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天臺與華嚴二宗判教思想研究-以詮釋學為核心展開
作者:徐敏媛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莊耀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天臺宗華嚴宗判教詮釋學Tiantai SchoolHuayan schoolClassification of the Buddha's teachingHermeneutic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40
本論文以「詮釋學」眼光,重新探討天台與華嚴二宗,在各自判教體系中,自立為圓教的判教結論,是否有更符應本源思考的理路,適切地處理雙方關於「圓教」之諍議,是此論題研究的主要方向。因此,首先以天台智顗與華嚴法藏二人思想,為雙軌此論之進路。透過「詮釋學」之方法,與「現象學」之存有觀,深入二家圓義形成之始末,期望藉由對智顗與法藏二人,判教系統之重構,呈現出「文本開顯存有」的詮釋景觀。接著收束此雙軌,藉由「對比參照」之方式,析出二家對立之癥結,改以詮釋學角度來看,實非牢不可破。說明二種判教內容的重要義理關節,是導致判教結論殊異的主因。「殊異」本身,既表示佛典詮釋多音的現象,也是詮釋不容定音之表現。因此,二種圓教的立場,若從立宗別派的目的中排除,容許有更多彼此對話的空間,則本不該只有一種圓教的結論,才是無諍之論。後續論及二宗後學,在與他宗產生「對話」之機中,對自家圓義有深切著明之作用。除了實現天台與華嚴相互對話的詮釋期待,亦呈現歷代學僧對「天台與華嚴二宗判教思想」的具體發揮。
第一章利用詮釋學的方法論基礎,使佛學與西方現象學接軌。目的在使天台與華嚴二宗,在歷史上纏論不休的圓教問題,藉由現象學視域開顯的方式,說出自家義理的詮釋途徑,因而釐清形成彼此互異判教觀點之由。並參照當代對天台與華嚴判教研究的成果,進行內容的比對與分析,是為站在現代佛學的立場,對天台與華嚴判教原案之「詮釋學」考察。
第二章、第三章則展開為天臺智顗、華嚴法藏判教思想規模的確定、圓教意義的諸多衡定。顯示天臺與華嚴各自對圓教判釋之不同,具有本於原典詮釋性格所造成的二圓結論,遂使天臺與華嚴後學的圓教之爭,不可避免地成為歷史公案。 
第四章順此脈絡,以呈現二宗對話語境為首要之務,使二宗二圓在詮釋學角度討論下得以各復其旨,亦有明辨二家圓義分際之作用。所探取的論述方式,主要利用分釋天臺與華嚴二宗形成二種圓教的詮釋理境,並從天臺對華嚴別教之衡定,華嚴對天臺圓教的承認,二相對比中,互見其義,以實現二教皆對能同情地理解各自圓義的可能。
第五章則各舉天台與華嚴二宗後學的重要思想,作為互相參照之資:天台宗以湛然、知禮為主,華嚴宗以澄觀、宗密為例,欲從後學的彼此對話中,呈現天台與華嚴義理交涉的詮釋景觀。回歸本論文探討天台與華嚴二種判教現象,產生各自為「圓教」的結論,如何持續對現世學術為有效,也是站在後世角度重新思考判教意義之初衷,為本論之結。
第六章,總結本論文的研究成果為:
一、智顗的判教型態,源於《法華經》性格,具有「詮釋學」的基本特徵。
二、法藏的判教型態,特立《華嚴》高山,滿足一大緣起的「現象學」要求。
三、天臺與華嚴之圓教,在詮釋學意義上,可並立而不悖。
四、對天臺與華嚴後學,進行後設的義理交涉,初步呈現詮釋學上,雙方「對話」的詮釋機制。
具體呈現本論文對「天臺與華嚴判教思想」命題,整體處理的核心部分,也作為全論文精神之所在。
一、佛教典籍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四十卷本(《大正藏》第12冊)
後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第14冊)
北涼.曇無讖譯《金光明經》(《大正藏》第16冊)
龍樹造,後秦.鳩摩羅什譯《中論》(《大正藏》第30冊)
彌勒說,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大正藏》第30冊)
龍樹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第25冊)
護法等造,玄奘譯《成唯識論》(《大正藏》第31冊)
無著造,波羅頗蜜多譯《大乘莊嚴經論》(《大正藏》第31冊)
無著造,真諦譯《攝大乘論》(《大正藏》第31冊)
世親釋,梁.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大正藏》第31冊)
天親造,梁.真諦譯《佛性論》(《大正藏》第31冊)
後魏.勒那摩提譯《究竟一乘寶性論》(《大正藏》第31冊)
馬鳴造,梁.真諦譯《大乘起信論》(《大正藏》第32冊)
唐.道宣《續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
宋.贊寧等撰《宋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
宋.道原撰《景德傳燈錄》(《大正藏》第51冊)
梁.僧祐《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冊)
唐.道宣《廣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冊)
唐.道世《法苑珠林》(《大正藏》第53冊)

