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智者中道圓頓思想之研究
作者:施凱華
作者(外文):Shih Kai-Hua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潘小慧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中道實相 相待妙 絕待妙 覺意三昧 三軌成乘 四句分別論證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6
本論文是以智者「中道實相」為論證主軸,以「中道實相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中道實相」之論證義理架構,彰顯出其所蘊涵之圓滿微妙教義之展現與實現。
經由對智者相關之經論義理之論證推演,本論文欲建構與開展出六重義理論證進路,進至如下之預期與展望:
一、首先,以「智者對「中道實相」之詮釋與運用」為主題,由於「中道實相」具備了圓合一切法教之無限寬廣義理特質。是故,本論文欲將「中道實相」的義理,作擴延式的義理表現方式,以之向外開展與延伸。
二、其次,以相待妙與絕待妙之義理,統貫於各面向之法義,形成開權顯實、開跡顯本,乃至開麤顯妙之辯證主軸與論證之主體。藉以轉化一切相待及不相融之教法,為一切皆妙之理。
三、以「智者「三軌成乘」之中道圓頓範疇論證模式」之主軸,開展「三軌成乘」之義涵,透過圓教之「圓妙三法」為其根本形式之三重範疇化的義理概念,來詮釋與論證「中道實相」之內在底蘊。
四、以「智者「覺意三昧」之中道圓頓觀」,論究智者於摩訶止觀思想上,最為看重之四種三昧中之「覺義三昧」之要義,進而開展出智者之中道圓頓思想,展現在圓頓觀法與禪觀之探究。
五、以「智者「四句分別」之中道圓頓論證形式」,深入論證智者對於佛教特有之「表詮法」與「遮詮法」的應用方式,並以之開展出「中道實相」義的即肯定即否定之論證模式。
六、以「智者「中道圓頓」思想於詮釋學之意義與開展」之主題,展現為四種基本之辯證原理:(一)、「教門」即「觀門」之統整,(二)、「方便」即「實際」之會歸,(三)、「現象」即「本體」之融攝,(四)、「真空」即「妙有」之體用。
此外,著者並引用傅偉勳之創造的詮釋學之論證方法,以重重深化轉進的辯證方式,分別從實謂、意謂、蘊謂、當謂、創謂等五重義理論證進路中,藉以開展出智者「中道圓頓」思想之深廣妙理。
綜上而論,透過「中道實相」所蘊具之一門異解,及同體異義的多重面向的論證與詮釋,以開展出智者「中道實相」之擴延義、究竟義、與真實義。
參考書目
一、大正藏典籍:(按照翻譯年代順序排列)
1﹒東漢.支婁迦讖譯,《般舟三昧經》,凡三卷。又作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大正藏第十三冊
2﹒龍樹造,《大智度論》,大正藏第二十五冊
3﹒彌勒講述,無著記,《瑜伽師地論》,大正藏第三十冊
4﹒西晉.竺法護譯,《正法華經》,大正藏第九冊
5﹒世親著,菩提留支、曇林譯,《妙法蓮華經憂波提舍》,大正藏二十六冊
6﹒東晉.佛馱跋陀羅譯,舊《華嚴經》卷五,大正藏第九冊
7﹒東晉.佛馱跋陀羅譯,《華嚴經》,大正藏第九冊
8﹒龍樹造,青目釋,鳩摩羅什譯,《中觀論》<四諦品>大正藏第三十冊
9﹒姚秦.鳩摩羅什譯,《坐禪三昧經》,大正藏第十五冊
10﹒訶梨跋摩著,鳩摩羅什譯,《成實論》,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11﹒姚秦.鳩摩羅什譯,《法華經》卷一<方便品>,大正藏第九冊
12﹒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經》,大正藏第十四冊
13﹒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藏第冊
14﹒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卷十,大正藏第二冊
15﹒姚秦.鳩摩羅什譯,《大品般若經》,大正藏第八冊
16﹒姚秦.竺佛念譯,《菩薩瓔珞本業經》<賢聖學觀品>,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17﹒姚秦.鳩摩羅什譯,《仁王般若經》卷上<二諦品>,大正藏第八冊
18﹒姚秦.竺佛念譯,《十住斷結經》卷第五,大正藏第十冊
19﹒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凡三卷,十四品,大正藏第十四冊。
20﹒後秦.佛陀耶舍與竺佛念共譯,《長阿含經》卷十五,大正藏第一冊
21﹒後秦.鳩摩羅什譯,《法華經》,凡七卷,或八卷。大正藏第九冊
22﹒後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卷五,大正藏第八冊
23﹒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釋摩訶衍品>第十八(卷四十七),大正
藏第二十五冊
24﹒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第十二冊
25﹒北涼.法眾譯《大方等陀羅尼經》凡四卷。。又作方等檀持陀羅尼經、檀持陀羅尼。今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一冊。
26﹒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卷十四,大正藏第十二冊
27﹒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藏第二冊
28﹒劉宋.求那跋陀羅譯,《楞伽經》卷三,大正臟第十六冊
29﹒提婆造、後魏菩提流支譯,《外道小乘四宗論》,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30﹒劉宋.求那跋陀羅所譯,《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二,大正藏第三冊
31﹒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勝鬘經》,大正藏第十二冊
32﹒南齊.曇摩伽陀耶舍譯。《無量義經》,大正藏第九冊
