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王船山生死觀與其義理體系研究
作者:鄭富春
校院名稱: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曾昭旭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王船山王夫之生死觀義理體系詩廣傳禮記章句正蒙注莊子解楚辭通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3
本論文企望透過王船山(西元1619─1692年)身世及其著作,探討船山在文本中所開顯的生死議題研究,透過一本本著作的分疏切面到綜攝為一體的論述方式,掘發並闡釋船山生死觀以建構船山生死智慧,深化儒家生死觀;藉由船山生死觀的探析,契入船山的義理體系,以見其思想特色。
本論文共分八章,茲略述大要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本論文之研究動機與目的、王船山生死觀相關之界義與文獻探討、及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第二章〈廣心餘情,裕於死生之際──以《詩廣傳》為切面的生死觀〉:本章環繞《詩廣傳》重情達性的氛圍上,集中論述如何才能「裕」於死生之際?在面對生死失落的達裕之道,船山提供了哪些精神資糧呢?重點如下:一、在「裕於死生之際」的實踐工夫上,從天人繼紹、心物相值相取的工夫根源中,瞭解情的性質與功用,遂能廣心餘情以裕德,能正本清源以治情,故生命暢達無隱匿,故能坦然面對死生之際。二、船山反對窒情、淫情、襲情與匿情,強調導情為善,自達達人。讓感情成為存在的力量,可以幫助人面對生死失落時得以安頓情志,並能助人伴人度過幽谷。三、以文節情,盪滌惉滯之情,將負面的欲情能量轉向正面,並以廣心餘情的心量,不毗於憂樂,不失悲愉亦不陷悲愉,從容應物,不受死生命限所困,自能裕於死生之際。
第三章〈報本反始,生死盡禮──以《禮記章句》為切面的生死觀〉:本章先就船山以氣化幽明聚散往來的重氣思想,見宇宙乃富有日新之變化,非生滅之有無,故肯定形色皆貴,五色、五聲、五味皆可以是載德之物,麗物之文。其次,就闡述船山「緣仁制禮」與「仁以行禮」的精蘊,在體用本末互函的思維中,形成「仁心自覺」與「文化禮體」的辨證關係加以闡發。由仁心之本通貫到文化體之末時,本大末亦不小。因此所形成的人文喪祭禮儀的文化體,對於生者與死者的一體關懷,從抒發哀思到繼志述事,從孝親到饗親,從斷裂的喪禮到存有接續的祭禮,船山在《禮記章句》的生死觀中,凸顯報本反始、生死盡禮的特色。
第四章〈物我一原,死生一致──以《正蒙注》為切面的生死觀〉:本章就船山晚年作《正蒙注》,並自撰墓銘「希張橫渠之正學」,表明他學術思想上的自我定位及論學的歸宿,認為「貞生死以盡人道」是「張子之絕學,發前聖之蘊,以辟佛老而正人心者也」,點出橫渠「太虛即氣」的重要義蘊,氣作為實體,生死聚散,永遠同一,沒有消滅;宇宙是健動實有的存在,只有幽明之分,沒有佛老「空」「無」之說,船山肯定橫渠針對佛道二家而建立的一種儒家的本體論。在《正蒙注》一書中所彰顯的生死觀,特顯船山天人性命一貫、生死幽明合一的思想。以今日生死學的角度觀之,人欲擺脫死亡的痛苦與恐懼,提昇生命厚度與品質,船山《正蒙注》立足於宇宙情懷,安立人的價值根源,從而找到立命之道;不離日用倫常,修德以肖天的盡心存神工夫,足以達到生死一致、貞生安死之道。前者由體言用,知極於高明;後者由用顯體,行不遺於卑下,所以極高明而道中庸。