二、天台著作
(一)天台經藏
西晉.竺法護譯《正法華經》(《大正藏》第8冊)
後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藏》第9冊)
隨闍那崛多共笈多譯《添品妙法蓮華經》(《大正藏》第9冊)

(二)智顗著作
隋.智顗《妙法華蓮經玄義》(《大正藏》第33冊)
隋.智顗《妙法蓮華經文句》(《大正藏》第34冊)
隋.智顗說,灌頂記《觀音玄義》(《大正藏》第34冊)
隋.智顗說,灌頂記《觀音義疏》(《大正藏》第34冊)
隋.智顗《維摩經玄疏義》(《大正藏》第38冊)
隋.智顗說,灌頂記《金光明經玄義》(《大正藏》第39冊)
隋.智顗說《維摩經玄疏義》(《大正藏》第38冊)
隋.智顗《摩訶止觀》(《大正藏》第46冊)
隋.智顗《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大正藏》第46冊)
隋.智顗《釋禪波羅波第法門》(《大正藏》第46冊)
隋.智顗《六妙法門》(《大正藏》第46冊)
隋.智顗《四念處》(《大正藏》第46冊)
隋.智顗《觀心論》(《大正藏》第46冊)
隋.智顗《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覺意三味》(《大正藏》第46冊)
隋.智顗《法界次第初門》(《大正藏》第46冊)
隋.智顗《四教義》(《大正藏》第46冊)

(三)其他宗師著作
唐.湛然《法華玄義釋籤》(《大正藏》第33冊)
唐.湛然《法華文句記》(《大正藏》第34冊)
唐.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大正藏》第46冊)
唐.湛然《止觀義例》(《大正藏》第46冊)
唐.湛然《止觀大義》(《大正藏》第46冊)
唐.湛然《十不二門》(《大正藏》第46冊)
唐.湛然《金剛錍》(《大正藏》第46冊)
宋.知禮《觀音玄義記》(《大正藏》第34冊)
宋.知禮《觀音義疏記》(《大正藏》第34冊)
宋.知禮《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大正藏》第39冊)
宋.知禮《十不二門指要鈔》(《大正藏》第46冊)
宋.知禮《四明十義書》(《大正藏》第46冊)

(三)其他天台相關著作
梁.法雲《法華經義記》(《大正藏》第33冊)
新羅元曉《法華宗要》(《大正藏》第34冊)
梁肅《天台止觀統例》(《大正藏》第46冊)
陳.慧思《大乘止觀法門》(《大正藏》第46冊)
隋.灌頂《天台八教大意》(《大正藏》第46冊)
高麗.諦觀錄《天台四教儀》(《大正藏》第46冊)
宋.宗曉《四明尊者教行錄》(《大正藏》第46冊)
元.懷則《天台傳佛心印記》(《大正藏》第46冊)
宋.志磐《佛祖統記》(《大正藏》第49冊)
隋.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大正藏》第50冊)
唐.惠詳《弘贊法華傳》(《大正藏》第51冊)
唐.士衡編《天台九祖傳》(《大正藏》第50冊)

三、華嚴著作
(一)華嚴經藏
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大正藏》第9冊)
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大正藏》第10冊)
般若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四十卷(《大正藏》第10冊)

