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唐代的鄉里制與村制
書刊名:早期中國史研究
作者:林楓玨
作者(外文):Lin, Feng-jue
出版日期:2010
卷期:2:2
頁次:頁231-255
主題關鍵詞:鄉里制村制貞觀十五年自然村行政村XiangLi institutionCun institutionZhenguan 15thNatural villageAdministrative villag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56
  • 點閱點閱:71
本文旨在對學界對唐代的鄉里制及村制的研究進行回顧。鄉里制自戰國時代以來即散見於諸史籍中,是歷代中央政府對地方社會最基層的政治管理制度,學界對鄉里制的研究產生了豐碩的成果。村是東漢末三國時期才始見於史籍中,代表著不受政府統治的自然聚落,直到唐代,才正式將村納入政府的律令體系中。學界對唐代的鄉里制爭論的焦點在貞觀十五年後「鄉」存在與否?筆者本文將整理這些爭論,並回顧東漢末年到唐代「村」研究的概況。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study of xiangli institution and cun institution in Tang dyansty. Xiangli institution was recorded in historical records since zhanguo eras, it's the most grass roots institution in Chinese histroy. There are abundant study of xiangli institution. Cun was recorded in historical records since the edn of eastern Han dyansty and Three Kingdoms period, it represent a village without governing. Cun was recorded in Luling institution until Tang dyansty. The academic focus on xiang existed or not since zhenguan 15(superscript th). I will systemize these focuses and retrospect the study of cun from the edn of eastern Han dyansty to Tang dyansty.
期刊論文
1.李方(2006)。論西州高昌縣的等級。西域研究,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方(2006)。唐西州諸鄉的里正。敦煌吐魯番研究,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武伯綸(1963)。唐長安郊區的研究。文史,1963(3),157-1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趙呂甫(1989)。從敦煌、吐魯番文書看唐代「鄉」的職權地位。中國史研究,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羅彤華(199709)。唐代的伍保制。新史學,8(3),1-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中川學(1980)。八、九世紀中国の隣保組織。一橋論叢,8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宮崎市定(1960)。中国における村制の成立--古代帝国崩壞の一面。東洋史研究,1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永曾(1994)。試論唐代敦煌的鄉里。敦煌學輯刊,1994(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淑芬(19930700)。五至六世紀華北鄉村的佛教信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3(3),497-5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淑芬(19941200)。北齊標異鄉義慈惠石柱--中古佛教社會救濟的個案研究。新史學,5(4),1-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盧建榮(19950600)。從造像銘記論五至六世紀北朝鄉民社會意識。歷史學報,23,97-1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孔祥星(1979)。唐代里正--吐魯番、敦煌出土文書研究。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谷川道雄(1992)。魏晉南北朝時代的基層社會與歷史性--日本魏晉南北朝史研究之回顧與展望。臺北: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趙其昌(1980)。唐幽州村鄉初探。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浩文(2003)。唐代鄉村組織研究(博士論文)。山東大學,濟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再聰(2003)。唐代「村」制度研究(博士論文)。廈門大學,廈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杜正勝(1992)。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谷川道雄、馬彪(2002)。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山根幸夫、田人隆等人(2000)。中國史研究入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北京文物研究所(1990)。隋.唐幽州城郊鄉村。北京:燕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玉興(2009)。唐代縣官與地方社會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國剛(1996)。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述。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齊濤(1994)。魏晉隋唐鄉村社會研究。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池田雄一(2002)。中国古代の聚落と地方行政。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清水盛光(1983)。中国郷村社会論。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邢義田(2009)。從出土資料看秦漢聚落型態和鄉里行政。中國史新論--基層社會分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谷川道雄(1997)。六朝時代城市與農村的對立關係--從山東貴族的居住地入手。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武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谷更有(2006)。唐代鄉職人員的動態分析。唐宋國家與鄉村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哲郎(1982)。鄉遂遺規--村社的結構。中國文化新論--社會篇.吾土與吾民。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廣達(2008)。唐滅高昌國後的西州情勢。張廣達文集--文書、典籍與西域史地。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國剛(2009)。唐代鄉村基層組織及其演變。中國史新論--基層社會分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中村治兵衛(1986)。律令制と郷里制。律令制︰中国朝鮮の法と国家。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松本善海(1977)。古代--行政村の自然村よりの分离。中国村落制度の史的研究。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宮崎市定(1991)。中国における聚落型態の変遷について。宮崎市定全集。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宮川尚志(1964)。六朝時代の村ついて。六朝史研究(政治.社会篇)。京都:平楽寺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愛宕元(1997)。唐代地域社会史研究。京都:同朋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李錦繡(1995)。唐代財政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胡戟、張弓、李斌城、葛承雍(2002)。二十世紀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杜正勝(1990)。編户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林文勛、谷更有(2005)。唐宋鄉村社會力量與基層控制。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侯旭東(2005)。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 : 朝廷、州縣與村里。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唐長孺(1983)。唐西州諸鄉戶口帳試釋。敦煌吐魯番文書初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邢義田(1987)。漢代的父老、僤與聚族里居--「漢侍延里父老僤買田約束石卷」讀記。秦漢史論稿。臺北: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