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競值架構應用於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
作者:陳秀卿
作者(外文):Shiu-chin Chen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班
指導教授:林進材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競值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指標課程評鑑競值架構Competing values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evalCurriculum evaluationCompeting Values Framework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83
課程的發展,因宗教的發展、地理區域文化發展、城邦國家政治統治方式的不同…等影響因素,因應時代的變遷,都有不同理論的提出,而每種理論均有其先知卓見之處,也對人類知識發展、生活方式帶來深刻的影響,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因應需求的不同。中外的課程理論發展雖不相同,但,均能從中探見其互相競爭、矛盾,但必須同時存在的必要。從其中也可以發現各種理論與競值架構的相關,也就是說可從競值架構來統整歸類課程理論取向的發展。
本研究旨在以競值架構為分析基礎,經由與課程論、課程設計、課程評鑑理論之結合,發展建構整合型之競值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指標,藉此協助學校理解發展的本位課程,並就其課程本身所在的位置、困境、偏頗做理解與修正。
為達成研究目的,本研究首先透過文獻探討,釐清競值架構、學校本位課程評鑑二者之概念內涵與關係,並探究競值架構在學校本位課程評鑑之核心意義,據以發展在競值架構下適切之各領域定義,藉由所定義之領域內涵,發展層面定義與指標。最後運用德懷術問卷調查法,由20位德懷術專家經三回合之評定,檢視競值架構各層面之定義與指標是否周延,並考量整體指標之適切性,始建構完成本研究之競值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指標,本研究所建構之指標共計65項,分別為:
一、 創新變革領域:「適應變遷迅速回應」、「超越革新創新課程」、「積極爭取外部資源」三個層面,共15項指標。
二、 人際關係領域:「開放參與回饋需求」、「和諧共識重視合作」、「自我認識能力提升」三個層面,18項指標。
三、 內部過程領域:「落實執行統整資源」、「周密管理落實控制」、「資訊管理有效管理」三個層面,17項指標。
四、 創新變革領域:「確認目標成效評估」、「促進了解提升效率」、「課程反省積極修正」三個層面,15項指標
經歸納文獻探討及德懷術問卷調查之主要研究發現,獲致本研究之結論如下:
一、競值架構適於作為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思考的框架。
二、整合競值架構與課程相關理論發展之競值架構學校本位課程評鑑各象限定義,能達成整合型課程評鑑之功能。
三、依據競值學校本位課程評鑑之各象限定義,建構之競值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指標可作為教師發展本位課程的指導原則與參考。
四、指標架構的良窳取決於其構成的方式是否能涵蓋多元化的關照能力。
本研究並依研究結論提出相關建議供作參考:
一、以競值架構做為學校檢視既存學校本位課程的現況處境並做為發展未來課程方向的參考。
二、可朝向發展評鑑工具的研究-發展診斷量表。
三、藉由評鑑架構為指導原則,發展完整的課程計畫,提升學校課程創新變革適應環境變遷的能力。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analyze and set the basis for a competing values framework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theory, curriculum design, and curriculum evaluation theory in order to develop and construct the competing values of the integrated school-based curriculum evaluation indicators, to assist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development in schools based curriculum, and to understand and modify this curriculum throughout various locations, with its difficulties but without bia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research purpose, I adopted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 Delphi technique questionnaire method for my study. First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view, to clarify the Competing Values Framework.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evaluation focused on concepts and relationships, and explored the Competing Values Framework in School-based curriculum evaluation’s core definition, in order to find elements to fittingly develop the definition and the indication under each Competing Values Framework side. Finally, using the Delphi technique questionnaire, assessed through three rounds of the Delphi technique with 20 experts participating, examined the definition and the indication of each Competing Values Framework side whether it is exhaustive or not, and considered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overall indicators, to completely construct the Competing values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the research. This research establishes a total of 65 indicators and is divided into: 15 indicators in the field of innovation and change,18 indicators in the interpersonal field, 17 indicators of the internal process and 15 indicators in the field of innovation and change.
