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現代白話文寫作類型研究
作者:王萬儀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蔡英俊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現代白話文中文基本句型四種基本寫作類型白話文閱讀寫作教學白話文語用研究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6
本論文是為解決白話文閱讀、寫作教學的困境和尋找新的可能性而書寫。論文分為兩部份。
第一部份有三章。第一章探討現代白話書面語的形成;第二章回顧五四以來與白話文寫作相關的寫作教學研究和語言學研究的發展脈絡;並且以1949國府遷台為分界,觀察這些研究後來如何落實在台灣的國民中學教育裡。第三章則是對現行「記敘、抒情、論說」的文章分類模式加以修正,重提夏丏尊先生第一本寫作教學書《文章作法》中的四種基本寫作類型:描寫、敘事、說明、議論;指出它們與國語基本句型:描寫句、敘述句、解釋型判斷句、申辯型判斷句的某種對應關係。這樣的對應,隱約透露了基本寫作類型和基本句型的對應,也是基本寫作模式和某種語用形式的對應。本研究站在這個理論基礎上,提出新的白話文本分析方法。
論文的第二部份,則是從閱讀、寫作教學的角度切入,利用這種依賴著「基本句型和基本寫作類型的對應」為理論基礎所發展的新方法,進行不同寫作類型的完整討論。這個分析方法,可以應用在文本的閱讀分析,也可以應用於寫作教學上最寬鬆的文本建構示範。這部份分成描寫、敘事、說明、議論四章。每一章,順序討論:這個寫作類型的意義與功能、寫作時的基本要求、寫作時的基本操作原則;在操作原則之下,一定區分為這個寫作類型最寬鬆的組織結構模式和語言運用形式兩個面向進行討論。最後,再選出典型的,主要使用這一寫作類型構成全文的白話文本,加入關於上述功能、要求、操作原則的討論,進行深入的文本分析。第二部份每一章的架構模式,前半部皆是方法、理論、概念的引介;後半部則是在文本分析中展現理論、方法的實踐樣貌。希望藉此構成一個完整的認知體系,讓大家去認識這樣的新的白話文本分析辦法。
餘論部份,提出了對於以「基本寫作類型和基本語用形式對應」為立論基礎的分析方法,所產生的懸念和未來可以拓展的研究方向。譬如: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在最深層思維模式上的鏈接為何?古文中以描寫、敘事、說明、議論為主要寫作模式的文本,在結構模式、字詞、句型等等修辭的或語用的選擇,與白話文本可以產生甚麼樣的參照和對話?文言/白話的爭論,應該不在於課本裡佔有篇數的多少,而在於進一步觀察、研究這兩種書面語如何鏈接?如何對觀?過去的如何影響現在?這些懸念和可能性,都是這個研究未來可以進一步擴展的討論。
引用書目
引用書目分成四部分,中文著、譯作;期刊、論文;報刊文章;外文著作
中文部份以作者、譯者之姓氏筆畫數排序;外文著作以作者姓氏字母排序。

一,中文著、譯作
丁邦新譯 ,趙元任,《中國話的文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2增定版。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台北:麥田,1998。
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台北:麥田,2002。new window
王成譯 大江健三郎,《小說的方法》,台北:麥田,城邦文化出版,2008。
王力,《王力文集》第三卷,山東:山東教育,1985。
王力《中國現代語法》,國民叢書第四編 上海書店據商務印書館1947年版影印。
王希杰《修辭學通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
王安憶 《小說家的十三堂課》,台北:印刻,2002。
王文興 《十五篇小說》 ,台北:洪範,民68。
孔繁雲等譯 吳爾夫《 戴洛維夫人;航向燈塔》,台北:志文,1993。
仇小屏《篇章結構類型論上、下》,台北:萬卷樓,民89。new window
申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 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學,2004。
申慧輝等譯 ,納博可夫,《文學講稿》,台北:聯經,2009。
古遠清《咬嚼余秋雨》,台北:雲龍 ,2004。
朱自清《讀寫指導》,香港:三聯,1999。
朱光潛《談文學》,台北:國文天地,民79。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第三章,台北:漢京,1984。new window
朱光潛,《談美》,台北:書泉,1994。
朱自清,《朱自清》,《中國現代作家選集》,台北:鍾馗,民71。
朱天心《漫遊者》,台北:聯合文學,2000。
朱耘譯 安.拉莫特《關於寫作_一隻鳥跟著一隻鳥》,台北:晴天,2009。
