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小教師參與健康律動暨運動遊戲課程研習會的訊息來源和動機取向之探討
書刊名:幼兒運動遊戲年刊
作者:羅瑩淑李秀華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11
卷期:6
頁次:頁167-173
主題關鍵詞:國小教師健康運動遊戲課程訊息來源動機取向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03
  • 點閱點閱:13
期刊論文
1.翁志成(20021000)。國民中小學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課程實施的困難與問題。臺灣教育,617,51-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Murray, J. F.(1983)。Effects of alone and audience on motor performance for males and femal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Psychology,14(2),92-97。  new window
3.Scanlan, T. K.、Lewthwaite, R.(1986)。Social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competition for made youth sport participants: IV. Predictors of enjoyment。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8,25-35。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漢忠(2005)。營造學生動態生活優質環境。2005亞洲區體是能檢測與推廣策略高峰會議。台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34-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歐宗明(2000)。小學體育教師角色知覺差距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曾明萌(2007)。國民中學體育課程實施多元評量效益之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教育部(2005)。教育部94年各級學校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調查成果報告書。臺北市: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元凱(2005)。情境感知學習於計算機概論教學之研究。新北市: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春興(1992)。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臺北市:東華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Deci, E. L.、Ryan, R. M.(1991)。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New York:Plenum。  new window
5.Weber, A. L.(1991)。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Harper Collins College。  new window
其他
1.Vallerand, R. J.,Blais, M. R.,Pelletier, L. G.(1989)。Construction Validation。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