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一九三0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之歷史析論
作者:橫路啟子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OKOJI KEIKO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比較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水福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鄉土文學論戰日據時代臺灣話文Taiwanese Nativist Literature DebateJapanese PeriodWritten Taiwanes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41
本論文以1930年到1934年在台灣發生的鄉土文學論戰為主題,根據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所提出的「共同體」概念進行研究。除了論述鄉土文學論戰的定位、意義之外,還探討當時台灣漢語文化圈中的「鄉土」具有何種意義。
在第二章中,筆者詳實地觀察鄉土文學論戰的經過、各個論者的主張以及背景、政治思想,並整理出論戰的爭論點,提出本論文中探討的議題。另外,以論者們所發表的媒體為主,本章將論戰分為三個階段,並分別提出各階段的特色與議題。
在鄉土文學論戰中,筆者將台灣的知識份子針對鄉土文學的定義以及台語文字化的必要性所提出的各種議論做出詳細的整理。在論戰中,他們所發言的論點呈現出彼此之間對現狀的認識有相當大的落差。第三章中,筆者依據台灣社會的政經、教育以及文化等狀況來描寫發生論戰的背景。
鄉土文學論戰的爭論點之一,就是漢語文化圈在選擇作為書寫語言時,應該選擇中國白話文或台語。第四章主要在考察當時台灣的語言狀況,闡述為何他們採用與台灣人的母語台語悖離的中國白話文,並且思考發生言文不一致的原因。
另外,論戰中很重要的論點之一是「大眾」一詞的定位,這是因為當時的知識份子認為他們負有教育大眾的使命感所致。在亞洲各國裡,尤其在中華文化圈中,書寫語言以及口語不一致實屬常態,可是在台灣所發生的問題除了語言現代化趨勢的影響之外,社會主義所帶來的影響也甚大。第五章主要在描寫社會主義對漢語文化圈的影響。
鄉土文學論戰最後在看似沒有意見交集的狀況下結束,也沒有做出很明確的結論,但其實不然。在第六章,筆者觀察論戰後出現的有關鄉土文學以及台語文字化的論述,探討台灣知識份子所期望寫出的文學。
鄉土文學論戰,是台灣成為日本殖民地三十五年之後所爆發的論戰。在被殖民的狀況下,台灣知識份子的言論處處受到限制,活動空間逐漸狹窄。在此情況之下所發生的論戰,是超越政治思想、世代、階級等隔閡所產生的一個大型對話。並且,藉由這個論戰所帶來的一個契機,進而促進台灣知識份子的大團結。
The purpose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research on the Taiwanese Nativist Literature Debate which was from 1930 to 1934.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is based on Benedict Anderson’s ideology of “imaged community.” Except for expounding the orientation and meaning of the Taiwanese Nativist Literature Debate, the author also explores the signification of “Nativist” in the Taiwanese mandarin literary circle during that period.
In Chapter 2, in order to gather up the threads of important issues that the author tries to explore through this dissertation, the author explicitly studies the process of the Taiwanese Nativist Literature Debate, and the debaters’ opinions, backgrounds and political thoughts. Furthermore, according to the debaters’ publications, the author divides the periods of the debate into three stages and indicates the features and issues of every stage.
Regarding the Taiwanese Nativist Literature Debate, the author marshals the arguments that the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asserted about the definition of “nativist literature,” and the necessity of the symbolization for the Taiwanese colloquial language. Talking about the debate, it is apparent that the gap between those debaters’ points of their recognitions of the reality was huge. In chapter 3, the author focuses on portraying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bate in the aspects of Taiwanese political,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point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that the debaters raised during the Taiwanese Nativist Literature Debate was the orientation of “population.” It was because the intellectuals at that time, thought they had responsibility to educate the Taiwanese population. In Asian countries, especially the regions under the Chinese cultural circle, it was normal that the writing language was different from the colloquial language. However, not only did the trend of modernized language influence the circumstance, but the communism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at that time. In Chapter 5, the author focuses on depic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communism toward the mandarin cultural circle.