史鐵生《我與地壇》,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2。
全國外語院系語法與修辭編寫組 ,《語法與修辭》,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1987。
李曰剛、潘光晟、唐傳基根據57年公布之暫行課程標準編定,國民中學國文科教科書 全六冊,台北:台灣書店,民國59年三版。
李恆基、徐繼曾譯 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台北:聯經,民81。
李文彬譯 佛斯特 《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1973初版。
李渝《無岸之河》,台北:麥田,2002。
李豐楙等編《中國現代散文選析1》,台北:長安,民78。
李維拉譯 大衛.洛吉 《小說的五十堂課》,台北:木馬文化,2006。
李欣倫《重來》台北:聯合文學,2009。
吳潛誠校譯 卡爾維諾,《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台北:時報文化,1996。
吳宏一、戴璉璋根據61年公布課程標準編定,國民中學國文科教科書 全六冊 ,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70年改編本再版。
呂叔湘《中國文法要略》,台灣:商務 民66台一版。
呂叔湘《語文漫談》,香港:三聯,1998。
呂叔湘 王海棻編 《馬氏文通讀本》,上海:上海教育;1987。
何容《簡明國語文法》,台北:正中,民39。
余光中《從徐霞客到梵谷》,台北:九歌,1994。
余光中,《新世紀散文家:余光中精選集》,台北:九歌,2004。
余秋雨 《文化苦旅》,台北:爾雅,1992。
沈義貞《中國散文藝術演變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
邢福義《漢語複句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周陽山編《五四與中國》,台北:時報,民68。
周作人譯,清少納言著,《枕草子》,台北,木馬文化:2003。
金耀基等著,《中國現代化的歷程》,台北:時報,民69。new window
金文明《石破天驚逗秋雨》(台北:遠景,2003)
林海音《城南舊事》,(台北:爾雅,民49初版,民72新四版)
林文月譯,清少納言著,《枕草子》,台北,洪範:2000。
林文月,《人物速寫》,台北:聯合文學,2004。
林錫嘉編《八十三年散文選》,台北:九歌,民84。
邵鳴九編《國音沿革六講》,台灣:商務,民62。
邱妙津 ,《蒙馬特遺書》 ,台北:印刻,2006。
胡適《胡適文存》,台北:遠流,1986。
胡適編《建設理論集》《中國新文學大系》,台北:業強,1990。
胡適《胡適文存》第一集第一卷,台北:遠流,1986。
胡適《胡適文存》第二集第二卷,台北:遠流,1986。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04。
范曉編《漢語的句子類型》,山西:書海出版社,1998。
柯裕棻,《甜美的剎那》,台北:大塊文化,2007。
汪曾祺,《汪曾祺全集》,第六集,北京:北京師範,1998。
夏丏尊《平屋雜文》,台灣:開明,1970。
夏丏尊、葉紹鈞《文章講話》,台北:書泉,1994。
夏丏尊、葉聖陶《文話七十二講》,香港:三聯,1999。
夏丏尊《文心》,台文;復文,民74。
高明主編《初中國文》全六冊,台灣省政府,依民41年課程標準編輯。
高明、陳品卿、董金裕編根據72年教育部頒佈之課程標準編輯的國民中學國文科教科書 全六冊,台北:國立編譯館,民77。
高玉 《現代漢語與現代中國文學》,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2008。
高辛勇 《形名學與敘事理論》,台北:聯經,民76。
高行健《靈山》,台北:聯經,2001。
高行健《論創作》,台北:聯經,2008。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4。new window
姚一葦譯註,亞里士多德,《 詩學箋註 》,台灣:中華書局,民78。
耿濟之譯 杜斯妥也夫斯基《卡拉馬助夫兄弟們》,台灣:志文,民74。
栗筱雯譯 威廉.金澤 《如何寫出好人生》,台北:大塊文化,2006。
徐岱 《小說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2。
徐晶凝 《現代漢語話語情態研究 》,北京:昆崙出版社2007。
徐林正《文化突圍_世紀末之爭的余秋雨》,台北:生智,2000。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台北:學生,民79。
格非,《小說敘事研究》,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梁實秋,《雅舍小品選集》(中英對照版),卷一,香港:中文大學,2005。