From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the data from the Delphi questionnaire, a number of conclusions can be made:
(1)The Competing Values Framework is well suited for a school-based curriculum evaluation.
(2)Integrating the Competing Values Framework, Curriculum-related theories development, and the Competing Values Framework School-based curriculum evaluation for each quadrant’s definition, can achieve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Integrated Curriculum Evaluation.
(3)According to the Compet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evaluation from each quadrant’s defini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eting values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evaluation indicators can be the guiding principles and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in curriculum- based for the teachers.
(4)The quality of indicator framework’s depends on whether or not the way of its construction can cover a multiplicative caring property. This study offers suggestions for reference in accordance with its conclusions.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1)With the Competing Values Framework a school can gain information about the status of the current curriculum and use that information as a reference for future development.
(2)Provides a direction toward developing evaluation too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diagnostic scale.
(3)Provide guiding principles in the evaluation framework to develop complete lesson plans to enhance school curriculum innovation and ability to adapt to change.
丁福壽(2002)。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課程計畫評鑑規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國立臺北市師範學院,臺北市。
方德隆(1999)。課程與教學研究。高雄:復文。
方德隆(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理論基礎。課程與教學季刊,4,1-24。new window
方德隆(2005)。課程理論與實務。高雄:麗文。
方德隆譯(2004)。課程發展與設計。臺北市:培生。
王文科(1994)。課程與教學論。臺北市:五南。
王巧媛(2003)。國民中學推動學校本位課程評鑑之研究---以一所國民中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古嫊琴(2004)。學校本位課程評鑑之研究-以一所國小鄉土教育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白雲霞(2002)。國民教育階段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理論與模式之建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白雲霞(2003)。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理論、模式。臺北市:高等。
朱錦繡(2004)。學校本位課程評鑑之研究─以穎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江岷欽(1994)。競值途徑在組織研究之應用。中國行政,55,29-66。new window
江澈(2007)。私立高級中學校長競值領導、教師專業承諾、組織創新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行政院(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何雍慶 楊易淳 周政德(2007)。應用競值架構探討組織文化、主管影響力與新產品發展績效之關係。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Vol. 10, No. 3.
吳秀金(2004)。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課程評鑑-以台東縣瑞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臺東師範學院,台東市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桂冠。
吳勁甫(2003a)。校長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探討—研究結果的回顧。學校行政雙月刊,27,52-62。
吳勁甫(2003b)。競值架構應用在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new window
吳勁甫(2005)。學校競值組織效能量表之發展。初等教育學刊,22,39-62。new window
吳勁甫(2007)。競值架構應用在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之衡量。學校行政雙月刊,52,163-192。new window
吳清山、林天祐(2004)。教育小辭書。臺北市:五南。
李子建(2005)。課程改革下的課程評鑑:議題與挑戰。載於教育資料與研究,65,35-53。new window
李子建、黃顯華(1996)。課程:範式、取向和設計。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李坤崇、劉文夫、黃順忠(2000)。國中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課程計畫之歷程、實例分析。台南:南一書局。
李玲惠(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評鑑-以平溪國中為例。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邁向課程新紀元(十)反省與前瞻-課程改革向前跑論文集,318-327。