33﹒蕭梁.僧伽婆羅譯,《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一卷,大正藏第八冊
34﹒陳.慧思,《隨自意三昧》,卍新纂續藏經,第五十五冊
35﹒陳.真諦譯,世親著,《佛性論》卷二,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36﹒陳.真諦譯,世親著,粱譯《攝大乘論釋》卷十,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37﹒隋.闍那崛多、笈多譯,《添品法華經》,大正藏第九冊
38﹒隋.智者,《法華玄義》,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39﹒隋.智者,《法華文句》,大正藏第三十四冊。
40﹒隋.智者,《摩訶止觀》,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41﹒隋.智者,《維摩詰經玄疏》,大正藏第三十八冊。
42﹒唐.湛然,《維摩詰經略疏》,大正藏第三十八冊。
43﹒隋.智者,《四教義》,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44﹒隋.智者,《觀音玄義》,大正藏第三十四。
45﹒隋.智者,《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46﹒隋.智者,《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覺意三昧》,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47﹒隋.智者,《維摩詰經三觀玄義》,卍新纂續藏經 第五十五冊
48﹒隋.智者,《法界次第初門》,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49﹒隋.智者,《四念住》,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50﹒隋.智者,《釋禪波羅蜜》,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51﹒隋.智者,《六妙門》,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52﹒隋.智者,《金剛般若經疏》,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53﹒隋.智者,《金光明經玄義》,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54﹒隋.智者,《仁王般若經疏》,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55﹒隋.智者所說,門人灌頂筆受,《方等三昧行法》全一卷,大正藏第四十六,又稱方等三昧儀、方等行法等。
56﹒隋.智者著,《法華三昧懺儀》全一卷,又作法華三昧行法、法華三昧儀、法華經三昧儀,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57﹒隋.灌頂,《大般涅槃經疏》卷第二十,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58﹒隋.吉藏,《法華玄論》,卍續藏第三十四冊
59﹒隋.吉藏,《三論玄義》,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60﹒隋.吉藏,《法華遊意》,卍續藏第三十四冊
61﹒隋.吉藏,《法華玄論》,大正藏第三十四冊
62﹒隋.吉藏,《中論疏》,大正藏第四十二冊
63﹒唐.湛然,《維摩詰經略疏》,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64﹒唐.湛然,《法華玄義釋籤》卷十四,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65﹒唐.湛然,《法華文句記》,大正藏第三十四冊
66﹒唐.湛然,《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67﹒唐.湛然,《十不二門》,全一卷。大正藏第三十三冊;另有抄錄自釋籤
之單行本普遍流通,存於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68﹒唐.玄奘譯,《俱舍論》,大正藏第二十九冊
69﹒唐.玄奘譯,《成唯識論》,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70﹒唐.玄奘譯,《大般若經》,大正藏第五至七冊
71﹒唐.玄奘譯,《大毘婆沙論》卷一七二,大正藏第二十七冊。
72﹒唐.玄奘譯,親光等菩薩造,《佛地經論》,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73﹒唐.玄奘譯,護法等造,《成唯識論》,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74﹒唐.玄奘譯,安慧雜糅,《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七,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75﹒唐.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四十六,大正藏第二十三冊
76﹒唐.《臨濟慧照玄公大宗師語錄序》,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77﹒宋.永明延壽,《宗鏡錄》卷九十九,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78﹒宋.智源,《涅槃玄義發源機要》卷第三,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79﹒元.高麗諦觀著,《天台四教儀》,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80﹒元.高麗諦觀,《天台四教儀》,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81﹒明.智旭,《教觀鋼宗》,大正第四十六冊。