第五章〈凝神達生,能移以相天──以《莊子解》為切面的生死觀〉:本章自生死觀角度契入船山解《莊》通《莊》的義理,由微見著,其精蘊亦宏遠。船山和莊子都由推故致新的大化流行看待「死亡」問題,故「不患死」的態度,與莊子同;但主張「哀死」乃人情之真,彰顯「珍生」、「敬生」之意,如何在現世活出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尤為注重。相對的,莊子妻死鼓盆而歌的形象,與秦失弔老聃所言「安時處順,哀樂不能入」等表現,莊子「不哀死」的態度,與船山有所不同。《莊》學義理透過主體修養工夫,理當涵其「用」,而道家式的虛涵其「用」,並未予以積極的肯定與闡發,王船山引莊生之說,以通君子之道,以儒家易學氣論表詮「能移以相天」契會莊子生死之道,在莊子自然氣論的場域中,多了贊天之化的宇宙情懷與責任意識;又因為能正視性命終始、幽明不二的生死觀,故能「無不可遊,無非遊也」的立命與逍遙。
第六章〈安死自靖,貞魂恆存──以《楚辭通釋》為切面的生死觀〉:本章船山處天崩地坼的時代,青壯期的出生入死為國事奔走到幽志棲隱的著述時期,歷憂患處生死的經驗,與屈原潔芳人格處困蹇時勢的選擇,藉由《楚辭通釋》抒發屈原孤貞忠憤的作品,共同譜出生命的二重奏。面對屈原生命的一串抉擇:承擔投入、貶謫出走的不捨君國;尊生自愛、愛身全道的養生俟命到最後的持志自沈的孤忠,船山以曠世同調之情,流露在他的釋文中,寄懷之深,特別動人。本文以平行對比的方式,從《楚辭通釋》切入船山的生死觀,並試著比較船山對於道教煉養的理論在生死態度中的分位,結語如下:一、船山秉持珍生擇義集義的道德理想,安頓有限的形軀,認為忠貞純一的志氣,長存天地間,故以此褒讚屈原之「貞魂」,表現出安死自靖,貞魂長存的生死觀。二、道教煉性保命的養生之術,節取有方,亦是保健珍生之道,貞士既達生死之理,益不昧忠孝之心;即透達生死之理,原在實踐忠孝之道,以成就德性之芳,性天之貴。換言之,遠遊修性養命之術在安死自靖中的意義,乃以珍生養命實現性天之貴,以性天之貴裕生死之限。
第七章〈王船山生死觀與其義理體系的呼應探析〉:本章主要綜攝第二至第六章的不同著作的研究成果,建構並歸納船山全面生死觀的特色與其義理體系的呼應關係,即此生死觀所蘊涵義理體系並見船山思想精義。
在船山生死觀方面可區分三大特色:
一、在傳承與深化儒家生死觀方面:船山重氣化的天道思想,呈現重存在之流行、肯定理寓器中的理氣觀;通天人之際,在於存神盡性,繼善成性,日生日成,習與性成的性命觀;達情裕德的性情論,是面對生死失落之道的良方;自生命根源的天地乾坤與祖宗親族根脈相連的關係,船山彰顯報本反始、生死盡禮的人文與宗教精神;歸結到船山在生死關懷的議題上,貞生死以盡人道為生死觀之核心,以期達至能移以相天的終極觀。
二、在批判佛道的生死觀方面:船山物我一原、幽明一致的氣化觀,批判釋氏「分段生死」的輪迴觀;對於道家(教)養生家之「養形」觀,固命以自私,據妄為真的偏頗,提出針砭。
三、吸納消化眾家之長的生死觀方面:吸收孔孟性命仁禮思想與《易》學的氣化日新,幽明往來,建立生死觀的內核,以達到個體與群體的圓善;汲取人文教化的詩禮樂,導情為善,幽明感通,具是情志抒發與釋懷哀思的途徑;落實到形軀有限性上,船山佐以《莊》學凝神達生的工夫與道教丹道性命之功,達到保健延命與回形舒愁的逍遙自得。
從上述船山生死觀三大特色的探析中,亦充分的展現船山集大成的義理體系,已然涉及到船山學在天人、道器、理氣、乾坤、幽明、性命、群己、人我、物我、本末、體用、顯隱、兩端而一致等議題,故以圖示說明,由船山生死觀契入並呼應其義理體系。
第八章〈結論〉:現今生死學推動過程中,傾向於「詳於言死,略於言生」的「死亡學」的研究,船山生死觀特別彰顯生死智慧之「生」的深刻內容,頗值得今人借鏡。最後綜述研究成果及未來研究建議兩部分作結。
此外,本論文附錄有三種:
一、〈全國博碩士論文生死觀相關題目研究分析一覽表〉:可以見其主題分布特色。
二、〈王船山《莊子解》外雜篇各篇考釋〉:從考釋中可以見出船山對於《莊》學的義理分判。
三、〈船山簡譜及著作年表〉:提供查閱對照之用。
重要參考書目
說明:
1. 本論文書目分為三項:
其一,船山學及其相關研究書目
其二,生死學相關研究書目
其三,王船山與生死觀(生死學、終極關懷等)書目。
2. 古籍書目依朝代先後次序排列,現代專著等資料依姓氏筆劃排序。
3. 書目年代一律採用西元年代著錄。