李琪明(1991)。國中公民與道德教科書之導德內涵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錫津(1998)。新世紀學校本位之課程實施。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編,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3-22。臺北市:揚智。
沈翠蓮(2001)。教學原理與設計。臺北市:五南
官孟貞(2005)。國小教育人員對學校本位課程評鑑規準及實施策略意見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博士論文,高雄市。new window
尚虎平,李景平(2006)。把競值架構理論引入地方領導幹部管理能力評估。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6(1)
林天佑(1996)。認識研究倫理。教育資料與研究,12,57-63。
林文展(2008)。國民中學校長360度評鑑指標之建構與實證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new window
林秀容(1998)。淺談學校本位的課程與教學。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編,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51-60。臺北市:揚智。
林佩璇 (2000)。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教育研究雙月刊,9,83-96。new window
林佩璇(2002)。學校本位課程評鑑的知識基礎--教師實踐知識。師大教育研究集刊,48(3),183-210。new window
林佩璇(2004)。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評鑑。臺北市: 學富文化。new window
林進材(1999)。教學理論與方法。臺北市:五南。。
林進材(2004)。教學原理。臺北市:五南。
林進材(2004)。教學理論與方法。臺北市:五南。
林進材、薛瑞君(2000)。面對課程改革。載於吳新華編,學校本位的課程發展,203-234。台南:台南師院輔導處。
林志成(1997)。陰陽權變組織文化理論之初步建構—以我國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台北市。
林淑芬(2001)。競值架構在國中校長領導行為及學校組織文化應用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南投縣。
邱麒忠(2003)。苗栗縣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指標之建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施良方(1997)。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與問題。高雄市:麗文文化
洪志成、廖梅花譯(2003)。焦點團體訪談。臺北市:濤石。
孫瑞霙(2002)。競值架構下領導型態、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之研究-以台灣地區技術學院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台北市。new window
孫瑞霙(2004)。技職院校組織文化現況之探討。中國技術學院學報,26,99
高新建(2002)。學校本位課程評鑑的相關概念。教育資料與研究,44,1-13。new window
張素貞(1998)。學校本位管理在小學之實施。教育資料與研究,22,16-18。new window
張清濱(2001)。學校教育改革-課程與教學。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張煌熙(1999)。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問題與展望。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協會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一)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420-427。
張鈿富(1999)。教育政策與行政-指標發展與應用。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張嘉育﹙2002﹚。學校本位課程改革。臺北市:冠學文化。new window
張嘉育(1998)。認識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25-47。臺北市:揚智。
張嘉育(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嘉育、黃政傑(2001)。學校本位課程評鑑的規劃與實施。課程與教學季刊,4(2),頁85-110。.new window
張慶勳(2002)。學校組織行為。台北市:五南。
教育部(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基本理念與實施策略。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1)。教學創新九年一貫課程問題與解答。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2)。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學校行政手冊國小篇。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new window
教育部(2003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新課程實施配套措施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4)。學校層級課程評鑑規準及運作方式之研發與試用研究。載於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評鑑模式及規準之研發與試用研究成果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梁慶銅(2008)。中部四縣市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文化與創新經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
莊世雄(2003)。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指標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明道管理學院教學藝術研究所。明道管理學院,彰化縣。
許惠玲(2007)。桃園縣國小校長競值架構領導型態 對教師快樂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許瑞雯(譯)(1999)。課程與目的(原作者:Decker Walker, Jonas F. Soltis)。臺北市:杜冠。
許嘉純(2009)。競值架構之校長領導效能與教師工作士氣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郭生玉(1993)。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市:精華。
郭俐廷(2010)。國小學校本位課程評鑑行動之研究—一個教師團隊之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郭昭佑(2000a)。內外部評鑑的差異與結合-學校本位評鑑的觀點。第六次教育行政論壇。new window
