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研究──以詮釋傳意方法分析
作者:柯玫妃
作者(外文):mei-fei ko
校院名稱: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康義勇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詮釋傳義義理意義生成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5)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9
中國傳統的經典詮釋是詮釋者運用書面語言對不同時代的典籍意義進行單向性的思想轉換與傳意的行為。詮釋者的目的在於企圖使作者的文本意義按照一定的方式傳達給讀者,所以詮釋者除了必須面對異時性的文本外,更要在作者和讀者之間起著溝通的作用,具有溝通的功能,這種溝通的功能正是典籍詮釋發生的根本原因。詮釋者通過注解傳遞了經典的原義(Sinn﹨meaning)、聖人的原意(Absicht﹨intention),讀者更透過閱讀詮釋後的文本接受了詮釋者附著於注解後文本中屬於詮釋者的視域與傳意之目的。
宋儒朱熹畢生以經典詮釋為職志,其《四書章句集注》為集宋學與漢學之大成者,四書經典體系於是完成,儒學遂有不同以往的學術信念。而且檢視《四書章句集注》之內容,即可發現朱熹學術固然是繼承北宋以來之儒學發展,舉凡儒學相關議題,都能透過對北理學家思想的詮釋,融會貫通,以建立宏大精微之儒學體系。可是朱熹也深受詮釋視域之影響,其經典詮釋已不再是單純的再現文本的意義,而是融入不同的視域,產生新的意義的過程。本論文即以此為思索之起點,由朱熹詮釋視域之改易與形成,乃至詮釋方法的運用,進而探究其意義之生成及傳意之目的。由背景而個人,由經解體例的調整與安排,融會訓詁與義理的情形,以了解其生成之新義,與建構之思想體系。以西方詮釋傳意之角度,說明朱熹儒學的貢獻,並探究由此而形成的儒學轉向。
參考文獻
一、 朱熹主要著作(按書名首字筆劃排列)
《朱子文集》,朱熹撰,陳俊民校注,台北:允晨文化,2000年。
《朱子全書》,朱熹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朱子語類》,黎靖德編,湖南:岳麓書社,1997年。

二、 古籍(按書名首字筆劃排列)
《二程集》,程顥•程頤著,台北:漢京文化出版社,1983年。
《大學衍義》,真德秀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水心集》,葉適著,台北:中華書局,1966年。
《水心文集》,葉適著,台北:中華書局,1984年。
《王荊公年譜考略》,蔡元鳳著,台北:洪氏出版社,1975年。
《止齋先生文集》,陳傅良著,上海商務印書館,1981年。
《史記》,史司遷著,台北:中華書局,1984年。
《白虎通》,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四書纂疏》,趙順孫著,台北:學海出版社,1980年。
《四庫全書總目》,永瑢、紀昀等撰,台北:藝文印書館,1964年。
《四庫全書總目簡目錄》,永瑢、紀昀等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永瑢等撰,台灣商務印書館。
《史通通釋》,劉知幾著,台北:中華書局, 1984年。
《石徂徠集》,石介著,台北:中華書局,1984年。
《北溪字義》,陳淳著,台北:世界書局,1967年。
《石林燕語》,葉夢得著,台北:中華書局,1984年
《全宋文•師臣論》,曾棗莊、劉琳主編,四川:巴蜀書社,1988年。
《宋史》,托克托等著,四部備要,台北:中華書局,1984年。
《宋人軼事彙編》,丁傳靖編,台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
《孟子字義疏證》,戴震著,台北:台灣商務書局,1978年

《河南程氏遺書》,程顥、程頤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胡子知言》,胡宏著,台北:廣文書局,1975年。
《呂東萊文集》,呂祖謙著,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困學記聞》,王應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1995年。
《東萊先生左氏博議》,呂祖謙撰,劉鍾英注,台北:世界書局。
《邵氏聞見錄》,邵伯溫著,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孟子傳》,張九成著,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范文正公文集》,范仲淹著,台北:中華書局, 1984年。
《南軒文集》,張栻著,景印宋刊,1981年。
《孫明復小集》,孫復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張載全書》,張載著,台北:中華書局,1984年。
《張南軒先生文集》,張栻著,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習學記言》葉適著,台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陳亮集》,陳亮著,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6年。
《象山全集》,陸九淵著,台北:世界書局,1966年。
《象山先生全集》,陸九淵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黃宗羲全集》,黃宗羲著,沈善洪主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
《黃氏日抄》,黃震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萍州可談》,朱彧著,台北:中華書局,1984年。
《新五代史》,歐陽脩等著,台北:中華書局,1984年。
《經義考》朱彝尊著,台北:中華書局,1984年。
《嘉定赤誠志》,陳耆卿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83年。