一、船山學及其相關研究

(一)船山著作:原典及後人箋注本
〔明〕王夫之著、船山全書編輯委員會編校:《船山全書》,長沙:岳麓書社,1988年。
第一冊  《船山全書序例》、《周易內傳》、《周易稗疏》、《總目》、《周易大象解》、《周易外傳》。
第二冊  《尚書稗疏》、《尚書引義》。
第三冊  《詩經稗疏》、《詩廣傳》
第四冊  《禮記章句》。
第五冊  《春秋稗疏》、《春秋家說》、《春秋世論》、《續春秋左氏傳博議》。
第六冊  《四書稗疏》、《四書考異》、《四書箋解》、《讀四書大全說》。
第七冊  《四書訓義》(上)。
第八冊  《四書訓義》(下)。
第九冊  《說文廣義》。
第十冊  《讀通鑑論》。
第十一冊 《宋論》、《籜史》、《永曆實錄》、《蓮峰志》。
第十二冊 《張子正蒙注》、《俟解》、《噩夢》、《搔首問》、《思問錄》、《黃書》、《識小錄》、《龍源夜話》。
第十三冊 《老子衍》、《莊子通》、《愚鼓詞》、《莊子解》、《相宗絡索》、《船山經義》。
第十四冊 《楚辭通釋》、《唐詩評選》、《古詩評選》、《明詩評選》。
第十五冊 《薑齋文集》、《薑齋詞集》、《龍舟會雜劇》、《薑齋詩集》、《薑齋詩話》、《詩文拾遺》。
第十六冊 《傳記》、《年譜》、《雜錄》、《船山全書編輯紀事》。
陳玉森、陳憲猷:《周易外傳鏡詮》,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彭靖等:《王船山詩詞編年箋注》,長沙:岳麓書社,2004年。
戴鴻森注:《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二)古籍文獻(含校注箋疏考證)
〔漢〕司馬遷著;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洪氏出版社,1982年。
〔五代〕劉 煦:《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92年。
〔宋〕張 載:《張載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宋〕朱 熹:《四書章句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朱熹撰;蔣立甫校點:《楚辭集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洪興祖補注;卞岐整理:《楚辭補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清〕王先謙:《莊子集解》,臺北:三民書局,1985年。
〔清〕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顧頡剛、劉起釪:《尚書校釋譯論》(全四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陳子展:《詩經直解》,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年。
姜亮夫:《屈原賦校注》,臺北:華正書局,1974年。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1989年。
潘啟明:《周易參同契解讀》,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5年。

(三)船山學專著
吳立民、徐蓀銘:《船山佛道思想研究》,長沙:湖南出版社,1992年。
吳海慶:《船山美學思想研究》,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汪學群:《王夫之易學──以清初學術為視角》,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周 兵:《天人之際的理學新詮釋──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思想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6年12月
季 蒙:《主思的理學──王夫之的四書學思想》,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
林安梧:《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new window
胡發貴:《王夫之與中國文化》,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崔海峰:《王夫之詩學範疇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張立文:《船山哲學》,臺北:七略出版社,2000年。
張立文:《正學與開新──王船山哲學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張西堂:《船山學譜》,見蕭天石,編《船山學術研究集》,臺北:自由出版社,1973年。
張西堂:《明王船山先生夫之年表》,臺北:臺灣商務,1978年。
許冠三:《王船山的致知論》,香港:中文大學,1981年。
陳 來:《詮釋與重建──王船山的哲學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陳 贇:《回歸真實的存在──王船山哲學的闡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
陳遠寧:《中國古代易學發展第三個圓圈的終結──船山易學思想研究》,長沙:湖南大學,2002年。
陶水平:《船山詩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章啟輝:《曠世大儒──王夫之》,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嵇文甫:《王船山學術論叢》,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曾春海:《王船山易學闡微》,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8年。
曾昭旭:《王船山哲學》,臺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new window
湖南省與湖北省哲學社會科學學會聯合會合編:《王船山學術討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學會聯合會、湖南省船山學社編:《王船山學術思想討論集》,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楊松年:《王夫之詩論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
輔仁大學:《王船山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縣:輔仁大學,1993年。
劉志盛、劉萍:《王船山著作叢考》,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劉春運:《王夫之學行繫年》,河南:中州古籍,1989年。