郭昭佑(2000b)。台灣學校層級評鑑之發展與現況分析。新世紀教育願景與規劃
郭昭佑(2001)。教育評鑑指標建構方法探究。國教學報,13,251-278。
郭昭佑、陳美如(2003)。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概念與基礎探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1-28。new window
陳文慶(2008)。競值架構應用在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陳美如(2001)學校本位課程評鑑之研究-從單一學校到校際間評鑑模式的建立。國科會90年度研究計畫,NCS90-2413-H-081B-004。new window
陳美如(2003)。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教育研究月刊,111,149-151。new window
陳美如、郭昭佑(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評鑑指標建構初探。國立臺北師範大學學報,46,193-212。new window
陳美如、郭昭佑(2001b)。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評鑑指標建構初探。師大學報:教育類,46,193-212。new window
陳美如、郭昭佑(2003a)。學校本位的課程評鑑模式之建構與特質分析。載於歐用生、陳伯璋主編,課程與教學饗宴。高雄:復文。new window
陳美如、郭昭佑(2003b)。學校本位課程評鑑-理念與實踐反省。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陳振淦(2009)。偏鄉教育的春天:沃植台灣教育的先驅地-小校轉型優質的真諦。雲林縣:雲林縣政府。
陳國正(2002)。國民小學學校本位管理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銘偉(2004)。國小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標準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陳銘偉(2004)。國小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標準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陳麗華、吳麗君、黃永和、詹惠雪、葉興華(譯)(2003)。課程發展實務導引(原作者:Jon Wiles, Joseph Bondi)。臺北市:雙葉書廊。
彭春蘭(2002)。新竹縣市國民中學教師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曾振興(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高雄市太平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曾淑惠(2004)教育評鑑模式。臺北市:心理出版社。new window
游宗穎(2002)。台中市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實施情形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游家政(1995)。大學的課程問題與評鑑問題。隔空教育論叢,5,63-88。
游家政(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評鑑。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二)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工作坊資料集,229-241。new window
游家政(2001)。學校本位課程評鑑的規準。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邁向課程新紀元(十)反省與前瞻-課程改革向前跑論文集,306-317。new window
游家政(2002)。課程革新。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游駿弘(2008)。競值架構在軍事訓練組織領導與效能應用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黃于庭(2010)。學校本位課程評鑑之後設評鑑標準建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光雄(1996)。課程與教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光雄(譯)(1989)。教育評鑑的模式(原作者:Daniel L. Stufflebeam, Athony J. Shinkfield)。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光雄、楊龍立(2000)。課程發展與設計 : 理念與實作。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光雄、蔡清田(2000)。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
黃志豪(2009)。競值架構應用在高雄市國小校長組織變革領導角色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政傑(1985)。課程改革。臺北市:漢文。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臺北市:東華。
黃政傑(1997)。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實踐。臺北市:漢文。new window
黃政傑(2000)。課程評鑑。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2003)。學校課程評鑑的概念與方法。課程與教學季刊,6,1-20。new window
黃政傑(2005)。課程評鑑與課程改革虛實篇。載於課程改革新論-教育現場虛實探究,153-176。臺北市:冠學。new window
黃炳煌(1982)。課程理論之基礎。臺北市:文景。
黃恕懿(2010)。學校本位課程評鑑」信實度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婉儀、陳瑞堅、馮施鈺衍(譯)(2003)。課程、學習與評估 : 香港的經驗(原作者:Philip Stimpson, Paul Morris, Yvonne Fung, Ronnie Carr)。香港:公開大學。
黃開成(2006)。競值途徑模式在學校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之應用-以彰化縣國民中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黃意華(2007)。學校本位課程評鑑與教師課程專業知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黃嘉雄(2000)。芝加哥與肯塔基學校學校本位管理模式之比較研究。國立臺北市師範學院學報,12,197-224。new window
黃嘉雄(2004)。釐清泰勒的課程評鑑觀。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7,27-50。new window
黃嘉雄(2010)。課程評鑑。臺北市:心理。
黃馨慧(2006)。競值架構應用在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黃繼仁。課程設計的意識形態及學理分析【網路簡報資料】。取自http://web.ncyu.edu.tw/~hchiren/Instruction/ideology.ppt
