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近二十年來應用歷史地理資訊系統的回顧與展望:以臺灣區域史研究為例
書刊名:臺灣史研究
作者:李宗信 引用關係顧雅文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 Chung-hsinKu, Ya-wen
出版日期:2014
卷期:21:2
頁次:頁167-196
主題關鍵詞:歷史地理資訊系統區域史THCTSWeb-GISHistorical GISRegional hist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75
  • 點閱點閱:213
歷史地理資訊系統(Historical GIS,以下簡稱「歷史GIS」)的發展已近廿年, 期間應用歷史GIS 的環境已有極大變化,這些改變意味著研究者不見得必須仰賴 大型計畫或團隊合作的模式應用GIS,個人的歷史GIS 研究變得更容易達成。而 區域史作為一門將歷史現象放回其產生區域(空間)脈絡中加以審視的研究領域, 似乎是臺灣史學中最能體現歷史GIS 價值的領域之一。由此,本文分三部分回顧 近廿年來臺灣區域史研究應用GIS 的情況。第一部分探討應用GIS 最深入的三個 區域史主題,觀察GIS 扮演的角色,第二部分進一步檢視研究者如何以GIS 處理 不同類型的區域史料,而第三部分則探討2003 年THCTS 等Web-GIS 發展以來, 在臺灣區域史應用上的不同趨勢。
期刊論文
1.謝國興、謝明如(20120600)。2010年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灣史研究,19(2),209-2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玉茹、畏冬(20120900)。林爽文事件前的臺灣邊區圖像:以乾隆49年臺灣番界紫線圖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9(3),47-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秋坤(20100900)。清代萬丹地域的地主、神明信仰與下淡水社人的離散,1720-1900:以萬丹李家古文書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7(3),1-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洪麗完(20070900)。清代楠仔仙溪、荖濃溪中游之生、熟番族群關係(1760-1888):以「撫番租」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4(3),1-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廖泫銘、李玉亭(2010)。日治時期住所番地查詢現今位置。數位典藏與學習電子報,9,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宗信(20091200)。日治初期崩山八社租權的地理歷史分析。臺灣學研究,8,31-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宗信(20120600)。平埔族社址/居住地的考證與推定:以崩山社群為例。臺灣文獻,63(2),1-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宗信(2012)。臺灣歷史人口統計資料GIS建置與應用。臺灣學通訊,69,12-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進億(20121000)。從內而外--後村圳灌溉區爭水事件的歷史變遷(1763~1945)。白沙歷史地理學報,14,65-16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祥偉(20100400)。東臺灣臺灣堡圖的等高線數化與應用。地圖,20(1),1-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邱彥貴(2013)。雲嘉南地區三山國王廟時空分布討論。民俗與文化:民間信仰與地理資訊科學專刊,8,65-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洪瑩發、張智傑、廖泫銘、范毅軍(2013)。馬鳴山鎮安宮信仰空間研究初探。民俗與文化,8,41-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洪麗完(20111200)。族群互動與遷徙、擴散:以清代哆囉嘓社人遷徙白水溪流域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8(4),1-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范毅軍(19990600)。試論地理資訊系統在歷史研究上的應用。古今論衡,2,93-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翁維瓏(20010326)。漫談網際網路地理資訊系統(Web GIS)。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通訊,17(7),52-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智傑、洪瑩發、廖泫銘、范毅軍(2013)。GIS與地方社會和民間信仰。民俗與文化:民間信仰與地理資訊科學專刊,8,5-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郭俊麟、黃清琦、廖泫銘(20121000)。二戰謎圖:日治後期(1924-1945)臺灣五萬分一地形圖再考。白沙歷史地理學報,14,255-2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葉高華(20130300)。日本時代集團移住對原住民社會網絡的影響:新高郡的案例。臺灣文獻,64(1),107-1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編輯組(1994)。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灣史研究,1(1),12-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顧雅文(20121000)。日治時期臺灣的衛生調查與疾病統計:兼論以GIS輔助疾病史研究。白沙歷史地理學報,14,203-2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Kazuyuki, Onoda、Miyamoto Shinji、Fujita Hirotsugu、Komeie Taisaku、Kawahara Norifumi、Kawaguchi Hiroshi(2013)。Historical Geography in Japan since。Japanese Journal of Human Geography,65(1),12-16。  new window
22.洪麗完(20110300)。嘉南平原沿山地區之族群關係(1700-1900):以「阿里山番租」為例。臺灣史研究,18(1),41-1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林玉茹(20021200)。歷史學與區域研究:以東臺灣地區的研究為例。東臺灣研究,7,103-1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賴進貴、黃清琦、葉高華(20051200)。古地圖的空間認知探索--以1878年《全臺前後山輿圖》為例。地理學報,42,47-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洪麗完(20050600)。從清代「社」之多重性質看平埔社群關係發展:以臺灣中部為例。臺灣史研究,12(1),1-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施添福(1988)。「臺灣地圖」的繪製年代。臺灣風物,38(2),95-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柯志明(20001000)。理性的國家與歷史的機遇--清代臺灣的熟番地權與族群政治。臺灣史研究,6(2),1-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施添福(19910600)。紅線與藍線: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9,46-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陳秋坤(20021200)。清代塔樓社人社餉負擔與產權變遷(1710-1890)。臺灣史研究,9(2),69-1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陳秋坤(20090300)。帝國邊區的客庄聚落:以清代屏東平原為中心(1700-1890)。臺灣史研究,16(1),1-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洪瑩發、張耘書、張智傑、張珣、范毅軍、廖泫銘(2013)。歷史與空間:臺灣媽祖廟數量與分佈探討。民俗與文化,8,17-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李宗信(20110600)。大嵙崁溪中游漳州籍民優勢區域的形成。臺灣文獻,62(2),1-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蔡炯民、歐仲翔、翁稷安、項潔(20110600)。時空資料的地方再現:GIS與數位典藏的交會。國土資訊系統通訊,78,13-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吳進喜、陳鴻圖(2010)。2009 年臺灣區域史研究回顧與展望。