《論語集釋》,程樹德著,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論語集注考證》,履祥著,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魯齋集》,王柏著,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歐陽脩全集》,歐陽脩著,河北:中國書店,1986年。
《韓非子集解》,王先慎撰,台北:世界書局,1983年。
《韓昌黎文集注校》韓愈著,馬通伯校注,台北:中華書局,1972年。
《禮記注疏正義》,鄭玄注‧孔穎達疏,台北:中華書局,1984年 。
《舊唐書》劉煦等著,台北:中華書局, 1984年。
《臨川先生文集•老子》,王安石著,台北:華正書局,1975年。
《鶴山先生大全文集》魏了翁著,上海商務印書館,1981年。
《續資治通鑑》,畢沅著,台北:中華書局,1984年。
《續資治通鑑長編》,李燾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欒城集》,蘇轍著,台北:中華書局, 1984年。
三、 西方詮釋學理論(按書名首字筆劃排列)
《加達默爾集》,加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嚴平編選,上海:遠東出版社,1997年。
《存在與時間》,馬丁‧海德格著,王慶節、陳嘉映譯,台北:桂冠出版社,1990年。
《意義的本體論──哲學詮釋學》,章啟群著,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
《真理與方法》加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
《哲學解釋學》,加達默爾著,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4年。
《現象學與解釋學文論》,王岳川著,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
《第二性》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著,台北:城邦文化事業,1999年。
《詮釋學──它的歷史和當代發展》,洪漢鼎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new window
《詮釋學導論》,潘德榮著,台北:五南圖書,1999年。
《詮釋的衝突》,里克爾著,林宏濤譯,台北:桂冠出版社,1995年。
四、近代學者著作(按書名首字筆劃排列)
《士與中國文化》,余英時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心體與性體》,牟宗三著,台北:中正書局,1968年。new window
《心靈的超越與境界》,蒙培元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中國之科學與文明》,李約瑟(Joseph Needham)著,陳立夫主譯,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中國古代闡釋學研究》,周裕鍇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中國古典解釋學導論》,周光慶著,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中國哲學》第五輯,北京:三聯書店,1981年。
《中國哲學史新編》,馮友蘭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中國哲學史上的知行觀》,方克立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中國帝王觀念──社會普遍意識中的「尊君──罪君」文化範式》,張分田著著,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中國哲學邏輯結構論》,張立文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中國經學史》,吳雁南、秦學碩、李禹階主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卷五,錢穆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中國歷史精神》,錢穆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中國藝術精神》,徐復觀著,春風文藝出版社,1987年。new window
《中國轉向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內向》,劉子健著,趙冬梅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
《中國闡釋學》,李清良著,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中華道統思想發展史》,蔡方鹿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文字˙詮釋˙傳統-中國詮釋傳統的現代轉化》,潘德榮著,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
《朱子大傳》,束景南著,上海:商務印書館,2003年。
《朱子四書集註典據考》,大槻信良著,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6年。
《《朱子全書》與朱子學》,朱杰人、、嚴文儒主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朱熹的史學思想》,湯勤福著,齊魯書社,1999年。
《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余英時著,台北:允晨文化,2003年。
《朱熹的思維世界》,田浩(Hoyt Cleveland Tillman)著,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朱熹思想研究》,張立文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