二、專著:(按照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1﹒于凌波,《簡明佛學概論》,東大出版社,1991年3月
2﹒尤惠貞,《天台宗性具圓教之研究》,文津,1993年初版 new window
3﹒尤惠貞,《天臺哲學與佛教實踐》,南華大學 , 1999年new window
4﹒方東美,《大乘中國佛教》,大乘文化出版社,
5﹒田村芳朗, 梅原猛著,《天臺思想》,世界佛學名著譯叢60,華宇 初版1988
6﹒印順,《中觀論頌講記》,正聞出版社,1992年
7﹒印順,《無諍之辯》,正聞出版社,1992年
8﹒印順,《以佛法研究佛法》,正聞出版社,
9﹒玉城康四郎著、李世傑譯,《佛教思想(二)在中國的開展》,幼獅文化,1985.06
10﹒林志欽,《天臺宗論文集 : 別圓二教之意義與價值》,民94.03
11﹒安藤俊雄,《天台性具思想論》,天華出版社,1989年9月
12﹒安滕俊雄,《天臺學 : 根本思想及其開展》,慧炬,1998年初版 
13﹒安藤俊雄,《天臺思想史》,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2004年初版
14﹒哈伯瑪斯.里克爾.海德格等著、洪漢鼎編譯,《詮釋學經典文選》(上),桂冠圖書,2002年6月
15﹒哈伯瑪斯.里克爾.海德格等著、洪漢鼎編譯,《詮釋學經典文選》(下),桂冠圖書,2002年6月
16﹒牟宗三,《佛性與般若》(上冊),台灣學生書局,1977年6月
17﹒牟宗三,《佛性與般若》(下冊),台灣學生書局,1977年6月
18﹒牟宗三,《圓善論》,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4月
19﹒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正中書局,1996年2月new window
20﹒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8月四版new window
21﹒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台灣商務印書館,19 71年3月
22﹒成中英主編,《本體與詮釋》,三聯書店,2001年1月
23﹒成中英主編,《本體與詮釋:中西比較》,上海社會科學院,2003年7月
24﹒李慶餘,《大乘佛學的發展與圓滿》,台灣學生書局,2003年9月
25﹒李翔海編,《知識與價值:成中英新儒學論著輯要》,北京 : 中國廣播電
視,,1996‬
26﹒呂大吉等著,《宗教學通論》,博遠,1993年
27﹒果玄,《臺灣佛教天臺宗傳播史》,南天,初版 2006
28﹒李志夫,《中印佛學比較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1月初版
29﹒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文津出版社,1995.06new window
30﹒吳汝鈞,《印度佛學研究》,台灣學生書局,1995,05new window
31﹒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台灣學生書局,1983,03new window
32﹒吳汝鈞,《佛教的概念與方法》,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09new window
33﹒吳汝鈞,《法華玄義的哲學與鋼領》,文津出版社,2002年1月
34﹒吳汝鈞,《天臺智顗的心靈哲學》,臺灣商務, 1999初版
35﹒吳怡著,《中國哲學的生命與方法》,東大出版社,1994年3月再版
36﹒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上),臺灣學生, 民85new window
37﹒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下),臺灣學生, 民85new window
38﹒吳汝鈞,《佛學的概念與方法》,商務書局,1988年9月初版
39﹒林科棠,<宋儒與佛教>,現代佛學大系26,彌勒出版社,1984年5月
40﹒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藍燈文化,1992年4月初版
41﹒陳英善,《天台性具思想》,東大出版社,1997年8月
42﹒陳英善,《天台緣起中道實相論》,法鼓文化,1997年5月初版三刷
43﹒張曼濤主編《天台宗之判教與發展》,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大乘出版社,1979年2月初版
44﹒張曼濤,《中國佛教的思惟發展》,現代佛教學術叢刊31冊,大乘文化出
版社,民國67年7月初版
45﹒張曼濤編著,《天台思想概論》,大乘文化,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46﹒張曼濤編著, 《中國佛教的特質與宗派》,大乘文化,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31,1978年5月初版
47﹒張曼濤編著,《天台思想論集》,大乘文化,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7,1979
年5月初版
48﹒張曼濤編著,《天台典籍研究》,大乘文化,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8,1979
年6月初版
49﹒張曼濤編著,《天台宗之教判與發展》,大乘文化,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6,
1979年
50﹒施凱華,《天台智者教判思想》,文津出版社,2006年11月
51﹒張汝倫,《意義的探究-當代西方釋義學》,復漢出版社,1996年6月
52﹒陳沛然,《佛家哲理通析》,東大出版社,1993.10new window
53﹒郭朝順,《天台智者的詮釋理論》,里仁書局,2004年8月
54﹒陳堅,《無明即法性 : 天臺宗止觀思想研究》,法鼓文化,初版 2005new window