The Taiwanese Nativist Literature Debate seemed to be ended without a coincidence between those debaters’ opinions and came out with no conclusion. Nevertheless, the author has a different opinion. In chapter 6, the author delves into the research of the Taiwanese Nativist literature and the Taiwanese colloquial language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literature in which the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were eager to write.
The Taiwanese Nativist Literature Debate was occurred at the time when the Japanese dominated Taiwan for 35 years.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zation, the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were under a severe surveillance of the Japanese.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debate was a large-scale conversation which transcended the gap between the politics, generation, and class. Furthermore, the debate, in the end, became a turning point which brought the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to be united at that time.
參考文獻
*鄉土文學論戰之文獻目錄,請參考第一章第四節之(表一)。

一、日據時期報刊、雜誌(以出版年代排列)
《臺灣日日新報》。台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898年5月6日-1944年4月1日。主要參考1925年-1935年。
《臺灣青年》。東京:臺灣青年雜誌社,1920年7月-1922年2月。
《臺灣》。東京:臺灣雜誌社,1922年4月-1924年5月。
《臺灣民報》。東京:臺灣雜誌社、臺灣民報社,1923年4月15日-1930年3月。
《新高新報》。基隆:新高新報社,1925年5月-1938年2月。主要參考1930-1934年。
《臺灣大眾時報》。東京:大眾時報社,1928年5月-7月。復刻版,台北:南天書局,1995年8月。
《無軌道時代》。創刊號、第一巻第三號(十一月)、第一巻第四號(十二月),台北:無軌道時代社,1929年9月25日、11月15日、12月15日。
《臺灣新民報》。東京:臺灣新民報社,1930年3月-1932年4月。
《三六九小報》。台北:三六九小報社,1930年9月9日-1935年9月6日。復刻版,台北:成文出版社。
《新臺灣大眾時報》。東京:新大眾時報社,1930年12月-1931年7月。復刻版,台北:南天書局,1995年8月。
《臺灣文學》。第一巻第三號・1.2月號,台北:臺灣文藝作家協會,1931年11月13日・1932年1月。
《南音》。台北:南音社,1932年1月1日-1933年7月15日。復刻版:《五十種期刊29新文學雜誌叢刊》1,台北:東方文化書局,1981年3月。
《フォルモサ》,東京:臺灣藝術研究會,1933年7月-1934年6月。復刻版:《五十種期刊29新文學雜誌叢刊》2,台北:東方文化書局,1981年3月。
《先發部隊》。台北:臺灣文藝協會,1934年7月。復刻版:《五十種期刊29新文學雜誌叢刊》2,台北:東方文化書局,1981年3月。
《臺灣文藝》。台北:臺灣文藝聯盟,1934年11月-1936年8月。復刻版:《五十種期刊29新文學雜誌叢刊》3-5,台北:東方文化書局,1981年3月。
《第一線》。台北:臺灣文藝協會,1935年1月。復刻版:《五十種期刊29新文學雜誌叢刊》2,台北:東方文化書局,1981年3月。
《臺灣新文學》。台北:臺灣新文學社,1935年12月-1937年6月。復刻版:《五十種期刊29新文學雜誌叢刊》6,台北:東方文化書局,1981年3月。
《文藝臺灣》。台北:臺灣文藝家協會,1940年1月-1944年1月。復刻版:《五十種期刊29新文學雜誌叢刊》4,台北:東方文化書局,1981年3月。

二、中文資料(依作者姓氏筆劃多寡由少至多排列)
(一)專書
三澤真美惠。《殖民地下的「銀幕」》。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10月。
中島利郎、河原功、下村作次郎編。《日本統治期台湾文学文芸評論集》第一卷-第五卷。東京:綠蔭書房,2001年3月。
中島利郎編。《1930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出版社,2003年3月。
王乃信、王康政、林至潔、林獻香、周再添、許江漢、黃玉坤、蘇必凱、鄭溪北翻譯。《台灣社會運動史(一九一三年~一九三六年)》。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6年6月。(《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2篇.領臺以後的治安狀況,中卷》之中文版)
王詩琅、朱點人。《王詩琅、朱點人合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2月。
史明。《臺灣人四百年史》。加州:蓬島文化公司,1980年9月。