《朱子書信編年考證》,陳來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朱子新學案》,錢穆著,台北:三民出版社,1971年。
《朱子新探索》,陳榮捷著,台北:學生書局,1988年。new window
《朱子哲學研究》,陳來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朱子與宋代蜀學》,粟品孝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朱子學研究》,鄒永賢著,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1989年。
《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編印,2002年。
《朱子學新論》,陳榮捷著,上海:三聯書店,1991年。
《朱熹的終極關懷》,趙峰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朱熹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劉述先著,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2年。new window
《朱熹經學與中國經學》,蔡方鹿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
《宋人傳記資料索引》,昌彼得、王德毅、程元敏、侯俊德編,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
《宋史研究集》,第一輯,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58年。
《宋代思想史論》,田浩(Hoyt Cleveland Tillman)編,楊立年、吳豔紅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宋明理學概述》,錢穆著,台北:中華文化出版社事業委員會,1953年。
《宋明理學邏輯結構的演化》,張立文著,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
《宋明道學新論》,傅小凡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宋代性二元論研究》,李曉春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宋代文化史》,姚瀛艇主編,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
《宋學與宋代文學觀念》,李春青著,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宋型文化與宋代美學精神》,劉方著,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兩宋道學命運的歷史考察》,關長龍著,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
《知識與價值──-成中英新儒學論著輯要》,李翔海編,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6年。
《南宋儒學的建構》,何俊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張亨著,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new window
《訓詁簡論》,陸宗達著,北京出版社,2002年。
《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傅偉勳著,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年。
《陸九淵王陽明與中國文化》,汪傳發著,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
《程顥程頤與中國文化》,蔡方鹿著,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聖境──儒學與中國文化》,張立文主編、彭永捷副主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視域變化中的中國人文與思想世界》,王中江著,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
《理學的演變──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蒙培元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80年。
《理學範疇系統》,蒙培元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經典與解釋的張力》,劉小楓、徐少明主編,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
《道德與情感-朱熹中和問題研究》,李有兵著,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年。
《趙岐、朱熹《孟子》注釋傳意研究》,杜敏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漢學研究》,第10卷,第2期,1992年。
《論語釋義》,康師義勇著,高雄:麗文出版社,1993年。
《《論語》的哲學詮釋》,安樂哲、羅思文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鄧廣銘學術論著自選集》,鄧廣銘著,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儒家內聖外王之道通論》,程潮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儒家群己觀研究》,王齊彥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儒家與現代中國》,韋政通著,台北:東大出版社,1984年。