梁漱溟 ,《梁漱溟全集》第一卷,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1989。
梁啟超,《飲冰室文集》之三十九,北京:中華書局,1989。
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台北:二魚文化,2005。new window
陳滿銘《章法學新裁》,台北:萬卷樓,2001。new window
陳滿銘《章法學論粹》,台北:萬卷樓,民91。new window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上海:上海世紀,2005。
陳保朱譯 大江健三郎,《為什麼孩子要上學》,台北:時報文化,2002。
程發軔主編《六十年來之國學》(二),台北:正中,1972。
張寅德選編《敘述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89。
張春榮《一扇文學的新窗》,台北:爾雅,民84。
張春榮《一把文學的梯子》,台北:爾雅,民82。
張春榮 《作文新饗宴》,台北:萬卷樓,民91。
張堂錡《清靜的熱鬧_白馬湖作家群論》,台北:東大,民88。
張大春,《尋人啟事》,台北:聯合文學,1999。
張小虹《感覺結構》,台北:聯合文學,2006。
張寧恩譯 徐林克 《我願意為你朗讀 》 ,台北:皇冠,2009。
張平男譯 奧爾巴哈《模擬_西洋文學中現實的呈現》,台北:幼獅,民69。
張京媛等譯,《文學批評術語》,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
張方譯 史蒂芬.科恩、琳達.夏爾斯 《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 一台北:駱駝,1977。
曹雪芹、高鶚 《紅樓夢校注》,台北:里仁,民73。
尉遲秀譯 米蘭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台北:皇冠,2004
華明、胡蘇曉、周寵譯 布斯《小說修辭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
許世瑛《中國文法講話》,台灣:開明,1954。
傅天余《暫時的地址》,台北:麥田,2002。
湯廷池《漢語詞法句法續集》,台灣:學生書局,1989。
黃維樑 《清通與多姿_中文語法修辭論集》台北:時報,1986。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民79。
費正清編《康橋中華民國史》上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版。
琦君,《紅紗燈》,台北:三民,2004。
琦君,《煙愁》,台北:爾雅,民70。
?僕[〈酸橘子〉,見國中課本第三冊第九課。
賈長安譯 沙林傑 《麥田捕手》,台北:桂冠,1993。
葉聖陶,《怎樣寫作》,香港:三聯,1998。
楊如雪,《文法ABC》,台北:萬卷樓,民87。
楊牧,《文學的源流》,台北:洪範,民73
楊耐冬譯, 馬奎斯,《百年孤寂》,台北:志文,1984。
楊澤編,《魯迅散文集》,台北:洪範,民84。
楊澤編,《魯迅小說集》,台北:洪範,民83。
趙一凡、張中載、李德恩主編《西方文論關鍵詞》,北京: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齊邦媛,《一生中的一天》,台北:爾雅,民93
熊宗慧,《當酸黃瓜遇上伏特加》,台北:天培,2004。
鄭樹森編 《現代中國小說選Ⅴ》,台北:洪範,民78。
鄭樹森編 , 《中國現代小說選Ⅲ》,台北:洪範,民84。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台北:大安,民77。new window
鄭振鐸編《中國新文學大系》《文學論爭集》,台北:業強,1990。
鄭毓瑜《 文本風景_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 》,台北:麥田,2005。new window
黎澤渝 劉慶俄編 《黎錦熙選集》,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蔡佩君譯 漢娜‧鄂蘭,《責任與判斷》,台北:左岸文化,2008。
蔡珠兒,《紅燜廚娘》,台北:聯合文學,2005。
劉承慧主編 《大學中文寫作》,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民94。
劉克襄《劉克襄精選集》,台北:九歌,2003。
蕭蕭編,《九十五年散文選》,台北:九歌,2007。
鍾怡雯《無盡的追尋_當代散文的詮釋與批評》,台北:聯合文學,2004。new window
錢理群 《魯迅作品的十五堂課》,台北:五南,2007。
豐子愷,《豐子愷文選》,第四集,台北:洪範,民71。