(二)法藏著作
《華嚴經探玄記》(《大正藏》第35冊,臺北:新文豐,1997年)
《華嚴經文義網目》(《大正藏》第35冊)
《華嚴經關脈義記》(《大正藏》第45冊)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疏》(《大正藏》第33冊)
《入楞伽心玄義》(《大正藏》第39冊)
《大乘密嚴經疏》(《續藏經》第21冊)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大正藏》第40冊)
《十二門論宗致義記》(《大正藏》第42冊)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大正藏》第44冊)
《大乘起信論義記》(《大正藏》第44冊)
《大乘起信論義記別記》(《大正藏》第44冊)
《大乘起信論疏》(《大正藏》第44冊)
《華嚴經義海百門》(《大正藏》第 45冊)
《華嚴策林》(《大正藏》第45冊)
《華嚴經問答》(《大正藏》第45冊)
《華嚴關脈義記》(《大正藏》第45冊)
《華嚴遊心法界記》(《大正藏》第45冊)
《華嚴經普賢觀行法門》(現收於《續藏經》第58冊)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大正藏》第45冊)
《華嚴金師子章》(《大正藏》第45冊)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大正藏》第45冊)
《華嚴經旨歸》(《大正藏》第45冊)
《華嚴發菩提心章》(《大正藏》第45冊)
《華嚴經明法品內立三寶章》(《大正藏》第45冊)
《華嚴經傳記》(《大正藏》第51冊)

(二)其他華嚴宗師著作
唐.杜順《法界觀門》(收於澄觀《華嚴經法界玄鏡》)(《大正藏》第45冊)
唐.杜順《華嚴五教止觀》(《大正藏》第45冊)
智儼《華嚴經搜玄記》(《大正藏》第35冊)
唐.智儼《華嚴一乘十玄門》(《大正藏》第45冊)
唐.智儼《華嚴經孔目章》(《大正藏》第45冊)
唐.智儼《華嚴五十要問答》(《大正藏》第45冊)
唐.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大正藏》第35冊)
唐.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大正藏》第36冊)
唐.澄觀《大華嚴經略策》(《大正藏》第36冊)
唐.澄觀《三聖圓融觀門》(《大正藏》第45冊)
唐.澄觀《華嚴法界玄鏡》(《大正藏》第45冊)
唐.李通玄《新華嚴經論》(《大正藏》第36冊)
唐.宗密《佛說盂蘭盆經疏》(《大正藏》第39冊)
唐.宗密《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大正藏》第39冊)
唐.宗密《注華嚴法界觀門》(《大正藏》第45冊)
唐.宗密《原人論》(《大正藏》第45冊)
唐.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大正藏》第48冊)
唐.宗密《圓覺經大疏》(《續藏經》第一輯第14冊)
唐.宗密《圓覺經大疏釋義鈔》(《續藏經》第一輯第14、15套)
唐.宗密《圓覺經略疏》(《續藏經》第一輯第15套)
唐.宗密《圓覺經略疏鈔》(《續藏經》第一輯第15套)
唐.宗密《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續藏經》第一輯第2編第15套)
唐.宗密《華嚴心要法門注》(《續藏經》第一輯第2編第8套)
唐.宗密《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疏鈔》(《續藏經》第一輯第7套)
唐.宗密《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續藏經》第一輯39套)
唐.宗密《圓覺經道場修證義》(《續藏經》第一輯第2編第1套)

(三)其他華嚴相關著作
元魏.吉迦夜共曇曜譯《付法藏因緣傳》(《大正藏》第50冊)
唐.慧苑《續華嚴經略疏刊定記》(《續藏經》第58冊)
宋.淨源《華嚴還源觀疏鈔補解》(《續藏經》第58冊)
宋.淨源《華嚴原人論發微錄》(《續藏經》第58冊)
元.圓覺《華嚴原人論合解》(《續藏經》第58冊)
元.圓覺《華嚴原人論解》(《續藏經》第58冊)

清.續法《法界宗五祖略記》(《續藏經》第一輯第2編第7套)