台灣文學研究會主編。《先人之血・土地之花──台灣文學研究會論文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89年8月。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重修台灣省通志卷六文教志社會教育篇》。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5月。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台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台北:内政部,1948年12月。
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國文學系、人文教育研究中心主辦。《第二屆臺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灣文學與社會》。台北:台灣師範大學,1996年4月。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日據時代臺灣經濟史》。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10月。
江自得編。《殖民地經驗與台灣文學-第一屆台杏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遠流,2000年2月。
李南衡編。《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台北:明潭,1979年3月。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9月。
李獻璋。《臺灣民間文學集》。台北:臺灣新文學社,1936年6月。復刻版;台北:文光,1970年5月。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 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2000年4月。
林莊生。《懷樹又懷人》。台北:自立出版社,1992年8月。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7月。
林瑞明。《台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集》。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8月。
林瑞明編。《賴和全集》。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年6月。
林衡哲、張恆豪編著。《復活的群像 台灣卅年代作家列傳》。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6月。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出版,2003年9月。new window
胡適。《胡適作品集3文學改良芻議》。台北:遠流,1986年2月。
國家圖書館編。《臺灣歷史人物小說傳》。台北:國家圖書館,2002年12月。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1995年7月。
張炎憲、翁佳音編。《陋巷清士-王詩琅選集》。台北:弘文館,1986年11月。復刻版,台北:稻香出版社,2000年7月。
張桂華。《苦悶時代下的時代──一九三二年《南音》的文學訴求》。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張深切。《張深切全集第三卷:我與我的思想》,台北:文經社,1998年2月。
戚嘉林。《臺灣史》。台北:筆者,1975年。
梁明雄。《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運動研究》。台北:文史哲,1996年2月。new window
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編。《台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1998年3月。
莊永明。《台灣第一》。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5年3月。
莊淑之。《臺灣新文學觀念的萌芽與實踐》。台北:麥田出版,1994年7月。
許俊雅。《台灣寫實詩作之抗日精神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4月。
許俊雅。《台灣文學論:從現代到當代》。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10月。
連雅堂。《連雅堂先生全集 臺灣詩薈》。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3月。
連雅堂。《雅堂文集》,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79年3月。
連雅堂。《臺灣語典;雅言》。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年8月。
陳芳明。《左翼台灣》。台北:麥田出版,1998年10月。
陳芳明。《殖民地台灣》。台北:麥田出版,1998年10月。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 : 現代性與臺灣史觀》。台北:麥田出版,2004年6月。new window
陳芳明。《謝雪紅評傳》。台北:前衛,1996年8月。
陳建忠。《書寫台灣・台灣書寫;賴和的文學與思想研究》。高雄:春暉出版社,2004年1月。new window
陳建忠。《日據時期台灣作家論:現代性. 本土性. 殖民性》。台北:五南圖書出版,2004年8月。
陳昭瑛。《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1998年4月。
陳光興。《文化研究在台灣》。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1年11月。
陳虛谷;張慶堂;林越峰。《陳虛谷、張慶堂、林越峰合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2月。
