錄。臺灣文學學報,13,179-2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廖振富(200509)。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日常生活中的漢文書寫:以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為考察對象。水竹居主人日記學術研討會。臺中:臺中縣文化局。249-2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見川、臺中縣政府文化局(2005)。水竹居主人日記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水竹居主人日記學術研討會。臺中:臺中縣政府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施懿琳(2001)。臺灣文社初探:以1919-1923的《臺灣文藝叢誌》為對象。櫟社成立一百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文學館,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主辦〕 。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廖振富(2010)。傅錫祺日記所反映的家庭生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薛建蓉(2005)。現代性的變奏:臺灣文藝叢誌一個文化剖面重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柯喬文(2005)。日治前期漢文傳媒與現代性研究:臺灣文社與臺灣文藝叢誌。臺中。465-5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賴恆毅(2007)。張麗俊及《水竹居主人日記》之文學作品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宗曄(2009)。《臺灣文藝叢誌》(1919-1924)傳統與現代的過渡(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廖振富(1996)。櫟社三家詩研究--林癡仙、林幼春、林獻堂(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羅琬琳(2009)。傅錫祺及其《鶴亭詩集》研究(碩士論文)。中興大學,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麗娜(2009)。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收錄之對聯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琇紋(2009)。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記載之臺灣文學史料分析。國立中興大學,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廖怡超(2009)。日治初期臺灣「斷髮」運動研究:以臺灣日日新報為主要範圍。國立中興大學,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呂赫若、鍾瑞芳、陳萬益(2004)。呂赫若日記(手稿本)。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傅錫祺、高志彬、王國璠(1992)。鶴亭詩集。臺北:龍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簡吉、簡敬、洪金盛、韓嘉玲、蔣智揚、陳慈玉(2005)。簡吉獄中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守愚、許俊雅(1998)。楊守愚日記。彰化:彰化縣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傅錫祺(1993)。櫟社沿革志略。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文星(2001)。臺灣總督田健治郎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灣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廖振富(20070000)。臺灣古典文學的時代刻痕:從晚清到二二八。臺北市:國立編譯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美娥(20070000)。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臺北:國立編譯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吳文星(19920000)。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美娥(20040000)。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廖振富(20060000)。櫟社研究新論。臺北市:國立編譯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鄭喜夫(1992)。連雅堂先生年譜。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許雪姬、王美雪(20080000)。日記與臺灣史研究:林獻堂先生逝世50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江燦騰(20010000)。日據時期臺灣佛教文化發展史。臺北:南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吳新榮、張良澤(2007)。吳新榮日記全集。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深切、陳芳明(1998)。張深切全集. 第一卷:里程碑。臺北:文經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麗俊、許雪姬、洪秋芬(2000)。2004水竹居主人日記。臺中 ; 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林文月(2010)。青山青史:連雅堂傳。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黃旺成、許雪姬(2008)。2010黃旺成先生日記(一~七)。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黃英哲、許時嘉、許雪姬、楊宗義(2007)。楊基振日記:附書簡.詩文。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林獻堂、許雪姬(2000)。2011灌園先生日記(一~二十一)。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1)。日治時期鐵路車站分布圖,thcts.ascc.net/template/sample6.asp?id=rd15-07021, 201107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11)。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http://140.120.81.240/ddnc/ttswebx?@0:0:1:ttsddn@@0.7471459490363714#JUMPOINT, 20110306。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毓嵐(2008)。〈林紀堂日記〉與〈林癡仙日記〉的史料價值。日記與臺灣史研究:林獻堂先生逝世50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文星(19860000)。日據時期臺灣的放足斷髮運動。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雪姬(2000)。張麗俊先生《水竹居主人日記》的史料價值。水竹居主人日記。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蘭芳(20080000)。從《灌園先生日記》看林獻堂的學佛因緣 (1927~1955)。日記與臺灣史研究 : 林獻堂先生逝世50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