三、現代專著(依姓氏筆劃)
(一)佛教
方東美《華嚴宗哲學》上下二冊,臺北黎明文化出版,1981.7
方立天《法藏》,臺北三民,1991.7
方立天《中國佛教哲學要義》上下二卷,北京新華,2002.12new window
方立天《華嚴金師子章校釋》,北京中華,2004.9
方立天《隋唐佛教》,河北新華,2006.10
尤惠貞《天台宗性具圓教之研究》,臺北文津,1993.5new window
王仲堯《隋唐佛教判教思想研究》,成都巴蜀,2000.9
王頌《宋代華嚴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2008.1
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新竹正聞,1993.1
印順《大乘起信論講記》,新竹正聞,1993.2
印順《以佛法研究佛法》,新竹正聞,1998.1
印順《攝大乘論講記》,新竹正聞,2000.10
印順《中觀今論》,新竹正聞,2000.10
印順《中觀論頌講記》,新竹正聞,2000.10
印順《般若經講記》,新竹正聞,2000.10
印順《無諍之辯》,新竹正聞,2000.10
印順《如來藏之研究》,新竹正聞,2003.1new window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上下二冊,臺北學生,1997.5
李潤生《僧肇》,臺北東大,1993.2
忽滑谷快天著,郭敏俊譯《禪學思想史》,臺北大千,2003.12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臺北學生,2006.4new window
李申《隋唐三教哲學》,成都巴蜀,2007.5
林鎮國《現代性與空性》,臺北立緒,2004.9
周貴華《唯心與了別》,北京新華,2004.5
周貴華《唯識、心性與如來藏》,北京宗教文化,2006.3
胡順萍《《華嚴經》之「成佛」論-涵攝八十《華嚴經》之三十九品》,臺北萬卷樓,2006.3
施凱華《天台智者教判思想》,臺北文津,2006.12
夏金華《緣起 佛性 成佛》,北京宗教文化,2003.3
唐忠毛《佛教本覺思想論爭的現代性考察》,上海古藉,2006.3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弎》,臺北學生書局,2000.9
高振農《大乘起信論校釋》,北京中華,2004.1
徐紹強《華嚴五教章》,高雄佛光山,2004.7new window
陳永革《法藏評傳》,南京南京大學,2006.7
陳沛然《佛家哲理通析》,臺北東大,1999.2new window
陳英善《天台性具思想》,臺北東大,1997.8new window
陳琪瑛《《華嚴經.入法界品》空間美感的當代詮釋》,臺北法鼓文化,2007.9
郭朝順《天台智顗的詮釋理論》,臺北里仁,2004.8new window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集》,臺北東大,1999.5new window
傅偉勳《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哲學與宗教一集》,臺北東大,2005.4
張國剛《佛學與隋唐社會》,河北人民,2005.6
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臺北木鐸,1988.9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華書局1995
楊政河《華嚴哲學研究》,臺北慧炬,1997.12new window
董群《融合的佛教-圭峰宗密的佛學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2000.6new window
潘桂明《智顗評傳》,南京大學出版,1996.2
劉貴傑著《華嚴宗入門》,臺北東大圖書出版,1986.2
賴永海《湛然》,臺北東大,1993.3
賴賢宗《佛教詮釋學》,臺北新文豐,2003.10new window
賴賢宗《如來藏說與唯識思想的交涉》,臺北新文豐,2006.11new window
霍韜晦《絶對與圓融》,臺北東大,2002.5
韓煥忠《天台判教論》,四川巴蜀,2005.11
韓煥忠《華嚴判教論》,臺北空庭書苑,2008.12
謙田茂熊、關世謙合著《中國佛教通史》1998.9
魏道儒《中國華嚴宗通史》,江蘇古籍,2001.5
藍日昌《六朝判教論的發展與演變》,臺北文津,2003.4
釋大常《智者大師判釋「三藏教」之研究》,臺北法鼓文化,2004.7
釋恆清《佛性思想》,臺北東大,1997.2new window
釋慧岳《知禮》,臺北東大,1995.10
川田熊太郎、中村元等著,李世傑譯《華嚴思想》,臺北法爾,2003.11
木村清孝著、李惠英譯《中國華嚴思想史》,臺北東大圖書出版,1986.2

