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神壇與詩壇的混聲合唱:論「籤詩」在當代臺灣的現代新生
書刊名:輔仁中文學報
作者:侯建州
作者(外文):Hou, Jian-zhou
出版日期:2021
卷期:53
頁次:頁159-193
主題關鍵詞:籤詩現代詩臺灣文學現代新生詩用學大傳統與小傳統Lottery poetryModern poetryTaiwanese literatureNew lifeThe use of poetryGreat tradition and little tradi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24
  • 點閱點閱:8
期刊論文
1.陳炘(19200716)。文學與職務。臺灣青年,1(1),41-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宗翰(20000900)。重構詩史的策略。創世紀詩雜誌,124,132-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呂春盛(1990)。關於大陸學界「歷史上的中國」概念之討論。台灣歷史學會通訊,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我軍(19241121)。糟糕的臺灣文學界。臺灣民報,2(24),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我軍(19240421)。致臺灣青年的一封信。臺灣民報,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杜國清(19920400)。新詩.現代詩.朦朧詩。笠,168,91-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奕麟(19990300)。解構中國性:論族群意識作為文化作為認同之曖昧不明。臺灣社會研究,33,103-1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玉龍(2014)。待訂正的籤詩舉例。師友月刊,559,103-1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玉龍(2014)。待訂正的籤詩舉例。師友月刊,560,104-1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顏崑陽(20200600)。中國古代「詩用」語境中的「多重性讀者」。中正漢學研究,2020(1)=35,1-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馬玉臻(2007)。<關帝籤>江東籤詩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儷容(2008)。台灣廟宇籤詩解籤方式及其內涵探究--以高雄市哈馬星代天宮為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彥汝(2007)。籤詩故事在運籤中的核心價值研究--以關帝百首籤詩為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玉龍(2006)。寺廟籤詩研究--以台灣寺廟運籤為主(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賴翠杏(2011)。籤詩典故與民間文學之關聯性研究--以臺灣地區流傳關帝百籤為範圍(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大山(2012)。台灣民間宗教籤詩療癒經驗之研究--以台中市南屯區萬和宮媽祖籤信仰者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欣怡(2010)。臺灣寺廟觀音靈籤籤詩與解籤文化--以桃園景福宮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俊淦(2018)。中和廣濟宮六十甲子籤與腦波求籤服務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羅瑞芬(2006)。台灣寺廟籤詩文化中的文學性--以宜蘭昭應宮廟籤為例(碩士論文)。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余英時(2010)。現代儒學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米歇爾‧傅柯、莫偉民(2001)。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單德興(20090000)。翻譯與脈絡。臺北:書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莊淑芝(1994)。臺灣新文學觀念的萌芽與實踐。臺北:麥田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其南、周英雄(1994)。文化中國:理念與實踐。台北:允晨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牧(2002)。失去的樂土。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連橫(1963)。雅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宗翰(20020000)。臺灣現代詩史:批判的閱讀。臺北: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Redfield, Robert(1956)。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civilization。Chicago, Illinoi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w window
10.Dirlik, Arif、馮奕達(2018)。殖民之後?:臺灣困境、「中國」霸權與全球化。衛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正忠(2010)。現代漢詩的魔怪書寫。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柏維(2019)。天光雲影。蔚藍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邱德修(2009)。臺灣雅言注譯。臺灣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好燙詩刊編輯群(2016)。好燙詩刊:占卜術。煮鳥文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葛兆光(2017)。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Hayton, Bill、林添貴(2021)。製造中國:近代中國如何煉成的九個關鍵詞。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20210526)。【專訪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蘇碩斌.上】文學展是如何煉成的?,https://gpi.culture.tw/news/126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靈性諮詢 葉覓覓 詩塔羅 分享,https://vocus.cc/article/605db823fd897800013ad7a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蕭歆諺(20140523)。你在煩惱什麼學生以現代詩解籤,http://uonlineblog.blogspot.com/2014/05/blog-post_23.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顏崑陽(2016)。用詩,是一種社會文化行為模式--建構「中國詩用學」初論。反思批判與轉向--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之路。臺北:允晨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連雅堂(1977)。臺灣詠史.跋。臺灣詩薈。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