楊洲松(2001)。九年一貫課程之分析-課程典範轉移的觀點。載於國立暨南大學教育學程中心編,教育改革的微觀工程-小班教學與九年一貫課程,123-140。高雄:復文。new window
楊龍立(1997)。課程目標的理論研究 : 課程目標應否存在的探討。臺北市:文景。
楊龍立(2001)。學校為本課程的設計與理論。臺北市:五南。
楊龍立(2001)。學校為本課程-設計與探討。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楊龍立(2002)。九年一貫課程的問題與解決對策。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3(3),7-24。
楊龍立、潘麗珠(2005)。課程組織 : 理論與實務。臺北市:高等教育。
葉興華(2002,3)。以課程設計模式的建立與檢核來進行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教育資料與研究,44,30-34。new window
詹淑妃(2007)。桃園縣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評鑑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中原大學,桃園縣。
詹雅茸(2007)。基隆市一所國小海洋教育課程之學校本位課程評鑑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
廖春蘭(2007)。學校本位課程評鑑--以一所國民小學之布袋戲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甄曉蘭(2001a)。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臺北市:元照出版。new window
甄曉蘭(2001b)。行動研究成果的評估與呈現。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臺北:揚智。new window
甄曉蘭、鍾靜(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相關問題及其相應措施之研究。師大學報,47,1-16。new window
劉玉玲(2003)。課程發展與設計。臺北市縣:桂冠。
劉約蘭(2009)。全球在地化教育行政決策模式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歐用生(1986)。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高雄:復文。
歐用生(1994)。課程發展的模式探討。高雄:復文。
歐用生(2003)。課程典範再建構。高雄:麗文文化。new window
歐用生(2004)。課程領導:議題與展望。臺北市:高等。
潘慧玲(2003)。從學校評鑑談到學校本位課程評鑑。北縣教育,46,32-36。
潘慧玲(2004)。轉變中的教育研究觀點。載於潘慧玲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等。
蔡文正(2005)。學校本位課程評鑑工具設計與實施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new window
蔡佩芳(2006)。國小教師參與學校本位課程評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蔡清田 (2001)。課程改革實驗。臺北市:五南。
蔡清田 (2004)。課程發展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蔡清田(2002)。學校整體課程經營-學校課程發展的永續經營。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蔡清田(2003)。課程政策決定 : 以國家教育改革法案為依據的課程決策。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蔡清田(2003)。學校整體課程的理論建構與行動策略。載於歐用生、陳伯璋主編,課程與教學饗宴,103-126。高雄:復文。new window
蔡清田(2005)。課程領導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蔡清田(2008)。課程學。臺北市:五南。
蔡清田、鄭又嘉、陳鳳珠、雲大維、林峰毅、李旭民、賴乾永、吳錦雲、吳毓智(2007)。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新猷與教務課程領導。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蔡清田、魏宗明、許朝信、吳宗雄、李光榮、柯禧慧(譯)(2002)。學習領域的課程設計(原作者:George J. Posner, Alan N. Rudnitsky)。臺北市:五南。
鄭全成(2002)。國小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計畫評鑑規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國立臺北市師範學院,臺北市
鄭彩鳳(1998)。競值途徑應用在學校組織行為分析之研究。教育研究,6,53-68。
鄭彩鳳(2002)。學校行政—理論與實務(第三版)。高雄市:麗文文化。
鄭彩鳳(2005)。領導效能的涵義、研究途徑與發展方向。教育學苑,10,1-21。
鄭彩鳳(2006)。校長競值領導效能指標之建構與衡量。高雄市:復文。
鄭彩鳳(2007)。校長競值領導效能研究:理論、指標與衡量。台北市:高等教育。
鄭彩鳳、吳勁甫(2003)。學校領導研究的新取向—競值架構的領導觀點。教育研究月刊,111,67-83。
鄧靜蘭(2003)。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省思---以一所原住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鍾啟泉(1997)。現代課程論。臺北市:五南。
簡良平(2002)。學校課程決定 : 理論與實證。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顏曉湘(2004)。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調查研究~以雲嘉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羅厚輝(2002)。課程發展的理論基礎。臺北市:學富文化。
蘇錦麗、王麗雲、郭昭佑、王振世、張德勝、葉忠達、……曾祥榕(譯)(2005)。評鑑模式 : 教育及人力服務的評鑑觀點(原作者:Daniel L. Stufflebeam, George F. Madaus, Thomas Kellaghan)。臺北市:高等教育。
鐘培音(1999)。一個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行動歷程:以一所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鐘啟泉(1997)。現代課程論。臺北市:五南。

英文部分
Ali Dastmalchian; Sangho Lee;Ignace Ng(2000), The interplay between organizational and national cultures: a comparison of organizational practices in Canada and South Korea using the Competing Values Framewor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Volume 11, Number 2, 1 , pp. 388-412(25) .