(二)哲學
王慶節《解釋學、海德格爾與儒道今釋》,河北人民大學,2004.9
牟宗三《認識心之批判》上下二冊,臺北學生,1990.6new window
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臺北學生,1996.4new window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學生,1996.4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三冊,臺北正中,1999.8new window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臺北商務,2000.6
沈清松《物理之後-形上學的發展》,臺北牛頓,1987.1new window
李中文譯《何謂哲學問題》,臺北群學,2007.12
林鎮國《辯證的行旅》,臺北立緒,2002.2new window
洪漢鼎《詮釋學-它的歷史與當代發展》,北京人民,2005.10new window
倪梁康《現象學的始基-對胡塞爾《邏輯研究》的理解與思考》,廣東人民,2004.10
倪梁康《意識的向度:以胡塞爾為軸心的現象學問題研究》,北京大學,2007.7
陸敬忠《哲學詮釋學-歷史、義理與對話之「生化辯證」》臺北五南,2004.10new window
香港中文大學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研究中心《現象學與佛家哲學》,臺北漫遊,2007.7
張世英《哲學導論》北京大學,2002.1
張祥龍《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終極視域的開啟與交融》,北京新華,1997.12
陳榮華《葛達瑪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詮釋》,臺北國立編譯館,1998.3
顏炳罡《牟宗三學術思想評傳》,北京新華,1998.11
伽達默爾著、夏鎮平、宋建平譯《哲學解釋學》,上海譯文,2004.7
伽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上海譯文,2005.5
帕瑪著,嚴平譯《詮釋學》,臺北桂冠,2002.10
亞里士多德著《形而上學》上海人民,2005.5
哈伯瑪斯、里克爾、海德格等著,洪漢鼎編譯《詮釋學經典文選》上下二冊,臺北桂冠,2005.5
胡爾塞著、舒曼編、李幼蒸譯《純粹現象學通論》北京商務,1997
胡爾塞著、黑爾德編、倪梁康、張廷國譯《生活世界現象學》上海譯文,2005.5
胡爾塞著、霍倫斯坦編、倪梁康譯《邏輯研究》第一卷、第二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上海譯文,2006.3
海德格爾著、孫周興選編《海德格爾選集》上下二冊,上海三聯,1996.9
海德格爾著、孫周興譯《路標》臺北時報,1998.3
海德格爾著、王慶節、陳嘉映譯《存在與時間》臺北桂冠,2002.2
海德格爾著、孫周興譯《林中路》上海譯文,2004.7
海德格爾著、孫周興譯《在邁向語言的途中》,北京商務,2004.9
海德格爾著、熊傳、王慶節譯《形而上學導論》北京商務,2005
海德格爾著、丁耘譯《現象學之基本問題》,上海譯文,2008.1
海德格爾著、趙節國譯《論真理的本質:柏拉圖的洞喻和《泰阿泰德》講疏》北京新華,2008.8
黑格爾著,賀麟、王玖興譯《精神現象學》上下二卷,北京商務,1997.6
楊祖陶、劉曉芒編譯《康德三大批判精粹》,北京人民,2001.12