55﹒梶山雄一著、吳汝釣譯,《龍樹中觀學》,圓明出版社,1993.08
56﹒傅偉勳,《佛教思想的現代探索》,東大出版社,1995年3月new window
57﹒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到大乘佛學》,東大出版社,1990年5月
58﹒傅偉勳,《文化中國與中國文化》,東大出版社,1988年4月
59﹒傅偉勳,《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正中書局,1994年1月初版
60﹒董平,《天台宗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初版
61﹒許世傑,《三論宗與天台宗的中道思想》,現代佛教學術叢刊(70),大乘文
化出版社,1979年5月
62﹒黃懺華,《印度哲學史綱》,真善美出版社,1966.03
63﹒黃懷秋等著,《宗教交談:理論與實踐》,五南圖書出版社,2000年11月
64﹒楊惠南,《龍樹與中觀哲學》,東大出版社,1988.10new window
65﹒楊惠南,《佛教思想新論》,東大出版社,1982.08
66﹒楊惠南,《佛教思想發展史論》,東大出版社,1993.06new window
67﹒楊惠南,《印度哲學史》,東大出版社,1995.08
68﹒演培,《華嚴哲學的組織與實相論》,現代佛教學術叢刊(70),大乘文化出
版社,1979年5月
69﹒蔡百詮譯,《比較宗教》,國立編譯館,2000年4月
70﹒潘貴明、吳偉忠,《天台宗通史》,江蘇古籍,2001年
71﹒賴永海,《中國佛性論》,佛光文化,1990年12月
72﹒賴賢宗,《佛教詮釋學》,新文豐,2003年10月new window
73﹒賴賢宗,《體用與心性:當代新儒家新論》,台灣學生書局,2001年6月
74﹒黎志添,《宗教研究與詮釋學:宗教學建立的思考》,中文大學出版社,2006
75﹒韓煥忠,《天台教判論》,四川出版,2005年11月初版
76﹒鎌田茂雄,《八宗綱要》,佛光出版社,1985年5月
77﹒羅光,《生命哲學》,臺灣學生書局,民83new window
78﹒羅光,《生命哲學續編》,臺灣學生書局,民83new window
79﹒羅光,《生命哲學再續編》,臺灣學生書局,民83new window
80﹒羅光,《形上生命哲學》,臺灣學生書局,民83new window
81﹒羅光,《儒家生命哲學》,臺灣學生書局,民85new window
82﹒釋慧嶽,《天台教學史》,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印行,1984年3月初版
83﹒釋靜權,《天台宗鋼要》,佛教出版社,民國68年6月初版
84﹒釋聖嚴,《天台心鑰—教觀鋼宗貫註》,法鼓文化公司,民國94年6月

三、期刊論文:
1﹒郭朝順,《從《法華玄義》所引重要經論看智顗的思想結構》,華梵大學第五次儒佛會通論文研討會,2001年4月29日
2﹒黃國清,《再論妙法蓮華經之「十如是」譯文》,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2000),頁 137-154new window
3﹒楊惠南,《智顗的三諦思想及其所依經論》,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2001.07),頁67~109new window
4﹒楊惠南,《《中論》裡的「四句」之研究》,華岡佛學學報第六期,1983.07出版,頁277~310new window
5﹒吳汝釣,《印度中觀學的四句邏輯》,中華佛學學報第五期,1992年7月出
版,頁149~172
6﹒謝大寧,《般若的兩種論式--以龍樹四句和智者四句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學報第一期第五卷,1994出版,頁19-43
7﹒王惠雯撰、《儒成與佛成淺探儒佛修學進程之會通》,第三屆華梵大學「儒佛會通」研討會,1998年12月
8﹒傅偉勳,《從中觀的二諦中道到後中觀的台賢二宗思想對立--兼論中國天台new window
的特質與思維限制》,頁次:頁383~395,中華佛學學報第十期,1997. 7月
9﹒陳英善,《天台圓頓止觀之修證-就十乘觀法而論》,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new window
期2002.07),頁305-333
10﹒傅偉勳,《從中觀的二諦中道到後中觀的台賢二宗思想對立--兼論中國天台的特質與思維限制》,中華佛學學報第十期,1997. 7月出版,頁383~395new window
11﹒李志夫,《智者之圓教義及其形成之探討》,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 1999.new window
7月出版,頁353~363
12﹒楊惠南,《智顗的二諦思想》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四期,1999年七月出new window
版,頁43-68
13﹒林志欽,《天台智顗教觀思想體系》,中華佛學研究第5期,2001年3月,new window
頁205-232
14﹒李世傑,《天臺哲學的原理》,華岡佛學學報第4期,頁167~186
15﹒郭朝順,《智者的圓頓思想》,中華佛學學報第五期,1992年7月出版,new window
頁121-148
16﹒鄧克銘,《智者天台教觀中之心的涵義》,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三期,1998new window
年,頁187-215
17﹒吳汝鈞,《天台三大部所反映智者大師的心靈哲學》,中華佛學學報第十期,new window
1997年7月出版
18﹒諦觀,《性空及唯識佛教緣起觀所展開的契機》,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3),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9月
19﹒諦觀,《真常佛教緣起觀所展開的契機》,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3) ,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9月