羅家倫《新人生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
羅智成《傾斜之書》,台北:聯合文學,1999
蕭夏林、梁建華主編之《秋風秋雨愁煞人》,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
譚君強譯 米克‧巴爾著,《敘述學_敘事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譚君強 《敘事理論與審美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02。
《漢語大辭典》(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1994)第十冊頁1096-1097
《漢語大辭典》(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1994)第九冊

二,期刊、論文

王萬儀〈『我』,一個艱難的起點——四種基本寫作類型的閱讀寫作教學示例〉台灣藝術大學中文寫作教學規劃研討會論文集 2009。
朱光潛〈現代中國文學〉原載《文學雜誌》第二卷第八期,1948,1月。
沈家?O <從「分析」和「綜合」看馬氏文通以來的漢語語法研究>《馬氏文通和中國語言學史_首屆語言學史研討會文集》,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劉承慧〈中文書面長句子的造句方式〉《海峽兩岸現代漢語研究》,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2009。
羅秀美 《近代白話書寫現象研究》 中央大學博士論文,2004。new window

三,報刊

朱敬一,〈落跑經濟學〉,《中國時報‧時論廣場》,2003年11月06日。
林銓居,〈1991年3月‧北京‧雪〉,《中國時報‧副刊》,1999年5月15日。
東年,〈歷史開門〉,《中國時報‧副刊》,2003年08月04日。
施俊吉,〈垃圾郵件〉,《中國時報‧時論廣場》,2003年10月02日。
李明璁,〈因我是不潔的異己〉,《中國時報‧時論廣場》,2003年3月6日。
周作人,〈美文〉,晨報副刊1921年6月8號。
胡晴舫,〈老男人與他們的愛情生活〉,《中國時報〈非關正確〉專欄》,2009年08月07日。
胡晴舫,〈弱者的滅頂與強者的生還〉,《中國時報 〈非關正確〉專欄 》,2009年08月21日。
奚密,〈看世界的方法〉,《聯合報‧副刊》,2003年01月30日。
陳耀昌〈臍帶血有甚麼用?〉《中國時報‧時論廣場》2006年07月02日
陳玉敏,〈飲食文化與世紀病毒〉,《中國時報‧時論廣場》,2003年5月17日。
張小虹〈努力加餐飯〉《聯合報‧副刊》2004年‧04月‧06日。
張元〈下一代更須要歷史知識〉《中國時報‧時論廣場》2003年09月20日。
郭明裕的〈新流感山雨欲來小心應對〉《中國時報‧時論廣場》2009年08月27日。
郭立昕,〈當紀錄片成為新的教堂—試論「生命」及其文化現象〉,《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04年10月12日。
塗雅雯,〈我家小孩有扁平足〉,《聯合報‧民意論壇》,2003年05月31日。
藍祖蔚,〈觸覺震撼的愛神〉,藍祖蔚專欄,2005年04日。
龍應台,〈我們,華人世界〉,《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04年04月15日。
聯合報社論,〈阮是台灣媳婦:關心外籍配偶及其子女教養問題〉,2003年09月19日。

四,英文著作
Thomas Cooley ,The Norton sampler : short essays for composition . New York : Norton. 1979.
Northrop Frye, The Harper handbook to literature / Northrop Frye, Sheridan Baker, George Perkins ; with a chronology of literature and world events by Barbara M. Perkins. New York : Harper & Row. 1985.
C.Hung Holman , A handbook to literature : based on the original edition by William Flint Thrall and Addison Hibbard,Indianapolis : Bobbs-Merrill Education Pub.1980.
Cleanth Brooks, Robert Penn Warren ,Modern rhetoric ,New York :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7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