四、期刊論文(依時間遠近)
(一)臺灣
郭朝順〈智者的圓頓思想〉,《中華佛學學報》第五期,1992new window
陳英善〈從湛然《十不二門》論天台思想之發展演變〉,《中華佛學學報》第六期,1993new window
廖明活〈地論師、攝論師的判教學說〉,《中華佛學學報》第七期,1994new window
楊海文〈略論智顗對空假中範疇的開展〉,《鵝湖》第二十卷第九期,1995.3new window
吳汝鈞〈天台三大部所反映智者大學的心靈哲學〉,《中華佛學學報》第十期,1997
陳瑞麟〈無蔽、開顯與真理〉,《揭諦》創刊號,1997.6new window
尤惠貞〈依「一心開二門」之思想架構看天台宗「一忥無明法性心」之特殊涵義〉,《中華佛學學報》第十期,1997new window
莊崑木〈從天台判教的立場試論法藏《五教章》中對法華的批判〉,《法光學壇》卷二,1998
李光泰〈論天台與華嚴何者為真圓教〉,《東南學報》第二十二期,1999new window
魏道儒〈從華嚴經學到華嚴宗學〉,《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二期,1999new window
李志夫〈智者之圓教義及其形成之探討〉,《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二期,1999new window
李志欽〈天台對南北朝判教說之判攝〉,《哲學與文化》第二十六卷,1999
郭朝順〈湛然「無情有性」思想中的「真如」概念〉,《圓光佛學學報》第三期,1999.2new window
楊曾文〈唐代宗密及其禪教會通論〉,《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二期,1999.7new window
陳沛然〈唐君毅先生論華嚴宗與天台宗之圓教義〉,《鵝湖月刊》第二十三卷第六期new window
楊惠南〈「人間佛教」的經典詮釋-是「援儒入佛」或是回歸印度?〉,《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三期,2000
韋漢傑〈從《佛性與般若》看華嚴宗哲學〉,《鵝湖月刊》第二十六卷第一期,2000
楊維中〈華嚴宗佛性思想初探-五教佛性與心性本體〉,《香港佛教》四七九期,2000
郭朝順〈從《法華玄義》所引重要經論看智顗的思想結構〉,《世界中國哲學學報》,2001
賴賢宗〈法藏《大乘起信論義記》及元曉與見登的相關述記關於一心開二門的闡釋〉,《中華佛學學報》第十四期,2001new window
王仲堯〈南北朝涅槃師的判教及其價值意義〉,《普門學報》第四期,2001
廖明活〈法藏種性觀〉,《中國文哲研究集刊》卷十八,2001new window
韋漢傑〈從分別說與非分別說再看華嚴與天台圓教〉,《鵝湖月刊》第二六卷第四期,2001new window
陳英善〈從「開權顯實」論法華之妙〉,《中華佛學學報》第十四期,2001new window
董平〈論宋代天台宗山家、山外之爭〉,《普門學報》第三期,2001
屈大成〈中國判教思想的濫殤〉,《正觀雜誌》第二十一期,2002new window
歐崇敬〈中國佛學的發展結構與詮釋方法論〉,《世界中國哲學學報》第一期,2002
郭朝順〈從「十重唯識觀」論華嚴宗與唯識思想的交涉〉,《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八期,2003new window
黃國清〈窺基判教思想的重要審視〉,《圓光佛學學報》卷八,2003new window
許寧〈釋門判教與現代新儒家〉,《普門學報》第十二期,2003
林建勳〈華嚴三祖法藏判教中「頓教」觀念之研究〉,《鵝湖》第三0卷第八期,2005.2
吳汝鈞〈宗教義自我現象學導向與我對佛教的教相判釋(中之一)〉,《正觀雜誌》第三十六期,2006new window
楊惠南〈孤山智圓《金剛錍顯性錄》中的山外主張-色不具三千〉,《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九期,2006.7new window
徐敏媛〈法藏六相圓融思想研究〉,《宗教與哲學》第三十八期,2006new window
韋漢傑〈論天台智顗對《華嚴經》的看法及對牟宗三先生對華嚴圓教的批評的一些回應〉,《鵝湖》第三四卷第四期,2008.10new window
陳立驤〈「人間佛教」研究的幾個問題之釐清與省思〉,《鵝湖》第三四卷第四期,2008.10new window
林建勳〈法藏判教中同教的地位問題〉,《鵝湖》第三四卷第四期,2008.10new window
林建勳〈華嚴宗三祖法藏「展轉無體」之研究〉,《鵝湖》,2011.8new window
徐敏媛〈漢譯佛典與漢籍「方便」詞義溯源〉,《中國語文》,2012.1

(二)大陸
吳根友〈判教與比較-關於「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武漢大學哲學院《哲學動態》第五期,2011
曾其海〈華嚴澄觀對天台宗理論之批評〉,浙江《台州學院學報》第三十二卷,2010.4
吳忠偉〈從圓/別之分到說/判之辨-《法華》「二妙」與宋元天台判教體系的轉化〉,《浙江學刊》第五期,2009
曾其海 〈關於天台宗與華嚴宗的爭論〉,浙江《台州學院學報》第二十八卷,2006.8
曾其海 〈天台宗研究中三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浙江《台州師專學報》第二十二卷,2000.2new window
韓煥忠〈中國佛教圓融觀及其現代意義〉,《世界宗教研究》第四期,2006
陳堅〈審查「批判佛教」的兩條可能進路-兼談中國佛教「人本主義」的判教思想〉,《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第三十八卷,2006.3
汪英、劉學智〈中國佛教的判教理論及其意義〉,《新疆師範大學學報》第二十三卷,2002.1