傅錫祺。《櫟社沿革志略 無悶草堂詩存》。台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9月。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年8月。
曾永義。《臺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台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5月。new window
曾昌發編。《台灣文學與本土神學》。台南:南神出版社,2005年3月。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2月。new window
黃武忠。《日據時代台灣新文學作家小傳》。台北:時報出版社,1980年8月。
黃武忠。《臺灣作家印象記》。台北:眾文圖書,1984年5月。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台北:麥田出版,2004年12月。
黃琪椿。《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學運動與社會主義思潮之關係初探(1927-1937)》。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1994年7月。
楊雲萍、張我軍、蔡秋桐著,張恆豪編。《楊雲萍、張我軍、蔡秋桐合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2月。
楊馥葵。《台閩歌仔戲之比較研究》。學海出版社,2001年12月。
楊麗祝。《歌謠與生活》。台北:稻鄉出版社,2000年8月。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1987年2月。
葉榮鐘。《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台中:晨星出版社,2000年8月。new window
葉龍彥。《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台北:玉山社,1998年9月。
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麥田出版社,1994年9月。new window
遠流視覺書編輯室編著。《臺灣世紀回味:文化流轉》。台北:遠流,2002年5月。
蔡培火、林柏壽、陳逢源、吳三連、葉榮鐘。《臺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叢書編輯委員會,1971年9月。new window
盧一修。《日據時代臺灣共產黨史》。台北:前衛出版社,1990年5月。
簡瑛瑛、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編。《認同、差異、主體性》,台北:立緒出版社,1997年11月。
藍博洲。《日據時期台灣學生運動》。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3年4月。
龔鵬程編。《臺灣的社會與文學》。台北:東大出版社,1995年11月。

(二)期刊論文以及其他資料
吳密察。〈「歷史」的出現――台灣史學史素描(一)〉。「台灣史研究百年回顧與専題研討會」論文,1995年12月。
呂正惠。〈日據時代「臺灣話文」運動平議〉。《臺灣的社會與文學》。台北:東大出版社,1995年11月。
呂興昌。〈論鄭坤五的「臺灣國風」〉。《台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系,1998年6月。
呂興昌。〈頭戴臺灣天・腳踏臺灣地-論黃石輝臺語文學兮觀念佮實踐〉。《第二屆臺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師範大學,1997年5月。
呂興昌校註。〈以其自殺・不如殺敵〉。《文學台灣》18,1996年4月。
柳書琴。〈通俗作為一種位置:《三六九小報》與1930年代台灣的讀書市場〉。《中外文學》第33巻第7期,台北:中外文學月刊社,2004年12月。new window
洪惟仁。〈台灣話的價値〉。《台灣風物》34巻1期,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1984年3月。
洪雅文。〈殖民時期的台灣電影(1899-1948)〉。黃建業、黃仁總編,《世紀回顧:圖説華語電影》。台北:文建會,2001年9月。
翁聖峰。〈擴清新舊對峙的迷思:論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之研究不宜偏廢〉。《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8期,台北: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社,1993年9月。
許俊雅。〈光復前臺灣詩鐘史話〉。《國文學報》18期,台北:師範大學,1989年6月。new window
陳光興。〈帝國之眼:「次」帝國與國族-國家的文化想像〉。《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十七期,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1994年。new window
陳君玉。〈日據時期台語流行歌概略〉。《臺北文物》第4卷第2期,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55年8月。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第四章 文學在左傾與鄉土文學的確立〉。《聯合文學》182,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曾清嫣。〈憶永樂座滿面春風,聽雨夜花愛愛心酸〉。《聯合報》,1992年7月14日,18版。
黃美娥。〈日治時代臺灣詩社林立的社會考察〉。《台灣風物》47卷3期,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1997年6月。new window