Andres Sousa-Poza, Harvard Nystrom, Henry Wiebe, (2001) "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the differing effects of corporate culture on TQM in three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y & Reliability Management, Vol. 18 Iss: 7, pp.744 - 761.
Berrio, A. A. (2003). A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ssessment Using the Competing Values Framework: A profile of Ohio State University Extension. Extension Journal, ISSN 1077-5315.
Betsy Stevens (2008). Corporate Ethical Codes: Effective Instruments for Influencing Behavior.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78 (4):601 - 609.
Cameron, K. S. (1978). 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3, 604-634.
Cameron, K. S. (1986a). A study of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and its predictor. Management Science, 32(1), 87-112.
Cameron, K. S. (1986b). Effectiveness as paradox: consensus and conflict in con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Management Science, 32(5), 539-553.
Cameron, K. S., & Quinn, R. E. (1999). Diagnosing and Chang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 New York: Addison-Wesley.
Cameron, K. S., & Whetten, D. A. (1983). Some conclusions about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In K. S. Cameron & D. A. Whetten (Eds.),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A Comparison of Multiple Models (pp.261-277). Orlando: Academic Press.
Cameron, K., & Quinn, R. E. (1988). Organizational Paradox and Transformation. In K. Cameron & R. E. Quinn (Eds.), Paradox and Transformation: Toward a Theory of Change i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pp.1-17). Cambridge. MA: Ballinger
Cameron, K. S., Quinn, R. E., DeGraff, J., & Thakor, A. (2006). Competing values leadership: Creating value in organizations . Northampton: Edward Elgar.
Edward-ElgarAddison-Wesley.Herbert W. Marsh(1999), A multidimensional, hierarchical model of self-concept: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justifica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Volume 2, Number 2, 77-172,1999.
Gredler, M.E. (1996). Program evaluat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Herbert W. Marsh,(1990) A multidimensional, hierarchical model of self-concept: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justifica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Volume 2, Number 2, 77-172.
Kaarst-Brown,(2004) Organizational cultures of libraries as a strategic resource, Syracuse University, Syracuse, NY 13244 LIBRARY TRENDS, Vol. 53, No. 1.
Karen K. Kemp, Michael F. Goodchild(1991), Developing a Curriculum in GIS: The NCGIA Core Curriculum Project, Cartographical: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Geovisualization, Volume 28, Number 3
Nevo, D. (1995). School-based evaluation: A dialogue for school improvement. Oxford: Pergamon
O’Neill&Quinn.(1993) Applications of the Competing Values Framework[J].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32(1):1-7.
Panayiotopoulos L.; Bourantas D.; Papalexandris N.(2003),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its effects on firm performance: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peting values framework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Volume 14, Number 4, pp. 680-699(20) .
Quinn, R. E. (1988). Beyond rational management: Mastering the paradoxes and competing demands of high performance.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Quinn, R. E., & Cameron, K. S. (1983). Organizational life cycles and shifting criteria of effectiveness: Some preliminary evidence. Management Science, 29(1), 33-51.
Quinn, R. E., & Rohrbaugh, J. (1983). A spatial model of effectiveness criteria: Towards a competing values approach to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Management Science, 29(3), 363-377.
Quinn, R. E., Faerman, S. R., Thompson, M. P., & McGrath, M. R. (1990). Becoming a master manager: A competency framework.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Quinn, R. E., Faerman, S. R., Thompson, M. P., & McGrath, M. R. (1996). Becoming a master manager: A competency framework (2nd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Quinn, R. E., Faerman, S. R., Thompson, M. P., & McGrath, M. R. (2003). Becoming a master manager: A competency framework (3rd ed.). New York:
Skilbeck,Malcolm (1984), Evaluating the Curriculum in the Eighties, Hodder and Stoughton, London
Skilbeck. Malcolm,Reynolds.John,(1976), Culture and the classroom, Open Books Publishing Ltd, London.
Witziers, B., Bosker, R. J., & Krüger, M. L. (2003).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The elusive search for an associati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39(3), 398-4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