五、學位論文
(一)臺灣
1.碩士論文
郭朝順《智者與法藏圓頓思想之研究》,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1990
尤惠貞《天臺宗性具圓教之義理根據及開展之獨特模式》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1992new window
解文琪《從佛智論《六十華嚴》的義理與書寫—以法藏的詮釋為中心》,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1997
周志煌《民初佛學「唯識」與「如來藏」之交涉-以支那內學院與武昌佛學院之法義論諍為核心的開展》,輔仁大學國文所,1997
洪淑卿《論知禮〈十不二門指要鈔〉的妄心思想傳承》,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1997
戴裕記《湛然《金剛錍》「無情有性」論思想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1998
黃柏源《智顗醫學思想之研究-以《摩訶止觀》「觀病患境」為中心》,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1999
陳彥戎《從天台宗圓別二教論山家山外之爭》,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2000
李貴蘭《唐.慧苑《續華嚴經略疏刊定記》研究》,法鼓佛教學院佛教學系,2000
曾瓊瑤《華嚴如來性起正法之研究-以法藏《探玄記》為主》,臺北政治大學,2001
賴建成《天台別圓二義研究》,輔仁大學宗教學系,2003
廖宮鳯《論法藏對《大乘起信論》中「真妄和合」思想的探討》,臺北大學哲學研究所,2003
李芬芬《天台智顗本跡思想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2004
葉振興《華嚴圓教與天台圓教之比較研究》,玄奘大學宗教學系,2005
邱柏翔《佛教宗派的內部思想歧義研究-以華嚴宗慧苑與澄觀為例》,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2005
林真如《天臺智顗判釋別圓二義之研究-以《法華玄義》為主的探討》,南華大學哲學系,2008
蕭美蓮《大台智顗大師之不思議境研究》輔仁大學宗教學系,2009
邱怡慧《《金剛錍》之研究》,佛光大學佛教學系,2010
李子圓《天台智顗之止觀與智的現象學》,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2010
游金枝《湛然金剛錍十義論證之探討》,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2011

2.博士論文
郭朝順《湛然與澄觀佛性思想研究》,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1994new window
金希庭《唐.湛然「無情有性」論之研究》,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1997
林志欽《智者大師教觀思想之研究》,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1999new window
李伯元《杜順圓教思想研究》,東海大學哲學系,2000
林建勳《華嚴三祖法藏大師圓教思想研究》,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2007new window
陳乃腕《智顗大師圓頓止觀法門研究》,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2009new window
陳金輝《吉藏與智顗法華思想之比較研究》,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2011

(二)大陸
1.碩士論文
羅細妹《華嚴心義的探究》,香港能仁學院哲學研究所,1997
許寧《隋唐佛教中的圓融思惟》,雲南師範大學哲學,2000
王磊《天臺宗山家與山外之爭述評》,哈爾濱吉林大學,2006
胡永輝《智顗佛學思想世俗化趨向初探》,鄭州大學,2010

2.博士論文
張風雷《智者佛教哲學述評》,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1994
吳忠偉《智者佛學思想研究》,南京大學哲學系,1999
郭泉《隋唐佛學圓融思想研究》,南京大學哲學系,1999
蘭天《中國佛教早期判教理論述評》,西安西北大學,2004
孫業成《法藏圓融之『理』研究》,無鍚蘇州大學,2009
劉續騰《華嚴宗教理思想的研究-論地論師說、攝論師說和《大乘起信論》對華嚴教理的影響》,上海復旦大學,2010
韓豔秋《天台智顗思想研究》,陝西師範大學,2010
獽荻《無盡的現象圓融》,哈爾濱吉林大學,201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