黃得時。〈台灣新文學運動概觀〉。《臺北文物》三巻二期、三期、四巻一期,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54年8月20日、12月10日、1955年8月20日)。
黃邨城。〈談談《南音》〉。《臺北文物》第三卷第二期。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54年8月20日。
葉石濤。〈台灣鄉土文學史導論〉。《夏潮》台北:夏潮雜誌社,1977年5月。
廖漢臣。〈台灣文字改革運動史略〉。《臺北文物》三巻三期、四巻一期,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54年12月10日、1955年8月20日。

(三)學位論文
宋南萱。《台灣八景從清代到日據時期的轉變》。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林淑惠。《台灣文化協會分裂前的台灣新文學運動──1920-1927──以《台灣民報》為中心》。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洪儀真。《三〇年代和七〇年代臺灣鄉土論戰中的左翼思想及其背景之比較》。台灣大學社會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翁聖峯。《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7月。new window
崔末順。《現代性與臺灣文學的發展(1920-1949)》。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1月。new window
陳佳宏。《戰後台灣獨立運動之發展與演變(1945-2000)》。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8月。new window
陳淑容。《一九三〇年代鄉土文學・台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陳韻如。《郭秋生文學歷程研究(1929~1937)》。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游勝冠。《殖民進步主義與日據時代臺灣文學的文化抗爭》。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6月。new window
程佳惠。《1935年台灣博覽會之研究》。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黃文車。《黃石輝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黃美娥。《清代臺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6月。new window
張雅惠。《賴明弘及其作品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廖棋正。《卅年代臺灣鄉土話文運動》。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6月。
趙勳達。《《台灣新文學》(1935~1937)的定位及其抵殖民精神研究》。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4月。
賴松輝。《日據時期臺灣小說書寫模式之研究(一九二0至一九三七)》。成功大學博士論文,2002年7月。new window
賴金英。《葉榮鐘及其文學研究》。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3年6月。
鐘美芳。《日據時代櫟社之研究》。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6月。
戴振豐。《葉榮鐘與台灣民族運動(1900-1947)》。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1999年6月。
張安祺。《日治時期台灣白話漢文的形成與發展》。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7月。
蔡佩均。《想像大眾讀者:《風月報》、《南方》中的白話小說與大眾文化建構》。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7月。

三、日文(依作者姓氏五十音排列)
(一)專書
浅野豊美・松田利彦編『植民地帝国日本の法的構造』東京:信山社出版、2004年3月。
池田浩士編『文学史を読みかえる2 大衆の登場』東京:インパクト出版会、1998年1月。
市川彩『アジア映画の創造及建設』東京:國際映畫通信社、1941年。復刻版:東京:ゆまに書房、2003年6月。
市古貞次『日本文学全史-近代』東京:学燈社、1978年5月。
伊藤晃『天皇制と社会主義』東京:インパクト出版会、2002年4月。
大江志乃夫、淺田喬二、三谷太一郎、後藤乾一、小林英夫、高崎宗司、若林正丈、川村湊編『近代日本と植民地6抵抗と屈従』東京:岩波書店、2001年6月(三版)。
岡本幸治『近代日本のアジア観』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1998年5月。
小熊英二『単一民族神話の起源-〈日本人〉の自画像の系譜』東京:新曜社、1995年7月。
小熊英二『「日本人」の境界-沖縄・アイヌ・台湾・朝鮮 植民地支配から復帰運動まで』東京:新曜社、1998年7月。
掛谷宰平『日本帝国主義と社会運動』東京:文理閣、2005年4月。
神奈川大學人文學研究所編『『明六雑誌』とその周辺-西洋文化の受容・思想と言語-』東京:御茶ノ水書房、2004年。
柄谷行人編『近代日本の批評 明治・大正篇』東京:福武書店、1992年1月。
川端香男里編『ロシア文学史』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86年3月。
河原功『台湾新文学運動の展開-日本文学との接点-』東京:研文、1997年11月。