《儒家哲學智慧》,邵漢明、劉輝、王永平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儒家理想人格與中國文化》,朱義祿著,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儒家道德哲學研究──德性倫理學視野中的儒學》,沈順福著,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年。
《儒家德治思想探討》,蔡方鹿、舒大剛編,北京:線裝書局,2003年。
《儒學精蘊新釋》,葛榮晉著,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
《歷史上的家長制》,王玉波著,人民出版社,1984年。
《錢賓四先生文集》,錢穆著,台北:聯經出版社。
五、學位論文(按書名首字筆劃排列)
《由孟子「人性論」論析〈知言養氣〉章》,林軒鈺著,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朱熹「心與理一」思想之研究》,王惠雯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朱熹主體理論之研究》,柯志明著,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朱熹論語集注的思想史分析》,陳俊良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new window
《孟子工夫論研究》,張胤賢著,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孟子心性論與朱、戴二家詮釋之比較》,王惠青著,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孟子民本思想之研究》,沈簡發著,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孟子內聖之學中「心」、「性」、「天」、「命」觀念的研究》,李美燕著,台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顏子樂處智慧研究》,簡憶如著,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2003年。
六、期刊論文(按篇名首字筆劃排列)
〈二愚之際:朱熹注《論語》「甯武子」章義涵再探〉,吳冠宏著,《東華人文學報》,1997年,第1期。new window
〈《大學》、《中庸》與朱熹自然哲學〉,徐剛著,《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第3 期。
〈中國古代「憂患意識」的產生與發展〉,夏乃儒著,《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89年,第3 期。
〈「仁」的詮釋之轉化與延伸──以朱熹《論語集注》為例〉,趙中偉著,《輔仁國文學報》,2006年1月。new window
〈王陽明詩作之曾點意象析論〉,柯玫妃著,《第十二屆南區六校中文所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論文集》,2005年11月。
〈由孔子和朱熹論儒家的人格價值觀〉,張應凱,《湖北教育學院學報》,1995年9月。
〈朱子之道德實踐──以「即物窮理」為主之實踐進路及其限制〉,王大德著,《警專學報》,第三卷,第2期。new window
〈朱子的經權說探微〉,林憶芝著,《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人文學報》,2002年6月,第25期。new window
〈朱子的孟子學──以「知言養氣」章為例〉,蔡家和著,《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2005年7月,第46卷。
〈朱子變化氣質的教育觀〉,楊斐芬、楊幼玫、林友棻著,《建國學報》,第21期。
〈朱熹的史論和史學評論〉,汪高鑫著,《安徽史學》,1994年,第4 期。
〈朱熹的古籍注釋〉,華星白著,《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1997年,第5 期。
〈朱熹哲學中的經典詮釋與修養工夫〉,林維杰著,《法鼓人文學報》,2005年12月,第2期。new window
〈朱熹經典詮釋之目的與結果析論──以《論語‧先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章為例〉,柯玫妃著,載《問學》,2006 年,第10期。new window
〈朱熹對張載「心統性情」說的開展〉,劉原池著,載《哲學與文化》,2005 年,第卅二卷第7期。
〈朱熹論孔門弟子──以《四書章句集注》徵引為範圍〉,陳逢源著,載《文與哲》,2006年6月,第8期。new window
〈朱熹《仁說》剖析〉,金春峰著,《求索》,1995年,第4期。
〈宋儒對於「仁」的詮釋──以《論語》「觀過,斯知仁矣」為例〉,林月惠著,《鵝湖學誌》,2001年,第26 期。new window
〈孟子「性善」說芻議〉,劉振維著,《朝陽人文社會學刊》,2003年,第2 期。
〈知經與行權──朱熹哲學的詮釋學模式分析〉,林維杰著,《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05年,第27期。new window
〈陳亮主張「義利雙行」說質疑──兼論陳亮、朱熹在義利觀上的分歧〉,葉世昌、馬新愛著,《孔孟月刊》,第三十五卷,第8期。
〈從詮釋學的理論重估朱熹的史觀〉,李玉梅著,《學術研究》,1995年,第6期。
〈從「性善」到「性本善」──一個儒學核心概念轉化之探討〉,劉振維著,《東華人文學報》,2005年,第7 期。new window
〈從《四書章句集注》看朱熹的訓詁學與義理學(上)〉,劉志剛著,《廣東教育學報》,1996年,第1 期。
〈評朱熹對歷史人物的看法〉,張元著,《史學史研究》,1994年,第1期。
〈論道學對新儒學心性形上學的影響──以朱熹哲學為中心〉,陳贇著,《宗教哲學》,2000年6月,第六卷第2期。new window
〈論朱熹的解經思想〉,李禹階著,《重慶師院學報》,1998年,第2期。
〈《論語》「仁」概念朱注獻疑──兼論「仁」概念之確義〉,馬耘著,《哲學與文化》,2002年7月,廿九卷第7期。
〈釋朱子「脫然貫通」說〉,張子立著,《東吳哲學學報》,2005年8月,第12期。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