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高中特色課程建構--以Ipad2融入教學資訊特色課程為例
作者:謝念慈
書刊名:教育政策與學校行政;吳清基 (主編)
頁次:145-176
出版日期:2013
出版項:臺北:五南
主題關鍵詞:高中特色課程Ipad2
學門:教育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林永豐(20090600)。英國學科重點中學政策之發展與爭議。教育資料集刊,42,203-2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天佑(2009)。學校特色發展的概念與理論。臺北教育111學校經營研討會。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佳樺(2012)。國際學校課綱與教學分享:IB課綱下的教學分享與新加坡課綱介紹與教學分享。銘傳大學2012年國際學校課綱與教學分享研討會。桃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王如哲(201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高中職學校實施特色課程規劃方案研究。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曾坤輝(2007)。臺北縣「特色學校」課程發展之研究--偏遠小學的危機或轉機(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曉輝(2007)。教育決策:國際比較的視野。臺北:高等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奕華、王緒溢、吳權威、吳宗哲、韓長澤(2011)。教學科技與創新教學:理論與案例。臺北市:網奕資訊科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清基(1998)。精緻教育的理念。臺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溫明麗(2008)。教育哲學:本土教育哲學的建構。臺北: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清田(2008)。課程學。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賴麗珍、Stronge, James H.、Hindman, Jennifer L.(2008)。教師素質指標--徵選教師的範本。臺北:心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Gaynor, Gerard H.、褚耐安(2006)。創意的管理。臺北:商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鄭淵全(2003)。課程發展與教學創新。臺北市:五南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吳清基(2011)。教育政策與行政新議題。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乃熒(2000)。後現代教育的行政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Kaplan, Robert S.、Norton, David P.、陳正平(2004)。策略地圖:串連組織策略從形成到徹底實施的動態管理工具。臺北:臉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Senge, Peter M.、郭進隆(1998)。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臺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Palmer, Parker J.、藍雲、陳世佳(2009)。教學的勇氣:探索教師生命的內在視界。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Milltello, Matthew、Rallis, Sharon F.、Goldring, Ellen B.、謝傳崇、林新發(2011)。校長教學領導: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McKernan, James、蔡清田(2004)。課程行動研究:反思實務工作者的方法與資源手冊。麗文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Ornstein, Allan C.、Hunkins, Francis P.、方德隆(2004)。課程基礎理論。臺北市:高等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Doll, W. E.、Gough, N.、王恭志、黃月美、楊俊鴻(2006)。課程願景。台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Christensen, Clayton M.、Dyer, Jeff、Gregersen, Hal、李芳齡(2012)。5個技巧,簡單學創新。臺北:天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照屋華子、岡田惠子、郭菀琪(2006)。邏輯思考的技術。臺北:經濟新潮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鍾啟泉(2005)。現代課程論。臺北:高等教育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Doll, William E.、王紅宇(1997)。後現代課程觀。臺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吳明清(2012)。行家看show:臺北教育111標竿學校認證之評審。臺北: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吳清基(2011)。站在教育高峰上。臺北:師友月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林宏濤、Walsch, Neale Donald(2011)。與改變對話。臺北市:商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林育如、Lupton, Ellen(2012)。圖解設計思考:好設計,原來是這樣「想」出來的!。臺北市:商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林素卿、Oliva, Peter F.(2008)。課程發展。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郭俊賢、陳淑惠、Sternberg, Robert J.、Williams, Wendy(2006)。如何培育學生的創造力。臺北:心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陳麗華、吳麗君、黃永和、詹惠雪、葉興華、Wiles, Jon、Bondi, Joseph(2011)。課程發展實務導引。臺北:雙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黃怡甄、Tileston, Donna Walker(2011)。所有教師都應該知道的事媒體與科技。臺北:心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廖月娟、Christensen, Clayton M.、Allworth, James、Dillon, Karen(2012)。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臺北市:天下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齊若蘭、Senge, Peter M.(1998)。第五項修練實踐篇--共創學習新經驗。臺北:天下遠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劉曉樺、Trilling, Bemie、Fadel, Charles(2011)。教育大未來--我們需要的闕鍵能力。臺北市:大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Christensen, Clayton M.、Allworth, James、Dillon, Karen(2012)。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N.Y.:Harper Collins。  new window
34.吳清山、賴協志(2009)。知識領導:理論與研究。臺北:高等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蔡清田(20010000)。課程改革實驗:以研究發展為根據的課程改革。臺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林志成、郭雄軍、林仁煥、田耐青、蔡淑玲、田育昆(2011)。特色學校理論、實務與案例。臺北市:高等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Wiggins, Grant、McTighe, Jay、賴麗珍(2008)。重理解的課程設計。心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Roberts, Sylvia M.、Pruitt, Eunice Z.、柳雅梅(2006)。學校是專業的學習社群--專業發展的合作活動與策略。心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王垠(2012)。教育部101學年度全國高中校長會議,南投:國立暨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榕峰(2012)。特色課程的規劃,南投:國立暨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