栗原幸雄編『文学史を読みかえる1 廃墟の可能性』東京:インパクト出版会、1997年3月。
栗原幸夫『プロレタリア文学とその時代』東京:インパクト出版会、2004年1月。
小森陽一『ポストコロニアル』東京:岩波書店、2001年4月。
小森陽一『構造としての語り』東京:新曜社、1988年4月。
小森陽一『文体としての物語』東京:筑摩書房、1988年4月。
酒井直樹『死産される日本語・日本人』東京:新曜社、1996年5月。
酒井直樹『日本思想という問題 翻訳と主体』東京:新曜社、1997年2月。
下村作次郎、中島利郎、藤井省三、黄英哲編『よみがえる台湾文学』東京:東方書店、1995年10月。
新潮社編『新潮日本文學辭典』東京:新潮社、1988年1月。
新日本出版社編集部『日本プロレタリア文学評論集1 前期プロレタリア文学評論集』東京:新日本出版社、1990年10月。
新日本出版社編集部『日本プロレタリア文学評論集4 蔵原惟人集』東京:新日本出版社、1990年7月。
新日本出版社編集部『日本プロレタリア文学評論集7 後期プロレタリア文学評論集』東京:新日本出版社、1990年12月。
新日本出版社編集部『日本プロレタリア文学集・別巻 プロレタリア文学資料集・年表』東京:新日本出版社、1989年5月。
関幸夫『山川イズムと福本イズム』東京:新日本出版社、1992年11月。
臺灣教育會『臺灣教育沿革誌』台北:臺灣教育會、1939年5月。
臺灣總督府『臺日大辭典』台北:臺灣總督府、1931年3月。
臺灣總督府『臺灣事情』台北:臺灣總督府、1928年4月。
臺灣總督府『臺灣人ノ臺灣議会設置請願運動ト其思想 後編』台北:總督府。1923年。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 領臺以後の治安状況(中巻)臺灣社會運動史』台北:臺灣總督府、1939年7月。復刻版:台北:南天書局、1995年6月。
武内貞義『臺灣』台北:新高堂書店、1928年10月(三版)。復刻版:台北:南天書局、1996年8月。
中村光夫『日本の近代小説』東京:岩波書局、1964年2月。
西川満編『台湾文学集』東京:ゆまに書店、2000年9月。
野口武彦『近代小説の言語空間』東京:福武書店、1985年12月。
野口武彦『日本近代批評のアングル』東京:青土社、1992年3月。
藤井省三『台湾文学この百年』東京:東方書店、1998年5月。
藤井省三・黄英哲・垂水千恵編『台湾の「大東亜戦争」文学・メディア・文化』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02年12月。
前田愛『近代読者の成立』東京:筑摩書店、1989年5月。
松尾尊兊『大正デモクラシー』東京:岩波書店、1974年5月。
丸川哲史『台湾、ポストコロニアルな体』東京:青土社、2000年6月。
安田敏朗『近代日本言語史再考』東京:三元社、2000年9月。
山口守編『講座台湾文学』東京:国書刊行会、2003年3月。
山路勝彦『台湾の植民地統治――〈無主の野蛮人〉という言説の展開――』東京:日本図書センター、2004年1月。
山本秀樹『近代文体発生の史的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65年7月。
山本禮子『植民地台湾の高等女学校研究』東京:多賀出版、1999年2月。
若林正丈『台湾抗日運動史研究』東京:研文社、1983年6月。
若林正丈編『矢内原忠雄「帝国主義下の台湾」精読』東京:岩波書店、2001年8月。

(二)期刊論文
王詩琅口述、下村作次郎記録「王詩琅回顧──文学的側面を中心として」『南方文化』第9輯、奈良:天理南方文化研究会、1982年11月。
河原功「陳少年の話解題」『日本植民地文学精選集台湾編:藤原泉三郎著陳少年の話』東京:ゆまに書房、2001年。
松永正義「郷土文学論争(1930~1932年)について」『一橋論叢』101-3、東京:一橋大学、1989年3月。
三澤真美恵「植民地期台灣の映画普及における『分節的経路』と『混成的土着化』」、『立命館言語文化研究』15巻3号、京都:立命館大学国際言語文化研究所、2004年2月。
若林正丈「台灣議会設置請願運動」、大江 志乃夫・浅田 喬二・三谷 太一郎・後藤 乾一・小林 英夫・高崎 宗司・若林 正丈・川村 湊編『近代日本と植民地 6 抵抗と屈従』東京:岩波書店、2005年9月。
若林正丈「台灣大衆時報」『アジア経済月報』初出:第17巻第1号(1995年1月)。復刻版『臺灣大衆時報』、台北:南天書局、1995年8月。

四、外文譯本
Benedict Anderson著『想像の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ies) (白石さや・白石隆訳)、東京:NTT出版、2003年3月。
Edward Wadie Said著『オリエンタリズム』(Orientalism)(今沢紀子訳)、東京:平凡社、1986年10月。
Edward Wadie Said著『知識人とは何か』(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 the 1993 Reith Lectures)(大橋洋一訳)、東京:平凡社、1995年5月。
Edward Wadie Said著『文化と帝国主義(1・2)』(Culture and Imperialism)(大橋洋一訳)、東京:みすず書房、1998年12月-2001年7月。
Frantz Omar Fanon著『黒い皮膚・白い仮面』(Black Skin, White Masks)(海老坂武・加藤晴久訳)、東京:みすず書房、1998年9月。
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著『文化としての他者』(In Other Worlds: Essays in Cultural Politics)(鈴木聡・大野雅子・鵜飼信光・片岡信訳)、紀伊國屋書店、2000年6月。
Max Hayward & Leopold Labedz編『文学の屈従』(Literature And Revolution in Soviet Russia 1917-62)(島田陽・高野雅之訳)、東京:国文社、1972年11月。
Michel Foucault著『知の考古学』(L'Archéologie du savoir)(中村雄二郎訳)、東京:河出書房新社、1995年8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