劉梁劍:《天.人.際:對王船山的形而上學闡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鄧 輝:《王船山歷史哲學研究》,湖南:岳麓書社出版社,2004年。
蕭 馳:《抒情傳統與中國思想──王夫之詩學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蕭天石:《船山學術研究集》,臺北:中國船山學會,1973年。
蕭萐父(編):《王夫之辯證法思想引論》,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
蕭萐父:《船山哲學引論》,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蕭萐父、許蘇民:《王夫之評傳》,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蕭漢明:《船山易學研究》,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年。
羅 光:《王船山形上學思想》,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3年。

(四)船山學及其相關學位論文
王季香:《王船山格物致知論》。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吳龍川:《王船山乾坤並建理論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new window
周芳敏:《王船山「體用相涵」思想之義蘊及其開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林文彬:《王船山莊子解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見《師大國文研究所集刊》第31號,1986年。
林文彬:《船山易學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new window
林碧玲:《王船山之禮學》,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施盈佑:《王船山莊子學研究──論「神」的意義》,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施輝煌:《王船山四書學之研究》,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new window
袁愈宗:《《詩廣傳》詩學思想研究》,山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
康自強:《王船山周易系譜學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張靜婷:《王船山《尚書引義》政治實踐問題之研究》,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莊凱雯:《王船山《讀四書大全說》研究──由心性論到知人之學》,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陳啟文:《王船山「兩端而一致」之思維的辯證性及其開展》。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new window
陳章錫:《王船山詩廣傳義理疏解》,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刊載於臺師大國文研究所集刊30號,1986年。
陳章錫:《王船山禮學研究─以兩端一致論為研究進路》。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new window
劉榮賢:《王船山張子正蒙注研究》,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new window
戴景賢:《王船山之道器論》,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2年。new window
謝明陽:《明遺民的莊子定位論題》,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new window

(五)船山學單篇論文
王 沐:〈《楚辭.遠遊》試析〉,《船山學報》,1984年第1期。
田素蘭:〈王船山《楚辭通釋》述評〉,《國文學報》17期,1988年6月。new window
朱 喆:〈船山宗教哲學思想述評〉,《宗教哲學》8卷1期,27期,2002年。
吳 明:〈《愚鼓詞》注釋(一)〉,《船山學報》,總第5期,1986年第1期。
吳 明:〈《愚鼓詞》注釋(二)〉,《船山學報》,總第6期,1986年第2期。
吳 明:〈《愚鼓詞》注釋(三)〉,《船山學報》,總第7期,1987年第1期。
吳 明:〈《愚鼓詞》注釋(五)〉,《船山學報》,總第10期,1988年第1期。
吳 明:〈《愚鼓詞》注釋(四)〉,《船山學報》,總第9期,1987年第2期。
吳 明:〈《愚鼓詞》注釋(續完)〉,《船山學報》,總第12期,1988年第2期。
周建忠:〈王夫之《楚辭通釋》及研究〉,《船山學刊》,2004年第4期。
林文彬:〈王船山援莊入儒論〉,《興大人文學報》第34期,2004年6月。new window
林潤宣:〈論王夫之的《楚辭通釋》〉說法相近,《荊州師範學院》,2002年第6期,社會科學版。
施盈佑:〈船山莊學之研究:探析「凝神」之飽滿義涵〉,《人文學報》,第30期,2006年12月。new window
柳存仁:〈王船山著《楚辭.遠遊》〉,朱曉海主編《新古典新義》,臺北:學生書局,2001年。
唐亦男:〈王夫之通解莊子「兩行」說及其現代意義〉,《鵝湖月刊》第30卷第9期,2005年3月,頁22至27。
孫世民:〈王船山幽明觀研究〉,《孔孟月刊》第83期,2005年9月。new window
徐蓀銘:〈王船山《愚鼓辭》中的哲學思想〉,《船山學報》,總第5期,1986年第1期。