「2009 年臺灣史研究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主辦 (會議日期: 2010/12/16-12/17),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范毅軍(2014)。「統計博覽繪:社會經濟統計地理資訊系統」建置成果。102年國土資訊系統社會經濟資料庫推動及應用研討會,內政部統計處主辦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旭初(2003)。應用GIS新技術標準建置國土資訊流通共享平臺。2003 國土資訊系統成果展示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3年10月31日-11月1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溫振華(2005)。臺中縣平埔族史調查研究計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田懷生(2012)。清代中寮地區的社會發展與民間信仰(碩士論文)。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宗信(2010)。崩山八社租業的形成與終結(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敏雄(2011)。滄海桑田--石門水庫的興建與聚落變遷(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祥雯(2007)。荷據時期大員的空間變遷(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伯任(2011)。不均的醫療空間:以東臺灣為研究場域(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蕙玟(2011)。交通、族群與埔里地區雜貨店經營之變遷 (1814-1945)(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嬿羽(2011)。苗栗公館泥坡子陳立富家族在臺的拓墾與發展(碩士論文)。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童約信(1998)。臺灣主題地圖之研究(碩士論文)。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辜冠程(2011)。衛生史料的空間意涵--以1920-1945年的花蓮港廳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葉竹凱(2012)。花蓮舊火車站區都市空間的形塑歷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趙玉嫻(2012)。百年鈎沈璞石閣--花東縱谷中段的族群遷徙與土地開拓(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歐仲翔(2011)。使用者取向之歷史地理資訊系統--古契書與統計資料呈現(碩士論文)。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蔡秉辰(2013)。民間信仰及其社會網絡之研究:以林園區汕尾里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蔣鎧俊(2010)。霧峰宗教信仰發展與地方社會(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賴弘文(1997)。清代方志地圖的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文立(2010)。從自然到人文空間的轉化--宜蘭員山地區的拓墾行動(1802-1945)(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鍾美淑(1995)。臺灣地圖測繪史(碩士論文)。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彥霖(2004)。陂塘到大圳--桃園臺地水利變遷(1683-1945)(碩士論文)。東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張哲維(2013)。日治時期宜蘭濁水溪治水事業(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顧雅文(2000)。八堡圳與彰化平原人文、自然環境變遷之互動歷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鄭安睎(2011)。日治時期蕃地隘勇線的推進與變遷(1895-1920)(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溫振華、溫芝綺、李宗信、李進億、顧雅文(2010)。續修臺中縣志‧卷二:住民志。臺中:臺中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編集部(2008)。アジア遊学 特集:地域情報学の創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康豹(20060000)。染血的山谷:日治時期的噍吧哖事件。臺北:三民。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Vertente, Christine、許雪姬、吳密察(1991)。先民的足跡:古地圖話臺灣滄桑史。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賴志彰、魏德文、高傳棋(2003)。竹塹古地圖調査研究。新竹:新竹市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夏黎明(1996)。清代臺灣地圖演變史:兼論一個繪圖典範的轉移歷程。臺北:知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Zandvliet, Kees、江樹生、漢聲(1997)。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臺灣老地圖。臺北市:漢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柯志明(20010000)。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清琦(2010)。臺灣輿圖暨解說圖研究。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2014)。What is GIS?,www.gis.com/whatisgis/index.html, 2014/06/26。  new window
2.施添福(2014)。社會史、區域史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研究方法論為中心,http://www.ts.ndhu.edu.tw/ezfiles/44/1044/attach/9/pta_6100_9321126_77216.doc, 2014/04/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溫振華,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局(2012)。陽明山國家公園淡新檔案相關資料之搜集整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宗信,顧雅文(20140415)。范毅軍口述資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宗信,顧雅文(20140409)。廖泫銘口述資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顧雅文(20140409)。劉翠溶口述資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2005)。「Reports on National Historical GIS Projects」專題。Historical Geography。  new window
2.郭俊麟(2010)。GIS與老舊地形圖在網格式歷史人口分布之應用。2010數位典藏地理資訊論文選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清琦(2011)。地圖繪製與解說。熱蘭遮城日誌,第4冊:1655-1662。臺南:臺南市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宗信(2008)。淺談地理資訊系統(GIS)於臺灣史研究上之應用。臺灣學系列講座專輯。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施添福(1996)。導讀《臺灣堡圖》日本治臺的基本圖。臺灣堡圖。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施添福(1993)。台灣聚落研究及其史料分析--以日治時期的地形圖為例。臺灣史與臺灣史料:臺灣史料評析講座紀錄。台北:自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宗信、顧雅文、莊永忠(2009)。水利秩序的形成與崩解:十八至二十世紀初期瑠公圳之變遷。海、河與臺灣聚落變遷:比較觀點。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施添福(1999)。日治時代的基地測量部和臺灣地形圖。日治時代二萬五千分之一臺灣地形圖使用手冊。臺北市: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顧雅文(200810)。再現、認知與解釋歷史的新工具--GIS與臺灣史研究的對話。數位典藏地理資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地理資源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