20﹒張化聲,《佛教無我與數論無我之差別》,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3) ,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9月
21﹒周叔迦,《佛教的辯證法》,現代佛教學術叢刊(21) ,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9月
22﹒張瑞良,《天台智者的「一念三千」說之研究》,臺大哲學論評(第十一期),1988 年 1 月new window
23﹒傅新毅,《從觀心法門看天台心性學前後期之嬗變》,南京大學中國哲學與宗教文化研究所new window
24﹒釋懷進,《次第與圓頓止觀法門初探》, 2001年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

四、博碩士論文:
1﹒陳水淵,《智者「四句」論理之研究》,台大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2﹒彭自強,《佛教與儒道的衝突與融合》,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論文,1999年
3﹒張廷仕,《智者的淨土思想》,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論文,2001年
4﹒張志強,《慧遠與羅什關於法身諸問題的探討》,北京大學哲學碩士論文,2001年
5﹒董群,《宗密的融合論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論文,2001年
6﹒李四龍,《智者的三諦思想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碩士論文,1996
7﹒李四龍,《智者思想與宗派佛教的興起》,北京大學哲學博士論文,1999
8﹒俞學明,《智者觀心論思想評述》,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碩士論文,1994
9﹒吳忠偉,<智者佛學思想研究>,南京大學哲學博士論文,1999年
10﹒郭泉,《隋唐佛學圓融思想研究》,南京大學哲學博士論文,1999年
11﹒許寧,《隋唐佛教中的圓融思惟》,雲南師範大學哲學碩士論文,2000年
12﹒吳洲,《緣起論的基本問題》,南京大學哲學博士論文,1998年
13﹒方光華,《試論佛學對中國本體學說的發展》,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14﹒王仲堯,《隋唐佛教判教思想研究》,武漢大學哲學博士論文,1998年
15﹒楊維中,《心性與佛性》,南京大學哲學博士論文, 1998年
16﹒戈國龍,《摩訶止觀之圓頓義》,北京大學哲學碩士論文,1996年
17﹒賴永海,《中國佛性論》,,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學位論文,
1985年
18﹒恒毓,《佛道儒心性論比較研究》,南京大學哲學博士論文,2000年
19﹒張風雷,《智者佛教哲學述評》,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論文,1994
20﹒郭泉,《隋唐佛教圓融思想研究》,南京大學哲學博士論文,2001年
21﹒許寧,《論隋唐佛教中的圓融思維》,雲南師範大學哲學博士論文,2001年
22﹒王仲堯,《隋唐佛教判教思想研究》,武漢大學哲學博士論文,2001年
23﹒張仕庭,《智者的淨土思想》,北京大學哲學碩士論文,2001年
24﹒林志欽,《智者大師教觀思想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new window
25﹒曾榮貴,《天台一心三觀與三諦思想之研究 : 兼論藏、通、別教之三觀三諦》,玄奘大學宗教所碩士論文,2006年
26﹒許國華,《天台圓教與佛性思想之研究》,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27﹒釋妙璋,《《摩訶止觀》十乘觀法之研究-以觀「不可思議境」為主》,南華大學佛教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0年
28﹒陳相仲,《天台圓教觀心哲學之義理與實踐》,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29﹒趙東明,《天台智者《摩訶止觀》「一念三千」說研究》,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30﹒林明莉,《智者大師之一佛乘思想與實踐》,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31﹒吳明興,《天臺圓教十乘觀法之研究》,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5
32﹒李芬芬,《天臺智顗「本跡」思想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33﹒葉振興,《華嚴圓教與天臺圓教思想之比較研究》,玄奘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34﹒張文德,《天臺宗智者大師教觀思想與生命轉化》,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 2006年
35﹒吳宜芳,《智者「三諦圓融」思想之探微》,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36﹒釋寬慧,《智者大師覺意三昧之研究》,圓光佛學研究所,2003年
37﹒郭朝順,《智者與法藏圓頓思想之研究》,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38﹒許原豪,《從佛立場邁向宗教交談之路-以天台學說為主軸的理論研究》,
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