張 輝:〈現代中國的王夫之──被追認的大儒〉,《現代中國》第三輯,《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
陳郁夫:〈王船山對禪佛的闢評〉,《師大學報》32期,1987年6月。new window
陳祺助:〈王船山論情、才的意義及其善惡問題之研究〉,《鵝湖月刊》,第28卷第1期總號第325期,2002年7月。new window
陳祺助:〈王船山論陰陽與太極的關係〉,《哲學與文化》,第29卷第8期,2002年8月。new window
章啟輝:〈船山禮學的時代精神〉,《船山學刊》,2001年第1期。
曾也魯:〈王船山與《離騷》〉,《衡陽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第5期。
曾玲先:〈王船山《詩廣傳》文化感及其他〉,《衡陽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4期。
曾慧思:〈王夫之《楚辭通釋.離騷經》研究〉,《文學論衡》,總第3期,2003年9月。
黃忠慎:〈王夫之《詩經》學新探〉,《國文學誌》第8期,2004年6月。
楊自平:〈王船山《周易內傳》解經作法析論〉,《鵝湖學誌》第39期,2007年12月。new window
董金裕:〈王船山與張橫渠思想之異同〉,《哲學與文化》第20卷第9期,1993年9月,頁883-893。new window
趙沛霖:〈打破傳統研究模式的《詩經》學著作──讀王夫之《詩廣傳》〉,《求索》,1996年第3期。
劉笑敢:〈莊子之苦樂觀及其啟示〉,《漢學研究》第23卷第1期,2005年6月,頁107至129。new window
蕭 培:〈從《楚辭通釋.遠遊》看內丹發展〉,《中國文化月刊》130期,1980年8月。
譚明冉:〈莊子、王夫之逍遙觀之異同〉,《哲學與文化》32卷10期(總377期),2005年10月。new window
嚴夀澂:〈「兩行」與治道──讀王船山《莊子解》〉,《上海行政學院學報》第5卷第1期,2004年1月。

(六)相關論述專書
丁為祥:《虛氣相即——張載哲學體系及其定位》,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戈國龍:《道教內丹學溯源》,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83年。new window
王邦雄:《儒道之間》,臺北:漢光文化有限公司,1989年。new window
王邦雄:《二十一世紀的儒道》,臺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1999年。
王叔岷:《莊學管闚》,臺北:藝文印書館,1978年。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共四卷,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年。
朱建民:《張載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new window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0年。new window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書局,1984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牟宗三:《康德的道德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牟宗三:《人文講習錄》,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牟宗三:《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new window
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new window
牟宗三:《四因說演講錄》,臺北:鵝湖出版社,1997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
牟宗三:《周易哲學演講錄》,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1990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2001年。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臺北:允晨出版社,2003年。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北京:三聯,2004年。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允晨文化,2004年。
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3年。
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臺北:黎明,1985年。new window
周 何:《古禮今談》,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2年。
周裕鍇:《中國古代闡釋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林 庚:《林庚楚辭研究兩種》,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
林存陽:《清初三禮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林安梧:《存有.意識與實踐──熊十力體用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東大圖書,1993年。new window
林安梧:《中國近現代思想觀念史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new window
林安梧:《論語──走向生活世界的儒學》,臺北:明文書局,1995年。new window
林安梧:《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臺北:東大圖書,1996年。
林安梧:《儒學革命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
林安梧:《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源》,臺北:讀冊文化,2003年。new window
林安梧:《儒學轉向:從「新儒學」到「後新儒學」的過渡》,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
林聰舜:《向郭莊學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
胡孚琛、呂錫琛:《道學通論──道家、道教、丹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胡楚生:《清代學術史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卿希泰編:《中國道教》(1-4卷),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6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三,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臺北:正中書局,1997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new window
高柏園:《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new window
崔大華:《莊子歧解》,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
崔大華:《莊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張 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張大可等:《史記研究集成》,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年。
張學智:《明代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張默生:《莊子新釋》,臺北:洪氏出版社,1989年。
張麗珠:《清代的新義理學──傳統與現代的交會》,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new window
張麗珠:《清代的義理學轉型》,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new window
曹受坤:《莊子哲學》,見佚名編《莊子研究論集新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
陳祺助:《王船山「陰陽理論」之詮釋》,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3年。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new window
彭國祥:《儒家傳統——宗教與人文主義之間》,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曾昭旭:《道德與道德實踐》,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new window
曾昭旭:《在說與不說之間──中國義理學之思維與實踐》,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new window
曾昭旭:《存在感與歷史感:論儒學的實踐面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
曾昭旭:《良心教與人文教:論儒學的宗教面相》,臺北:商務印書館,2003年。new window
曾昭旭:《儒家傳統與現代生活:論儒學的文化面相》,臺北:商務印書館,2003年。
曾振宇:《中國氣論哲學研究》,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年。
湯用彤等:《魏晉思想甲編五種》,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雅斯培著;傅佩榮譯:《四大聖哲》,臺北:業強出版社,1998年。
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通論篇》,臺北:喜馬拉雅基金會,2001年。
黃錦鋐:《新譯莊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7年。
楊儒賓:《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正中書局,1997年。new window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1999年。new window
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new window
楊國榮:《莊子的思想世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葉嘉瑩:《迦陵談詩二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5年。
趙沛霖:《現代學術文化思潮與詩經研究──二十世紀詩經研究史》,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
盧國龍:《道教哲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年。
蕭漢明、郭東升:《周易參同契研究》,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錢 穆:《莊子纂箋》,臺北:三民書局,1993年。
錢 穆:《靈魂與心》,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羅聯添編:《中國文學史論文選集》,臺北:學生書局,1978年。
嚴夀澂:《近世中國學術通變論叢》,臺北:國立編譯館,2003年。

(七)相關單篇論文
林安梧:〈《存有三態論》諸向度的展開──關於後新儒學的「心性論、本體論、詮釋學、教養論與政治學」〉,《鵝湖月刊》第31卷第5期,總號365,2005年11月new window
柳存仁:〈朱熹與參同契〉,見鍾彩鈞主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下冊,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3年。
徐聖心:〈真人不夢與莊周夢蝶──《莊子》「夢」的義蘊初探〉,《中國文學研究》,1991年第5期。new window
陳寅恪:〈論韓愈〉,見《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陳章錫:〈論《禮記.禮運》的政教文化觀──以人情為核心的考察〉,《揭諦》第9期,2005年7月。
傅武光:〈《莊子》「遊」的哲學〉,《中國學術年刊》,1996年第17期。new window
楊儒賓:〈向郭莊子注的適性說與向郭支道林對於逍遙義的爭辯〉,《史學評論》第九期,1985年1月。
楊儒賓:〈離體遠遊與永恆的回歸──屈原作品反應出的思想型態〉,《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2卷第1期,1993年6月。
楊儒賓:〈《易經》與理學的分派〉,見洪漢鼎主編《中國詮釋學》第2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二、生死學相關研究

(一)專書
David Carroll著;陳芳智節譯:《生死大事──如何幫助所愛的人走完人生旅程》,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王玲月:《憨山大師的生死觀》,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11月。
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著;李永平譯:《天使走過人間──生與死的回憶》,臺北:天下遠見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大衛.凱斯樂著;張美惠譯:《當綠葉緩緩落下──生死學大師的最後對話》,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余英時、侯旭東(譯):《東漢生死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new window
余德慧、石佳儀:《生死學十四講》,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new window
李 黎:《悲懷書簡》,臺北:爾雅出版社,1990年。
李 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林素英:《古代生命禮儀中的生死觀──以《禮記》為主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new window
林綺雲等:《生死學》,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肯恩.威爾伯著;胡因夢、劉清彥譯:《恩寵與勇氣》,張老師出版社,1998年。
紐則誠、趙可式、文郁編著:《生死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05年。
尉遲淦等:《生死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
許爾文.努蘭著;楊慕華譯:《死亡的臉》,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
郭于華:《死的困惑與生的執著》,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new window
陳戰國、強昱:《生死超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生死智慧》,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
傅偉勳:《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凱博文、陳新綠(譯):《談病說痛──人類的受苦經驗與痊癒之道》,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喬治‧賴爾、蔡昌雄(譯):《臨終諮商的藝術》,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靳鳳林:《死,而後生──死亡現象學視國中的生存倫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趙可式:《安寧伴行》,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趙可式:《醫師與生死》,臺北:寶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
蔡瑞霖:《宗教哲學與生死學——一種對比哲學觀點的嘗試》,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9年。
鄭志明:《佛教生死學》,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
鄭志明:《道教生死學》,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
鄭曉江:《中國死亡智慧》,臺北:東大,1994年。new window
鄭曉江:《超越死亡》,臺北:正中書局,1999年。
鄭曉江:《穿透死亡》,臺北: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鄭曉江(編):《宗教生死書》,臺北:華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鄭曉江:《中國生命學──中華賢哲之生死智慧》,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鄭曉江、紐則誠編:《解讀生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鄭曉江:《生死學》,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二)單篇論文
朱伯崑:〈莊學生死觀的特徵及其影響——兼論道家生死觀的演變過程〉,《道家文化研究》第四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頁63-76。
余德慧:〈生死唯心,自在善終〉,《張老師月刊》259期,1999年7月,頁122-127。

余德慧、石世明、夏淑怡:〈探討癌末處境「聖世界」的形成〉,載《生死學研究》第三輯,2006年1月,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系。new window
吳錦勳:〈「若痛苦不幸發生,我們要與它共存──走出妻子罹病低潮的哈佛權威精神科醫師〉,《商業周刊》1044期,2007.11.26-12.02,頁96、98。
李玲珠:〈生死困境的超越──哲學與文學雙映的生死教育〉,《高醫通識教育學報.創刊號》,2006年7月。new window
林安梧:〈「儒家生死學」的一些省察––––以《論語》為核心的展開〉,《輔仁宗教研究》第3期,2001年6月。new window
姜允明:〈從王陽明在龍場「為石墎」談明儒的生死觀〉,《哲學年刊》第10期,1994年6月。
傅佩榮:〈解析孔子對生死與鬼神的看法〉,中國哲學會編輯,沈清松主編《末世與希望》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
傅偉勳:〈論人文社會科學的科際整合探索理念暨理路〉,《佛光學刊創刊號》,1996年。
福田殖著;連清吉譯:〈朱熹的死生觀〉,鍾彩鈞主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出版,1993年。
鄭志明:〈《周易》六十四卦的生死關懷〉(上),《鵝湖月刊》,388期,2007年10月。new window
鄭志明:〈《周易》六十四卦的生死關懷〉(下),《鵝湖月刊》,389期,2007年11月。new window

三、王船山與生死觀(生死學、終極關懷等)

朱理鴻:〈論王船山的生死觀及其現代價值〉,《懷化學院學報》,第26卷第6期,2007年6月。
李維武:〈王夫之論「生」與「死」〉,見蕭萐父(編):《王夫之辯證法思想引論》,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頁141-161。
陳 來:〈王船山《正蒙注》的終極關懷〉資料來源《中國思想史研究通訊》第四輯,由網路取得,網址為http://www.philosophydoor.com/ Guoxue/1424.html,查詢日:2007/9/11。
楊 雄:〈貞生死以盡人道──王船山對張載「存順沒寧」生死觀的繼承與發展〉,《船山學刊》,2006年第4期(復總第62期)。
鄭曉江:〈論王船山的生死哲學〉,《孔孟月刊》42卷3期,總495期,2003年11月。此文後收入作者的《中國生命學──中華賢哲之生死智慧》,臺北:揚智文化,2005年。篇名改為〈王船山之生死智慧〉。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